跳至內容

冊封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冊封
漢語名稱
繁體字冊封
簡化字冊封
越南語名稱
國語字Sắc phong
漢喃 冊封
韓語名稱
諺文책봉
漢字冊封
日語名稱
漢字冊封
蒙古語名稱
傳統蒙文 ᠡᠷᠭᠦᠮᠵᠢᠯᠡᠬᠦ
西里爾蒙文өргөмжлөх
滿語名稱
滿文 ᠠᠪᡩᠠᠩᡤᠠ
ᡶᡠᠩᠨᡝᠮᠪᡳ
穆麟德轉寫abdangga fungnembi
太清轉寫abdangga fungnembi

冊封原意是指「冊命封爵」,是指君主制國家中君主授予他人封爵名號的典禮或行為,並會有授予封爵的詔書,這種詔書叫「冊文」,簡稱「冊」。一般會舉行一定儀式對受封者宣讀詔書授給封爵。皇后、太子等則是冊立

中央政權的君主同周邊諸國的君主結成「名義上」的君臣關係。以此形成的國際關係叫作朝貢體制

朝貢體系上的冊封

[編輯]

接受冊封的君主,被授以王或侯等宗主國的爵號,同宗主國結盟,以此成為宗主國君主的臣下,這些被冊封的君主的國家叫做冊封國。以這種冊封關係,一般冊封國的君主號由一定的土地或是民族觀念組合成「地域名(或民族名)+爵號」的形式,冊封是以封建概念為基礎,這樣的君主在冊封國內有基本的自治權。但是冊封國的土地並非是宗主國的領土。冊封國君主的臣下同君主是君臣關係,與宗主國皇帝沒有直接關係。冊封關係的意義是外交支配,形成了以宗主國為中心的外交秩序。

冊封國需要向宗主國朝貢,並義務性的使用宗主國的年號曆法正朔),宗主國可以命令冊封國出兵,另外,冊封國受到攻擊時也會向宗主國請求增援。

在東亞的冊封體系中,以中國作為宗主國的冊封體系最為知名。在歷史上,越南朝鮮等國也曾模仿中國的冊封體系,對其周邊的部落政權或蒙昧中的「蠻夷」國家進行冊封。例如,越南在廣南阮主時期和阮朝初期,便曾冊封過萬象高棉等國的君主。

相關條目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