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三聘街

座標13°44′34.33″N 100°30′15.31″E / 13.7428694°N 100.5042528°E / 13.7428694; 100.5042528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三聘批發市場

三聘街泰語สำเพ็ง 發音:[sǎm.pʰēŋ] Sampheng)是泰國曼谷三攀他旺縣的街巷,位於曼谷唐人街,是曼谷華人較早經營的地方。如今亦是曼谷華人街的商業區之一,有大型批發市場[1]。三聘街的正式名稱是瓦尼一巷ซอยวานิช 1 Soi Wanit 1)。

三聘街的批發市場全天候營業,分晝市和夜市[2]。晝市一般是上午8點至下午5點,夜市自晚上11點開放,大部分客戶會在凌晨1點至6點光顧[2]。市場上的攤位出售禮品、玩具、文具、服裝、鞋類、織物、食品等各式物品[3][4]

歷史

[編輯]

1782年,曼谷潮商開始在三聘街一帶定居。「三聘」原本是當地一道運河,溝通昭披耶河與古老的瑪哈那運河英語Khlong Maha Nak,在七世王統治時期被填平。一世王時期的史書記載,當時曼谷的華人有一部分居住在今日曼谷大皇宮所在地區,泰王看中此地,遂將此地華人集體遷至三聘運河一帶。此後三聘形成華人街區,成為人口稠密的商業重地。商人在此經營進口貿易,設立許多倉庫。

五世王統治時期,三聘區遭遇三次大火,每次火患過後,國王便下令在受災區域修建新路。最早修建的道路即今日的「三聘街」,該街和公司廊路及龍甲達巷(Trok Rong Krata,已不存)相連。第二條街連通耀華力路越三聘旁的運河橋;第三條街連接公司廊路和差甲瓦區。這些街道的寬度是10米(泰國計量5 wa)左右。

「三聘」一詞的本意不明。有說法是此詞源於泰語的สามแพร่งsamphraeng),意為三岔路口,或是ลำเพ็งlampheng),光葉藤蕨;亦有說法是來源於潮州話的「三平」。歷史學家七·普米沙(Chit Phumisak)認為是來源於孟語中的「貴族」一詞;孟人先於華人居住在此地[5][6]

華人習慣分段稱呼三聘街各路段:三聘街、越三飯街、觀音亭街、鹹魚街、蚊帳街、娘官巷、打錫街、米街尾、演說街、屎棚巷、燈籠街、竹篾街。

2019年中的報道稱,三聘街的生意已是半世紀以來最差。一位商販說,營業額比往年下降七成,一些商店因而倒閉。曼谷其他的幾個市場如水門市場寶馬市場,亦面臨類似境況。有評論分析稱這是國內需求疲軟及泰銖走強造成,但當地店主稱,生意量在三到四年前就已下滑。一位經濟學家在《曼谷郵報》上撰文,將此歸咎於互聯網商業的興起[1]

圖冊

[編輯]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3°44′34.33″N 100°30′15.31″E / 13.7428694°N 100.5042528°E / 13.7428694; 100.504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