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Threes!

這是一篇優良條目,請按此取得更多資訊。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Threes!
圖中有藍色、白色和紅色的垂直條紋,中央有黑色數字「3」,底下有扁平黃色笑臉。
應用程式圖示
類型益智
平台
開發商Sirvo
發行商Sirvo
設計師阿舍·佛瑪英語Asher Vollmer
美術葛瑞格·沃文德英語Greg Wohlwend
音樂吉米·辛森英語Jimmy Hinson
引擎Unity[1]
模式單人
發行日
  • 2014年2月6日
iOS
  • 2014年2月6日
Android
  • 2014年3月12日
Xbox One
  • 2014年12月5日
Windows Phone
  • 2015年4月27日
瀏覽器
  • 2015年12月18日

Threes!(又譯作「小三傳奇[2]是由Sirvo開發的益智遊戲,於2014年發行。該作由阿舍·佛瑪英語Asher Vollmer設計,葛瑞格·沃文德英語Greg Wohlwend繪圖,吉米·辛森英語Jimmy Hinson作曲。該作於iOS首發,後移植AndroidXbox OneWindows Phone等平台。玩家於16宮格滑動寫有數字的長方塊,使其以加法運算將數字合成為三的倍數,遊戲會於玩家無法移動數字塊時結束,其得分基於格子上的方塊。該作的首個原型僅費時一晚完成,但開發團隊花費半年以上在視覺主題方面迭代此設計。該作的開發歷時14個月,最終回到極簡主義設計與數字視覺主題。

該作廣受媒體讚譽,評論員認為該作「使人着迷」且「易上癮」,並與《Drop7英語Drop7》、《Stickets》、《Triple Town英語Triple Town》等遊戲相比。EurogamerTouchArcade的評論員為該作打出滿分,後者稱該作距「完美手機遊戲」近在咫尺。於該作發行後的幾週內,有些開發者發行了非常相似的遊戲,其中包括較為知名的《2048》。該作曾獲2014年蘋果設計大獎和蘋果公司的2014年最佳iPhone遊戲。

玩法

[編輯]
詳見說明文字
遊戲官方宣傳片,展示了該作的方塊滑動玩法

《Threes!》是一款益智遊戲。玩家透過於16宮格[3]滑動寫有數字的長方塊,使其以加法運算將數字合成為三的倍數。例如「1」和「2」會合成寫有「3」的方塊,兩個「3」方塊會合成「6」方塊,兩個「6」方塊會合成「12」方塊等。玩家可於上下左右共四個方向滑動螢幕,滑動後會將所有方塊向該方向移動一格,並會放入一個新方塊[4]。下個新方塊的顏色會顯示於螢幕上[5]。若玩家於滑動時將手指停留在螢幕上,即可預覽下一步動作[6]。每種方塊都會有獨特的音效,而在第一次解鎖新的數字方塊時,會於螢幕中央彈出介紹該方塊的敘述[7]

該作一局的遊玩時間通常會有數分鐘[7][8],於玩家無法再移動數字方塊時結束[6]。一局遊戲結束時不會出現遊戲結束畫面[9],但會根據格子上的方塊計算得分[a],而目標是盡可能獲得高分[4]。玩家可以於遊戲內檢視先前局數的得分,並於Game Center向好友發起挑戰[9]。玩家以兩個「6144」方塊合成「△」方塊即可通關,當出現此方塊時,該局遊戲會立即結束並計算得分[11]

開發與發行

[編輯]

《Threes!》由設計師阿舍·佛瑪英語Asher Vollmer構思[10],他與藝術家瑞格·沃文德英語Greg Wohlwend和作曲家吉米·辛森英語Jimmy Hinson合作開發[12]。三人(合稱Sirvo)曾合作開發2012年文字遊戲《Puzzlejuice英語Puzzlejuice[12][13]。沃文德曾參與開發《Ridiculous Fishing英語Ridiculous Fishing》、《Hundreds英語Hundreds (video game)》等遊戲[10]。《Threes!》的開發在《Ridiculous Fishing》於2013年3月發行前就已開始製作[14]。佛瑪提出了一個與最終方案相差無幾的想法:以三的倍數配對方塊[10]。他提到《Drop7英語Drop7》給了他靈感,於製作《Threes!》前曾玩過該作兩年[15]。首個《Threes!》原型費時一晚完成[4]。於該作14個月的開發歷程,沃文德和辛森在佛瑪協助下開發,當中有半年以上都在迭代這個主要想法[16]

這個遊戲拒絕複雜,因為它就是一個小遊戲。16宮格、數字、四個方向,就是這麼簡單。
——葛瑞格·沃文德於Polygon採訪時提及該作的概念[3][10]

部分設計迭代包括無數字視覺主題和新遊戲機制(如會吃方塊的怪物、阻礙行動的牆等)[16]。《Threes!》的早期設計並不偏重於極簡主義[10],沃文德和辛森認為遊戲需要看起來稍加複雜才能吸引玩家[16]。沃文德曾向佛瑪提供以壽司國際象棋、動物[10]起司濃湯、軍銜、氫原子印花等主題的方塊[17]。佛瑪提到這些設計使遊戲看起來「笨重且不自然」,而他總是更喜歡修改設計前的遊戲[10]。此時他們接到了遊戲設計師扎克·蓋奇英語Zach Gage的電話,他鼓勵他們從嘗試增加複雜性的探索回頭[10]。遊戲的最終版本重回原先的數字視覺主題[14]。沃文德於回顧時提到遊戲「一直想變得簡單」[10]。他表示玩家看見數字時就會想到數學,但數字只是視覺主題,實際上該作與空間關係較有關聯[17]

詳見說明文字
沃文德(左)和佛瑪(右),攝於2012年PAX遊戲展

回到原先「以三的倍數配對方塊」的想法後,三人根據先前的試錯,制定了遊戲最終的開發決策。最終版本沿用了「有性格」的方塊,此種方塊有臉部,而兩兩配對時會展現表情。例如「384」方塊為海盜性格,它有大牙和海盜的眼罩。沃文德提到方塊的性格隨數值大小而成長[10]。臉部位於方塊側面的想法由先前的設計迭代繼承[17],方塊音效則由獨立遊戲開發者提供[18]。沃文德認為開發過程「艱難和令人沮喪,有時很難看出這是否值得」[17]。佛瑪提到之前於thatgamecompany工作時的經驗對該作的開發有所幫助[14]

該作的iOS版本由Sirvo於2014年2月6日發行[19],由獨立開發者Hidden Variable Studios移植Android版本於3月12日發行[20]。Sirvo決定先發行iOS版本,因為於Android版本的測試難度較高[16]。Hidden Variable Studios於微軟2014年電子娛樂展記者會宣佈將推出該作的Xbox One版本,並於12月5日發行。該版本支援主機的「Snap模式」(在開啟其他應用程式時於畫面角落繼續遊玩),並增加線上排行榜和使用暗色調方塊的「夜晚模式」[21][22]。Sirvo於2015年4月27日發行Windows Phone版本,12月18日發行可於瀏覽器遊玩的版本,其中瀏覽器版本不含廣告[23][24]。於發行後的資訊圖表中,Sirvo表示儘管當初設計的遊玩時間為10分鐘,但玩家實際的平均遊玩時間為20分鐘[20]

反響

[編輯]
評價
匯總得分
匯總媒體得分
Metacritic92/100[25]
評論得分
媒體得分
Edge8/10[6]
Eurogamer10/10[8]
Game Informer9/10[26]
TouchArcade5/5顆星[9]
CNET8.7/10[7]
數碼間諜4/5[27]

根據評論聚合網站Metacritic,《Threes!》廣受媒體讚譽[25]EurogamerTouchArcade的評論員為該作打出滿分,後者稱該作距「完美手機遊戲」近在咫尺[8][9]。該作於2014年獨立遊戲節「優秀設計獎」類別中獲頒榮譽獎[28]。該作於發行後不久即登上蘋果App Store付費應用程式榜首[7]Re/code英語Re/code報導稱該作主宰了排行榜,成為App Store上銷量最高的25款應用程式之一[16]。該作也獲得2014年蘋果設計大獎[29],並被蘋果公司評為2014年最佳iPhone遊戲[30]。評論員認為該作「使人着迷」[6][27][31]且「易上癮」[4][7][8][27][31][32]。他們將該作與《Drop7英語Drop7》的運氣因素[8]、《Stickets》的挑戰性[6][8]和《Triple Town英語Triple Town》的「合成並消除」(match-by-combining)玩法相比較[6][8][18]。評論員也讚賞了該作簡單的玩法教學[26],並指出該作中「專注合成大數值的方塊」與「觀察格子整體情況」形成對比[6][9][33][34]

Polygon的本·庫徹拉認為該作是出色的小型益智遊戲,並談論了設計如該作般既易懂又具極簡風格遊戲的難度[10]Game Informer的丹·瑞克特認為該作具有成功手機遊戲的所有特質:遊玩時間短、易學、難精通、可制定策略和試錯、玩法適合輕觸式螢幕。他提到該作的樂趣在於為取得更高分而漸進式調整遊玩策略[26]Ars Technica的凱爾·奧蘭表示他希望該作、《Drop7》和《Super Hexagon英語Super Hexagon》陪伴他共度餘生[33]。《節奏地牢》設計師瑞安·克拉克稱該作是他玩過的最佳iPhone遊戲[35]

有2位評論家於介紹該作的風格時提及2012年遊戲《Letterpress》[8][4]

Eurogamer的馬克·索雷爾將該作「令人反感且極度平庸」的美學比喻為一家時髦的餐廳,它餐點美味但卻散發着自鳴得意的氛圍。他指出該作的原聲帶過於「異想天開」,而美術風格與2012年遊戲《Letterpress》極度相似,但稱讚了該作的遊戲機制[8]。TouchArcade將該作的數字疊加機制與回合制Roguelike遊戲《Hoplite》相比[9],The Verge的安德魯·韋伯斯特就該作的上癮機制與數獨相比,風格方面與《Letterpress》和《Spelltower》相比[4]CNET的尼克·斯塔特認為該作有《俄羅斯方塊》的美感和《Dots英語Dots (video game)》的視覺吸引力[12]。他認為該作旨在使玩家進入專注和自我意識的狀態,是「流動」設計原則發揮作用的例子[36]。Re/code的艾瑞克·強生稱該作是數獨、《Dots》和《塞車時間》的後代[16]Pocket Gamer的馬克·布朗認為該作的隨機性使其玩起來有趣[18],模擬器MAME開發者尼古拉·薩爾莫里亞英語Nicola Salmoria撰寫了用於遊玩該作的人工智能程式[37]

Edge》提到儘管該作的「魅力和製作」會使玩家回味無窮,但會對缺乏其他玩法感到有點不實在。此外還認為該作的原聲帶歡快且難以忘懷,有種「獨立浪漫喜劇感」[6]。TouchArcade表示原聲帶與遊戲完美契合,並建議於遊玩時開啟聲音,以聽到不同方塊的音效[9]。CNET認為音樂有些重複,但方塊音效於沒有背景音樂的情況下會令人毛骨悚然[7]。《Paste英語Paste (magazine)》的加勒特·馬丁認為原聲帶受創作歌手喬恩·布里翁英語Jon Brion影響,並影射了保羅·湯馬士·安德遜的早期電影。馬丁將該作與《Hundreds》相比,稱該作就像「獨特的美國表親」,而《Hundreds》像「歐洲藝術電影」。他表示《Threes!》於本質上更加異想天開,並將伊恩·博格斯特英語Ian Bogost於《大西洋》稱電子遊戲是「高級訂製服裝……設計品」的說法拓展至《Threes!》[34]

後續

[編輯]
《2048》遊玩畫面,圖中展示了一局已通關的遊戲

於《Threes!》發行後的幾週內,有些開發者發行了與該作非常相似的遊戲,其中包括可於瀏覽器遊玩的版本[38][b]、適用於Android的遊戲《Fives》[16][40]和iPhone遊戲《1024》等。《1024》以「無需為《Threes!》付費」為標語,隨後發行瀏覽器版本[41]。2014年3月,《1024》的仿製品:瀏覽器遊戲《2048》發行[c]。《2048》於發行後不久爆紅,隨之出現數十個模仿者[41]

我們確實認為模仿是最大的奉承,但最好是於高峰期後緩慢下降時再開始模仿——而不是在我們插上旗幟的那一刻。
——佛瑪和沃文德於遊戲官網的聲明[43]

《Threes!》開發團隊對這些版本的爆紅(尤其是沒有將他們的遊戲標註為創意來源的版本)感到不解[42],他們表示「《Threes》原文如此是《2048》出現的原因」[43]。他們於遊戲官網發表45,000字的聲明,其中闡述了他們14個月的開發歷程,並批評《2048》的遊戲設計,將其比作《指揮官基恩系列》,而他們的遊戲則像《超級瑪利歐兄弟[42]Gamasutra利·亞歷山大英語Leigh Alexander (journalist)稱此種情況為「獨特的悲劇」[44]。佛瑪曾試圖於線上商店下架這些仿製品,但最終接受遊戲被仿製的事實,為此他堅決表示他未來的遊戲不會有同樣的下場[45]

Eurogamer於2020年將《Threes!》列為此世代十大遊戲第9名[46]Tom's 硬件指南將該作列為2010年代30大遊戲第26名[47]

註釋

[編輯]
  1. ^ 其得分非方塊數值的加總,如「192」方塊的分數會較兩個「96」方塊的分數高出不少[10]
  2. ^ 瀏覽器版本獲開發者授權,因他們認為該版本「以正確的心態」製作,且並未意圖由此獲利[39]
  3. ^ 獨立報》稱《2048》為「仿製品的仿製品」[41]。《Threes!》開發者表示《2048》由《1024》衍生,且皆與《Threes!》在「概念上相似」[42]

參考資料

[編輯]
  1. ^ Unity Awards 2014. Unity. 2014 [2014-1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23). 
  2. ^ 時心白. 首席设计师谈对《纪念碑谷》有影响的几款iOS游戏. 觸樂. 2014-04-15 [2024-0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28) (中文(中國大陸)). 
  3. ^ 3.0 3.1 Threes:用一年打造「簡單」到令人上癮的遊戲. INSIDE. 2014-02-10 [2023-0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06) (中文(臺灣)). 
  4. ^ 4.0 4.1 4.2 4.3 4.4 4.5 Webster, Andrew. By the numbers: 'Threes' is your new iPhone addiction. The Verge. 2014-02-06 [2014-03-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24) (英語). 
  5. ^ Hodapp, Eli. 'Threes!' Is Getting The Way it Displays The Next Card Tweaked. TouchArcade. 2014-02-13 [2014-03-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20) (英語). 
  6. ^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Threes review. Edge. 2014-02-10 [2014-0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02) (英語). 
  7. ^ 7.0 7.1 7.2 7.3 7.4 7.5 Parker, Jason; Mitroff, Sarah. Threes Review. CNET. 2014-02-07 [2014-03-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18) (英語). 
  8. ^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Sorrell, Mark. Threes! review. Eurogamer. 2014-03-05 [2014-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20) (英語). 
  9. ^ 9.0 9.1 9.2 9.3 9.4 9.5 9.6 Hodapp, Eli. 'Threes!' Review – Checking the Boxes of a Perfect Mobile Game. TouchArcade. 2014-02-06 [2014-0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1) (英語). 
  10. ^ 10.00 10.01 10.02 10.03 10.04 10.05 10.06 10.07 10.08 10.09 10.10 10.11 Kuchera, Ben. Why it took a year to make, and then break down, an amazing puzzle game. Polygon. 2014-02-06 [2014-0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02) (英語). 
  11. ^ Gartenberg, Chaim. 3.33 years after its release, someone actually beat Threes. The Verge. 2017-06-20 [2023-0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27) (英語). 
  12. ^ 12.0 12.1 12.2 Statt, Nick. Mobile puzzle game Threes is a design marvel worth your time. CNET. 2014-02-06 [2014-03-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12) (英語). 
  13. ^ Werner, Jillian. Threes! Review. Gamezebo. 2014-02-10 [2014-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25) (英語). 
  14. ^ 14.0 14.1 14.2 Conditt, Jessica. Addictive iOS puzzling comes in 'Threes'. Joystiq. 2014-01-30 [2014-03-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03) (英語). 
  15. ^ Narcisse, Evan. 'A Game You Can Play Forever'. Kotaku. 2014-02-14 [2014-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10) (英語). 
  16. ^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Johnson, Eric. Hit iOS Puzzle Game Threes Almost Had Monsters and Sushi. Re/code英語Re/code. 2014-02-21 [2014-03-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13) (英語). 
  17. ^ 17.0 17.1 17.2 17.3 Strom, Steven. How a Game About Broccoli and Cheese Soup Turned into Threes!. Gamezebo. 2014-03-12 [2014-03-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16) (英語). 
  18. ^ 18.0 18.1 18.2 Brown, Mark. Threes! review - iPhone reviews. Pocket Gamer. 2014-03-14 [2014-03-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17) (英語). 
  19. ^ Threes! Overview. Polygon. [2014-03-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13) (英語). 
  20. ^ 20.0 20.1 Sarkar, Samit. Threes! now available on Android (update). Polygon. 2014-03-12 [2014-03-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15) (英語). 
  21. ^ Polygon Staff. Live from Microsoft's E3 2014 press briefing. Polygon. 2014-06-09 [2014-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5) (英語). 
  22. ^ Sarkar, Samit. Threes! and Limbo launching Dec. 5 on Xbox One. Polygon. 2014-12-03 [2014-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18) (英語). 
  23. ^ Thorp-Lancaster, Dan. Threes! makes its Windows Phone debut for the low, low price of free. Windows Central. 2015-04-27 [2015-04-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30) (英語). 
  24. ^ Threes! Is now free to play in your browser. Polygon. 2015-12-18 [2015-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19) (英語). 
  25. ^ 25.0 25.1 Threes! Critic Reviews for iPhone/iPad. Metacritic. [2014-03-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09) (英語). 
  26. ^ 26.0 26.1 26.2 Ryckert, Dan. Greater Than The Sum Of Its Parts - Threes - iOS. Game Informer. 2014-02-18 [2014-0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1) (英語). 
  27. ^ 27.0 27.1 27.2 Nichols, Scott. Mobile reviews: Threes, Eliss Infinity, Toad Rider. Digital Spy. 2014-02-11 [2014-0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02) (英語). 
  28. ^ GDC Staff. 2014 Independent Games Festival announces Main Competition finalists. Gamasutra. 2014-01-07 [2014-03-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09) (英語). 
  29. ^ Tach, Dave. Threes!, Monument Valley and more games win Apple Design Awards. Polygon. 2014-06-03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 (英語). 
  30. ^ Dredge, Stuart. Apple's best apps of 2014: Replay, Pixelmator, Threes! and Monument Valley. 衛報. 2014-12-08 [2014-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08) (英語). 
  31. ^ 31.0 31.1 Polson, John. iOS Pick: Threes (Sirvo). IndieGames.com. 2014-02-08 [2014-03-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25) (英語). 
  32. ^ Bilton, Nick. Threes, a New Addictive Puzzle Game. 紐約時報. 2014-02-17 [2014-03-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20) (英語). 
  33. ^ 33.0 33.1 Orland, Kyle. Number the tiles: Why Threes is my latest iOS gaming obsession. Ars Technica. 2014-02-12 [2014-03-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4) (英語). 
  34. ^ 34.0 34.1 Martin, Garrett. Mobile Game of the Week: Threes (iOS). Paste英語Paste (magazine). 2014-02-20 [2014-03-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4) (英語). 
  35. ^ Narcisse, Evan. Tips for Playing Threes, the New Mobile Game Everyone's Talking About. Kotaku. 2014-02-13 [2014-03-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25) (英語). 
  36. ^ Statt, Nick. Be one with Flappy Bird: The science of 'flow' in game design. CNET. 2014-02-18 [2014-03-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3) (英語). 
  37. ^ Hodapp, Eli. MAME Developer Nicola Salmoria Builds 'Threes!' Playing Bot. TouchArcade. 2014-02-20 [2014-03-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1) (英語). 
  38. ^ Leibl, Matt. You can now play Threes from your PC browser. GameZone. 2014-02-19 [2014-03-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06) (英語). 
  39. ^ Conditt, Jessica. Threes browser game will ensure you get absolutely no work done. Joystiq. 2014-02-19 [2014-03-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06) (英語). 
  40. ^ [Update] Fives is a free alternative to Threes! for Android gamers. Pocket Gamer. 2014-02-18 [2014-03-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02) (英語). 
  41. ^ 41.0 41.1 41.2 Vincent, James. 2048: How to play the addictive successor to the Flappy Bird game. The Independent. 2014-03-21 [2014-03-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29) (英語). 
  42. ^ 42.0 42.1 42.2 Corriea, Alexa Ray. Threes creators express puzzlement, sadness over 2048 and rampant cloning (update). Polygon. 2014-03-28 [2014-03-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30) (英語). 
  43. ^ 43.0 43.1 Hern, Alex. 'Threes is the reason 2048 exists' - game creators hit out at clone. 衛報. 2014-03-31 [2023-0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11) (英語). 
  44. ^ Alexander, Leigh. Threes, clones and cornflakes: A view on 'casual games'. Gamasutra. 2014-03-31 [2014-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3) (英語). 
  45. ^ How a cloned iOS game helped spur a $50M investment in rising indie stars. Polygon. 2016-02-24 [2016-1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12) (英語). 
  46. ^ Welsh, Oli. The top 10 games of the generation. Eurogamer. 2020-09-18 [2020-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29) (英語). 
  47. ^ The 30 best games of the decade. Tom's 硬件指南. 未來出版社. 2019-12-28 [2021-0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15) (英語).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