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夏季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舉重比賽
外觀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d/Zh_conversion_icon_m.svg/35px-Zh_conversion_icon_m.svg.png)
第十三屆夏季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 舉重比賽 | |
---|---|
![]() | |
比賽場館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體育館 |
日期 | 9月9日至9月16日 |
參賽選手 | 203位選手,來自74個國家和地區 |
2008年夏季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舉重比賽由9月9日至9月16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體育館舉行,比賽合共產生20枚金牌。
比賽分級
[編輯]比賽項目
[編輯]本屆舉重比賽共設20個小項(男女各10個)。
|
|
|
參賽資格
[編輯]本屆比賽共有200名運動員(男子120名,女子80名)參賽,其中每個國家協會最多可派16人(男女各8人)人參賽,而每個單項最多能派1人。
名額直接分配給運動員本人。
所有參賽運動員必須在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1月31日間達到最低參賽標準
最低參賽標準
[編輯]資格賽名額
[編輯]男子
[編輯]資格賽 | 出線資格 | 總名額數量 | 備註 |
---|---|---|---|
2008年1月底IPC舉重世界排名 | 各級別前10名 | 100個 | |
外卡選手 | 由IPC和IPC舉重委員會決定,各級別2個 | 20個 | |
合計 | 84個 |
女子
[編輯]資格賽 | 出線資格 | 總名額數量 | 備註 |
---|---|---|---|
2008年1月底IPC舉重世界排名 | 各級別前6名 | 60個 | |
外卡選手 | 由IPC和IPC舉重委員會決定,各級別2個 | 20個 | |
合計 | 80個 |
各國獎牌榜
[編輯]排名 | 國家/地區 | 金牌 | 銀牌 | 銅牌 | 總數 |
---|---|---|---|---|---|
1 | ![]() |
9 | 2 | 3 | 14 |
2 | ![]() |
4 | 3 | 3 | 10 |
3 | ![]() |
2 | 3 | 1 | 6 |
4 | ![]() |
2 | 2 | 1 | 5 |
5 | ![]() |
1 | 0 | 2 | 3 |
6 | ![]() |
1 | 0 | 0 | 1 |
6 | ![]() |
1 | 0 | 0 | 1 |
8 | ![]() |
0 | 4 | 0 | 4 |
9 | ![]() |
0 | 1 | 1 | 2 |
9 | ![]() |
0 | 1 | 1 | 2 |
9 | ![]() |
0 | 1 | 1 | 2 |
12 | ![]() |
0 | 1 | 0 | 1 |
12 | ![]() |
0 | 1 | 0 | 1 |
12 | ![]() |
0 | 1 | 0 | 1 |
15 | ![]() |
0 | 0 | 2 | 2 |
16 | ![]() |
0 | 0 | 1 | 1 |
16 | ![]() |
0 | 0 | 1 | 1 |
16 | ![]() |
0 | 0 | 1 | 1 |
16 | ![]() |
0 | 0 | 1 | 1 |
16 | ![]() |
0 | 0 | 1 | 1 |
總計 | 20 | 20 | 20 | 60 |
各項成績
[編輯]男子
[編輯]項目 | 金牌 | 銀牌 | 銅牌 | |||
男子48公斤級 | 魯埃爾·伊沙庫![]() |
167.5 (169.0 WR) |
奧馬爾·卡拉達![]() |
162.5 | 艾·西邁![]() |
157.5 |
男子52公斤級 | 吳國境![]() |
175 | 烏薩馬·阿布德·穆奈姆·塞恩賈維![]() |
167.5 (體重49.55kg) |
納隆·甲沙農![]() |
167.5 (體重50.56kg) |
男子56公斤級 | 謝里夫·奧斯曼·奧斯曼![]() |
202.5 (WR) | 拉蘇爾·穆赫辛![]() |
185.0 | 鄭金鐘![]() |
180.0 |
男子60公斤級 | 哈姆澤·穆罕默迪![]() |
202.5 (PR) | 艾拉特·扎基耶夫![]() |
200.0 | 沙班·葉海亞·易卜拉欣![]() |
195.0 |
男子67.5公斤級 | 邁特瓦利·易卜拉欣·馬特納![]() |
217.5 (PR) | 阿里·侯賽尼![]() |
215.0 | 吳茂順![]() |
200.0 |
男子75公斤級 | 劉磊![]() |
225.0 | 馬吉德·法爾津![]() |
212.5 | 穆塔茲·朱奈迪![]() |
210.0 |
男子82.5公斤級 | 張海東![]() |
230.0 | 帕夫洛斯·馬馬洛斯![]() |
225.0 | 特爾·阿里![]() |
222.5 |
男子90公斤級 | 蔡慧超![]() |
235.0 | 穆罕默德·哈米斯·哈拉夫![]() |
227.5 | 理夏德·羅加拉![]() |
215.0 |
男子100公斤級 | 齊棟![]() |
247.5 | 奧比奧馬·達萊斯·阿利格奎![]() |
245.0 | 阿里·薩迪克扎德![]() |
230.0 |
男子100公斤以上級 | 卡齊姆·拉賈比·戈洛傑赫![]() |
257.5 (265.0 WR) | 達倫·加德納![]() |
230.0 | 李兵![]() |
225.0 |
女子
[編輯]項目 | 金牌 | 銀牌 | 銅牌 | |||
女子40公斤級 | 利季婭·索洛維約娃![]() |
100.0 (WR) | 崔哲![]() |
95 | 勞拉·塞雷羅![]() |
92.5 |
女子44公斤級 | 肖翠娟![]() |
100.0 | 尤斯蒂娜·科茲德雷克![]() |
92.5 (體重42.41kg) |
扎伊納布·賽義德·奧泰菲![]() |
92.5 (體重42.76kg) |
女子48公斤級 | 露西·奧格丘庫埃吉克![]() |
130.0 (WR) | 奧列西婭·拉菲娜![]() |
115.0 | 蘇哈·加祖瓦尼![]() |
112.5 |
女子52公斤級 | 阿馬利婭·佩雷斯![]() |
127.5 (128.0 PR) |
塔瑪拉·波德帕爾納婭![]() |
125.0 | 訕坤·阿農![]() |
95.0 |
女子56公斤級 | 法蒂瑪·奧馬爾·奧馬爾![]() |
135.0 (141.5 WR) |
伊琳娜·卡贊采娃![]() |
97.5 | 蕭麗珍![]() |
95.0 |
女子60公斤級 | 邊建欣![]() |
135.0 | 阿邁勒·馬哈茂德·奧斯曼![]() |
117.5 | 佩興絲·阿吉米萊·伊比蒂![]() |
110.0 |
女子67.5公斤級 | 傅桃英![]() |
142.5 (145.5 WR) |
阿莫蓋·維多利亞·內吉![]() |
132.5 | 拉莎·謝赫![]() |
117. |
女子75公斤級 | 林資惠![]() |
137.5 | 蘭達·塔傑丁·穆罕默德![]() |
135.0 | 張麗萍![]() |
132.5 |
女子82.5公斤級 | 赫巴·賽義德·艾哈邁德![]() |
152.5 (155.0 WR) |
左珏![]() |
137.5 | 佩拉·帕特麗夏·巴爾塞尼亞斯![]() |
137.0 |
女子82.5公斤以上級 | 李瑞芳![]() |
165.0 (體重104.77kg) |
格雷絲·埃貝雷·阿諾齊![]() |
165.0 (體重110.77kg) (PR) |
納迪婭·穆罕默德·阿里![]() |
150.0 |
參考文獻
[編輯]外部連結
[編輯]- 本屆殘奧會各項項目比賽時間表
- 北京残奥盲人举重比賽資格賽詳情 (pdf). IPC.[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