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
外觀


鞍,是人類騎馬匹、駱駝及驢的用具,是馬具的其中之一,其目的是為了方便騎馬人的舒適,所以形狀尤其特別如一張圓形紙向兩邊彎曲所形成的,剛好置入馬的背上,兩腿分插。
早期的馬鞍是沒有腳蹬的,直到漢朝以後才有的腳蹬。所以早期的騎兵以弓騎為主。
馬鞍最早在西方被發明是大約公元前800年,由於其形式並非特定而且無考古可定,所以詳細的發明家和過程並不為人所知[1][2]。
參考資料
[編輯]- ^ 本村凌二. 《馬的世界史》. 台灣: 玉山社. 2004-08-01. ISBN 9867819934.
- ^ 曹鳳珠編著. 當代運動與藝術潮流賽馬的訓練與技術指導. 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015-01: 59. ISBN 978-7-5534-6767-2.
![]() | 這是一篇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