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邊靖樓

座標39°03′49″N 112°56′53″E / 39.0635°N 112.948°E / 39.0635; 112.948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邊靖樓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地址山西省代縣
座標39°03′49″N 112°56′53″E / 39.0635°N 112.948°E / 39.0635; 112.948
分類古建築
時代
編號5-235
認定時間2001年6月25日

邊靖樓又名鼓樓譙樓,位於山西省代縣上館鎮城中央十字街心,南立面正對南大街,北立面正對鼓樓后街。歷史上,邊靖樓是代州城的制高點,具有重要的軍事價值。同時突出於舊城低平天際線中,氣勢磅礴,雄偉壯麗,古韻醇厚。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編輯]

邊靖樓由吉安侯陸亨始建於洪武七年(1374年),初建時通高約10米,樓分七楹,結構較小。成化七年(1471年)火災後,都督僉事劉寵、副使蔡麟重建[1]。十二年(1476年)建成,清代康熙、雍正、嘉慶、道光、光緒年間多次大修。

建築形制

[編輯]

邊靖樓坐北朝南,是磚木結構建築,由高大的台基與上部樓身組成,總高40米,被譽為國內現存體量最大的鼓樓。下部台基高13米,東西寬度43.3米,南北縱深33.3米,中心石券門洞高9米,縱貫台基南北,東北部分設有長25.09米的上樓馬道,馬道兩端各有大門一道。樓身高26.7米,共三層,外觀為四檐歇山頂,屋檐層層收分,每層面闊七間,進深五間,四周有迴廊,二層設勾欄,三層在勾欄之下設平坐,拉開二層和三層屋檐的距離,使得立面比例和諧優美[2]。每層檐下施斗栱,共用七種,梁架精巧,結構獨特。南立面中部懸掛巨型匾額「聲聞四達」,系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原平道湯豫誠書;北立面懸掛巨型匾額「威震三關」,也時同一年所制;南立面頂層檐下懸掛橫匾「雁門第一樓」為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知州陳鼎雯書寫[3]。登樓的樓梯狹窄陡峭。

樓側有唐代經幢一座,也是珍貴的文物遺存。

保護

[編輯]

1954年,邊靖樓公佈為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4]

1998年10月,山西省文物局組織修繕邊靖樓,由楊貴庭主持進行落架大修[5]

2001年6月25日,邊靖樓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編號5-235[6]

參考資料

[編輯]
  1. ^ 《代州志》
  2. ^ 趙壽堂等. 《山西古建筑地图》下.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21年: 442–444頁. ISBN 978-7-302-57109-4. 
  3. ^ 連達. 《寻访山西古庙》晋中晋北篇.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20年: 305–307頁. ISBN 978-7-302-54762-4. 
  4. ^ 边靖楼(明代 代县). 山西省人民政府網. 2018-01-12. 
  5. ^ 雁门关下“杨家匠”. 山西省文物局. 中國日報網. 2022-04-27. 
  6. ^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2001-06-25 [2020-0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