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建築學派
芝加哥的建築舉世聞名,其中一種風格稱為芝加哥建築學派(英語:Chicago school of architecture),依照時間又可再細分為第一學派和第二學派,其早期作品很多也稱作商業風格。[1] 在建築史上,「第一芝加哥學派」是由20世紀初在芝加哥活躍的建築師所帶起,他們是最早在商業建築中推廣鋼結構建築新技術的人,並發展了一種與歐洲現代主義並行發展的空間美學。20世紀40年代至70年代則出現了具有現代主義美學的 「第二芝加哥學派」,其開創了如筒結構[2]等新建築技術和結構體系。
第一芝加哥學派
[編輯]名稱
[編輯]「芝加哥學派」一詞廣泛用於描述19世紀80至90年代在該市建造的建築,但該詞一直受到學者們的爭議,特別是對卡爾·康迪特(Carl Condit)1952年出版之《芝加哥建築學派》(The Chicago School of Architecture)一書的反應。 如艾倫·布魯克斯(H. Allen Brooks),溫斯頓·魏斯曼(Winston Weisman)和丹尼爾·布魯斯通(Daniel Bluestone)等史學家都指出,這個術語暗示了一套統一的美學或概念規則,但事實上當時芝加哥的建築展示了各種各樣的風格和技術。當代出版物也是用「商業風格」一詞來描述當時創新的高樓,而不是提出一個統一的"學派"。
特徵
[編輯]芝加哥學派的顯著特點是使用鋼結構建築,並採用磚石包層(通常是陶瓦),允許大面積的平板玻璃窗,並限制外部裝飾物的數量。有時,芝加哥學派摩天大樓中也會使用新古典主義建築的元素。許多芝加哥學派摩天大樓包含如同古典柱式三個部分的構成型式:最底層是負責結構支撐,相當於柱座;中間的樓層通常很少有裝飾性的細節,相當於柱子中的柱身;最頂的一二層通常覆有簷口,具有更多裝飾性細節,相當於柱頭。
芝加哥式窗
[編輯]「芝加哥式窗」來自於芝加哥學派,指寬度大於高度的金屬橫向長窗,窗立面通常分三段,中間窗固定,兩側窗可上下推拉,結合了採光和自然通風的功能。這種窗戶通常用於多高層的商業和辦公建築之上,門面上的窗戶的佈置通常形成網格圖案,其中一些窗戶從立面形成凸出的凸窗。
與芝加哥學派有關的建築師包括亨利·霍布森·理查森、丹卡·阿德勒、丹尼爾·伯納姆、威廉·霍拉布、威廉·勒巴朗·詹尼、馬丁·羅切、約翰·羅特、索倫·S·貝曼、路易·沙利文等人。弗蘭克·勞埃德·賴特一開始亦在阿德勒和沙利文的事務所工作,但之後他便創造了他自己的「田園學派」建築。
第二芝加哥學派
[編輯]在20世紀40年代,在路德維希·密斯·范德羅於芝加哥伊利諾理工大學教育工作的努力下,出現了「第二芝加哥學派」。它第一個、最純粹的例子是由他設計的湖濱大道860-880號公寓(1951)。由於芝加哥結構工程師法茲勒汗(Fazlur Khan)的思想,這個學派在20世紀60年代得到了支持和擴大。他在摩天大樓的設計和建造中引入了框架管的新結構體系。[2] 負責湖濱大道公寓項目的結構工程師是喬治亞·路易斯·哈里斯·布朗(Georgia Louise Harris Brown),她是第一位獲得堪薩斯大學建築學學位的非洲裔美國人,也是美國第二位獲得建築執照的非洲裔美國女性。
來自孟加拉國的法茲勒汗在摩天大樓的設計和施工中首次引入了新的管架結構系統。他將管架結構定義為:由三個、四個或可能更多的框架、支撐框架或剪力牆組成的三維空間結構,在其邊緣或附近連接起來,形成一個垂直的管狀結構體系,使其能夠通過懸臂從基礎抵抗任何方向的側向力。[3]密集的相互連接的外部柱形成管,由整個結構支持水平荷載,例如風力。如此一來,大約一半的外表面便可用於窗戶。並且,框架管允許較少的內部柱子,因此創造了更多的可用樓層空間。當需要更大的開口(如車庫門)時,必須中斷管架,用轉梁來保持結構的完整性。
第一個應用管架結構的建築是法茲勒汗設計的DeWitt-Chestnut公寓大樓,於1963年在芝加哥竣工。[4]這為後來許多其他摩天大樓的管狀結構奠定了基礎,包括他自己設計的約翰漢考克中心和威利斯塔,在20世紀60年代以來的世界貿易中心,雙子塔,金茂大廈以及其他大多數超高層摩天大樓的建設中都可以看到管狀結構的身影。[5]
相關條目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Condit, Carl W. The Chicago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 history of commercial and public building in the Chicago area, 1875-1925.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3.
- Leslie, Thomas. Chicago Skyscrapers, 1871-1934.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2013.
- ^ Commercial style definition. Dictionary of Wisconsin History. Wisconsin Historical Society. [2007-06-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05).
- ^ 2.0 2.1 Billington, David P. The Tower and the Bridge: The New Art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5: 234–5. ISBN 0-691-02393-X.
- ^ Evolution of Concrete Skyscrapers. [2007-05-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6-05).
- ^ Alfred Swenson & Pao-Chi Chang. building construction.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08 [2008-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05).
- ^ Ali, Mir M. Evolution of Concrete Skyscrapers: from Ingalls to Jin mao. Electronic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2001, 1 (1): 2–14 [2008-1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