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膠州灣

座標36°08′N 120°14′E / 36.133°N 120.233°E / 36.133; 120.233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36°08′N 120°14′E / 36.133°N 120.233°E / 36.133; 120.233

膠州灣及青島市區衛星影像,2018年

膠州灣古稱膠澳,是位於中國黃海中部、膠東半島南岸、山東省青島市境內的半封閉海灣,近似喇叭形。因古時屬膠州所轄,故而得名。

地理

[編輯]

2006年水域面積為353.92平方公里,總岸線長度為220.02公里,東西寬25公里,南北長32公里,灣口最窄處(淮子口)約3公里[參1],平均水深7米,最大水深64米[參2][參3],0-5米的淺水區佔52.7%,而水深大於20米的佔總面積的5.4%[參4]

膠州灣北部為即墨盆地,西北部為膠萊平原。山脈主要有東部的嶗山,南部和西南部的小珠山[參2]

注入膠州灣的河流主要有大沽河李村河海泊河白沙河洋河樓山河墨水河昌樂路河杭州路河等,但曾經相當部分是作為周邊城鎮工農業生產和居民生活的排污渠道而存在。[參2]膠州灣通過膠萊河萊州灣相通。膠州灣通過東南部的團島頭和薛家島頭連線為界與黃海相通。[參2][參3]

交通

[編輯]

膠州灣是中國北方難得的不凍深水良港,建有青島港。北部及東部有膠濟鐵路膠濟客運專線鐵路,西部有其支線膠黃鐵路。橫跨膠州灣建有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青島膠州灣大橋於2011年6月30日建成通車,環灣建有高速公路,灣口建有青島膠州灣隧道[參5]。東北部有青島流亭國際機場

政區沿革

[編輯]

膠州灣古時屬膠州所轄,1898年清朝政府將膠州灣東南岸面積552平方公里的土地(今青島市主城區)劃給德意志帝國作為租借地,成立膠州保護領,1914年因一戰爆發而被日軍攻佔,在1922年中日簽署《解決山東懸案條約》,交回予中國。目前膠州灣全境由青島市管轄,沿岸政區按逆時針方向依次為市南區市北區李滄區城陽區膠州市黃島區

1899年的一張明信片,描繪了當年正在駛入膠州灣的兩艘德國戰艦
日佔時期青島風光概覽圖

環境破壞與保護

[編輯]
2021年3月17日 青島膠州灣海星成災影響養殖 已捕殺約45萬斤

膠州灣是山東半島面積最大的河口海灣型濕地,濕地總面積約37平方公里,是亞太地區水鳥遷徙的重要停歇地和越冬地。目前有鳥類12目26科156種,其中包括許多全球瀕危和國家級重點保護種類。[參6]

由於多年沿岸填海造地,膠州灣水域面積逐漸減小,1928年為560平方公里,1958年為535平方公里,1971年為452平方公里,1977年為423平方公里,1986年為403平方公里,1988年為390平方公里[參7],2001年367平方公里,2003年362平方公里[參8],2006年為353.92平方公里[參1]

隨着膠州灣沿岸工業化程度的加速,排污量大增,膠州灣的污染也日趨加劇[參2],2000年7月底曾爆發面積約10平方公里的赤潮[參9]。2002年檢查發現,除大沽河入海口很小面積範圍內優於二類海水水質標準,鄰近其他海域皆不超二類海水水質標準[參10]

填海造地使膠州灣面積縮小,造成的直接結果是納潮量減小,這大大降低了海灣的調節功能,加重了污染。濕地減少與污染使生態環境遭受嚴重破壞,20世紀60年代膠州灣河口附近潮間帶生物種類多達54種,70年代減到33種,80年代只剩下17種。[參11]

2000年代,中共青島市委青島市人民政府提出了「環灣保護、擁灣發展」的口號,正將環灣區域的工業企業逐步遷離膠州灣。並立法嚴格限制填海、防止膠州灣面積急劇縮小[參11]

參考資料

[編輯]

    參:

  1. ^ 1.0 1.1 吳永森,辛海英,吳隆業. 2006年胶州湾现有水域面积与岸线的卫星调查与历史演变分析. 海岸工程. 2008, 27 (3): 15–22 [2010-09-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0). 
  2. ^ 2.0 2.1 2.2 2.3 2.4 徐曉達,林振宏,李紹全. 胶州湾的重金属污染研究 (PDF). 海洋科學. 2005, 29 (1): 48–53. [永久失效連結]
  3. ^ 3.0 3.1 趙亮,魏皓,趙建中. 胶州湾水交换的数值研究 (PDF). 海洋與湖沼. 2002, 33 (1). [永久失效連結]
  4. ^ 張武昌,王榮. 胶州湾桡足类幼虫和浮游生纤毛虫的丰度与生物量 (PDF). 海洋與湖沼. 2001, 32 (3). [永久失效連結]
  5. ^ 中国北方首条海底隧道—胶州湾隧道全线贯通, 新華網, 2010-04-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7) 
  6. ^ 耿以龍,王希明,陳慶道. 青岛胶州湾湿地水鸟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濕地科學與管理. 2006, 2 (2): 45–48 [2010-09-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0). 
  7. ^ 孫長青 王學昌 孫英蘭. 填海造地对胶洲湾污染物输运影响的数值研究 (PDF). 海洋科學. 2002, 26 (10): 47–50. [永久失效連結]
  8. ^ 于格,張軍岩,魯春霞. 围海造地的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PDF). 資源科學. 2009, 31 (2): 265–270. [永久失效連結]
  9. ^ 顏天,譚志軍 等. 赤潮的生物毒性评价初步研究——生物毒性测试方法在一次胶州湾赤潮中的应用. 海洋環境科學. 2001, 20 (3): 5–8 [2010-09-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0). 
  10. ^ 婁安剛,王學昌 等. 胶州湾大沽河口邻近海域海水水质预测. 海洋環境科學. 2002, 21 (1): 54–56 [2010-09-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0). 
  11. ^ 11.0 11.1 胶州湾是青岛的“母亲湾” 保护它就是保护我们的母亲, 青島新聞網, 2005-02-03 [永久失效連結]

延伸閱讀

[編輯]
  • Klaus Mühlhahn著,孫立新譯:《在「模範殖民地」膠州灣的統治與抵抗——1897-1914年中國與德國的相互作用》(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5)。

Template:青島市海灣、海灘和海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