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陸軍第1步兵師
外觀
![]() |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19年8月19日) |
美國陸軍第1步兵師 | |
---|---|
![]() 第1步兵師臂章 | |
存在時期 | 1917年5月24日至今 |
國家或地區 | ![]() |
部門 | ![]() |
種類 | 裝甲步兵 |
規模 | 步兵師 |
直屬 | 美國陸軍部隊司令部 |
駐軍/總部 | 堪薩斯州雷利堡 |
別稱 | 大紅一師(The Big Red One)[1] |
參與戰役 | 一戰 二戰 |
指揮官 | |
現任指揮官 | ![]() |
標識 | |
獨特的單位標誌 | ![]() |
旗幟 | ![]() |
第1步兵師(英語:1st Infantry Division)是美國陸軍中歷史最悠久的師,[2][3]曾立下不少戰功。由於這個單位的標誌有一個紅色阿拉伯數字1,因而隊名為「大紅一師」(The Big Red One)。 [2]
歷史
[編輯]第二次世界大戰
[編輯]![](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f/f4/1944_NormandyLST.jpg/220px-1944_NormandyLST.jpg)
1944年6月,盟軍在諾曼地展開二戰中最大規模登陸作戰。其中第1步兵師、第29師及遊騎兵部隊於奧馬哈海灘展開登陸。[2] 奧馬哈海灘是諾曼地登陸戰役中戰鬥最為激烈的海灘。盟軍在奧馬哈灘頭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僅陣亡者就達2500人。儘管如此,倖存下來的小股登陸部隊還是成功在當天戰鬥結束時,成功穩固橋頭堡。其後,美軍發動眼鏡蛇行動,第1步兵師與其他一眾美軍部隊順利突破德軍防線。
其後,第1步兵師與盟軍一路還越法國並展開連續進攻,直到九月份到達德國邊境亞琛。其後,第1步兵師參與了圍攻亞琛的行動。在攻下亞琛後,第1步兵師向亞琛東面的許特根森林推進。其後便轉移到大後方進行重整和休息。當突出部之役爆發時,第1步兵師立刻於12月17日趕往前線增援。當突出部之役結束後,第1步兵師便隨着盟軍越過齊格菲防線及萊茵河,攻入德國。
目前的結構
[編輯]![](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f/1st_US_Infantry_Division_-_Organization_2021.png/400px-1st_US_Infantry_Division_-_Organization_2021.png)
第1步兵師下轄單位如下:
師指揮部和師指揮部營
- 第1裝甲旅級戰鬥隊「魔鬼」[1]
[4]旅指揮部和旅指揮部連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d/df/4CavalryRegtDUI.jpg/20px-4CavalryRegtDUI.jpg)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b/bf/Distinctive_unit_insignia_of_the_16th_Infantry_Regiment_%28United_States%29.svg/20px-Distinctive_unit_insignia_of_the_16th_Infantry_Regiment_%28United_States%29.svg.png)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e/ed/66ArmorRegtDUI.jpg/20px-66ArmorRegtDUI.jpg)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d/d7/005_Field_Artillery_Regiment_DUI.png/20px-005_Field_Artillery_Regiment_DUI.png)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f/f3/34_Arm_Regt_DUI.svg/20px-34_Arm_Regt_DUI.svg.png)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f/f4/1_Eng_Bn_DUI.png/20px-1_Eng_Bn_DUI.png)
- 第2裝甲旅級戰鬥隊「匕首」
- 第1步兵師師屬炮兵群
- 第1步兵師戰鬥航空旅「惡魔」
旅指揮部和旅指揮部連
第1航空團1營(24架AH-64D)
第6騎兵團1營(24架OH-58)
第1航空團2營(8架UH-60L/M,10架CH-47D,10架HH-60L/M)
第1航空團3營 (30架UH-60M)
- 第601航空支援營
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Special Unit Designations. United States Army Center of Military History. 21 April 2010 [23 June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年6月9日).
- ^ 2.0 2.1 2.2 1st Infantry Division – History. United States Army. [12 August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9月22日).
- ^ 1st Infantry Division. GlobalSecurity.org. [12 August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8月13日).
- ^ 1BCTDocuments (PDF). [20 April 2010].
deadurl=yes
[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