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改革
外觀
結構改革(意大利語:riforme di struttura),又稱構造改革(日語:構造改革),是前意大利共產黨總書記帕爾米羅·陶里亞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提出的關於和平過渡社會主義的理論。
1956年12月,意共召開第八次代表大會,陶里亞蒂正式系統地提出「結構改革」的理論和路線。他指出:結構改革是意大利共產黨爭取實現的一個積極目標,而這個目標在當前的政治鬥爭條件下是可以實現的。「結構改革」的基本內容是:主張不訴諸使用暴力打碎舊的國家機器,通過議會鬥爭和群眾鬥爭相結合的途徑,爭取群眾大多數的支持,逐步改變國家內部社會力量的對比,使工人階級及其同盟者進入國家領導機構,建立「新型民主制」,實現工人階級的領導;主張在憲法規定的範圍內使經濟關鍵部門有計劃、有步驟地實行國有化,使經濟管理部門民主化、經濟規劃化,實行土地改革,實現耕者有其田和技術進步。通過國家的稅收和財政改革,達到限制和打擊大壟斷資本和大莊園主,為向社會主義過渡準備條件。
意共和陶里亞蒂認為,「結構改革」本身並不是社會主義,它只是為向社會主義前進開闢道路。在結構改革過程中,當反對派使用暴力時,無產階級也要用暴力來對付。「要實現社會主義的完全結構改革,從而解決我國社會內部的根本矛盾,只有在工人階級及其盟友奪得了政權後才能達到。」「結構改革」不僅是意共的基本路線,也為當時西歐一些國家的共產黨所接受。「結構改革」也是1970年代興起的「歐洲共產主義」的理論來源之一[1]。
「結構改革」理論於1950年代被日本共產黨的佐藤昇介紹到日本,並逐漸傳播開來。日本共產黨和日本社會黨部分黨員以及一些新左翼黨派(如統一共產同盟)接受了該理論,產生了一定社會影響[2]。
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新编世界社会主义词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6年12月. ISBN 9787532603800.
- ^ 江田三郎. 社会主義の新しいビジョン. エコノミスト (毎日新聞社). 1962-10, 40 (41): 3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