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本書
外觀
![]() |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21年4月25日) |
第二本書 | |
---|---|
![]() | |
作者 | 阿道夫·希特拉 |
類型 | 書面作品[*] |
語言 | 德語 |
發行資訊 | |
出版時間 | 1961年 ![]() |
出版地點 | 德國 |
系列作品 | |
前作 | 我的奮鬥 |
續作 | 希特拉的桌邊談話 |
《第二本書》(德語:Zweites Buch,德語:[ˈtsvaɪ̯təs buːχ])是納粹德國元首希特拉於1928年所寫的關於其外交思想的原稿。此書寫於《我的奮鬥》之後。在希特拉的有生之年未得發表。
這本書貫穿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體現了希特拉本人的強烈的極端主義思想和稱霸世界的構想。
該書當時並沒有完全完稿,書稿中很多需要填數字之處,都用「_」留空。第五部分「國家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這一節,最後一段只有開頭一句「對於我們來說,」後面就沒寫下去。
這本書後來希特拉成為國家元首之後,沒有繼續完成和出版,更大的可能原因是:作為在野黨時所寫的外交政策,和作為德國元首時已經不同,或有些作為在野黨可以公開講出來的外交思路,作為元首時就不適合再講出來了。這本書更真實地反映了希特拉的外交思路。
但這本書對了解二戰時期德國聯盟政策是一份重要資料,比如他對結盟意大利的思考,對墨索里尼的好感,在這本書裏有充分體現。
本書的原稿1945年被美軍擄獲。1958年,德裔美籍歷史學者Gerhard Weinberg在美國國家檔案和記錄管理局位於維吉尼亞州亞歷山德里亞的庫房中發現這份手稿,並於1961年將它整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