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生死關頭 (小說)

典範條目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生死關頭
初版封面,喬納森·凱普出版社發行
作者伊安·法蘭明
類型諜報小說
系列占士·邦
語言英語
故事背景地點哈萊姆 編輯維基數據
發行資訊
封面設計法蘭明設計,肯尼斯·劉易斯落實
出版機構喬納森·凱普出版社
出版時間1954年4月5日
出版地點英國
頁數234
系列作品
前作皇家賭場
續作鐵金剛勇破太空城

生死關頭》(英語:Live and Let Die)是英國作家伊安·法蘭明創作的第二本占士·邦系列小說,故事以倫敦、美國和牙買加為背景,1954年4月5日經喬納森·凱普出版社在英國首發。前作《皇家賭場》出版前,法蘭明就在牙買加的新鐵金剛之金眼睛莊園完成本作,書中大部分背景源自他在美國的經歷和對牙買加的了解。

小說圍繞占士追捕「老大」展開,此人不但是巫毒教和美國犯罪團伙頭目,還是蘇聯反情報組織「間諜之死」特工,對第一世界威脅很大。占士調查期間得到老大手下女算命師索麗泰爾和中央情報局特工菲力士·拉塔幫助,發現老大把十七世紀金幣走私到美國為蘇聯間諜活動融資。法蘭明動筆前與夫人沿二戰期間走過的路線在美國和牙買加實地考察,小說主題包括冷戰中東西方集團的鬥爭,英美關係,種族關係,以及《皇家賭場》就開始探討的善惡對抗等。

與《皇家賭場》類似,小說在英國上市後非常熱銷並且贏得評論界普遍讚譽;但在美國同樣嚴重滯銷,評價也遠不及本土。小說至今已改編成多種媒體作品,首先是1958至1959年《每日快報》的連環漫畫,後又在1973年改編成同名電影,是羅渣·摩亞首次扮演占士,也是占士·邦系列電影的第八彈。小說中的部分元素後來納入其他占士片,分別是1981年的《鐵金剛勇破海龍幫》和1989年的《鐵金剛勇戰殺人狂魔》。

內容簡介

[編輯]
亨利·摩根爵士所埋財寶是小說情節的前提

英國秘密情報局主管M派手下特工占士·邦(代號「007」)前往紐約,調查人稱「老大」的蘇聯反情報組織「間諜之死」(SMERSH)特工兼巫毒教首腦,秘密情報局懷疑此人通過出售十七世紀金幣來為蘇聯在美洲的間諜作業融資。紐約哈萊姆佛羅里達州都曾出現這種金幣,估計源自海盜亨利·摩根埋在牙買加的財寶。

占士在紐約與中央情報局特工菲力士·拉塔Felix Leiter)見面,兩人在「老大」位於哈萊姆的夜總會調查時被俘。老大審問占士時叫出會算命的手下索麗泰爾(Solitaire,意為「接龍」),判斷占士是否吐實。索麗泰爾謊稱占士說的是實話,老大決定釋放兩人,但打斷占士的一根手指。占士在離開的路上殺死老大多名手下,拉塔基本沒受傷,因為看守也像他一樣喜歡爵士樂。

索麗泰爾離開老大後聯繫占士,兩人乘火車前往佛羅里達州聖彼德斯堡與拉塔會合。兩名特工在老大用來存放異國魚類的倉庫調查,索麗泰爾被老大的爪牙綁架。拉塔後來獨自返回倉庫,但不知是因踏入陷阱還是被俘而落入鯊魚池,雖未喪命但也被咬掉一手一腳。占士在安全屋找到拉塔,發現他胸口釘有紙條:「非和別人過不去就是這種下場。」[1]占士前往倉庫調查,發現老大把金幣藏在有毒熱帶魚的魚缸底部,把魚缸運入美國來走私金幣。占士遭遇老大的槍手攻擊,但設法令對方掉進鯊魚池。

占士抵達牙買加後與當地漁民庫洛(Quarrel)及秘密情報局駐牙買加分部主管約翰·斯特蘭威斯(John Strangways)見面。庫洛帶占士在當地練習水肺潛水,占士游過鯊魚和梭子魚出沒海域抵達老大的島,在遊艇上安裝吸附雷後再度被老大所擒。老大把占士和索麗泰爾綁在遊艇後面,計劃像往常一樣去餵鯊魚,只不過投放的食物是兩個活人。

就在兩人要被拖到遍佈珊瑚礁的淺水區時,占士安裝的吸附雷爆炸,他和索麗泰爾僅受輕傷,老大雖未被炸死,但很快就被鯊魚和稜子魚分食。庫洛很快趕到,救出占士和索麗泰爾。

背景

[編輯]

1952年1至3月,英國新聞工作者伊安·法蘭明在牙買加新鐵金剛之金眼睛莊園Goldeneye)完成處女作《皇家賭場[2][3][a]接下來他開始為創作《生死關頭》研究,並在1953年1月完成新作,此時《皇家賭場》尚未出版[6],四個月後,他的第二本小說上市。法蘭明曾於1943年7月與朋友伊瓦爾·布萊斯(Ivar Bryce)首度抵達牙買加,[7]為《生死關頭》研究期間,他又和夫人安(Ann)重溫昔日路線,先乘飛機到紐約,再搭銀隕號({Silver Meteor)火車前往佛羅里達州聖彼德斯堡,最後坐飛機至牙買加。[6]

與妻子抵達新鐵金剛之金眼睛莊園後,法蘭明立即投入第二本占士小說的創作[8]。1963年5月,他在《書與書蟲》(Books and Bookmen)雜誌介紹寫作技巧,自稱「早上大概寫三個鐘頭……晚上六到七點再寫一小時。我從不修改,也從不回頭檢視寫出來的東西……照我的辦法,你一天也能寫兩千字」[9]。就像《皇家賭場》一樣,法蘭明也請朋友兼作家威廉·普洛默William Plomer)審核《生死關頭》的手稿,普洛默對新作很滿意,告訴作者「新書就像吸附雷一樣緊抓讀者,結局非常震撼」[10]。1953年5月乘伊利莎白皇后號郵輪前往美國期間,法蘭明用五天時間校對小說[10]

法蘭明起初當算讓本作比處女作更嚴肅,情節主體是對邪惡本質的思考,所以一度為書起名《殯儀館的風》(The Undertaker's Wind[11]。書中這種「殯儀館的風」屬於比喻,意指能「清除(牙買加)一切邪惡風氣的風」[12]

文學評論家丹尼爾·費雷拉斯·薩沃伊(Daniel Ferreras Savoye)認為,法蘭明小說的標題無論是對小說本身還是對作品合集而言都有重要價值。《生死關頭》也是如此,原本積極向上的集體智慧在小說中走向極端,完全變成反面典型,以此強調唯物主義知識論、個人主義思想和清醒的頭腦是多麼重要。如果沒有占士恢復秩序,「世界很快就會變成反烏托邦,變成托馬斯·霍布斯恐懼、薩德侯爵推崇的野蠻現實。」[13]

法蘭明的小說中沒有明確說明日期,但有兩位作家根據所有占士·邦系列小說反映的情節和局勢推導出時間軸。約翰·格里斯沃爾德(John Griswold)和亨利·錢斯洛(Henry Chancellor)都曾代表伊安·法蘭明出版社創作圖書,兩人認為《生死關頭》的故事發生在1952年,其中格里斯沃爾德的推斷更精確,認為是在這年一到二月。[14][15]

發展

[編輯]

情節靈感

[編輯]
棕喉孤鶇是書中女主角的名字來源

小說大部分情報源自作者個人經歷:開頭占士抵達紐約愛德懷德國際機場源於法蘭明1941和1953年的同樣旅程[16];拉塔在倉庫遭鯊魚攻擊,作者在小說創作前不久曾與太太到訪佛羅里達州聖彼德斯堡的類似建築[17];法蘭明還曾兩次乘坐「銀隕號」,占士和索麗泰爾的旅程便由此而來[18]

書中部分人物姓名源於作者的朋友,占士的別名伊瓦爾·布萊斯,菲力士·拉塔的姓氏源自湯米·萊特(Tommy Leiter[19],名字則是布萊斯的中間名菲力士[20];約翰·福克斯-斯特蘭威斯(John Fox-Strangways)的名字和姓氏後半截成為秘密情報局駐牙買加分部主管[21]。此外,女主角的名字源自牙買加當地鳥類棕喉孤鶇Myadestes genibarbis),其英語名稱「rufous-throated solitaire」的最後一個詞便是女主角的名字[22]

法蘭明以柏德烈·利·費莫(中)有關巫毒教的著作為背景創作《生死關頭》

法蘭明曾於1953年與雅克-伊夫·庫斯托第一次水沛潛水,這段經歷成為占士游向老大遊艇的基礎[23],估計書中吸附雷源自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意大利海軍蛙人部隊精英的行動[24]。作者的朋友柏德烈·利·費莫Patrick Leigh Fermor)曾於1950年推出巫毒教主題著作《旅行者之樹》(部分內容還是在新鐵金剛之金眼睛莊園寫就[25]),法蘭明大量借鑑甚至引用書中描寫[23]

法蘭明從小就對海盜感興趣,小時候看過涉及海盜的小說,還很喜歡埃羅爾·弗林主演的電影《喋血船長》(Captain Blood)。在牙買加北岸的新鐵金剛之金眼睛莊園生活期間,作者曾到訪該島南岸的皇家港,這裏曾是著名海盜亨利·摩根爵士的母港,進一步激發法蘭明的創作興趣[26]。老大的財寶島源自瑪麗亞港灣的卡布里塔島,此地正是摩根當年埋藏財富的所在[25]

人物

[編輯]

小說家雷蒙德·本森Raymond Benson)曾在1997至2002年間創作多部占士·邦系列長、短篇小說,在他看來,《生死關頭》從一開始就像占士塑造得更有感情,遠比《皇家賭場》中那個令人感覺溫馨而討喜[27]。薩沃伊認為新作體現占士脆弱的一面,結尾處流下的淚水更是明證[28]。中央情報局特工萊特的人物發展也更複雜,而人性化,他與占士的友誼足以證明[29]。不過,這種變化依然不足以提升拉塔的境遇,他還是遠不如占士。《皇家賭場》中的拉塔向主角提供技術和財政支持,新作中同樣聽命於占士,唯一一次主動出擊的後果就是被鯊魚吃掉一手一腳,占士接下來面對同樣的敵人卻能從容取勝。[30]法蘭明起初甚至打算讓拉塔喪命,但因美國文學經理人抗議作罷[31]

法蘭明書中的反派不是階級敵人,而是以種族或奇形怪狀的外表區分……此外,英國的反派不但是外國人,連僕人和僱員也都是一樣……這種種族傾向不但反映戰間期歷險文學作品——如約翰·布肯的小說——的顯著主題,也在大範圍的文學文化中存在。
傑瑞米·布萊克:《占士·邦的政治》[32]

庫洛是法蘭明眼中理想的黑人形象,源自他對牙買加人的良好印象:「充滿善意,開朗而幽默」[33]。但是,占士與庫洛的良好關係是以雙方都將占士視為上等人為基礎[34][35]。作者本人對此表示,兩人就像蘇格蘭人和頭上的飾物,不是奴役與被奴役的關係[36]

與後來占士碰到的大部分對手一樣,《生死關頭》的反派身體嚴重畸形[37]。從書中描寫來看,老大智商卓絕[38],「頭像個大足球,有正常人兩倍大而且非常圓」,皮膚呈「灰黑色,就像河裏泡了一周的屍體一樣繃緊而發光」[39]。本森認為老大缺乏深度,「就只是個普普通通的反派」[38]。文學分析家勒羅伊·潘尼克(LeRoy L. Panek)在檢視20世紀英國諜報小說的著作中指出,《生死關頭》與多年前文學作品的「紳士惡棍」傳統背道而馳,書中強調老大的智商和組織能力,行為方面大都一筆帶過[40]。潘尼克還稱,老大犯罪集團中的部下都很無能,占士能比較輕鬆地解決[41]

風格

[編輯]

本森將小說章節末尾用於吸引讀者繼續觀看下一章的懸念設定稱為「法蘭明式收尾」[42],《生死關頭》更是把這種手段發揮到極致[43]。但同樣曾創作占士系列小說的作家兼學者金斯利·艾米斯有不同看法,覺得本作中的懸念收尾相對而言反而最少[44]。為法蘭明立傳的馬修·帕克(Matthew Parker)感覺《生死關頭》很可能是作者最好的小說,情節緊湊、張弛有道,為之後的作品「確立成功秘訣」[45]

薩沃伊通過對比《生死關頭》和《皇家賭場》的敘事結構得出結論,法蘭明通過這部小說為繼續創作占士系列打下基礎。他還發現兩書結局的不同之處,占士在《生死關頭》結尾發誓要對付超級犯罪組織,這為他與索麗泰爾將來的性接觸提供可能。[46]

符號學家兼散文家翁貝托·埃可認為,法蘭明在《生死關頭》中採用的都是「純哥德式」元素[47]。書尾老大被鯊魚分食,占士看到「老大的半條手臂浮出水面,上面沒有手掌,沒有手腕,也沒有手錶」[48]。埃可認為,如此描寫不僅是尖銳的諷刺,更是對看似無關緊要事務的着意強調,這在「客觀流派」創作中十分常見[47][b]本森認為,法蘭明曾是新聞工作者,對細節十分關注,令小說情節更顯真實[50]

主題

[編輯]

與其他占士小說一樣,《生死關頭》同樣反映20世紀50年代英美角色轉變和蘇聯對兩國的潛在威脅。《皇家賭場》的冷戰政治圍繞英蘇緊張局勢展開,相比之下,《生死關頭》乾脆把占士派到哈萊姆保護美國免遭黑人權力運動Black Power movement)中掩藏的蘇聯間諜侵害。[51]美國是書中蘇聯的目標,占士稱「紐約肯定是世界最大個原子彈的目標」[52]

法蘭明認為美國此時正逐漸殖民化牙買加,他和鄰居諾埃爾·科沃德對此十分關注,《生死關頭》便表達作者的上述看法。書中的老大是美國人,雖然他佔用整個島嶼為基地的做法十分罕見,但在法蘭明看來,牙買加日益增多的美國遊客便是對當地的威脅。占士在書中「很高興能踏上牙買加那片柔軟的綠色土地,離開身後堅硬的黃金國大陸(指美國)」。[53]

文化史學家傑瑞米·布萊克Jeremy Black)認為,作者還通過書中角色表達他的種族觀念。「M和占士……都提出犯罪種族觀點,這些觀點承載倫敦俱樂部的種族主義偏見,無知在此一覽無疑。[16]布萊克還指出,法蘭明願意而且也經常表露種族觀點,這在與他同齡的傳家中十分常見[54]。作家路易絲·威爾士Louise Welsh)認為,《生死關頭》代表白人社會某些階層的偏執幻想,就像民權運動會挑戰社會中的偏見與不平等一樣[55]。這種偏執幻想在法蘭明和部分情報機構的觀念中體現,認為美國全國有色人種協進會就是共產黨的排頭兵[56]。1952年,曾公開宣稱反共的牙買加政治家在波多黎各執行公務期間被美國當局逮捕,共產主義的威脅至此抵達牙買加。同年牙買加地方政黨還開除多名信奉共產主義的黨員。[57]

友誼是《生死關頭》的重要元素,占士與拉塔、庫洛的關係既是朋友,又是盟友[27]。書中的人物塑造更加完整,清晰呈現占士和拉塔間的牢固友誼,令占士追蹤老大為拉塔把仇之舉更顯可信[27]

《生死關頭》延續《皇家賭場》中邪惡的主題,法蘭明的傳記作家安德魯·萊切特Andrew Lycett)稱為「平庸的邪惡一面」[25]。老大是書中邪惡的代言人,他曾告訴占士,自己一直感到無聊,就像吃飽喝足的人想要睡覺一樣[58]。占士的形象恰恰相反,萊切特認為占士仿佛在善惡間掙扎的摩尼教[25]。本森認為邪惡是小說的首要主題,他援引《皇家賭場》中法國人勒內·馬西斯(René Mathis)的話,預測占士會找到並殺死世界上所有的惡人[27]

出版和反響

[編輯]

出版史

[編輯]
這是部無所顧慮的驚慄小說,唯一可取之處在於對讀者的思想沒有任何要求。
法蘭明寫給溫斯頓·丘吉爾的信,隨信附有一本《生死關頭》[23]

1954年4月5日,喬納森·凱普出版社(Jonathan Cape)在英國發行《生死關頭》精裝本[59],封面像《皇家賭場》一樣是由法蘭明設計,圖案也是以書名文字為主[23]。第一版的7500本不久被搶購一空,出版社馬上加印兩千本[60][61],到1954年結束時已賣出九千餘本[62]。1954年5月,愛爾蘭出版物審查委員會禁止《生死關頭》在愛爾蘭出版[63][c]萊切特發現,愛爾蘭的禁令對小說在其他地區宣傳十分有利[59]。1957年10月,Pan圖書出版社發行小說平裝本,第一年就售出約五萬本[64]

1955年,《生死關頭》通過麥克米倫出版公司在美國上市,書中只有一處顯著改動,即第五章的標題從「黑鬼天堂」(Nigger Heaven)改成「第七大道」(Seventh Avenue[65][d]。小說在美國滯銷,出版後第一年僅賣出約五千本[68]

專業評價

[編輯]

星期日泰晤士報》的菲利普·戴(Philip Day)聲稱,法蘭明的文筆好到令人畏懼[59];《泰晤士報》發文稱讚小說構思巧妙,充滿深奧的知識和令人既害怕又有些虐戀興奮的遊戲和驚險刺激,但與《皇家賭場》相比在構想簡明大膽上略有不及[69]。伊利沙伯·L·斯特奇(Elizabeth L Sturch)在《泰晤士報文學增刊》(Th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發文,讚揚法蘭明「無疑是近期最優秀的驚慄小說新作家」[70],《生死關頭》與前作相比完全不失水準[70]。不過斯特奇也提出意見,覺得法蘭明的寫作輕浮有餘,高度不足[70]。整體而言,她認為《生死關頭》包含許多令讀者非常興奮的段落,同時代的其他作家都無法超越[70]。《每日電訊報》的評論稱讚小說就像《皇家賭場》一樣令人興奮,帶讀者深入哈萊姆核心並在鯊魚出沒的水域游泳。評論認為,作者能夠認清自身能力是作品效果好的重要原因。[71]標準晚報》(The Evening Standard)刊登喬治·馬爾科姆·湯普森(George Malcolm Thompson)的文章,稱《生死關頭》「緊張、冷酷、精巧」,就像彼得·切尼Peter Cheyney)筆下的上層階級[23]

法蘭明的傳記作者約翰·皮爾森John Pearson)聲稱,《紐約時報》評論員安東尼·布徹Anthony Boucher)堪稱「徹頭徹尾的反占士兼反法蘭明狂熱分子」[72]。布徹認為《生死關頭》雖然「沒有落下任何要點,但文筆鬆散而生澀」[73],不過是把菲利普斯·奧本海姆E. Phillips Oppenheim)和《米奇·斯皮蘭》(Mickey Spillane)的作品選段華麗而庸俗地組合在一起[73][e]。1955年6月,雷蒙·錢德勒在倫敦造訪詩人斯蒂芬·斯潘德期間經介紹見到法蘭明,後者送他一本《生死關頭》。錢德勒之後表示,法蘭明肯定是英格蘭頭號悚悚小說家,作品中體現的創作功底和情節駕御能力都首屈一指。[75]

改編

[編輯]

1958年12月15日,《每日快報》開始刊登小說改編的連環漫畫並在全球同步發行[76],直到1959年3月28日完成連載[77]。連環漫畫由安東尼·赫恩(Anthony Hern)創作,約翰·麥克盧斯基John McLusky)繪圖,占士的形象酷肖男演員辛·康納利,三年後便是他在電影《鐵金剛勇破神秘島》中扮演占士[78]

監製亞歷山大·科達在《生死關頭》出版前就已看過小說校對版,覺得已經好些年沒看過這麼精彩的故事,但還不能肯定是否適合拍成電影。他請導演大衛·連卡洛·李看過小說後表達看法,但後來無疾而終。[79][80]1955年《皇家賭場》的電視改編節目播出後,華納兄弟表示有意改編《生死關頭》,願為作者首肯支付五百美元,如果的確拍成電影再付五千。法蘭明沒有接受,覺得條件不夠理想。[81]

1973年電影《鐵金剛勇破黑魔黨》由羅渣·摩亞扮演占士,片名與小說完全相同,但內容僅有部分相似,受到當時流行的黑人剝削電影顯著影響[82]。影片由蓋·咸美頓艾伯特·布洛克里哈里·薩爾茲曼Harry Saltzman)任監製,是Eon製片公司占士·邦系列電影的第八彈[83]。小說部分情節在之後的占士片中實現:占士和索麗泰爾被綁在遊艇後拖行的橋段出現在《鐵金剛勇破海龍幫[84],拉塔被餵鯊魚,以及倉庫中的槍戰在《鐵金剛勇戰殺人狂魔》中採用[85][86]

註釋

[編輯]
  1. ^ 《皇家賭場》於1953年4月13日由喬納森·凱普出版社在英國發行精裝本[4],小說非常熱銷,出版社馬上與作者訂下三本新作的合同[5]
  2. ^ 「客觀流派」源自法國作家弗朗索瓦·莫里亞克的說法,意指部分作者的敘述完全站在客觀角度[49]
  3. ^ 委員會沒有說明理由,文件上只有「查禁」字樣[63]
  4. ^ 英國發行版沒有修改章節標題。曾為法蘭明立傳的馬修·帕克(Matthew Parker)認為,喬納森·凱普出版社保留原名是覺得讀者應該能看出這是20世紀20年代卡爾·范·維希滕Carl Van Vechten)講述哈萊姆文藝復興的同名著作標題[66]。此後英國版《生死關頭》的章節標題一直保持原樣[67]
  5. ^ 原話中的「meller」一詞是情節劇的俗稱[74]

參考資料

[編輯]

腳註

[編輯]
  1. ^ Fleming 2006,第169頁.
  2. ^ Ian Fleming & Ian Fleming Publications.
  3. ^ Chancellor 2005,第4頁.
  4. ^ Lycett 1996,第244頁.
  5. ^ Black 2005,第10頁.
  6. ^ 6.0 6.1 Benson 1988,第6頁.
  7. ^ Parker 2014,第1頁.
  8. ^ Benson 1988,第4頁.
  9. ^ Faulks & Fleming 2009,第320頁.
  10. ^ 10.0 10.1 Lycett 1996,第245頁.
  11. ^ Simpson 2002,第36頁.
  12. ^ Lycett 1996,第236頁.
  13. ^ Savoye 2013,第152頁.
  14. ^ Griswold 2006,第13頁.
  15. ^ Chancellor 2005,第98–99頁.
  16. ^ 16.0 16.1 Black 2005,第11頁.
  17. ^ Parker 2014,第150頁.
  18. ^ Black 2005,第14頁.
  19. ^ Macintyre 2008,第93頁.
  20. ^ Lycett 1996,第222頁.
  21. ^ Lycett 1996,第81頁.
  22. ^ Macintyre 2008,第160頁.
  23. ^ 23.0 23.1 23.2 23.3 23.4 Chancellor 2005,第43頁.
  24. ^ Macintyre 2008,第104頁.
  25. ^ 25.0 25.1 25.2 25.3 Lycett 1996,第238頁.
  26. ^ Parker 2014,第115–117頁.
  27. ^ 27.0 27.1 27.2 27.3 Benson 1988,第96頁.
  28. ^ Savoye 2013,第49頁.
  29. ^ Benson 1988,第96–97頁.
  30. ^ Bennett & Woollacott 1987,第100頁.
  31. ^ Parker 2014,第165頁.
  32. ^ Black 2005,第19頁.
  33. ^ Parker 2014,第161頁.
  34. ^ Chapman 2007,第27頁.
  35. ^ Parker 2014,第163頁.
  36. ^ Fleming 2006,第206頁.
  37. ^ Eco 2009,第38頁.
  38. ^ 38.0 38.1 Benson 1988,第97頁.
  39. ^ Fleming 2006,第71頁.
  40. ^ Panek 1981,第213頁.
  41. ^ Panek 1981,第205–206頁.
  42. ^ Benson 1988,第85頁.
  43. ^ Benson 1988,第95頁.
  44. ^ Amis 1966,第154–55頁.
  45. ^ Parker 2014,第153頁.
  46. ^ Savoye 2013,第104頁.
  47. ^ 47.0 47.1 Eco 2009,第49頁.
  48. ^ Fleming 2006,第273頁.
  49. ^ Hewitt 1992,第102 & 220頁.
  50. ^ Benson 1988,第95–96頁.
  51. ^ Black 2006.
  52. ^ Black 2003,第106–112頁.
  53. ^ Parker 2014,第99–100頁.
  54. ^ Black 2005,第12頁.
  55. ^ Fleming 2006,第v頁.
  56. ^ Lycett 1996,第237頁.
  57. ^ Parker 2014,第148–149頁.
  58. ^ Fleming 2006,第84–85頁.
  59. ^ 59.0 59.1 59.2 Lycett 1996,第255頁.
  60. ^ Benson 1988,第8頁.
  61. ^ Upton 1987,第6頁.
  62. ^ Bennett & Woollacott 1987,第23頁.
  63. ^ 63.0 63.1 Kelly 2004,第320頁.
  64. ^ Lindner 2009,第17頁.
  65. ^ Benson 1988,第11頁.
  66. ^ Parker 2014,第157頁.
  67. ^ Fleming 2006,第48頁.
  68. ^ Lycett 1996,第268頁.
  69. ^ Professional People 1954,第10頁.
  70. ^ 70.0 70.1 70.2 70.3 Sturch 1954,第277頁.
  71. ^ Live and Let Die & The Times 1954,第9頁.
  72. ^ Pearson 1967,第99頁.
  73. ^ 73.0 73.1 Boucher 1955,第BR17頁.
  74. ^ Kroon 2014,第414頁.
  75. ^ Lycett 1996,第270頁.
  76. ^ Pfeiffer & Worrall 1998,第70頁.
  77. ^ Fleming, Gammidge & McLusky 1988,第6頁.
  78. ^ The James Bond Films – 2006 onwards & BBC 2007.
  79. ^ Lycett 1996,第250頁.
  80. ^ Chapman 2007,第40–41頁.
  81. ^ Lycett 1996,第265頁.
  82. ^ Chapman 2007,第136頁.
  83. ^ Thomas 1999.
  84. ^ Barnes & Hearn 2001,第135頁.
  85. ^ Barnes & Hearn 2001,第176頁.
  86. ^ Chapman 2007,第206頁.

書籍

[編輯]

期刊、報紙和網站

[編輯]
  • 需點擊「OPEN TIMELINE」後才能看到Ian Fleming. Ian Fleming Publications. [2020-0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9). 
  • Black, Jeremy. What we can learn from James Bond. History New Network. George Mason University. 2006-01-24 [2020-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05). 
  • Kelly, James. The Operation of the Censorship of Publications Board: The Notebooks of C. J. O'Reilly, 1951–55. Analecta Hibernica. 2004, 38 (38): 320. ISSN 0791-6167. JSTOR 20519909. 需付費查閱
  • Upton, John. The James Bond Books of Ian Fleming. The Book and Magazine Collector (Diamond Publishing Group). 1987-08, (41). 
  • Black, Jeremy. 'Oh, James' – 007 as International Man of History. National Interest. Winter 2002–2003, (70): 106–112. JSTOR 42897447. 需付費查閱
  • Sturch, Elizabeth. Progress and Decay. Th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London). 1954-04-30: 277. 
  • Professional People. The Times (London). 1954-04-07: 10. 
  • Live and Let Die. The Times (Multiple Display Advertisements). 1954-08-21: 9. 
  • Thomas, Rebecca. The many faces of Bond. BBC. 1999-11-19 [2020-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8). 
  • The James Bond Films – 2006 onwards. BBC. 2007-01-15 [2020-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30). 
  • Boucher, Anthony. Criminals at Large. The New York Times (New York, NY). 1955-04-10: BR17 [2020-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3). 需付費查閱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