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醫科大學
外觀
河北醫科大學 | |||
---|---|---|---|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 |||
![]() | |||
![]() | |||
老校名 | 北洋醫學堂 | ||
創辦時間 | ![]() | ||
學校標識碼 | 4113010089 | ||
校址 | ![]() | ||
網站 | www | ||
|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d/d6/%E6%B2%B3%E5%8C%97%E5%8C%BB%E7%A7%91%E5%A4%A7%E5%AD%A6.jpg/300px-%E6%B2%B3%E5%8C%97%E5%8C%BB%E7%A7%91%E5%A4%A7%E5%AD%A6.jpg)
河北醫科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北省石家莊市的一所包括西醫、中醫、藥學等學科專業的綜合性醫科大學,1995年5月由原河北醫學院、河北中醫學院、石家莊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建。其中原河北醫學院建校最早,前身為1894年創建的北洋醫學堂[1]。學校直屬附屬醫院有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河北醫科大學口腔醫院。
學校歷史
[編輯]- 1881年,李鴻章接受基督教倫敦會 馬根濟 建議在天津創立「天津西醫醫學館」〔Viceroy's Hospital Medical School〕
- 1894年,李鴻章授意天津海關使用本地官商捐款創辦了中國第一所自主創辦的西醫醫院「天津儲藥施醫總醫院」,天津西醫醫學館同時併入該院,成為天津儲藥施醫總醫院附設西醫學堂。
- 1894年6月26日,李鴻章擬《醫院創立學堂折》奏請設立,於本年校舍落成,正式招生開學。校址在天津法租界海大道(Rue de Takou)(今大沽北路),現址為天津市口腔醫院
- 1902年,更名為「北洋海軍醫學堂」,又稱「北洋海軍醫院學校」
- 1913年,改名為「直隸公立醫學專門學校」
- 1915年9月,遷至保定。天津原校址歸中華民國海軍部管轄,並改名為「海軍軍醫學校」
- 1921年,併入當時位於保定的省立河北大學,即直隸農業學堂(與今河北大學無關)
- 1932年,省立河北大學停辦,原醫學專門學校部分改稱河北省立醫學院。
-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停辦,共停辦9年。
- 1947年,遷回天津,1949年改名為河北醫學院。
- 1952年,復遷至保定。
- 1958年,遷至石家莊。
- 1970年,與遷至石家莊的天津中醫學院合併,改稱河北新醫大學。
- 1979年8月,組建河北中醫學院,河北新醫大學恢復河北醫學院名稱。
- 1995年5月,河北醫學院和河北中醫學院、石家莊醫學高等專科學校(1949年成立鞍山衛生學校,後更名為鞍鋼衛生學校、華山冶金醫學專科學校,1988年遷至石家莊,改為石家莊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合併,成立河北醫科大學。
- 2009年11月10日,河北省政府、省教育廳決定石家莊衛校併入河北醫科大學,改建為河北醫科大學西山校區。
- 2013年4月18日,經教育部批准,河北中醫學院恢復獨立建制,河北醫科大學中醫學院(西校區)和河北醫科大學西山校區脫離河北醫科大學,原河北醫科大學西校區(中醫學院原址)改稱河北中醫學院橘泉校區,原河北醫科大學西山校區(石家莊衛校原址)改稱河北中醫學院杏苑校區。嚴格意義上的河北醫科大學主體校區僅剩目前的校本部(石家莊市中山東路361號)。另加東校區(石家莊市建華南大街309號,獨立學院河北醫科大學臨床學院所在校區)仍可算廣義上的河北醫科大學校區。
現狀
[編輯]現有學生11860人,接受港、澳、台和外國留學生。包括16個學院。
參考文獻
[編輯]- ^ 河北医科大学历史沿革. 2006年第2期 [2012-09-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