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朗伯隕石坑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朗伯隕石坑
阿波羅17號拍攝的朗伯隕石坑
美國宇航局圖片
坐標25°46′N 20°59′W / 25.77°N 20.99°W / 25.77; -20.99
直徑30.12公里
深度2.01公里
余經日出時21°
命名來源約翰·H·朗伯

朗伯隕石坑(Lambert)是位於月球正面雨海南部的一座大撞擊坑,約形成於32-11億年前的愛拉托遜紀[1],其名稱取自德國物理學家哲學家天文學家約翰·海因里希·朗伯(1728年-1777年),1935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接受。

描述

[編輯]
朗伯隕石坑的周邊,月球正面區域圖[2]
阿波羅15號在後期軌道上拍攝的照片,在朗伯隕石坑南面可看到類似圓形結構的衛星坑「朗伯 R」。

該隕坑西面和西北分佈着直徑不到2公里的費利克斯隕石坑阿耳忒彌斯隕石坑維恩隕石坑安妮格列特隕石坑,而北面、東側和南面則分別毗鄰較小的麥克唐納隕石坑海因里希隕石坑皮西亞斯隕石坑。該隕坑西北坐落了拉西爾山齊克爾山脊、東北連接了綿延的施蒂勒山脊,它的東北偏東矗立着一座"金字塔"般的無名岩石丘,而南面月表上則覆蓋有來自哥白尼環形山的明亮射紋束[3]。該隕坑中心月面坐標25°46′N 20°59′W / 25.77°N 20.99°W / 25.77; -20.99,直徑30.12公里[4],深約2.01公里[1]

朗伯隕石坑外觀輪廓大體圓狀,邊緣稍顯參差,坑壁幾乎未受到撞擊侵蝕。隕坑壁沿尖峭側立,外側坡較為寬厚,陡峭的內壁帶有階坡結構。坑壁最大高出周邊地形920米[1],內部容積約620.49立方千米[1]。坑底表面坎坷粗糙,反照率與周邊背景地形相一致。坑內原有的中央峰已被撞毀,留下一處較大的凹坑,殘剩的北坡被切開了4-5道曲折的裂縫。該隕坑也是月食期間曾記錄到其表面溫度異常的撞擊坑之一,主要是其地質齡不長,表面尚未形成能產生隔熱作用的表岩屑覆蓋層所致。

朗伯隕石坑南面是坑壁已被熔岩覆蓋的衛星坑「朗伯 R」——一座幾乎已完全被月海掩埋的隕石坑。該幽靈坑雖比朗伯隕石坑還大,但難以被直接看到,只有當陽光低照時,才會在月表上投下長長的影子。

朗伯隕石坑已被月球和行星觀測協會列入《帶有明亮射紋系統的撞擊坑列表》[5]

衛星隕石坑

[編輯]

按慣例,最靠近朗伯隕石坑的衛星坑將在月圖上以字母標註在它的中心點旁邊.

LAC-40 區域圖
朗伯 緯度 經度 直徑
A 26.4° N 21.5° W 4 公里
B 24.3° N 20.1° W 4 公里
R 23.9° N 20.6° W 55 公里
T 28.5° N 20.3° W 3 公里
W 24.5° N 22.6° W 2 公里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Lunar Impact Crater Database
  2. ^ Map of the visible side of the Moon. (PDF). [2017-06-1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8-11-13). 
  3. ^ Crater Lambert on the map LAC-40 (PDF). [2017-06-1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02-20). 
  4. ^ Planetary Names: Crater, craters: Lambert on Moon. planetarynames.wr.usgs.gov. [2021-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3). 
  5. ^ List of craters with a bright system of rays of the Association of Lunar and Planetary Astronomy (ALPO)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6-03-04.

另請參閱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