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拉托遜紀
月球地質年代的分類: |
前酒海紀 - 酒海紀 - 早雨海世 - 晚雨海世 - 愛拉托遜紀 - 哥白尼紀 |
愛拉托遜紀(Eratosthenian period)是月球地質年代中從32億年前至11億年前間的一段時期,處於晚雨海世和哥白尼紀之間。它的名稱取自該時期典型的撞擊坑-厄拉多塞隕石坑[1]。跨度範圍,特別是上限尤為清晰明確,開始於31.1-32.4億年前,而終結期最普遍的看法是介於11-22億年前之間,其標誌則是哥白尼環形山的出現[2][3]。
愛拉托遜紀期限的界定:
- 起點:月球主要地貌為月海地形,所有大於確定尺寸的隕石坑,尚未被撞擊的隕石轟平,即:這些區域中直徑大於240±10米的隕石坑,其內側壁坡傾斜率為1°[1][4][5]。
- 終點:通常所認為的古老隕石坑仍保留有射紋系統,但事實上該界限尚無明確的定義。它的定義很複雜,因為,不僅有已發現的隕石坑年齡問題,而且不同情況下射紋線的消失速率也不同[2]。(另請參閱哥白尼紀)。
愛拉托遜紀[6]是1962年由月球現代地質史劃分創始人尤金·舒梅克和羅伯特·哈克曼(Robert Hackman)所提出[4][1][3]。
愛拉托遜紀對象年齡確定的
[編輯]通常認為愛拉托遜紀的隕石坑保存完好,但缺乏明亮的輻射紋,但這種方法的主要缺陷是不同情況下輻射紋的消失速率差異極大[5][2]。
另一種確定天體表面具體年齡的重要方法,是計算這些區域在存續期內所積累的隕石坑數量。愛拉托遜紀的月海上,直徑大於1公里的隕石坑分佈密度處於750-2500座/百萬公里2範圍內[4][5][3]。此外,也通過隕石坑的破壞程度來判定表面年齡[1]。
該時期形成的地貌
[編輯]在愛拉托遜紀,頻繁的天體撞擊和月球自身的地質活動已經熄滅,在此期間漫溢的熔岩構成了現在三分之一的月海區(月球表面的5%)[3]。大部分的熔岩都分佈在月球正面的西半部並富含鈦元素,放射性略高且色調偏藍[1][7]。最主要的陸地位於風暴洋和汽海之中、雨海和冷海的西側以及澄海、濕海、雲海、史密斯海、界海的一些地方以及熔岩覆蓋的大隕石坑格里馬爾迪環形山、柏拉圖坑和赫拉克勒斯環形山 [1][8]。
這一時期沒有新的撞擊盆地形成[9],之後也沒再出現。但較小的隕石坑不斷累積,它們大多保存完好,但缺乏亮度和輻射紋。在此期間總計約形成90座直徑30公里以上[1]的大隕石坑[8][1],其中:
- 月球正面的有:163公里的豪森環形山、142公里的畢達哥拉斯環形山、127公里的朗倫環形山、111公里的莫雷環形山、110公里的西奧菲勒斯環形山、82公里的傑米紐斯環形山、87公里的亞里士多德環形山、78公里的法布里休斯環形山、70公里的維爾納環形山、68公里的普盧塔克環形山、69公里的赫拉克勒斯環形山、60公里的布利奧環形山、58公里的厄拉多塞隕石坑等等;
- 月球背面的有:82公里的伯克蘭環形山、77公里的摩爾斯環形山、65公里的里科環形山、81公里的奧爾科特環形山、67公里的柯克伍德環形山、72公里的芬森環形山、70公里的歐瑪爾·海亞姆環形山、62公里的莫伊謝耶夫環形山。
在此期間形成的岩石層,被稱為「愛拉托遜系統」,阿波羅12號帶回了該時期的岩石樣本-愛拉托遜早期(31-33億年前)的風暴洋月海熔岩[1]。
愛拉托遜紀對應於地球上由新太古代(太古宙)、古元古代、中元古代(元古宙)所組成的這一大段時期。
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Wilhelms D. Chapter 12. Eratosthenian System (PDF). Geologic History of the Moon. 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Professional Paper 1348. 1987 [2016-03-2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05-14).
- ^ 2.0 2.1 2.2 Hawke, B. Ray; Blewett, D. T.; Lucey, P. G.; Smith, G. A.; Bell, J. F.; Campbell, B. A.; Robinson, M. S. The origin of lunar crater rays (PDF). Icarus. 2004, 170 (1): 1–16. Bibcode:2004Icar..170....1H. doi:10.1016/j.icarus.2004.02.01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4-11-27).
- ^ 3.0 3.1 3.2 3.3 Tanaka K.L., Hartmann W.K. Chapter 15 – The Planetary Time Scale. The Geologic Time Scale. 2012: 275–298. ISBN 978-0-444-59425-9. doi:10.1016/B978-0-444-59425-9.00015-9.
|journal=
被忽略 (幫助) - ^ 4.0 4.1 4.2 Wilhelms D. Chapter 7. Relative Ages (PDF). Geologic History of the Moon. 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Professional Paper 1348. 1987: 123–125, 130 [2016-03-2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05-14).
- ^ 5.0 5.1 5.2 Stöffler, D.; Ryder, G. Stratigraphy and Isotope Ages of Lunar Geologic Units: Chronological Standard for the Inner Solar System. Space Science Reviews. 2001, 96 (1-4). Bibcode:2001SSRv...96....9S. doi:10.1023/A:1011937020193.
- ^ Shoemaker, E. M.; Hackman, R. J. Stratigraphic Basis for a Lunar Time Scale. The Moon. IAU Symposium 14. 1962: 289–300. Bibcode:1962IAUS...14..289S. (Other link)
- ^ Wilhelms D. Chapter 14. Summary (PDF). Geologic History of the Moon. 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Professional Paper 1348. 1987: 279–280 [2016-03-2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05-14).
- ^ 8.0 8.1 Wilhelms D. Plates 10A, 10B (Eratosthenian system). Geologic History of the Moon. 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Professional Paper 1348. 1987 [2016-03-2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05-14).
- ^ Wood C. A. Impact Basin Database. lpod.org. 2004-08-14 [2015-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07).
- Martel, L. M. V. Lunar Crater Rays Point to a New Lunar Time Scale. Planetary Science Research Discoveries. 2004-09-28 [2012-09-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