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錶
懷錶是指一種沒有錶帶,隨身攜帶的鐘錶。傳統的懷錶為指針式,用一條表鏈繫在衣服口袋中,使用的時候掏出來。懷錶也可以固定在衣領、腰帶等處,或者不繫表鏈。
歷史
[編輯]早期的隨身鐘錶體積較大,都屬於懷錶。其最早的文獻記載見於1462年,意大利鐘錶匠Bartholomew Manfredi的一封信中提到了「懷鐘」。15世紀末,發條驅動的鐘表促進了小型懷錶的生產。到1510年的時候,德國紐倫堡的鐘表匠彼得·海萊恩製造了很多懷錶。此後懷錶逐漸在歐洲流行開來,成為上流社會人士的常見用品和裝飾。製造懷錶最著名的國家是瑞士。
19世紀末,鐘錶製造者開始生產外形更為小巧的手錶。早期的手錶主要在女性中流行。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戰場上的官兵發現手錶比懷錶使用更加方便。此後,手錶也逐漸在男性中普遍,逐漸取代了懷錶的地位。現代也有一些男性出於懷舊或裝飾的原因,選擇佩帶懷錶;現今的懷錶則多做於時尚或精品的用途。
當代早期手錶興起時,曾被認為將全面取代懷錶,但諷刺的是,隨着現代智能手機的普及化,不少人會以手機作為顯示時間的工具,亦算是一種變相的「電子懷錶」,反倒戴手錶的人卻開始越來越少,反過來被這種新興的「電子懷錶」取代。
外形
[編輯]懷錶因其造型分兩大類。獵用式在表蒙外面另加有透明或不透明的殼罩。敞開式則不加殼罩。另外還有帶部分殼罩的半獵用式。
懷錶放在褲袋裏的時候一般使用較長的表鏈,胸袋的表鏈則較短。有的表鏈上端有夾子,以便固定在西裝上衣或襯衣的領子上。
懷錶鏈基本上分為兩種,分別是single albert與double albert。
single albert是指僅有一條鍊子,兩頭分別為懷錶與固定物。而double albert就是有兩條鍊子,兩條鍊子都與固定物相連,而一條鍊子的接着懷錶,另一條接着裝飾物。
懷錶與鐵路
[編輯]1830年出現了定時運行的鐵路客運列車,此後在全世界開始普及。鐵路運輸需要準確的計時系統,因為扳道、調車等操作如果不在正確的時間進行很容易造成事故。鐵路公司往往為員工配置懷錶。
例如1920年,平漢鐵路從瑞士天梭表廠定製了白銅的「平漢鐵路紀念懷錶」,白色錶盤,內圈為12時刻,外圈為24時刻,表身還有防磁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