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蘭沅
外觀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5/5a/1962-05_1962%E5%B9%B4_%E6%98%8E%E6%99%BA%E4%B9%90%E5%99%A8%E5%8E%82%E5%BE%90%E5%85%B0%E6%B2%85%EF%BC%88%E5%8F%B3%EF%BC%89%E4%B8%8E%E5%B7%A5%E4%BA%BA%E7%A0%94%E7%A9%B6%E4%BA%AC%E8%83%A1.jpg/220px-1962-05_1962%E5%B9%B4_%E6%98%8E%E6%99%BA%E4%B9%90%E5%99%A8%E5%8E%82%E5%BE%90%E5%85%B0%E6%B2%85%EF%BC%88%E5%8F%B3%EF%BC%89%E4%B8%8E%E5%B7%A5%E4%BA%BA%E7%A0%94%E7%A9%B6%E4%BA%AC%E8%83%A1.jpg)
徐蘭沅(1892年—1977年1月8日),生於北京,祖籍江蘇蘇州,中國京劇琴師。
生平
[編輯]徐蘭沅曾任譚鑫培等藝員的琴師,從1921年起給梅蘭芳操琴(以京劇胡琴;京胡為演員伴奏唱腔),曾隨梅到英屬香港(1921年)、美國(1929年到1930年間)和蘇聯(1935年)訪問演出。
他為梅蘭芳編寫了許多新唱腔,梅有許多京劇唱片是他的京胡,王少卿的京二胡(京劇二胡),何斌奎的鼓。
他的京劇胡琴(京胡)學生很多,比如杜奎三、李慕良、任莘壽、熊承旭、唐在炘,關門弟子蔡嘉薪(蔡俊)等人,培養了許多京劇音樂人才,李慕良的操琴作品和京劇音樂設計作品頗有影響。
晚年擔任許多新編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的音樂指導,代表作有現代京劇箭桿河邊(1963年)、1964年版現代京劇《杜鵑山》、京劇現代戲《地下聯絡員》(後來的《蘆蕩火種》,樣板戲《沙家浜》的前身)等。
1977年在北京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