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彎勞動供應曲線
後彎勞動供應曲線在經濟學中是以圖形表示,實際或通貨膨脹調整後的工資,若增加超過一定程度,人們會以休閒(無支薪時間)來替代有支薪的工作時間,因此較高工資反而導致勞動市場上,勞動力供應減少的情況。[1]
「工作-休閒」之間的抉擇,是勞工在從事有薪工作(假設所從事的工作對他來說並不是愉快的)的時間,和能使他滿意但沒有薪酬的休閒時間,面對這兩個選項之間的取捨;所謂的休閒時間包括了他的「休閒」活動,以及正常健康生活中必要的生理機能休養,如睡眠。取捨關鍵在於他工作所能獲得的時薪,與利用無支薪時間從事休閒活動的功用來作比較。
這樣的比較一般意味着需支付更高工資,才能誘使勞工花更多時間在工作之上;兩者間的替代效應形成經濟學上普遍地隨價格增加而供應增加,斜率為正的勞動力供應曲線。然而當工資增加到某一程度時,人們實際上反而寧願減少有薪工作的時間,轉而將更多的無支薪時間投入休閒活動或休養生息上,就會發生工資價格增加但勞動力供應減少,而造成斜率為負向後彎曲的勞動供應曲線。
概觀
[編輯]當工資增加高於維持生存水平之上時,會有兩個因素影響人們對於工作時間(單位通常是日,週或月)的考量。第一個是替代效應或激勵效應。隨着工資增加,再多工作一小時以獲得更多工資,或是在工作之外花費多一小時的無薪時間,兩個選項之間的抉擇。因此較高的工資價格(一般稱為時薪)與低價格相比,勞動市場上用於工作的時間會有更多的供應。
第二個相反效應則是相同數量的工作時間,在工資價格增加之後,會比之前的舊時薪獲得更多的工資收入,因而產生了收入效應,相對地使勞工增加可負擔起的休閒時間。大多數經濟學家認同「休閒」(即無支薪時間)是一種正常物品,所以人們會期望有更多的休閒時間。
當其它條件不變之下,由於工資上漲提高了收入,相對地休閒功用的吸引力也會上升,則工資率增加到某一程度時,前述第一點正向供應的替代效應,就被第二點的收入效應中和,而使得勞動供應減少了。
如右圖顯示,如果實際工資價格從W1增加到W2,勞工的替代效應超過收入效應;因此勞工願意增加從L1到L2的勞動時間。但若實際工資從W2上升到W3,由於該區間的收入效應超過替代效應,勞動供應的時數將從L2下降到L3; 表示勞工從休閒中獲得的功用,大於額外增加收入所獲得的功用。
以上僅僅考察了已經處於勞動市場中,受制於該勞動需求曲線的勞工,工資率變動的效應;只考慮了這些勞工的勞動力供應反應。並沒有考慮其它(或失業者)的勞工,或因為工資價格較高而被吸引,能額外提供的勞動力供應。所以對於給定的勞動市場,在勞動供應曲線向後彎曲段的工資,可能高於某一勞工其個人勞動力供應曲線向後彎曲段的工資。
另一方面,在勞動力的總體市場上,並無「其它行業」的個別勞動力市場,那麼除了一些勞工遭受非自願失業之外,勞動供應曲線向後彎曲的原始形式仍然適用。
假設
[編輯]- 人們能抉擇其勞動力供應的工作時間量。
- 勞動契約中沒有訂立義務地無酬工作固定數小時。
- 人們理性地追求本身的功用最大化。
- 工作提供了不利因素,必須以支付工資來補償。
- 無薪酬的休閒時間具備「正常物品」的功用。
- 勞動力市場具有競爭力,企業和勞工都是價格接受者。
勞動市場需求方
[編輯]對於期望以加班方式增加生產時間的勞動需求方,更高的工資率能減少或反轉勞動供應曲線的後彎現象,在超過原來勞動契約中約定數量的工時之後,對延長的工作小時提高工資價格,使勞工有意願加班而保持勞動供應曲線正向的替代效應。對因此而願意加班的勞工來說,這相當於把約定工作時段中,工資增加的收入效應被勞動需求方削減了。因此以更高的工資率計算加班,可以使勞工提供更多的工作時間,而不會有提高工資,勞動供應後彎的影響。
反向S形供應曲線
[編輯]在接近維持生存水平,非常低的工資水平下,勞動供應曲線也可能由完全不同的原因,而造成向後彎曲的圖形。 這種效應產生了「反向S」,如Ƨ的形狀:在上圖中勞動供應曲線的底部添加一個尾部,隨着工資上升,而勞動力供應量下降。工資價格降低卻反而增加勞動市場上的勞動力供應,這是因為家庭面臨其生活需求所必需的最低收入水平,不得不工作更久時間以獲得足夠的收入。另外地如前面小節所述,在圖中勞動供應曲線的上方,因工資上漲而勞動供應減少而有向後彎曲的情形。
參考資料
[編輯]- ^ Friedman, Jack P. Dictionary of Business Terms. Barron's Educational Series. 2000-05-01. ISBN 978-0-7641-1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