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星符號
占星術 |
---|
專業知識 |
輔助知識 |
相關知識 |
占星術主題 |
占星術是一種象徵性語言,自身擁有屬於其專門的一套特殊符號系統——占星符號——這是世界上最知名的符號之一,是各種占星體系用於詮釋相關對象的圖像或字型,主要是代表了太陽系行星的象徵。它們是最方便解釋人與天上星辰對應關係的圖標,並且通常也被稱為天上眾神之符號;可以說占星符號表示靈魂智慧與物理或外顯科學之間的交織。因此,如果想要解釋一張星盤,就必須要學習每一個符號背後所代表意義。它們同數學一樣,以簡單的符號來描述、剖析一件人事物的客觀狀態。
從歷史上來看,占星與天文符號是重疊的,但是彼此在運用與詮釋的意義上卻又不盡相同。二者經常使用的符號包括:黃道十二宮與古典行星。它們都出自於中世紀拜占庭手抄本(Byzantine codices)。這些符號目前的字型則是歐洲文藝復興時代下的產物。另外,不同學派的占星術還有採用各自衍生出來的符號。
下列各節將分別介紹占星術領域使用的專門符號,並說明它們背後所表示的涵義。
歷史與起源
[編輯]古典行星、黃道十二星座、相位、希臘點(lots,亦稱希臘命運點、阿拉伯點),以及月交點(lunar nodes,亦稱月亮交點)這些符號出現在中世紀拜占庭手抄本,而許多古代的占星圖也被保存於此。[1]在原本希臘紙莎草上的占星圖,有被發現到一個圓圈的字形表示閃耀()用來指稱太陽與盈月(crescent moon,或彎月)時的月亮。[2]
古典行星
[編輯]水星、金星、木星,以及土星的文字符號已經在晚期的希臘紙莎草上發現到其形式。[3]木星與土星的符號被認定是對應希臘名稱的大寫字母之花押字(字母組合),並且水星符號是一個傳統風格化的商神杖符號。[3]A. S. D. 蒙德發現行星符號早期來源的先例,用來表示與古典行星相關的眾神。《比安奇尼的活動星圖》(Bianchini's planisphere),製作於西元二世紀,[4]顯示希臘眾神掌管行星的象徵以及行星符號的早期版本:水星(墨丘利)有一根商神杖;金星(維納斯)所擁有,附屬於祂的項鍊,一條繩子連接到另一個項鍊;火星(馬爾斯),一柄長矛;木星(朱比特),一根權杖;土星(薩圖恩),一把大鐮刀;太陽,一個散發光芒的飾環;還有月亮,一頂附有盈月形狀的帽子。[5]在十二世紀約翰尼斯·卡梅提羅斯(Johannes Kamateros)的《占星術概要》(Compendium of Astrology)一書中的圖解顯示藉由圓圈與放射的光芒表示太陽,木星是由希臘字母Ζ(發音為zeta,眾神之王宙斯的英文「Zeus」第一個字母,朱比特是在希臘羅馬神話中宙斯的羅馬神名)表示,火星由盾牌與長矛相交表示,以及其他尚未言及的古典行星符號類似現代使用的,沒有十字標記出現在現代版本的符號中。[5]現在的太陽符號,描繪為一個圓圈與一個點(☉),第一次出現在文藝復興時期。[6] 傳統黃道十二宮符號也在文藝復興時代發展出對以古典圖案描繪星座方式做了簡化。然而太陽符號很可能受到類似古埃及「太陽」象形文字的影響,它是一個有時中間有一個點的圓圈(U+131F3 𓇳 )。[來源請求]類似的符號同樣出現在中國上古時代的甲骨文與金文,這個符號就是今日中文「日」字的前身。
現代發現的主星
[編輯]天王星和海王星的符號在他們發現後不久所創造得。關於天王星,被認為有兩種不同的符號。其中一個符號,,為J. G. 克勒(J. G. Köhler)編製以及由波德(Bode)改良,意旨在表示新發現的金屬鉑;由於鉑,俗稱白金,[a]是由化學家混合鐵所創造出來的,鉑的符號是結合煉金術符號中的鐵,♂,以及金,☉。[7][8]另一個符號,,乃為拉朗德(Lalande)在西元1784年提議使用。在寫給赫歇爾(Herschel)的書信中,拉朗德將其形容為「un globe surmonté par la première lettre de votre nom」(「藉由你名字的第一個字母超越地球」)。[9] 海王星被發現後,法國經度局(Bureau des Longitudes)提議命名為海王星以及令人熟悉的三叉戟是該行星的符號,然而海王星符號卻有兩種寫法:一個是底部是寫成十字;另一個底部則畫成圓圈。[10]
小行星
[編輯]在十九世紀初被發現的前三個小行星——穀神星(瑟瑞斯)、智神星(帕拉斯),以及婚神星(朱諾)——對於祂們的占星符號,在祂們被發現後也被創造出來了。首先,他們被列為行星,半個世紀後,更名為小行星。不久在朱塞普·皮亞齊(Giuseppe Piazzi)的穀神星之發現,一組天文學家批准了這個名稱,由發現者提議,並選擇了鐮刀作為行星的象徵。[11]關於智神星的符號,乃為帕拉斯·雅典娜(Pallas Athena)女神的長矛,由弗朗茲·馮·扎克男爵(Baron Franz Xaver von Zach)所創建,並在他的著作《地球與天賜客戶運轉的每月對應》(Monatliche Correspondenz zur Beförderung der Erd- und Himmels-Kunde)中有所介紹。[12] 卡爾·路德維希·哈丁(Karl Ludwig Harding),他發現婚神星並為祂命名,指定一根節杖頂上配有一顆星星是祂的符號。[13]
現代灶神星(維斯塔)的占星符號⚶是由艾琳娜·巴赫(Eleanor Bach)所創建,[14]她是一位使用重要四個小行星的先驅及功勞者並且出版她的著作《小行星星曆》(Ephemerides of the Asteroids)。[15]巴赫的灶神星符號是其他維斯塔祭壇(Vesta's altar)象徵的簡化版本。[14]原本形式的灶神星符號,,是由德國數學家卡爾·弗里德里希·高斯(Carl Friedrich Gauss)所創建。奧伯斯博士,此前曾發現並命名的一顆新的行星(並且將之分類作為小行星),他最新發現的小行星命名之榮耀則給予了高斯。高斯決定將這顆行星命名為維斯塔女神(灶神星),並且還指定該符號應該為女神的祭壇以及聖火(sacred fire)在上方燃燒。[16][17]
半人馬小行星系
[編輯]關於半人馬凱龍星象徵符號,一把鑰匙同字母K(為發現者查爾斯·科瓦爾原文名稱「Charles T. Kowal」,姓氏的頭一個字母)一起由占星家阿爾·莫里森(Al Morrison)所倡議,他提出這個符號為「在阿爾·H·莫里森、喬艾爾·K·D·馬豪尼,以及馬里尼·巴索夫之間共用的一個靈感。(an inspiration shared amongst Al H. Morrison, Joelle K.D. Mahoney, and Marlene Bassoff.)」[18]
由羅伯特·范·海倫(Robert von Heeren)在1990年代提出將其他廣泛使用的半人馬小行星系符號做規範,就是將凱隆星鑰匙字型中的K替換成其他半人馬星系各行星英文名稱的首字母,例如:P代表Pholus(人龍星);N代表Nessus(毒龍星)。並設有專用的統一碼(Unicode):U+2BDB ⯛ PHOLUS和U+2BDC ⯜ NESSUS。
超海王星天體
[編輯]冥王星,像天王星一樣,也是有兩個使用的符號。其中一個符號♇,是一個由PL兩字母組合的花押字(這可以被解釋為代表冥王星英文「Pluto」前兩個字母或者是天文學家帕西瓦爾·羅威爾原文姓名「Percival Lowell」各前一個字母組合),是由發現者在1930年5月1日公佈這顆新行星的名字。[19]而另一個符號則是由保羅·克蘭西(Paul Clancy)出版的占星學刊物所推廣普及,以水星符號為基礎,並且把水星符號上的圓與弧交換位置。符號像是冥王手上雙叉戟(Bident)[來源請求]:。這個符號被丹恩·魯伊爾(Dane Rudhyar)如此的描述「(正)意味着冥王星的行星性質由圓表示的精神,漂浮在開杯之上方。(suggest[ing] the planetary character of the Pluto mind by the circle, floating above the open cup.)」。雖說,這個含義是源自於布拉瓦茨基夫人(Blavatsky),學術上還有很大值得討論的空間,因為這不像赫爾墨斯主義那樣的傳統見解。研究者若要尋找合適的西洋傳統見解,可能要從深奧煉金術學問中去追查相關的典故才行。[20]
其他大型超海王星天體的符號則是多在網際網絡被提出來;[21]丹尼斯·莫斯科維茨(Denis Moskowitz)創建出來的天文符號已經被NASA所使用,[22]並被用在流行的公開性占星軟件Astrolog上,以及或多或少出現在商業節目中。
行星逆行符號
[編輯]行星逆行運動的符號是℞,為尾部帶有筆劃的大寫字母『R』。[23][24][25]尾部帶有筆劃的『R』很多被用在縮寫以『R』開頭的單字;醫療處方中,它是被用於縮寫單字recipe[26](出自的拉丁文的命令式recipere,英譯:「to take」[27]),在彌撒書中,尾部帶筆劃的『R』標誌着回應的意思。[26]
符號的含義
[編輯]黃道十二星座
[編輯]中文名稱 (原文名稱) |
中文含義 (英文含義) |
符號 (可使用統一碼輸入電腦)[28] |
繪文字[29] | 圖片 | 符號表示 |
---|---|---|---|---|---|
牡羊座 (Aries) |
公羊 Ram |
♈︎ | ♈ | 臉孔和公羊的角。 | |
金牛座 (Taurus) |
公牛 Bull |
♉︎ | ♉ | 臉孔和公牛的角。 | |
雙子座 (Gemini) |
雙胞胎、孿生子 Twins |
♊︎ | ♊ | 夥伴或同伴。 | |
巨蟹座 (Cancer) |
螃蟹 Crab |
♋︎ | ♋ | 螃蟹的雙螯。 | |
獅子座 (Leo) |
獅子 Lion |
♌︎ | ♌ | 源自希臘字母的字體「Λ、λ(lambda)」,這是希臘單字leon的第一個字母 ,意思就是英文的「lion」(獅子)。 | |
處女座 (Virgo) |
處女、閨女、貞女 Virgin |
♍︎ | ♍ | 從希臘字母「Π、π(ΠΑΡ)」所衍生得,這是希臘單字parthenos的前三個字母,意思就是英文的「virgin」(貞女、處女)。 | |
天秤座 (Libra) |
天秤、天平 Scale |
♎︎ | ♎ | 天秤。 | |
天蠍座 (Scorpio) |
蠍子 Scorpion |
♏︎ | ♏ | 蠍子的毒螫。 | |
射手座 (Sagittarius) |
弓箭手、射手 Archer |
♐︎ | ♐ | 半人馬的箭矢。 | |
摩羯座 (Capricorn) |
海羊或山羊 Sea-goat or mountain goat |
♑︎ | ♑ | 山羊的頭和身體同魚的尾巴合併在一起或者臉孔和山羊的角。 | |
水瓶座 (Aquarius) |
扛水者 Waterbearer |
♒︎ | ♒ | 水波紋;有時現代的觀點視為閃電霹靂,乙太波浪,或是帶電(electrically-charged)的水。 | |
雙魚座 (Pisces) |
魚 Fish |
♓︎ | ♓ | 兩條魚綁在一起然而卻是以相反的方向游水。 |
占星術的行星
[編輯]行星的字型通常(但並非總是如此)分為四個共同的要素:圓圈表示靈魂、月牙表示心智、十字表示物質層面、箭頭表示動作或方向。[30]請注意:此處解釋並非這些符號的歷史起源。(比方說十字架原為古羅馬刑具,但已成基督教化神聖救贖象徵)。
名稱 | 符號 | 符號表示 | 符號含義 |
---|---|---|---|
太陽 | 太陽符號(蛇之目),源自於阿波羅盾牌上的圓形裝飾物。 | 神聖靈魂(圓圈)圍繞着潛能的種子。 | |
月亮 | 一彎盈月。 | 心智或經由感受性而進化的人類靈魂(月牙)。 | |
水星 | 墨丘利的羽翼頭盔與商神杖;底部十字是十六世紀加上去的。 | 心智(月牙)懸在神聖靈魂(圓圈)與物質(十字)之上。 | |
金星 | 可能是象徵維納斯帶手把的銅手鏡或是帶有吊墜的項鍊;底部十字是十六世紀加上去的。(參見金星符號,繪文字造型為♀) | 神聖靈魂(圓圈)在物質(十字)之上。 | |
地球 | 地球;一個太陽符號(太陽十字)。 | 行星地球 — 方位。 | |
火星 | 馬爾斯的盾與矛。(繪文字造型為♂) | 精力或魄力(箭頭)在神聖靈魂(圓圈)之上。 | |
木星 | 朱比特的霹靂或老鷹。另一說是表示宙斯首字母Z與橫槓的花押字縮寫。(也許後來被視為十字) | 心智(月牙)在物質(十字)的地平線上升。 | |
土星 | 薩圖恩的鐮刀。另一說是κρ表示克洛諾斯與橫槓的花押字縮寫;十字是十六世紀加上去的。 | 物質(十字)優先考慮在心智或人類靈魂(月牙)之上。 | |
天王星 | 符號中的H是取自發現者──威廉·赫歇爾(Sir William Herschel)的姓氏。 | 靈魂的圓圈與一個支配的物質十字,於天線的型態中其採取物質作為內省力(洞察力)的途徑。 | |
源自煉金術符號金屬元素金(太陽)與鐵(火星)兩者組合用來表示鉑(Platinum)的符號,然後再被應用於表示天王星。 | 通常使用在占星術上的天文學符號。精力或魄力在一個神聖靈魂(圓圈)圍繞着潛能的種子之上。 | ||
海王星 | 尼普頓的三叉戟。 | 物質(十字)將心智或感受性(月牙)刺穿。 | |
冥王星 | 修改自海王星的占星符號。另一說是頂部圓圈表示冥王星天體與普路托雙叉戟的組合。 | 心智(月牙)超越物質(十字)到達至神聖靈魂(圓圈)。 | |
PL花押字為取自冥王星英文「Pluto」前兩個字母以及帕西瓦爾·羅威爾(Percival Lowell)名字姓氏各前一個字母。 | 通常使用於占星術上的天文學字形。 | ||
主要由使用法語、西班牙語和意大利語占星家所使用的另一種符號。[31] | |||
這個符號是由德國占星家赫爾曼·萊費爾特(Hermann Lefeldt)在1946年創造的。主要是由遵循漢堡學派占星術理論的人在使用。[31]這符號也強調了冥王星的月亮冥衛一。[21] | |||
表示冥王星的軌道穿過海王星。這個符號多備用在德語區和丹麥。[31] |
小行星與其他天體
[編輯]自 1970 年代以來,一些占星家在他們的占星圖中使用了小行星和其他天體。以下小行星列表並非詳盡無遺的,它僅限於已設定標準符號的天體而已。另外並非每顆天體皆採用希臘羅馬神話中的神祇來命名。
類別 | 名稱 | 符號 | 符號表示 | 符號含義 |
---|---|---|---|---|
小行星 | ||||
穀神星 | 鐮刀(手柄向下),瑟瑞斯作為豐收女神的象徵。 | 一把傳統風格化的鐮刀,一個感受性的月牙安置在物質的十字上方。 | ||
智神星 | 帕拉斯·雅典娜 | 一柄長矛(頂部有不一樣類型的矛尖) 煉金符號為硫(兩種不同的符號),參見占星術中的小行星。 | ||
婚神星 | 羅馬神話的天后朱諾 | 節杖(朱諾為羅馬的天后相當於希臘天后赫拉)頂端有一顆星星。 | ||
灶神星 | 維斯塔女神 | 爐子或祭壇上的火。(羅馬灶神維斯塔相當於希臘灶神赫斯提亞) | ||
義神星 | 希臘神話的正義女神阿斯特賴亞 | 直接取用%的符號。(用鍵盤上shift-5代表小行星5號) | ||
健神星 | 希臘神話中的健康女神許癸厄亞 | 一條蛇盤旋纏繞在阿斯克勒庇俄斯的手杖上。 | ||
商神杖,兩條蛇盤旋纏繞在手杖上。(另一種占星符號,不過這是錯誤的阿斯克勒庇俄斯之杖符號)[32] | ||||
毀神星或死神星、阿波菲斯 | 暫無設定符號 | 這顆小行星被命名為「阿波菲斯」(Apophis),是古埃及黑暗、混亂及破壞之神Apep的希臘文名稱。 | ||
半人馬小行星系 | 凱龍星 | 具有傳統鑰匙風格的半人馬符號。(圓圈是馬的部分,K-樣的字形是人的部分) | 仿效傳統的鑰匙風格;也寫作OK,因為這個天體在被宣佈為新的行星時,它被稱為「科瓦爾天體(Object Kowal)」,此為其首字母的花押字。頂部是「完美X」的一半,加上一條向上的直線從圓中心半徑的位置與其相接。下方橢圓形的寬度與高度是黃金比例。 | |
毒龍星 | 這是德國占星家羅伯特·范·海倫(Robert von Heeren)在1990年代後期設計的符號。[32] | |||
人龍星 | 同為德國占星家羅伯特·范·海倫(Robert von Heeren)在1990年代後期設計的符號。[32] | |||
大型超海王星小行星(同時也包含矮行星) | ||||
鬩神星 | 厄里斯之手;就狄斯科蒂亞信徒(Discordians)而言也使用在非占星術方面。[33] | |||
以冥王星、火星,以及金星的符號為基礎;由亨利·塞爾茲爾所倡議並且使用在Time Passages(漢譯:時間通道)占星軟件中。 | ||||
妊神星 | 這是夏威夷岩畫中女性與生育的合併符號,這兩者皆為夏威夷女神哈烏美亞(Haumea)所掌管,因此也用以表示以哈烏美亞為英文名的妊神星。[35] | |||
鳥神星 | 這是復活節島拉帕努伊(Rapa Nui)神話神祇馬基馬基的臉部雕刻,也類似英文字母的M。[35] | |||
共工星 | 漢字的共(取中國上古神話水神共工名號的第一個字)上半部,於底部加上一個蛇尾的合併符號。[35] | |||
賽德娜 | 這是因紐特語音節的『sa』和『n』的花押字,因為賽德娜(Sedna)的因紐特名為『Sanna(ᓴᓐᓇ)』;類似於跳躍的海豹或魚。[35] | |||
創神星 | 是字母Q變體,為通格瓦族(Tongva)的創世之神夸歐爾(Quaoar)首字母與獨木舟符號相結合,仿效傳統通格瓦族的尖銳岩石藝術風格。[35] | |||
亡神星 | 是古羅馬伊特魯里亞神話的亡者之神奧迦斯原文Orcus前面兩個字母O-R的花押字,仿效類似頭骨和虎鯨咧嘴大笑的形象。[35] | |||
潫神星 | 仿效馬頭魚尾怪的符號,並尾部捲成拉丁字母S字樣。[35] | |||
瓦爾妲 | 表示一顆閃亮之星,因為J·R·R·托爾金作品《精靈寶鑽》中瓦爾妲是星星的創造者。[36] | |||
伊克西翁 | ||||
表示希臘神話中的特薩利君主伊克西翁,他在地獄被宙斯將其橫躺被綁在火輪上處刑。 | ||||
是火輪符號,中間輪輻為仿效『Ixion』前兩個字母I-X的組合。 | ||||
符號意涵與上述相同,然而卻將拉丁字母的I與X改用希臘字母Ι與Ξ,用來表示伊克西翁希臘名寫法Ιξιων前的兩個字母。[35] | ||||
伐樓那 | 梵文va字母與伐樓那手上蛇套索組合的花押字。[35] | |||
雹神星 | 是個土豚頭的符號,表示納米比亞的薩恩人神話中的土豚少女貢孔迪瑪(Gǃkunǁʼhomdima)。[36] | |||
颱神星 | 是颶風的簡易符號,表示希臘神話中的提豐,祂是能夠用其翅膀製造颶風的神怪。[36]其繪文字造型為:🌀。 | |||
卡俄斯 | 指向所有方向的箭頭。[36] | |||
蕊神星 | 原文為Dziewanna,以斯拉夫女神戴維娜(Devana,波蘭語字形:Dziewanna)而命名的小行星。[36] | |||
雨神星 | 原文為Huya(胡亞),是南美洲印第安神話中的雨神。[36] | |||
判神星或拉達曼迪斯 | 原文為Rhadamanthus(拉達曼迪斯),祂是冥界三判官之一,掌管至福樂土。[36] | |||
造神星 | 以北美原住民易洛魁族創世神話中玉米之神命名,此符號同時強調與其衛星造衛一(邪惡的孿生兄弟薩維斯克拉〔Sawiskera〕)互相環繞。[36] | |||
刻托 | 暫無設定符號 | 原文為Ceto,以希臘神話中的海洋女神刻託命名。[36] | ||
虛星 | ||||
冥后星 | 這個天體與符號都和小行星冥后星(26 Proserpina)無關。[32] | |||
冥后星(Proserpina,可能是虛星,或可能是指小行星399,英語:399 Persephone) | 由波蘭的占星家以及於占星軟件Urania(漢譯:約蘭妮)中所使用,但是它們把它認定為鬩神星之一。[33][37] | |||
超冥王星(Transpluto)[32] | 冥王星之外的虛星(符號是指超越冥王星軌道之外的意思) |
漢堡學派占星術專用符號
[編輯]漢堡學派占星術,也稱為天王星占星術或音譯為烏拉尼亞占星術(Uranian Astrology),是西洋占星術的一個分支。[38]這學派是在西方占星家使用的正常行星系統基礎上再增加了八顆虛構的超海王星行星:[38]
中文 | 德文 | 符號 |
---|---|---|
邱比特 | Cupido | |
黑帝斯 | Hades | |
宙斯 | Zeus | |
克洛諾斯 | Kronos | |
阿波羅 | Apollon | |
阿德墨托斯 | Admetos | |
武爾坎努斯 | Vulcanus | |
波塞冬 | Poseidon |
其他符號
[編輯]類別 | 名稱 | 圖像 | 字型 | 符號代表的意義 | 說明 |
---|---|---|---|---|---|
基本點 | |||||
上升點 | Aˢᶜ | 屬於四大軸尖之一,是英文Ascendant取前三個字母的縮寫符號。 | 英文為ascendant(也被稱為「ascensum coeli」)是黃道與地平坐標系在某一特定時刻中的上升交會點;祂是被運用於天宮圖或本命盤的解釋上。 | ||
天頂 | Mᶜ | 屬於四大軸尖之一,是Medium Coeli縮寫符號。 | 英文為midheaven(也被稱為「medium coeli」)是黃道穿越當地的子午線的點;祂是被運用於天宮圖/本命盤的解釋上。 | ||
宿命點 | Vx或 | Vx或🜊 | 為宿命點(Vertex)和反宿命點(Anti-vertex)在卯酉圈與黃道相交的點。🜊是坩鍋符號,被使用在Astrolog占星軟件和漢堡占星學派符號(HamburgSymbols)系統中。 | ||
行星明顯的逆行運動 | 逆行 | ℞ | ℞ | 英文字母R的尾部加上一撇。 | 表示行星在星盤中逆行的符號。 |
彗星 | 彗星 | ☄︎ | 不同的彗星通常用不同的符號,但使用彗星符號在主流占星術中並非很普遍的方式。(它的繪文字造型為☄️) | ||
阿拉伯點 | 幸運點 | 🝴 | 為地球符號旋轉45°演化而來的字形。一些字體則會使用張量積的數學符號⊗來表示,其統一碼輸入為:U+2297。 | ||
月亮的遠地點 | |||||
黑月莉莉絲 | ⚸ | 傳統的黑月莉莉絲是由地心(geocenter)測量月球平均遠地點的位置;黑月的變化包括替換的平均軌道(mean orbit)與一個「實際」吻切軌道(密切軌道)或是與一個內插軌道(interpolated orbit);用圖表示月亮軌道的空焦點(empty focus)而不是遠地點;以及測量所需之點的重心(barycentric)或者地面點的位置而不是它的地心位置。[39] | |||
真實或密切的黑月莉莉絲(True or Osculating Black Moon Lilith) | ⯞ | 用於計算位置(而不是平均值)的變量。[32] | |||
白月塞萊娜(White Moon Selena) | ⯝ | 俄羅斯占星家帕維爾·格洛巴(Pavel Globa)在1980年代發明了與黑月莉莉絲相互對立的性徵符號。[32] | |||
真光月阿爾塔或真白月(True Light Moon Arta or True White Moon) | ⯟ | 類似白月塞萊娜,但使用在真實黑月莉莉絲而非傳統的黑月莉莉絲。[32] | |||
月亮交點 | |||||
升交點 | ☊ | 類似耳機的符號,如同山頂。 | 並非所有占星家都有使用月亮交點,然而,祂們在吠陀占星術(Vedic astrology)中的運用卻是非常重要得。祂們也可以被名為「龍頭」(羅睺「Rahu」、Caput Draconis、或者Anabibazon)以及「龍尾」(計都「Ketu」、Cauda Draconis、或者Catabibazon)。兩者月亮交點在英文中最常被簡稱為nodal axis(交點軸)、lunar nodes,或者Moon's nodes。 | ||
降交點 | ☋ | 與升交點符號相反,如同山谷。 | |||
煉金『三原素』 | 採黃道十二宮的分類模式: 基本宮 |
🜍 | 西洋占星使用的符號與煉金術的速記字符二者早期是屬於同一個源流,也就是說行星占卜長期以來一直與煉金符號是有所聯繫的;帕拉塞爾蘇斯(Paracelsus)的煉金三元素與黃道十宮形態有關,它們的性質傾向以一種基本的方式被解釋為:變動(水銀〔Quick-Silver〕或汞〔Mercury〕),固定(鹽〔Salt〕)與基本(硫磺〔Sulfur〕)。 | ||
採黃道十二宮的分類模式: 固定宮 |
🜔 | ||||
採黃道十二宮的分類模式: 變動宮 |
☿ | ||||
蝕相 | |||||
月蝕 | 🝶 | 太陽與月亮產生對分相。 | |||
日蝕 | 🝵 | 太陽與月亮合相。也用於月亮遮蔽任何行星產生蝕的現象,並非單純的合相。 | |||
蛇夫座 | 持蛇之人 | ⛎︎ | 蛇夫座在1995年被占星家沃爾特·伯格(Walter Berg)提議為黃道帶的第十三個星座,並為其制定一個符號,這在日本獲得一定的知名度。 |
相位
[編輯]在占星術中,相位是星盤上行星彼此之間的角度,也是與上升點(ascendant)、上中天或天頂(midheaven)、下降點(descendant)、下中天或天底(lower midheaven),以及與其他占星術關注命運點之間形成的角度。以下就是用來表示星盤上相位的符號(仍有許多相位尚未設定符號,很大可能性是占星學派不同,相位詮釋與使用產生差異):[40]
名稱 | 英文 | 另稱(補相位) | 符號 | 度數 | 比值 | 說明 |
---|---|---|---|---|---|---|
一分相 | Conjunction | 合相 | 0° | - | 兩個或更多的行星在相同星座
一個圓圈與一條線合在一起意味着兩個行星是在同一位置(同時,是一個角度的起始點)。 | |
三十六分相 | Sextisextile | 10° | ||||
三十二分相 | Semisquisquare | 11.25° | ||||
三十分相 | 12° | |||||
二十四分相 | Squisextile | 15° | ||||
二十分相 | Vigintile | V | 18° | 20 | 英文中也稱為「semidecile」。 | |
SD | ||||||
十八分相 | Seminovile | 20° | ||||
十六分相 | Squisquare | 22.5° | ||||
十五分相 | Quintitrine | 24° | ||||
十四分相 | Semiseptile | 25.7° | ||||
十三分相 | Tredecile | 27.7° | ||||
十二分相 | Semisextile | 30° | 12 | 相距一個星座,
源自一個六邊形的上半部之內角度的相交線(參見六分相)。 | ||
十一分相 | Undecile | U | 32.73° | 11 | ||
32.75° | ||||||
三倍三十二分相 | Trisemisquisquare | 33.75° | ||||
十分相 | Decile | D | 36° | 10 | ||
九分相 | Novile | N | 40° | 9 | 英文中也稱為「nonagen」、「novile」或「nonile」。 | |
八分相 | Semisquare | 45° | 8 | 英文中也稱為「octile」或是「semiquartile」。
直角的平分線(參見四分相)。 | ||
二倍十五分相 | Biquintitrine | 48° | ||||
五倍三十六分相 | Quinsextisextile | 50° | ||||
七分相 | Septile | S | 51.43° | 7 | ||
51.4° | ||||||
三倍二十分相 | Trivigintile | 54° | ||||
二倍十三分相 | Bitredecile | 55.4° | ||||
五倍三十二分相 | Quinsemisquisquare | 56.25° | ||||
六分相 | Sextile | 補三分相 | 60° | 6 | 相距兩個星座,
源自六邊形內角的交叉線。 | |
二倍十一分相 | Biundecile | 65.45° | ||||
三倍十六分相 | Trisquisquare | 67.5° | ||||
七倍三十六分相 | Septsextisextile | 70° | ||||
五分相 | Quintile | Q | 72° | 5 | ||
五倍二十四分相 | Quinsquisextile | 75° | ||||
三倍十四分 | Trisemiseptile | 77.1° | ||||
七倍三十二分相 | Septsemisquisquare | 78.75° | ||||
二倍九分相 | Binovile | N2 | 80° | 9/2 | 英文中也稱為「binonile」。 | |
三倍十三分相 | Tritredecile | 83.1° | ||||
七倍三十分相 | 84° | |||||
四分相 | Square | 補四分相 | 90° | 4 | 以直角四邊形表示之,英文中也稱為「quartile」/相距三個星座/同樣的形態。 | |
四倍十五分相 | Quadquintitrine | 96° | ||||
三倍十一分相 | Triundecile | 98.2° | ||||
五倍十八分相 | Quinseminovile | 100° | ||||
九倍三十二分相 | Novsemisquisquare | 101.25° | ||||
二倍七分相 | Biseptile | S2 | 102.86° | 7/2 | ||
102.9° | ||||||
七倍二十四分相 | Septsquisextile | 105° | ||||
三倍十分相 | Tridecile | 補五分相 | D3 | 108° | 10/3 | |
十一倍三十六分相 | Undecasextisextile | 110° | ||||
四倍十三分相 | Quadtredecile | 110.75° | ||||
五倍十六分相 | Quinsquisquare | 112.5° | ||||
三分相 | Trine | 補六分相 | 120° | 3 | 相距四個星座/相同元素的三分主星(triplicity),
以一個等邊三角形表示。 | |
十一倍三十二分相 | Undecasemisquisquare | 123.75° | ||||
七倍二十分相 | Septvigintile | 126° | ||||
五倍十四分相 | Quinsemiseptile | 補七分相 | 128.6° | |||
十三倍三十六分相 | Tredecasextisextile | 130° | ||||
四倍十一分相 | Quadundecile | 130.9° | ||||
十一倍三十分相 | 132° | |||||
三倍八分相 | Sesquiquadrate | 補八分相 | 135° | 8/3 | 英文中也稱為「sesquisquare」、「square-and-a-half」、以及/或者「trioctile」;為八分相的字形在四分相的字形之下,意味着它們兩者的總和。 | |
五倍十三分相 | Quintredecile | 138.45° | ||||
七倍十八分相 | Septseminovile | 補九分相 | 140° | |||
二倍五分相 | Biquintile | 補十分相 | Q2 | 144° | 5/2 | |
bQ | ||||||
十三倍三十二分相 | Tredecasemisquisquare | 146.25° | ||||
補十一分相 | 147.25 | |||||
五倍十二分相 | Quincunx | 補十二分相 | 150° | 12/5 | 英文中也稱為「inconjunct」/相距五個星座,
源自一個六邊形的下半部之內角度的相交線(參見六分相)。 | |
補十三分相 | ||||||
三倍七分相 | Triseptile | 補十四分相 | S3 | 154.29° | 7/3 | |
154.3° | ||||||
十三倍三十分相 | 補十五分相 | 156° | ||||
七倍十六分相 | Septsquisquare | 補十六分相 | 157.5° | |||
四倍九分相 | Quadranovile | 補十八分相 | N4 | 160° | 9/4 | 英文中也稱為「quadnovile」和「quadranonile」。 |
九倍二十分相 | Novvigintile | 補二十分相 | 162° | |||
五倍十一分相 | Quinundecile | 補二十二分相 | 163.65° | |||
十一倍二十四分相 | Undecasquisextile | 補二十四分相 | 165° | |||
六倍十三分相 | Setredecile | 補二十六分相 | 166.15° | |||
七倍十五分相 | Septquintitrine | 補三十分相 | 168° | |||
十五倍三十二分相 | Quindecasemisquisquare | 補三十二分相 | 168.75° | |||
十七倍三十六分相 | Septdecasextisextile | 補三十六分相 | 170° | |||
二分相 | Opposition | 對分相 | 180° | 2 | 相距六個星座,
合相的字形在祂直線的頂端又增加一個圓圈,意味着兩個行星是彼此面對(相對、對立)的狀態。 | |
掩星 | Occultation | 與蝕相合相。 | ||||
月蝕 | Lunar eclipse | 與蝕相對分相。 |
俄羅斯占星相位
[編輯]除了上面的相位符號外,一些俄羅斯占星家還使用他們自行創造的相位符號:[41][40]
名稱 | 英文 | 符號 | 角度 |
---|---|---|---|
二十分相 | Vigintile | 18° | |
九分相 | Novile | 40° | |
五分相 | Quintile | 72° | |
二倍九分相 | Binovile | 80° | |
五倍十八分相 | Centile (Sentagon) | 100° | |
三倍十分相 | Tredecile | 108° |
月相
[編輯]名稱 | 符號[42][43] | 說明 |
---|---|---|
新月 | 表示新月或日-月弧(soli-lunar arc)在0°-45°範圍。 | |
盈月 | 表示漸盈月或日-月弧(soli-lunar arc)在45°-90°範圍。 | |
上弦月 | 表示上弦月或日-月弧(soli-lunar arc)在90°-135°範圍。 | |
盈凸月 | 表示漸盈凸月或日-月弧(soli-lunar arc)在135°-180°範圍。 | |
滿月 | 表示滿月或日-月弧(soli-lunar arc)在180°-225°範圍。 | |
虧凸月 | 表示虧凸月或日-月弧(soli-lunar arc)在225°-270°範圍。 | |
下弦月 | 表示下弦月或日-月弧(soli-lunar arc)270°-315°範圍。 | |
殘月 | 表示殘月或日-月弧(soli-lunar arc)在315°-360°範圍。 |
統一碼輸入
[編輯]符號 | 圖像 | 統一碼[44] | 字型 |
---|---|---|---|
牡羊座 | U+2648 | ♈︎ | |
金牛座 | U+2649 | ♉︎ | |
雙子座 | U+264A | ♊︎ | |
巨蟹座 | U+264B | ♋︎ | |
獅子座 | U+264C | ♌︎ | |
處女座 | U+264D | ♍︎ | |
天秤座 | U+264E | ♎︎ | |
天蠍座 | U+264F | ♏︎ | |
射手座 | U+2650 | ♐︎ | |
摩羯座 | U+2651 | ♑︎ | |
水瓶座 | U+2652 | ♒︎ | |
雙魚座 | U+2653 | ♓︎ | |
太陽 | U+2609 | ☉ | |
U+1F71A | 🜚 | ||
月亮 | U+263D | ☽ | |
U+263E | ☾ | ||
水星 | U+263F | ☿ | |
金星 | U+2640 | ♀ | |
火星 | U+2642 | ♂ | |
木星 | U+2643 | ♃ | |
土星 | U+2644 | ♄ | |
天王星 | U+2645 | ♅ | |
U+26E2 | ⛢ | ||
海王星 | U+2646 | ♆ | |
U+2BC9 | ⯉ | ||
冥王星 | U+2647 | ♇ | |
U+2BD3 | ⯓ | ||
U+2BD4 | ⯔ | ||
U+2BD5 | ⯕ | ||
U+2BD6 | ⯖ | ||
地球 | U+1F728 | 🜨 | |
U+2641 | ♁ | ||
穀神星 | U+02A1 | ʡ | |
智神星 | U+26B4 | ⚴ | |
婚神星 | U+26B5 | ⚵ | |
灶神星 | U+26B6 | ⚶ | |
義神星 | U+2BD9 | ⯙ | |
健神星 | U+2BDA | ⯚ | |
毀神星 | 暫無設定符號 | 沒有明確的編碼 | ⯲ |
凱龍星 | U+26B7 | ⚷ | |
毒龍星 | U+2BDC | ⯛ | |
人龍星 | U+2BDB | ⯛ | |
鬩神星 | U+2BF0 | ⯰ | |
U+2BF1 | ⯱ | ||
冥后星 | [b] | U+2641 | ♁ |
[c] | U+2BD8 | ⯲ | |
妊神星 | U+1F77B | 🝻 | |
鳥神星 | U+1F77C | 🝼 | |
共工星 | U+1F77D | 🝽 | |
賽德娜 | U+2BF2 | ⯲ | |
創神星 | U+1F77E | 🝾 | |
亡神星 | U+1F77F | 🝿 | |
潫神星 | 沒有明確的編碼 | ⯲ | |
瓦爾妲 | 沒有明確的編碼 | ⯲ | |
伊克西翁 | 沒有明確的編碼 | ⯲ | |
沒有明確的編碼 | ⯲ | ||
沒有明確的編碼 | ⯲ | ||
伐樓那 | 沒有明確的編碼 | ⯲ | |
雹神星 | 沒有明確的編碼 | ⯲ | |
颱神星 | U+1F300 | 🌀 | |
卡俄斯 | 沒有明確的編碼 | ⯲ | |
蕊神星 | 沒有明確的編碼 | ⯲ | |
雨神星 | 沒有明確的編碼 | ⯲ | |
判神星 | 沒有明確的編碼 | ⯲ | |
造神星 | 沒有明確的編碼 | ⯲ | |
刻托 | 暫無設定符號 | 沒有明確的編碼 | ⯲ |
超冥王星 | U+2BD7 | ⯲ | |
邱比特 | U+2BE0 | ⯲ | |
黑帝斯 | U+2BE1 | ⯲ | |
宙斯 | U+2BE2 | ⯲ | |
克洛諾斯 | U+2BE3 | ⯲ | |
阿波羅 | U+2BE4 | ⯲ | |
阿德墨托斯 | U+2BE5 | ⯲ | |
武爾坎努斯 | U+2BE6 | ⯲ | |
波塞冬 | U+2BE7 | ⯲ | |
上升點 | Aˢᶜ | 沒有明確的編碼 | ASC |
天頂 | Mᶜ | 沒有明確的編碼 | MC |
宿命點 | Vx或 | U+1F70A | Vx或🜊 |
逆行 | ℞ | U+211E | ℞ |
彗星 | U+2604 | ☄和☄️ | |
幸運點或福點 | U+1F774 | 🝴 | |
黑月莉莉絲、黑月、暗月 | U+26B8 | ⚸ | |
真實或密切的黑月莉莉絲 | U+2BDE | ⯲ | |
白月塞萊娜 | U+2BDD | ⯲ | |
真光月阿爾塔或真白月 | U+2BDF | ⯲ | |
上升交點、升交點、北交點、北月交、龍頭 | U+260A | ☊ | |
下降交點、降交點、南交點、南月交、龍尾 | U+260B | ☋ | |
基本宮 | U+1F70D | 🜍 | |
固定宮 | U+1F714 | 🜔 | |
變動宮[d] | U+263F | ☿ | |
月蝕 | U+1F776 | 🝶 | |
掩星、日蝕 | U+1F775 | 🝵 | |
蛇夫座 | U+26CE | ⛎︎ | |
一分相、合相 | U+260C | ☌ | |
二十分相 | V | U+0056 | V |
SD | U+0053 U+0044 |
SD | |
(俄式相位) | U+2BF3 | ⯳ | |
十二分相 | U+26BA | ⚺ | |
十一分相 | U | U+0055 | U |
十分相 | D | U+0044 | D |
U+22A5 | ⊥ | ||
九分相 | N | U+004E | N |
(俄式相位) | U+2BF4 | ⯴ | |
八分相 | U+2220 | ∠ | |
七分相 | S | U+0053 | S |
六分相、補三分相 | U+26B9 | ⚹ | |
五分相 | Q | U+0051 | Q |
U+2B20 | ⬠ | ||
(俄式相位) | U+2BF5 | ⯵ | |
二倍九分相 | N2 | U+004E U+00B2 |
N2 |
(俄式相位) | U+2BF6 | ⯶ | |
四分相、補四分相 | U+25A1 | □ | |
五倍十八分相 | (俄式相位) | U+2BF7 | ⯷ |
二倍七分相 | S2 | U+0053 U+00B2 |
S2 |
三倍十分相、補五分相 | D3 | U+0044 U+00B3 |
D3 |
U+2213 | ∓ | ||
(俄式相位) | U+2BF8 | ⯸ | |
三分相、補六分相 | U+25B3 | △ | |
三倍八分相、補八分相 | U+26BC | ⚼ | |
二倍五分相 | Q2 | U+0051 U+00B2 |
Q2 |
bQ | U+0062 U+0051 |
bQ | |
U+00B1 | ± | ||
五倍十二分相、補十二分相 | U+26BB | ⚻ | |
三倍七分相、補十四分相 | S3 | U+0053 U+00B3 |
S3 |
四倍九分相、補十八分相 | N4 | U+004E U+2074 |
N4 |
二分相、對分相 | U+260D | ☍ | |
新月 | U+1F311 | 🌑︎ | |
盈月、新弦月 | U+1F312 | 🌒︎ | |
上弦月 | U+1F313 | 🌓︎ | |
凸月、盈凸月 | U+1F314 | 🌔︎ | |
滿月 | U+1F315 | 🌕︎ | |
散播月、虧凸月 | U+1F316 | 🌖︎ | |
下弦月 | U+1F317 | 🌗︎ | |
香脂月、殘月、消散月 | U+1F318 | 🌘︎ |
文獻引用
[編輯]- ^ Neugebauer, Otto (1975). A history of ancient mathematical astronomy. pp. 788–789.
- ^ Neugebauer, Otto; Van Hoesen, H. B. (1987). Greek Horoscopes. pp. 1, 159, 163.
- ^ 3.0 3.1 Jones, Alexander (1999). Astronomical papyri from Oxyrhynchu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pp. 62–63. "It is now possible to trace the medieval symbols for at least four of the five planets to forms that occur in some of the latest papyrus horoscopes ([ P.Oxy. ] 4272, 4274, 4275 [...]). That for Jupiter is an obvious monogram derived from the initial letter of the Greek name. Saturn's has a similar derivation [...] but underwent simplification. The ideal form of Mars' symbol is uncertain, and perhaps not related to the later circle with an arrow through it. Mercury's is a stylized caduceus."
- ^ Bianchini's planisphere. Florence, Italy: Istituto e Museo di Storia della Scienza (Institute and Museum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0-30). Retrieved 2010-03-17.
- ^ 5.0 5.1 Maunder, A. S. D. (1934). "The origin of the symbols of the planets". The Observatory 57: 238–247. Bibcode:1934Obs....57..238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Neugebauer, Otto; Van Hoesen, H. B. Greek Horoscopes. 1987: 1.
- ^ Bode, J. E. (1784). Von dem neu entdeckten Planete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pp. 95–96.
- ^ Gould, B. A. (1850). Report on the history of the discovery of Neptun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 5.
- ^ Francisca Herschel (1917). "The meaning of the symbol H+o for the planet Uranus". The Observatory. Bibcode:1917Obs....40..306H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Gould, B. A. (1850). Report on the history of the discovery of Neptun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 22.
- ^ Bode, J. E., ed. (1801). Berliner astronomisches Jahrbuch führ das Jahr 1804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pp. 97–98.
- ^ von Zach, Franz Xaver (1802). Monatliche Correspondenz zur Beförderung der Erd- und Himmels-Kunde, Volume 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pp. 95-96.
- ^ von Zach, Franz Xaver (1804). Monatliche Correspondenz zur Beförderung der Erd- und Himmels-Kund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0. p. 471.
- ^ 14.0 14.1 "Asteroid Symbols".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24). Retrieved 2010-05-20.
- ^ "Memorial for Astrologer, Eleanor Bach".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1-30). Retrieved 2010-05-20.
- ^ von Zach, Franz Xaver (1807). Monatliche Correspondenz zur Beförderung der Erd- und Himmels-Kund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5. p. 507.
- ^ Carlini, Francesco (1808). Effemeridi astronomiche di Milano per l'anno 1809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Morrison, Al H. (1977). "Chiron". CAO Times 3: 57.
- ^ Slipher, V. M. (1930). "The Trans-Neptunian plane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38. p. 415.
- ^ Rudhyar, Dane (1966). "PART FIVE: Mercury and Pluto"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 Planets and their Symbols. Retrieved 2010-05-20.
- ^ 21.0 21.1 Symbols for large trans-Neptunian objects. Suberic.net. 2013-07-03 [2018-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02).
- ^ JPL/NASA. What is a Dwarf Planet?.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April 22, 2015 [2021-09-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9).
- ^ Randall, Sidney. The ABC of the Old Science of Astrology. 2006: 14 [2022-01-30]. ISBN 978-1-59605-9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18).
...the ℞ with the stroke across the tail stands for Retrograde.
- ^ Lilly, William. Christian Astrology. 1659: 35, 37 [2022-0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9).
A chart with "℞" by a retrograde Jupiter appears on p. 35; on p. 37, describ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art, Lilly says: "And because [Jupiter] is noted Retrograde I place the letter 'R', the better to informe my judgement."
- ^
Booth, Janet. Mercury Retrograde. JanetsPlan-Its.com. 2005 [2010-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1-14).
The symbol for retrograde looks like an "R" with an "X" going through it, the same as the symbol for a prescription.
- ^ 26.0 26.1 Smith, Frances Gurney (編). The Medical Examiner, and record of medical science 8: 804. 1852 [2022-0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8).
- ^ Recipe definition. M-w.com. 2007-04-25 [2010-0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7).
- ^ Text format can be forced by appending the character U+FE0E to the sign
- ^ Emoji format can be forced by appending the character U+FE0F to the sign
- ^ Glyphs of the general astrological and Uranian planet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31.0 31.1 31.2 Faulks, David. L2/16-067R: Astrological Plutos (PDF). 2016-08-12 [2022-02-0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0-11-12).
- ^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Faulks, David. Additional Symbols for Astrology (PDF). 2016-05-28 [2022-02-06]. L2/16-080.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2-05-11).
- ^ 33.0 33.1 33.2 Stein, Zane. Chiron and friends. zanestein.com. What's out past Pluto?. [2015-06-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08).
- ^ Seltzer, Henry. Hail Eri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35.6 35.7 35.8 Symbols for large trans-Neptunian objects. Suberic.net. 2013-07-03 [2018-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02).
- ^ 36.0 36.1 36.2 36.3 36.4 36.5 36.6 36.7 36.8 存档副本 (PDF). [2022-02-0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2-02-06).
- ^ Astrological symbols of planets, zodiac signs and aspects. [2015-06-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04).
- ^ 38.0 38.1 Faulks, David. L2/16-064: Extra Symbols from Uranian Astrology (PDF). 2016-03-06 [2022-02-0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2-01-20).
- ^ Revilla, Juan Antonio. The Black Moon Apogee and its Variants.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30). Retrieved 2010-08-20.
- ^ 40.0 40.1 Suignard, Michel. L2/17-020R2: Feedback on Extra Aspect Symbols for Astrology (PDF). 2017-01-24 [2022-02-0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2-01-19).
- ^ Faulks, David. L2/16-174R: Extra Aspect Symbols for Astrology (PDF). 2016-06-09 [2022-02-0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2-01-19).
- ^ Rudhyar, Dane. "The Eight Lunation Typ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from Your Lunation Birthday.
- ^ Meyer, Michael R. "Key to Symbol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from KhaldeaEphemeris7z, p. 5.
- ^ "Unicode 6.0 Character Code Chart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from the original on 10 October 2010. Retrieved 2010-10-11.
腳註
[編輯]參見
[編輯]外部連結
[編輯]- Astrological symbols for asteroid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從天文符號立場而言,與占星符號在詮釋與運用上通常是有所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