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行詩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19年3月3日) |
十四行詩(英語:Sonnet),曾音譯為商籟或商籟體[1],是一種定型詩的類型,起源於意大利,一般相信是由賈科莫·達·倫蒂尼創始,於13世紀時期形成,之後傳布到歐洲各國。
十四行詩的原始字面意思,是小詩、小歌謠的意思,最初並不一定是正好14行。在13世紀時,十四行詩被定型下來,由14句詩句組成,其押韻結構與文字構成皆有嚴格限制。但是隨着歷史演變,這些約定俗成的限制也有所改變。現在常見的是意大利類(佩脫拉克)或英國類(莎士比亞)。
概論
[編輯]英語名字「sonnet」來自法語的「sonet」和意大利語的「sonetto」,都是小歌曲的意思。中國新文學運動時曾音譯為「商籟」。
意大利十四行詩
[編輯]意大利十四行詩分為兩段,先八後六。前八句韻腳是 a-b-b-a, a-b-b-a。後六句有兩種,c-d-e-c-d-e,或者 c-d-c-c-d-c。第九句不只改韻腳,很多時候題目或感覺也不一樣。
意大利十四行詩的規則由圭托內·達瑞佐(1235年~1294年)所建,他自己寫了將近300首。最著名的早期十四行詩詩人是弗朗切斯科·佩脫拉克(1304年7月20日~1374年7月19日)。其他意大利詩人也寫過一些十四行詩,如但丁·阿利吉耶里(1265年5月~1321年9月14日)和吉多·卡瓦爾康蒂(1258年~1300年8月29日)。
英國十四行詩
[編輯]意大利十四行詩傳入英國之後,結構改變。英國類分為3段四句加最後兩句。最後的兩句通常與前面的差異很大,比意大利類第九句改變更多。一般英國十四行詩的韻腳是「a-b-a-b, c-d-c-d, e-f-e-f, g-g」, 或者「a-b-a-b, b-c-b-c, c-d-c-d, e-e」。
現代
[編輯]較為自由,因為不會有太多強硬的限制,所以有各種新式寫法開始出現。
西洋
[編輯]白話文時興之後,十四行詩變得很少見,但是19世紀和20世紀還是有人寫,如法國的Arthur Rimbaud和Stéphane Mallarmé。現在還有專門發表十四行詩的網站。
中國
[編輯]中國民國時期也有詩人寫作中文的十四行詩,如聞一多《收回》、馮至《原野的小路》。《收回》前半8行,分為兩節,每節4行,後半則一節6行;韻式是「a-b-a-b, c-d-c-d, e-f-e-f-g-g」,形式上和英國的十四行詩相似。在1940年代,馮至的詩更具代表性,他在1941年一年內寫了二十七首十。他四行體新詩,似有些偶然,又有些必然在《我和十四行詩的因緣》一文中有頗詳細的敘說。他第一次譯作十四行詩,是1928年他不懂法語時經友人范希衡講解,略加整理而成的法國菲利克斯·阿伏斯(1806年7月23日~1850年11月7日)的一首《十四行詩》。馮至在寫《十四行集》之前,除讀了中譯的莎士比亞和伊利沙伯·巴雷特·白朗寧等人的十四行詩外,進北京大學德語系學習後,安德烈亞斯·格呂菲烏斯的沉痛的《祖國的淚》,普拉滕(platen)的明淨的追求美和形式的《威尼斯十四行》,給了馮至以難忘的印象。他說:「沉痛也好,明淨也好,我漸漸感覺到十四行與一般的抒情詩不同,它自成一格,具有其他詩體不能代替的特點,它的結構大都是有起有落,有張有弛,有期待有回答,有前題有後果,有穿梭般的韻腳,有一定數目的音步,它便於作者把主觀的生活體驗升華為客觀的理性,而理性里蘊蓄着深厚的感情」。
參考文獻
[編輯]- ^ 楊, 錫彭. 第三章 音译与音译词. 汉语外来词研究 第一版.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63. ISBN 978-7-208-07327-2. OCLC 192078790.
外部連結
[編輯]- Richard Vallance: Selective Historical Bibliography of the Sonne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加拿大人Richard Vallance編輯的早期十四行詩列表,包括342條目,英語。
- Poetry Life & Times (UK) Back Issu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英國詩歌網站,有十四行詩,但是不好找,英語。
- Sonnet Centra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十四行詩中心
- Sonnet Writer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十四行詩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