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使用者:ATannedBurger/論述/論盡善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導言

[編輯]

盡善,就字面上的意思而言,是盡量保持善良、和藹的行為,把這詞放在維裡的意思即是所謂的AGF,但想像往往比事實美好。

有時候只是因為溝通不良所導致的誤會,結果導致分歧加深和彼此的不信任。 「要想挽回彼此的信任可能需要10倍...不,100倍彼此的努力才有機會」 相信已是人盡皆知的事。如上的討論只是長期誤會所導致的結果之一。我經常接觸到有編者因為一些小小的問題就跟另外一個不相干的人撕破臉(不是上面的C人),不論是透過電郵或討論。的確,有些人是純粹的來騷擾維基的自主性及品質,但絕大多數,尤其是可以寫出長篇大論(例如上面的舉例)的人,都是因為沒有完全的溝通所導致。

派系紛爭

[編輯]

派系紛爭在維基百科裡是不可避免的(就如同現實世界裡的政治一樣),這裡可簡單分為六類:

  1. 完全的破壞者:這些人通常認為破壞維基百科是一件好玩的事,通常會進行明顯的破壞或模仿其他被認為是LTA的破壞者。簡而言之,他們只是把維基百科當成遊樂場。就我所知,這類型的編者只佔所有活躍編輯維基百科的人約0.1%。
  2. 「因爲維基百科是自由的,所以其他可能不會被收入在傳統百科全書的內容都應該收入」:這類型的人也是在存廢討論中俗稱的保留黨,佔所有活躍編輯的約30%。這些人通常主張修訂任何可能會導致條目被刪除的方針或指引成比較沒有效力的方針或指引,但因為有刪除派的制衡,保留黨的人鮮少能達成這些目的。這個群體通常也會比較著重在維基百科的數據,例如條目數量等。也因為刪除派經常對萌新實施"割韭菜"行動,因此較喜歡保護新手。
  3. 「因爲維基百科是一個百科全書,所以其他可能不會被收入在傳統百科全書的內容都不應該收入」:我稱為刪除派。這類型的人佔活躍編輯的約30%。與上面的派系是處制衡關係。與保留黨相反,這個族群的編者通常較為年輕(加入時間可能不到2年,且並沒有加入任何專題),且是因為維基百科中的內容有偏誤或並無普世居通的觀點才加入。維基壽命也相當短,因為不懂方針和指引而經常做出脫序的行為導致管理員封禁抑或是因爲覺得自己也不能對社群造成多大影響而退休。也因為較不團結(如上方A跟B),經常是"保留黨"認為的問題人物。
  4. 管理層:這類型的人佔活躍編輯的約10%,且通常與"保留黨"有較多的掛鉤(因為許多在這個群體裡的人都是保留黨出身的人)。他們比較不喜歡整個社群的亂象,但又想到自己曾是他們的一員,所以鮮少願意在社群討論中,尤其是"保留黨"和"刪除派"的鬥爭間有任何動作。
  5. 厭世的人:這類型的人佔活躍編輯的約10%。他們與管理層類似,但並無相關權限,只希望不要跟任何其他派系有任何掛鉤,專心寫條目來支持維基百科的發展。這個群體通常會參加比較冷門的專題,例如FA、GA、FL等。
  6. 萌新:又稱"新手",佔活躍編輯的約20%。這些人與"刪除派"並無明顯關係(雖二組的組成都較為年輕)。這個群體通常是因為他們熟知的人事物並不在維基百科中出現,因而加入。通常這些人是"刪除派"的"割韭菜"對象,因為這個群體創建的條目經常抵觸"刪除派"的中心思想:"因爲維基百科是一個百科全書,所以其他可能不會被收入在傳統百科全書的內容都不應該收入"。

註:刪除派、保留黨等只是從AFD討論中衍伸出來的用詞,實際上有許多屬於此二派系的人並不參與該討論。 再註:IP用戶並不納入上方的估算。

國籍認同及群體(無論站內或站外)認同

[編輯]

我經常看到一些奇奇怪怪的評論(尤其是在RfA),尤其是涉及到一些在本維發展的地域性組織,例如:

我通常對做出這些評論的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這些人不喜歡這個候選人,但又找不到除了「我不喜歡你」的其他理由,所以用地域來證明為什麼這名候選人不應該當選,又或者是對一個群體的長期不信任導致的偏見(舉例:因為你屬於XXX,XXX是三K黨團體,所以你喜歡白人至上主義。因為你喜歡白人至上主義,所以我不支持你。)這種邏輯謬誤的行為跟美國的種族主義(不論是黑人種族主義或白人種族主義)根本無異,而且令人極為反感。

如何避免偏見

[編輯]

避免偏見有數種不同的方式,這裏把幾個比較有效的寫出來:

  1. 把對方當作另一個人:如果今天這個你有偏見的人是一個你不認識的人,你會怎麼做?善意對待,嘗試溝通,抑或是自視甚高,狂踩維基紅線?
  2.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您是否希望您要說的事可以同樣被說在你身上?如果是會令人不快的,您是否可接受別人(包括您的朋友)對你這樣的評論?
  3. 理解對方的想法:當對方提出一個你不同意的想法時,想想為什麼他會提出這個想法,是因為他喜歡港獨,還是因為這對維基百科的運作方式是有益的?很多人經常用一句話來對對方的行爲下定論。請試著用寫批判性作文或論說文的方式來證明為什麼對方會做出這樣的行為,找足足夠的資料來證明你的看法,而非靠印象(或某些人常說的「社群理念」、「社群共識」等)來下結論。
  4. 就事不就人(或就人不就組):無論你對提出或支持的人多麽反感,請忽略是誰提出的議案並搜索「為什麼這個議案會被提出」,而非像上面的例子,用令人反感的組織來證明一個適當的人選無法成為管理員。
  5. 理解對方,而非倉皇下定論:您覺得這點會是關於什麼?是跟第三點相似的內容嗎?都不是。請不要隨便依據您的經驗來揣測您不知道的人是一個怎麼樣的人。透過交流、溝通的方式理解對方的過去。或許對方因為曾經參與了川普的造勢活動,所以非常討厭拜登,你不知道。或許對方曾經遭遇過一場車禍,所以非常討厭漫不經心的人(酒駕的人一般都是漫不經心的人),你不知道。或許因為對方曾經對漢服(這裏沒有要說是任何人)有深刻的了解,所以在維基百科上來對漢服的觀念進行更正,你不知道。

正文

[編輯]

假定善意(AGF)

[編輯]

我認為這是本篇中最重要的一段,因爲這個理念無論在維基或現實生活都是非常重要的。以下三句話為本章的重點。

這三點看起來容易,但實踐是非常困難的。就如同我們在吃之前會先看、聞、嗅,我們經常會透過觀查來決定我們對這個人的觀感,但如果你的觀察有偏誤,你知道嗎? 解決這個偏見的辦法,尤其是因為不是所有維基人能觀察彼此24小時的所有行為,AGF因應而生。就如同上面「如何避免偏見」一章提到的,因為人通常會根據有限的依據來直接草率決定這個用戶是一個什麼樣的用戶,所以我們必須透過假定善意來避免不必要的既定印象來影響我們的判斷。

如何AGF

[編輯]

AGF的觀念非常簡單,但多數人做不到的原因大多為因為別人的「挑釁」、「侮辱」、「誹謗」等而導致自己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知名英國作家愛德華·布沃爾里頓曾寫道:

您在維基中所寫的所有內容社群都會看在眼裡(也會記得)。如果您一遇到別人的「挑釁」、「侮辱」、「誹謗」只會使用激烈詞彙並試圖「反擊」對方的言論,很抱歉,您所造成的傷害遠比您把一個人您不喜歡的人謀殺還要嚴重。這種激烈言論,當然,維基百科是極不鼓勵的[1]。這裏我先把一個重點寫出來:維基百科其實就像是一個迷你的社會。您可以選擇成為聖人,您也可以選擇成為普通人,您也可以選擇成為遺臭萬年的人。社群無法脅迫你改變並成為「更好的人」,但社群也不可能脅迫你遺臭萬年。所以,在您可以AGF前您必須了解,只有當您認知到不是只有「你」跟「別人」(甚至是「不喜歡的人」)在維基百科裡共同努力時,您才有可能可以AGF。

論不理會

[編輯]

如果人不懂的交流,「善意」或「惡意」等形容詞就等同虛設,因為人將無法理解「善意」行為跟「惡意」行為的不同。同理,「不理會」即是懂的交流的人不選擇交流。就如同考試粗心錯跟不會而錯是同樣的扣分方式,懂的交流的人而不選擇交流跟不懂的交流的人並無不同。試想如果今天有一個人他依據普遍西方認為的「新疆再教育營是種族滅絕」的一想法在中文維基百科編輯並把「指控」一詞去除,結果遭到回退(必然結果,雖然英維版本用的詞彙相比中維要強烈許多(連第一段「指控」的用詞都沒有),因為中維需要照顧一些小粉紅。)並被放上警告模板。

先不論我覺得社群製作的警告模板的設計非常失敗,如果放置警告的人不知道為什麼這名用戶要把「指控」一詞去除,不僅警告是沒有用的,還有可能導致一樣的行為發生,進而導致VIP和封禁等不必要的非假定善意行徑。從放置模板的人的角度來看,這名用戶不但不注意自己的中立性問題,反而繼續在該條目擾亂,封禁理所應當,但從被放的人來看,他不認為自己有做錯,因為英維(舉例)沒使用「指控」一詞,所以在中維用指控一詞是不恰當、有失中立的。從這裡可以看出,因為無法認定彼此做的行為是善意編輯,所以認定為惡意編輯而導致的結果。雖然似乎對掛上警告模板的人而言看似沒有損失,但這個人間接導致了編輯難度提升和新手流失並使整個維基的內容越來越「為某些大多數在維基百科裡的意見服務」(又稱多數人暴政,這在另一個論述會提到)。這裡並不是說不應該回退不符合共識的內容,而是除了掛上警告模板,資深用戶應該願意花時間與被放警告模板的人交流來避免被「假定」惡意。「不理會」確實是處理極少數破壞的方式,但大多數的破壞或擾亂源自於思想隔閡和不理解維基百科的運作方式,所以不應該用警告模板來草草了事,而是好好的互相討論,不論使用任何方式。

論假好心

[編輯]

儘管我相信「不要說謊」這一句話所代表的道德和禮儀是普世皆知的,但請想一想既然「說謊」是不對的行為,爲什麼許多人,不論是財富500強的CEO或路邊的遊民,都會說出一些違背事實的事。相信在讀這篇文章的人都知道美國2021年發生的佔領國會事件,據當時在場的媒體所述,當時進入國會的人們是為了「幫助」那些「軟弱的共和黨人」來讓這些「暴民」支持的候選人續任美國總統。請問事實上確實是如此嗎?

根據我在美國的觀察,絕大多數的人會以較為好聽的方式來包裝實際上可能「明顯不道德」的事情。1972年的經典電影《教父》很合理的詮釋了這一個觀點。在這部電影中,教父維托·柯里昂與他其中一個教子的談話中他說:「我會開出一個他無法拒絕的條件」(英語:I'm gonna make him an offer he can't refuse)。表面上這只是一般的談話及過度自信的表現,但實際上在與教子的雇主談判失敗後,派遣去代表教子的使者把教子雇主最珍愛的種馬斷頭並裹在教子雇主的床單裡。驚恐之餘,那位可憐的雇主只能同意使者的條件。

換句話說,即使您做的事可能是為了自己的一時快樂或成就感,甚至是為了達成自己的目的,只要您有足夠的理由跟根據說明為什麼,並且把這個理由(或解釋)包裝得好,就像上段教父維托·柯里昂所說的「我會開出一個他無法拒絕的條件」,社群是有可能接受的。請注意教父維托·柯里昂並沒有直接說他會用恐嚇的方式來逼迫雇主妥協,但他確實給了一個「無法拒絕的條件」。

相信讀到這裡,一些在維基百科裡做了很久的站務或對維基百科有某種信仰的人可能會在討論頁裡開始控訴這份內容的不實,例如社群不應該因爲少數人的想法而被帶風向等,但請先想想,共識是可以改變的。如果社群認定某一個改變是適合的,那麼不論提出的人是否有個人利益的牽扯結果都會通過的。如果你讀到這裡還是認為維基不應該依照某些人的個人利益來行事的話那麼這不叫理性思考,也不是假定善意。

確實,如果一份提議因爲某些人的個人利益而被社群通過是看似有些不正當,但對社群而言,如果這個提案是社群可以接受且對維基發展是有益的,我們理當通過這些可能摻雜個人利益的提案。這是一種雙贏:提出的人得到了自己的利益,而社群也獲得更多建構百科全書上的進步。

論翻帳

[編輯]

在前幾段的內容中我討論了一個人應該如何在維基日常中(例如寫條目、巡查、反破壞等)對自己要求的態度和對自己行為的檢討,並提出一些有效的理念來避免有違反AGF的問題,但接下來幾段我將會開始把前面幾段的內容開始做整合,如果您是一進入這篇文章時就點入這段,還請從假定善意(AGF)開始看起。

如果說在開頭中的對話是一個完美的反向例子,那麼相信不難看出這裡面代表連結的「1、2、3」、「1、2、3、4、5、6、7」等就是一個個翻帳的例子。我自己認為每個用戶的編輯歷史都是自己的隱私且應該只有當該用戶同意或有必要性時(例如管理員提出要檢查以前的紀錄來確定是否該用戶為純粹破壞或傀儡時),或者是有與該用戶討論的用戶自願公布與該用戶的討論(建議需有白紙黑字證明是自願公布以供查證)才應該查閱,而不是「因為我跟這個用戶有編輯戰所以我要去他的編輯貢獻抓毛病」這種幼稚的想法為理由去查閱。雖然現在大家的維基貢獻彼此都查得到,無論權限是否為管理員,但請想一想如果您是被查閱的那位,您的心情會如何?就像如果今天警察突然出現在家門口說「因為您疑似擁有贓車所以我們來檢查一下」並堅持不出示搜索票,結果贓車倒是沒有,但警察透過化學藥劑檢測到了毒品,請問您心裡好受嗎?即使您確實是個毒販。這個狀況與開頭的對話幾乎無異,雖然去挖別人編輯貢獻的人確實找到了非常有用的攻擊點,但這根本和原本的問題完全不一樣。

相信大家都知道美國是一個注重人權的國家。在美國憲法修正案中有一條,明確指出翻帳中不好的本質:

用戶貢獻是自己編輯的足跡,就跟自己的網頁瀏覽歷史一樣,是一個需要隱私性的東西。Wikipedia:翻舊帳中只是提出了一個較極端的例子來說明翻帳的不好,但這個說明頁裡並沒有討論到一個我相信連基金會都沒發現的問題:假如有心人士(如上面的A和B)彼此去翻別人的編輯歷史去找對方的毛病,請問雙方是否同意?若不同意,是否涉及侵犯隱私?如果是侵犯隱私,是否可有證據證明該用戶的隨意檢閱他人編輯歷史有合理根據(英語:probable cause)?這些問題都尚未得到解答,但我認為技術上wiki應該以可支持屏蔽用戶的編輯歷史。

的確,翻帳在某些情況下應該仍被允許,就像上面提到的「管理員提出要檢查以前的貢獻紀錄來確定是否該用戶為純粹破壞或傀儡時」,這時就有了合理根據,也理當查閱。由於中維並無仲裁委員會這一特殊性,我覺得若此章的相關內容被納入方針,那有必要在方針中列出「合理根據」為何。

這不是說翻帳是不好的行為,而是如果用翻帳的方式來證明一用戶的「屢勸不改」、「騷擾」且提出的內容與提出者完全無關(註:上面的1、2、3、4、5、6、7是與B幾乎完全無關的討論,且無法得知他找出這些討論的正當性。),我認為這是非常嚴重的隱私侵犯。但翻帳應可用於警告模板中提醒用戶可能做出的錯誤,像我知道有時後有些大量建立條目的維基人會有模板代碼出錯的情況,這時候適當的翻帳應是可以接受且我認為對維基的發展是有相當的益處。

相信讀到這裡的人都會問幾個問題:那RfA呢?RfA不是應該可以翻帳嗎?畢盡是要對一個用戶的可信評分,我們應該需要翻帳來證明我們對這個用戶的印象非我們自己的偏見吧?這裏我們應該把問題拆成三個部分:

  1. 對RfA的人選有惡意偏見是否會構成違反AGF?
  2. 若有惡意偏見,是否需要證明?
  3. 各用戶的證明是否有所限制?換句話說,是否每個用戶只能討論自己與這位RfA候選人的關係和交流過程的印象,而不能去挖這個候選人與其他用戶的交流?
  4. 若有限制,是否會有RfA候選人對特定用戶有偏見,而導致同樣的事情發生在不同的人身上會有不同的反應?

註:第四個問題為追加,因為這問題跟我討論的主題沒明顯關係,但我還是會做討論。

確實,沒有人希望對任何人有惡意偏見,但這個是一個極難避免的現象。我們常根據一個人的態度和處事方式來做一個對這個人品行的結論,所以RfA候選人難免都會招致某些不認同該候選人言論的資深用戶。如果有用戶使用以上這個解釋來為自己開脫說「沒辦法,我對您的信任有極大的問題」,這違反假定善意,因爲您已經不證自明您對該候選人已經不信任了。比較好反對的方式是「我無法確定您是否能勝任這個職務」,因為您把這句話的重心從對人(候選人)轉到遴選管理員的標準上。這裏其實可以應用前面提到的「假好心」來避免自己可能在維基裡表現您不會AGF的心。另外,因爲偏見是日積月累而來,用少少幾例的「證明」來為自己的理由作解釋不但不會為您得滿堂彩,反而會弄巧成拙。比較好的方式是從您自己的主觀想法出發,想想看這位候選人在您心目中的印象如何,並誠實地寫出來。只有當候選人要求您舉證時再將您的「證明」寫出。即使「RfA候選人對特定用戶有偏見,而導致同樣的事情發生在不同的人身上會有不同的反應」確實是有可能會發生,但就如孔子常遵守的「因材施教」,每個不同的維基人對管理員而言必然需要採用不同的方式(或反應)。 請看以下對話:

這裡雖然沒任何直接的人身攻擊,但在候選人提出舉證前就直接點出是哪裡出了問題。我個人當時的看法認為只因為此事不應該成為該候選人無法勝任管理員的理由,畢盡如果此事之後真的再次發生,我相信如果這位管理員獨排眾議擅自「解封」,相信其他管理員也會阻止(當然有些辨別是非能力比較薄弱的綏靖派管理員就不好說了)。
我們再來看另一個比較誇張的:

首先我問一下,Q跟候選人之間發生的事關你什麼事?你既沒參與當時討論也沒另外私底下告訴候選人您因為此事對他的評價受到影響,那為什麼要在RfA提出,搞得你反對的很理直氣壯似的。這就是我整章在談的維基跟蹤。你如果不樂見其當上管理員請直接說「我看到您對待其他人的態度無法接受,所以反對」,別搬來什麼跟你自己八竿子打不著的事。你投票是為你自己而投,除非你是什麼瘋狂粉絲(WP:MEAT)或被拉來投票來代表這個立場(Wikipedia:拉票#不適當的通知(拉票)),不然你跟那些跟蹤者根本無異。只有當RfA候選人認為自己沒問題時,要求舉證時你再把事情講出來。

論破壞者和封禁

[編輯]

編者註:此段可能會涉及到許多爭議性的內容,本章節敘述的內容將盡量以現實情況為準,並盡量不提及可能的陰謀論等尚未證實的內容。由於這是一篇論述,難免會有一些個人的意見摻雜其中。另外,此章節是專門討論有創建帳號的「破壞者」,IP因為還有其他例如VPN等匿名傳輸、一次性使用、無法追蹤等理由,並不包含在這篇的論述討論範疇內。

如果說維基社群是一桶裝滿粥的大鍋子,那破壞者就是那浮在上面顯而易見的老鼠屎。雖然維基時時刻刻都有大量的編輯在維護和保障整體百科的素質,但還是難保有條目會受到一些擦傷,甚至重創。有些人會說破壞者就是維基編輯的敵人,站在百科全書的另一邊,時時刻刻與維基編輯在產生大大小小的摩擦。也有人說破壞者是因為他們吃飽喝足沒事做,所以來騷擾維基百科來製造麻煩。我也曾經聽過破壞者之所以出現是因為他們發覺破壞維基樂趣十足,就像貓捉老鼠一樣,很喜歡社群追著他們跑的樣子,所以來破壞以達到挑釁的目的。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世界上沒有非黑即白的事物,這種東西只存在於漫畫、電影和小說之中。就如同許多人曾經向某大國不斷提醒的「國際社會不是一場零和遊戲」一樣,分類自己的「朋友」和「敵人」也不是說說「這人是破壞者」就可以了事。舉個例子,最近的OA2021可是把一些人的「朋友」標記成了「敵人」啊。

人類社會自古以來就有這種喜歡二分法的習慣。以前面提到的例子來說,人吃了含有老鼠屎的粥可能不過是腹瀉而已,但若吃了含氰酸鉀的粥,那可是要人命的啊。即使那碗粥沒有老鼠屎,但還是足以讓食用的人逝去。這其實也告訴我們,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換句話說,所謂的「破壞者」其實是可以被教化、改變成為樂於貢獻、懂得守規矩、甚至擁有超群的勤奮來最後勝任管理員一職。

反過來說,現在社群裡其實也有不少氰化物,他們偽裝成忠實、勤奮的編輯,最後的目的不過是要改造維基百科成為他們少數人想要的樣子,而非一個百科全書應該要有的樣子。這裡沒有要影射任何現在在社群活躍的人,不過基於中維的歷史來看,這種情況並不罕見。

對此,我們應當拋棄「二話不說,封禁破壞者」這種概念,而逐漸轉向先由溝通、理解來試圖告訴那些可能的破壞者(也有可能是新手!)具體而言應該如何做,怎麼做,才是符合規章的編輯行為。確實,這會花上不少時間。我相信很多用戶會認為與其培養一個失敗的新手,倒不如直接送貴賓室把攤子給管理員處理。

但結論是甚麼?是導致他們培養出對維基百科仇視的心態嗎?是導致他們變成那些「丟掉幻想,準備鬥爭」的走狗嗎?有人可能說,那是他們個人的問題,他們自己想搞,我們奉陪到底,但是否有人想過,在這兩個陣營的鬥爭下結果會是甚麼?是否有可能的受害者?

那千千萬萬的條目和專題,不就是這鬥爭下的受害者嗎?

對此,有的人可會說我對破壞者採取一個非常寬鬆、容忍的態度。但有時候,不過只需要穿著他們鞋走一走(英文:Stepping into (someone's) shoe),問題是可以解決的,只不過人往往會選擇最簡單的方式去處理問題。

這論述可能過於理想化,沒辦法有這麼多人手願意去與「破壞者」交流,但如果永遠只是採取封完再封,禁完再禁,而沒有從根本解決問題的話,那這些所謂的「破壞者」只會如打地鼠一般,越打越多。

論站外平台

[編輯]

(WP:TG ABF does not equal to wiki ABF: wiki is wiki, TG is TG)

結語

[編輯]

腳註

[編輯]
  1. ^ 英語:The pen is mightier than the sword.

參考

[編輯]
  1. ^ Wikipedia:文明#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