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EP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Michael Nesmith英語Michael Nesmith的四曲目EP黑膠唱片《我粉身碎骨》(英語:I Fall to Pieces

EP(英語:extended play),韓國和華語地區[1]譯為迷你專輯,是一種包含的曲目數量多於單曲但少於專輯密紋唱片的格式,與1980年代興起的迷你密紋唱片混同。當代EP通常包括4至6首曲目(最高可達7、8首,時長總計15至22分鐘(最長30分鐘))。[2][3]「EP」沒有嚴格的定義,[2]但其曲目間的內聚性通常不如專輯,而且更加「搖擺」。[4]

EP最初指45rpm黑膠唱片,區別於78轉的SP(通常用於單曲)和33轉的LP(密紋唱片),[5]現也用於中等長度的CD數字音樂[6]對藝術家而言,通常認為EP比專輯消耗的金錢和時間更少。[7]

背景

[編輯]

歷史

[編輯]

EP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的發行尺寸不一。1919年,灰鷗唱片英語Grey Gull Records發行了第一張多曲目唱片,使用78垂直刻錄唱片英語Vertical cut recording,又名「二合一」唱片,刻錄的凹槽比愛迪生唱片英語Edison Disc Records等使用的更細。1949年時,45轉的單曲和3313轉的密紋唱片互相競爭,7英寸45轉的單曲每面僅能容納4分鐘的音樂。

為了與宿敵哥倫比亞唱片1948年推出的密紋唱片競爭, RCA唱片1952年英語1952 in music推出了「擴展播放」(Extended Play)的45轉唱片。通過降低刻錄深度和聲音壓縮(可選)實現更窄的凹槽,使其每面可容納7.5分鐘,但仍可由標準45轉唱片機播放。在早期,唱片公司將密紋唱片的完整內容以45轉EP發布。[8]通常,10英寸的密紋唱片(1950年代中期前發行)會分為兩碟7英寸EP,而12英寸的拆分為三碟,或單獨出售,或以封套形式一起出售。隨着三倍速留聲機的出現,這種做法變得不那麼普遍了。[來源請求]

EP《Pat Boone Sings the Hits》,匯編Pat Boone英語Pat Boone的四首單曲

緊隨RCA的腳步,1954年4月,EMI發行了英國第一張EP。[8]EP通常是單曲或專輯採樣的匯編,通常以45轉的速度在7英寸唱片上播放,每面兩首歌曲。[9][10]

RCA的新格式在他們的搖錢樹埃爾維斯·皮禮士利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1956年英語1956 in music1967年英語1967 in music間共發行28張貓王EP,在告示牌雜誌短命的EP榜上取得了可觀成績。[來源請求] 除了RCA出版的唱片外,EP在美國和加拿大並不常見,但在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EP在英國和其他一些歐洲國家廣泛銷售。在瑞典,EP長期以來一直是最流行的唱片格式,20世紀50年代末,EP占了高達85%的市場份額。[11]

告示牌雜誌1957年10月開設EP榜單,指出「青少年市場顯然主導了EP產業,在最暢銷的前10張EP中,有7張的主角都是對青少年具有強大吸引力的藝術家——貓王普雷斯利的4張、Pat Boone英語Pat Boone的2張,以及小理查德的一張。」[12]唱片零售商英語Record Retailer》雜誌1960年刊出了EP榜單。[來源請求]新音樂快遞》、《旋律創作者英語Melody Maker》、《唱盤與音樂迴響英語Disc and Music Echo》以及《唱片之鏡》(Record Mirror)常設EP榜和對應的單曲榜。英國廣播公司和《唱片零售商》英國市場研究局 編制排行榜時,僅限於單曲,EP從排行榜上消失了。[來源請求]

EP在美國的受歡迎程度在20世紀60年代初有所下降,而密紋唱片則大受歡迎。在英國,奇里夫·李察影子樂隊(包括個人作品)以及披頭四樂隊是20世紀60年代發行EP最多的藝人,其中許多發行都非常成功。披頭士的《扭動與呼喊英語Twist and Shout (EP)》在1963年的幾周內銷量超過了大多數單曲。EP在英國的成功一直持續到1967年左右。後來,隨着20世紀70年代末朋克搖滾的興起以及12英寸單曲和CD單曲的改編,EP又有了強勁的復興勢頭。[13]

在英國,EP有時被用來重新包裝以前發行過專輯的歌曲。影子樂隊發行的EP《影子第2輯英語The Shadows No. 2》和《影子第3輯英語The Shadows No. 2》都收錄了《影子英語The Shadows (album)》專輯中的歌曲。亞當·菲斯英語Adam Faith第一張專輯中的歌曲也在三張EP中發行,所有EP的封面都與專輯相同,但將曲目列在頂部。披頭士 EP《扭動與呼喊》只收錄了其專輯《請取悅我》中的歌曲。

一張EP的售價只比一張單曲略高,[14]因此,對於那些沒有密紋唱片(LP)的人來說,這是一種優惠。[15]

著名EP

[編輯]

密紋唱片時代初期發行的古典音樂專輯也會以EP格式發布,最著名的是阿圖羅·托斯卡尼尼1944至1954年間在電台指揮的七場歌劇。這些歌劇 EP 最初在NBC播出,由當時擁有NBC廣播網的RCA公司生產,有45轉和3313轉兩種規格。20世紀90年代,它們開始出現在光盤上。[來源請求]

1950年代英語1950s in film,RCA出版了幾張華特迪士尼電影的EP唱片,包括故事和歌曲。這些專輯通常由原班演員演出。每張專輯包含兩張7英寸唱片,外加一本圖文並茂的小冊子,其中包含錄音文本,方便兒童通過閱讀跟讀。其中包括1937年的《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1940年的《木偶奇遇記》,以及1954年剛剛發行的電影版《海底兩萬里英語20,000 Leagues Under the Sea (1954 film)》。多年後,華特迪士尼唱片在1963年電影重新上映時銷售了一張3313轉的12英寸碟專輯,劇本幾乎完全相同,但演員陣容不同。[來源請求]

由於7英寸和其他格式的唱片大受歡迎,SP(78轉每分,10英寸)唱片變得不那麼受歡迎,日本於1963年暫停生產SP唱片。[16][17]

菲律賓,1970年出現了被稱為「迷你LP」的7英寸EP(但與20世紀80年代的迷你LP截然不同),這些EP的曲目選自一張專輯,[18]包裝與專輯相似。1970年代初,這種迷你LP格式在美國也開始流行起來,用於宣傳發行,也可用於點唱機英語jukebox[19]

1976年,史蒂維·旺德在他的雙碟唱片《生活大調的歌曲英語Songs in the Key of Life》中附贈了一張四首歌曲的EP。20世紀 70年代和80年代,EP的標準化程度較低,多採用7英寸、10英寸或12英寸的碟片,轉數為3313或45轉每分鐘。一些新奇歌曲的EP採用了奇特的形狀和顏色,其中有幾張是彩繪唱片英語picture disc[來源請求]

愛麗絲囚徒是第一支以EP登上告示牌專輯榜冠軍寶座的樂隊。他們的EP《蒼蠅罐子英語Jar of Flies》於1994年1月25日發行。1997年12月,美國說唱歌手Eminem發行了《纖瘦的黑影EP英語Slim Shady EP》,推出了他的另一個自我 「Slim Shady」。2004年,聯合公園傑斯合作發行的EP《衝擊理論》成為繼愛麗絲囚徒之後又一支有EP登上榜首的樂隊。2010年,電視劇《歡樂合唱團》的演員們成為第一位有兩張EP獲得第一名的藝人,分別是2010年5月8日當周的《歡樂合唱團:音樂,麥當娜的力量英語Glee: The Music, The Power of Madonna》和2010年6月26日當周的《歡樂合唱團:音樂與地區賽的旅程英語Glee: The Music, Journey to Regionals》。[來源請求]

2010年,華納唱片推出了「Six-Pak」,將六首歌曲刻錄在一張光盤上。[20]

數字與流媒體時代的EP

[編輯]

由於從2000年代末開始,數位音樂下載音樂流媒體英語music streaming越來越受歡迎,EP已成為流行音樂家的常見營銷策略,這些流行音樂家希望保持相關性,並在完整錄音室專輯之前或之後在更恆定的時間範圍內提供音樂。在2000年代末到2010年代初,重發行英語reissue帶有擴展曲目列表的錄音室專輯很常見,新音樂通常作為獨立EP發行。2010年10月,《名利場》雜誌一篇關於這一趨勢的文章指出,專輯後的EP是「繼過去幾個假期期間充斥商店的『豪華』版本之後,延長專輯保質期的下一步——在專輯的最後部分中添加一些曲目,然後將其中一首歌發布到電台中,塗上一層新油漆,然後——瞧!——聖誕襪就誕生了。」[21]此類發行的例子包括Lady Gaga2008年的首專《超人氣》、2009年的《超人氣女魔頭》,以及2010年凱莎發行的首專和次專和繼首張專輯《食人族》和《派對動物》)。

2019年,《福布斯》發表了一篇文章,討論麥莉·希拉計劃以《她來英語She Is Coming》為開端,以三張EP組成三部曲的形式發行她即將發行的第七張錄音室專輯:「麥莉在幾個月的時間裡發行了三張EP,她給歌迷提供了更多他們想要的東西,只是劑量較小。當一個歌手推出一張專輯時,他們面臨着幾周後就會被遺忘的風險,這時他們就需要開始製作後續專輯,同時還要宣傳和巡演他們最近的作品。麥莉就是在盡力玩弄這個系統,她錄製了一張專輯,然後把它分塊送給歌迷。」[22]不過,這種發行策略後來被取消了,轉而發行傳統專輯《塑膠心[23]曾採用過此類發行策略的大唱片公司旗下的流行音樂人包括蔻比·凱蕾,2014年她的第五張專輯《吉卜賽之心英語Gypsy Heart (Colbie Caillat album)》在全碟發行前三個月發行了專輯前五首歌的EP,名為《吉卜賽之心:A面》;2018年潔西·J的第四張錄音室專輯《R.O.S.E.英語R.O.S.E. (Jessie J album)》在相隔多日內發行了四張EP,分別名為《R》(Realisations)、《O》(Obsessions)、《S》(Sex)和《E》(Empowerment)。

定義

[編輯]

最早的EP是7英寸黑膠唱片,曲目比普通單曲多(一般為5至9首)。雖然它們的尺寸和速度與單曲相同,但它們的格式與7英寸單曲明顯不同。例如,披頭四樂隊1963年發行的《披頭士金曲英語The Beatles' Hits》EP和特洛格樂隊英語the Troggs1966年發行的《特洛格EP》,這兩張唱片都收錄了之前發行的曲目。播放時間一般在10到15分鐘之間。[9]在英國,這些EP採用硬紙板圖片封套,而當時發行的單曲通常採用紙質封套。EP通常是專輯樣帶或單曲集。1950年代開始出現全部為首發內容的EP。例如貓王1956年發行的《柔情愛我英語Love Me Tender (EP)》、1957年發行的《Just for You》、《山谷和平英語Peace in the Valley》和《牢房搖滾英語Jailhouse Rock (EP)》,以及奇想樂團1964年發行的《Kinksize Session英語Kinksize Session》。

12英寸EP與之類似,但一般有3到5首歌曲,長度超過12分鐘。與7英寸EP一樣,這些EP也有標題。EP也以卡式錄音帶和10英寸黑膠唱片的形式發行。隨着CD的出現,「單曲」通常會收錄更多的音樂,常見的有4到5首歌曲,播放時間長達25分鐘。[9]這些長度加長的單曲被稱為加大單曲,雖然長度與EP相當,但區別在於單曲的設計只包含一首歌,其餘歌曲被視為B面,而EP的設計則不包含一首歌,而是類似於一張迷你專輯。

首發內容的音樂EP在朋克搖滾時代重新流行起來,通常用於發行新音樂,如嗡嗡雞樂隊英語Buzzcocks的《螺旋劃痕英語Spiral Scratch (EP)》。[9]

2010年,《丹佛郵報》的里卡多·巴卡英語Ricardo Baca說:「EP——最初是比傳統專輯更短的加長版『單曲』——長期以來一直受到朋克和獨立樂隊的歡迎」。[7]

當代EP通常包括4至6首曲目(最高可達8、9首),時長總計15至22分鐘(最長30分鐘)。[2][3]「EP」沒有嚴格的定義,[2]但其曲目間的內聚性通常不如專輯,而且更加「搖擺」。[4]歸根結底,只要藝人稱其為EP,發行的作品就是EP。[2]

在美國,美國唱片業協會是根據銷售量宣布發行的唱片為「金唱片」或「白金唱片」的組織,該協會將EP定義為包含3至5首歌曲或不超過30分鐘的唱片。[24]另一方面,國家錄音藝術科學學院葛萊美獎規則規定,任何發行的專輯只要有5首或5首以上不同的歌曲,且發行時間超過15分鐘,就被視為專輯而不是EP。[25]

在英國,EP可以出現在專輯榜或單曲榜上。官方榜單公司將任何擁有4首以上曲目(不包括主打歌曲的替代版本)或播放時間超過25分鐘的唱片歸類為專輯,列入銷量排行榜。如果以單曲形式定價,則不能進入主要專輯排行榜,但可以出現在單獨的「預算專輯」排行榜中。[26][27]

迷你LP是介於EP和全長LP之間的一種中間格式,是1980年代一種常見的專輯格式。迷你LP通常包含20–30分鐘的音樂和大約7首曲目。[9]

雙碟EP

[編輯]

雙碟EP通常以黑膠唱片或光盤以兩張雷射唱片的形式發行,其中每張光盤可單獨作為一張EP,類似於雙碟專輯。黑膠唱片是雙碟EP最常見的格式,它們由一對以或3313轉每分錄製的7英寸光盤,或兩張以45轉每分錄製的12英寸光盤組成。當一家專門生產單曲而非專輯的小工廠壓制一張專輯的素材時,這種格式就非常有用,而且可能具有新奇價值,可以用於宣傳目的。雙碟EP 比較少見,因為雙碟EP可錄製的內容通常可以更經濟、更合理地錄製在單張黑膠LP上。

點唱機EP

[編輯]
1948年產Filben FP-300 Maestro點唱機,78轉

20世紀60和70年代,唱片公司發行了密紋唱片用於點唱機英語jukebox的EP版本。這些唱片通常被稱為「緊湊型33轉唱片」或「小LP唱片」。點唱機EP的播放速度為3313轉每分,採用7英寸黑膠唱片壓制,通常有多達6首歌曲。它之所以像EP,是因為有些歌曲因時間原因被省略了,而最受歡迎的歌曲則被保留了下來。與之前的大多數EP和大多數七英寸黑膠唱片(1970年代之前)不同,這些唱片以立體聲發行。

參考資料

[編輯]
  1. ^ Fuhr, Michael. Globalization and Popular Music in South Korea: Sounding Out K-Pop. Routledge. 2015 [March 21, 2017]. ISBN 9781317556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28). Mini-albums and EPs are shorter than full-length albums and usually contain four or five songs [...] They are less expensive and time-consuming in production than albums, and they help to popularize new groups who otherwise lack the number of songs required for a full-length album. 
  2. ^ 2.0 2.1 2.2 2.3 2.4 Release Group / Type. MusicBrainz. [2024-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19) (英語). 
  3. ^ 3.0 3.1 EP to the Rescue! Short Albums Are a Rare Music Business Success Story. Billboard. 2014-08-19 [2023-12-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01) (英語). 
    EP's, LP's, Albums and Mixtapes. marshall.com. [2024-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04) (英語).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Single, an EP, and an Album?. TuneCore. [2024-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16) (英語). 
    Albums vs EPs vs Singles: A Guide to Releasing Music in 2024. Ditto Music. [2024-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03) (英語). 
    What Is An EP In Music? ( Examples, # of Songs, vs. LP ). 2023-07-07 [2024-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28). 
  4. ^ 4.0 4.1 Was Ist Eine EP, Single Oder Ein Album?. iMusician. [2024-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01) (英語). 
  5. ^ Maes, Jan; Vercammen, Marc. Digital Audio Technology: A Guide to CD, MiniDisc, SACD, DVD(A), MP3 and DAT 4th. Focal Press. 2001: 2 [June 20, 2014]. ISBN 9780240516547. 
  6. ^ Malcolm Tatum. What Is an Extended Play?. wisegeek. 12 May 2023 [2024-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7. ^ 7.0 7.1 Baca, Ricardo. As albums fade away, music industry looks to shorter records. 丹佛郵報. 查塔努加自由時報英語Chattanooga Times Free Press. January 4, 2010 [July 21,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20). 
  8. ^ 8.0 8.1 Osborne, Richard. Vinyl: A History of the Analogue Record. Routledge. 2016: 106. 
  9. ^ 9.0 9.1 9.2 9.3 9.4 Strong, Martin C. The Great Rock Discography 6th. Canongate. 2002. ISBN 978-1-84195-312-0. 
  10. ^ Shuker, Roy. Singles; EPs. Popular Music: The Key Concepts. Routledge. 2005: 246 [June 20, 2014]. ISBN 978-0-415-34770-9. 
  11. ^ Aulin, Leif; von Tell, Pontus. British Beat in Sweden: The Original Vinyls 1957–1969. Premium Publishing. ISBN 978-91-89136-60-1. 
  12. ^ Bundy, June. Billboard Adds to Pop Chart Score: New Service Cover Weekly Listing of EP Best-sellers; Album Box Score. Billboard. 7 October 1957 [2024-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28). 
  13. ^ Thompson, Dave. EPs – Albums on Installment Plans. The Music Lover's Guide to Record Collecting. Hal Leonard Corporation. 2002. 
  14. ^ Bluegrass Unlimited. 1981 [2024-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28). 
  15. ^ English Song and Dance. English Folk Dance and Song Society. 1966: 42. 
  16. ^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Japanese recording industry 2000 (PDF). 日本唱片協會.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7 July 2004). 
  17. ^ レコード産業界の歴史 1960年~1969年 [The History of The Record Industry 1960–1969]. 日本唱片協會. [July 23,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11) (日語). 
  18. ^ Salazar, Oskar. Philippines Gets First Mini-LP. Billboard. June 13, 1970: 80–81. 
  19. ^ 7-in. LP Growing Concept. Billboard. March 25, 1972: 39. 
  20. ^ Price, Deborah Evans. Another Body Blow For Albums: Warner To Launch New Six-Pak Format. Billboard. February 3, 2010 [February 3,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4). 
  21. ^ Johnston, Maura. With Ke$ha, Gaga, and Taylor Swift, It's All About the Art of the Tease. Vanity Fair. 20 October 2010 [28 September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27). 
  22. ^ McIntyre, Hugh. 3 Reasons Miley Cyrus' New Album Rollout Plan Is Brilliant需要付費訂閱. Forbes. 13 June 2019 [28 September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09). 
  23. ^ Copsey, Rob. Miley Cyrus isn't planning to release an album any time soon: "It doesn't make sense for me". Official Charts Company. August 14, 2020 [August 14,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September 18, 2020). 
  24. ^ About the Awards – RIAA. 美國唱片業協會. [2024-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09). 
  25. ^ Awards Process Updates. 國家錄音藝術科學學院. July 8, 2015 [2024-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03). 
  26. ^ Austin, Chris; Blyth, Lucy. Rules for Chart Eligibility – Singles (PDF). 官方榜單公司. March 2015 [March 21, 201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9-09-03). 
  27. ^ Austin, Chris; Blyth, Lucy. Rules for Chart Eligibility – Albums (PDF). 官方榜單公司. March 2015 [March 21, 201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9-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