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光幕後
電視台風雲 Network | |
---|---|
基本資料 | |
導演 | 西德尼·呂美特 |
監製 | 霍華德·高菲爾德(Howard Gottfried) 弗里德·C·卡魯索(Fred C. Caruso) |
編劇 | 帕迪·查耶夫斯基 |
旁白 | 李·理查森(Lee Richardson) |
主演 | 費·唐納薇 威廉·霍爾登 彼得·芬奇 羅伯特·杜瓦爾 比阿特麗斯·斯特雷特 尼德·巴蒂 |
配樂 | 艾略特·勞倫斯(Elliot Lawrence) |
攝影 | 歐文·羅茲曼(Owen Roizman) |
剪輯 | 阿蘭·海姆(Alan Heim) |
製片商 | 米高梅電影公司 聯合藝術家製片公司 |
片長 | 121分鐘 |
產地 | 美國 |
語言 | 英語 |
上映及發行 | |
上映日期 |
|
發行商 | 聯合藝術家製片公司 |
預算 | 380萬美元 |
票房 | 2370萬美元[1] |
《電視台風雲》(英語:Network)是一部1976年的美國電影。由帕迪·查耶夫斯基編劇,導演西德尼·呂美特執導,費·唐納薇、威廉·霍爾登、彼得·芬奇、羅伯特·杜瓦爾、尼德·巴蒂及比阿特麗斯·斯特雷特等多位著名演員主演,米高梅電影公司和聯合藝術家電影公司共同製作推出。影片在第49屆學院獎角逐中獲男主角、女主角、原著劇本、女配角4項大獎[2][3]。
劇情
[編輯]霍華德·比爾(Howard Beale,彼得·芬奇飾)是「聯合廣播系統」(Union Broadcasting System,簡稱UBS)「UBS晚間新聞」的一位老資格的新聞主播。這天他從自己的老朋友,電視台新聞分部總裁麥克斯·舒馬赫(Max Schumacher,威廉·霍爾登飾)處得知,由於收視率不斷下跌,他將在兩個星期後從主播的位置上退下來。兩人一起去喝了個爛醉,感嘆着行業的不景氣和各種不公。晚上,霍華德在電視直播時向觀眾宣布,自己將在下一個星期二的節目上自殺[4]。之後,UBS立即解僱了他,但麥克斯認為霍華德做了這麼多年的主播,理應給予他一次機會體面地向觀眾們告別。而霍華德也表示,自己將在鏡頭前對自己出格的行為向大家道歉。可是電視直播開始後,他又一次失控爆發了,在節目上直接聲稱生活就是一堆屎(bullshit)。毫不令人意外的是,霍華德的兩次爆發雖然有損電視台的形象,但在收視率上卻大獲全勝,節節攀升,以致電視台的高層管理人員甚至決定利用他的出格表演來進一步提升收視率而不是馬上解僱他。結果在下一次節目上,霍華德直接對整個國家因陷入經濟蕭條所帶來的失業率升高、社會治安惡化、通貨膨脹嚴重等各種問題作出了一次充滿激情的謾罵攻擊,並說服他的觀眾直接「站起來,走到窗前,打開窗戶並大聲呼喊:我已經瘋啦,我再也受不了啦!」("I'm as mad as hell, and I'm not going to take this anymore!")
黛安娜·克莉斯鄧森(Diana Christensen,費·唐納薇飾)是電視台節目製作部門的主管,為了製作出一個轟動性的節目,她與一個名為「普世解放軍」,專門進行「城市游擊戰」的激進恐怖主義組織(諷刺1973至1975年間在美國活動過的一個名為共生解放軍的恐怖組織)達成協議,拍攝一系列準備在下個季度上映,名為《毛澤東小時》的紀錄片。當霍華德的晚間新聞節目收視率開始飛躍後,她找到麥克斯,表示願意幫助他把這個新聞節目「發展壯大」,但麥克斯拒絕了這一專業上的提議,但接受了她的私人邀請,兩人開始發展了更私人的關係。當麥克斯決定要結束這場「憤怒的霍華德」鬧劇時,黛安娜向自己的上司弗蘭克·哈克特(Frank Hackett,羅伯特·杜瓦爾飾)建議將晚間新聞轉為娛樂部門下的節目以便自己可以擁有對其的主控權。弗蘭克接受了這個提議,並馬上解僱了麥克斯。很快,霍華德開始成為這個名為「霍華德·比爾表演」的新節目,並被電視台標榜包裝為「現場直播的瘋狂先知」。之後,該節目很快成為收視率最高的電視節目,在他的節目的互動觀眾席上,觀眾也主動站起來大聲疾呼:「我們已經瘋啦,我們再也受不了啦!」這一口號也被一些社會名流廣泛宣傳而變得人盡皆知。
起初,麥克斯與黛安娜之間的浪漫關係因對霍華德節目意見上的分歧和衝突而中止,但伴隨着高收視率地不斷洗禮,兩人又乾柴烈火地重新走到了一起。麥克斯一度離開了結婚25年的妻子,但黛安娜對工作的狂熱及個人情感上的空洞和冷漠最終還是導致他回到了妻子身邊,臨走前他忠告黛安娜,她與她的職業生涯正在走向自我毀滅的道路。「你就是電視的化身,黛安娜。」他告訴她說,「對痛苦無動於衷,對歡樂也毫不敏感,整個生命都在一片平庸和廢墟中消逝。」
一次偶然的機會,霍華德得知UBS的上級企業集團公司,美國通訊公司(Communications Company of America,簡稱CCA)將被沙特阿拉伯的一家大型集團公司收購。於是在當晚的節目上,他竭力地阻止這筆交易,直接地鼓動其觀眾給白宮發電報說:「這希望這筆CCA收購案馬上停止!」此舉導致電視台的高層陷入恐慌,因為整個集團的債務太過巨大,已經到了必須儘快通過這筆交易才能繼續生存的狀態。既憤怒又擔心被解僱的弗蘭肯·哈克特帶着霍華德面見CCA集團總裁亞瑟·簡森(Arthur Jensen,尼德·巴蒂飾),而亞瑟則出人意料地冷靜向霍華德解釋了他的「企業宇宙觀」,在黑暗的會議室中,他展開了一番長篇大論,給霍華德一種自己只是個容易受人操縱的木偶,理應服從他這個更高級權威的印象。亞瑟又講到國際經濟合作中各參與者間千絲萬縷的聯繫,來與虛無飄渺的簡單國籍進行對比。最終,他成功說服霍華德放棄了自己的民粹主義觀點,並開始鼓吹他的新「福音」。但電視觀眾對這冗長繁雜的內容並不買賬,節目的收視率開始明顯下降。很顯然,觀眾只想在電視節目中娛樂至死,對任何實質性的內容都不感興趣。而亞瑟則認為這樣一石二鳥,既解決了霍華德之前在節目中所造成的嚴重問題,又可以保持高收視率,因此不允許電視台管理人員辭退霍華德。
影片的最後,黛安娜、弗蘭克,以及其他電視台的高層管理人員決定僱請恐怖主義組織普世解放軍在下一次節目現場直播時直接槍殺霍華德,這一行動成功了,霍華德在千萬觀眾眼皮底下被機槍射殺,電視台的計劃成功了,下一季他們將推出新節目《毛澤東一小時》。
影片以這樣的一段旁白說明而結束:
這就是霍華德·比爾的故事,他是所知第一個因為收視率不夠高而被殺的人。
演員表
[編輯]- 威廉·霍爾登飾麥克斯·舒馬赫
- 彼得·芬奇飾霍華德·比爾
- 羅伯特·杜瓦爾飾弗蘭克·哈克特
- 費·唐納薇飾黛安娜·克莉斯鄧森
- 比阿特麗斯·斯特雷特飾路易絲·舒馬赫,麥克斯的妻子
- 尼德·巴蒂飾亞瑟·簡森
- 部分來源稱片尾槍殺霍華德·比爾的恐怖分子之一是由蒂姆·羅賓斯扮演的[5]。不過,蒂姆曾公開表示自己沒有在本片中出現過[6]。
製作
[編輯]帕迪·查耶夫斯基撰寫本片劇本時的部分靈感來源於佛羅里達州新聞主播克莉斯汀·查巴克在兩年前的一次新聞直播節目上當眾自殺的案例[7]。這位女主播當時身受抑鬱症的折磨,而且與總編不和。她於1974年7月15日用手槍自殺的鏡頭震驚了無數的觀眾。帕迪用這一事件來做為其影片中的第一個吸引觀眾的焦點,並在之後接受採訪時說:「電視行業可以為了收視率而無所不用其極……無所不用其極!」
片中由費·唐納薇飾演的電視台節目製作人黛安娜·克莉斯鄧森,則是以國家廣播公司(national broadcasting company,簡稱NBC)日間電視節目製作人琳·波林為原型[8],不過對此她堅決否認[9]。
帕迪和製片人霍華德·高菲爾德(Howard Gottfried)剛剛從一場與聯合藝術家電影公司的官司中脫身,在這個官司中,他們起訴該公司將其上一部電影醫生故事與另一部影片一起租給了美國廣播公司(American Broadcasting Company,簡稱ABC)。儘管有了這麼一場訴訟,帕迪和霍華德還是與聯合藝術家電影公司達成了協議,由其出資贊助《螢光幕後》的拍攝,不過之後該公司由於認為電影的內容太具爭議性而退出。不過,帕迪與霍華德並沒有因此而氣餒,他們帶着劇本聯繫了多家製片公司,並最終成功地找到了米高梅公司同意贊助本片。不久,聯合藝術家公司又一次改變了主意,並希望可以與米高梅共同出資,米高梅同意了這一請求並給予對方國際發行權,而米高梅則保有北美及加勒比地區的發行權[10],兩家公司共同擁有影片的版權[11]。
最終影片於1976年11月27日在紐約舉行了首映式,並在不久後開始全面上映。
專業評價
[編輯]《電視台風雲》上映後,成為1976-77年的一個熱門話題,獲得了大量的收益及專業評價。
《紐約時報》影評專欄作家文森特·坎迪在他1976年11月的電影回顧文章中形容本片「離譜而出色,殘酷且風趣,這部典型的美國喜劇確認了帕迪·查耶夫斯基作為一個重要的美國新諷刺作家的地位」,並且電影「成功表現出了其對觀眾對電視乃至整個社會看法的支持,並且反過來也得到了觀眾的支持。」[12]《芝加哥太陽報》著名影評人羅傑·艾伯特在本片獲得多項學院獎後撰寫的一篇文章中讚揚本片擁有「極易出色的表演」,是一部「不僅對電視,而且對整個70年代整個美國社會的種種問題進行了尖銳的抨擊」。並且「它的表現是如此出色,其中的批評是如此地一針見血和令人難忘。《電視台風雲》將會比其它更條理分明的電影更能經受時間的考驗而魅力永存。」[13]四分之一個世紀之後,羅傑將本片列入其「偉大的電影」名單,並表示該片就像是「一個預言。當帕迪·查耶夫斯基創造了霍華德·比爾這個角色的時候,不知是否會想到(會有)傑里·斯普林格、霍華德·斯坦以及世界摔角聯合會?」 他還讚揚了導演西德尼和編劇帕迪知道「讓整個故事戛然而止的最佳時機。」[14]影片還在《帝國雜誌》評選的電影史上最優秀的500部電影中名列第100位[15]。
不過,也並非所有的評論都給予本片正面評價。《紐約客》的寶琳·卡爾在一篇題為「Hot Air」的回顧文章中,批評本片中有着太多漫長、嘮叨的演講;她認為影片中充滿了查耶夫斯基不僅是對電視本身,而且對其觀眾都帶有一種自以為是的蔑視。並且事實上幾乎電影中的所有角色,特別是羅伯特·杜瓦爾扮演的角色,都在大聲地咆哮。「這群圍繞着一個所謂救世主的鬧劇演員們輪流對着我們這群沒有靈魂的觀眾大喊大叫。」[16]邁克爾·布林頓則在其文章中寫道:「這部電影中充斥着太多聳人聽聞的小報頭條。」[17]而《時間到》周刊的克里斯·貝提特則形容本片中「充滿了成年人華而不實的自我慶祝,並且幾乎完全是空洞的,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內容。」並補充稱「(觀看這部電影)最大的樂趣就是在看這個金玉其外的故事是怎樣華麗破滅的。」[18]
獎項與榮譽
[編輯]2000年,《電視台風雲》以其在「文化、歷史和審美方面的顯著成就」,被美國國會圖書館列入國家電影登記部下屬的國家電影保存委員會保護電影名單中;在2002年進行評選的2001年美國電影製片人工會獎中,本片被收入美國電影製片人工會電影名片堂,來表彰其「對美國娛樂事業作出的歷久彌新的標準性貢獻。」[19]2006年,本片劇本入選美國東部編劇工會歷史上十部最優秀的劇本之一。2007年,本片在美國影藝協會(American film institute,簡稱AFI)評選的AFI百年電影史百大經典電影十周年版中名列第64位,比1998年評選的AFI百年電影史百大經典電影中的排列(第66位)還要高兩位。而影片中的經典台詞「I'm as mad as hell, and I'm not going to take this anymore!」(我已經瘋啦,我再也受不了啦!)也在2005年評選的AFI百年電影史百大經典台詞中名列第19位。
學院獎
[編輯]- 獲獎
彼得·芬奇於1977年1月14日去世故未能出席第49屆學院獎頒獎典禮領獎,他的遺孀Eletha Finch代他接受了這座小金人,他也是首位去世後才獲得學院獎的男演員。
獲女配角獎的比阿特麗斯·斯特雷特在影片中一共出鏡的時間僅有5分40秒,她也因此成為學院獎歷史上出鏡時間最短的獲獎演員[20]。
此外,《電視台風雲》也是學院獎歷史上最後一部在4個演員類獎項中獲3項獎的電影。
- 提名
金球獎
[編輯]- 獲獎
- 最佳電影男主角(正劇類):彼得·芬奇
- 最佳電影女主角(正劇類):費·唐納薇
- 最佳導演獎:西德尼·呂美特
- 最佳編劇獎:帕迪·查耶夫斯基
- 提名
- 最佳影片獎(正劇類)
英國電影學院獎
[編輯]- 獲獎
- 最佳男主角:彼得·芬奇
- 提名
- 最佳影片
- 最佳導演:西德尼·呂美特
- 最佳男主角:威廉·霍爾登
- 最佳女主角:費·唐納薇
- 最佳男配角:羅伯特·杜瓦爾
- 最佳編劇:帕迪·查耶夫斯基
- 最佳剪輯
- 最佳音效
美國影藝協會
[編輯]- AFI百年電影史百大經典電影:第66位;
- AFI百年電影史百大經典台詞:片中男主角彼得·芬奇扮演的新聞主播霍華德·比爾(Howard Beale)的台詞「I'm as mad as hell, and I'm not going to take this anymore!」(我已經瘋啦,我再也受不了啦!)名列第19位;
- AFI百年電影史百大經典電影十周年版:第64位;
- AFI百年電影史百大喜劇電影:提名;
- AFI百年電影史百大銀幕英雄與惡魔:女主角費·唐納薇飾演的黛安娜·克莉斯鄧森(Diana Christensen)被惡魔榜提名;
流行文化
[編輯]影片中的經典台詞「I'm as mad as hell, and I'm not going to take this anymore」(我已經瘋啦,我再也受不了啦!)被大量的電影和其它媒體節目引用。
著名編劇艾倫·索金因2010年的電影《社交網絡》("The Social Network")獲第83屆學院獎原著改編獎上台領獎時,特別提及了本片及編劇帕迪·查耶夫斯基,而在艾倫之前主創的電視劇集《日落大道60號演播室》("Studio 60 on the Sunset Strip")中,也多次地提及了本片及編劇。
參考資料
[編輯]- ^ Network, Box Office Information. Box Office Mojo. [2013-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17).
- ^ The Official Academy Awards® Database. [2013-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09).
- ^ The 49th Academy Awards (1977) Nominees and Winners. oscars.org. [2013-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01).
- ^ 由於帕迪·查耶夫斯基剛剛開始撰寫本片劇本的同一個月,年僅30歲的WXLT-TV電視台女新聞主播克莉絲汀·查伯克在電視直播時自殺,因此有部分人,包括馬修·C·艾里奇(Matthew C. Ehrlich)在《電影中的記者》("Journalism in the Movies",ISBN 0-252-02934-8,第122頁)中猜測本片中的類似情節和鏡頭是受該事件的啟發
- ^ Ebert, Roger. Network (1976). robertebert.com. 《芝加哥太陽報》. 2000年10月29日 [2022年7月2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3月18日).
- ^ Interview on Little Steven's Underground Garage "Video of the 500th Show Celebration - Repla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011年10月18日)
- ^ 《帝國》:"Television will eat itself in Sidney Lumet's searing satire", 2008年10月1日; via allbusiness.com
- ^ Google图书:Faye Dunaway与Betsy Sharkey著:"Looking for Gatsby",第304页. [2013-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6).
- ^ UPI, via Milwaukee Sentinel和Google新聞,"Producer Lin Bolen Denies She's 'Network' Character",1978年7月31日[失效連結]
- ^ Finler, J.W. The Hollywood story. 倫敦: Wallflower Press. 2003: 172. ISBN 1-903364-66-3.
- ^ Copyright renewal for "Network". 美利堅合眾國版權辦公室
- ^ Review of "Network"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摘自1976年11月15日《紐約時報》
- ^ Review of Network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羅傑·艾伯特 from the 1970s
- ^ Review of Network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羅傑·艾伯特,2000年10月
- ^ The 500 Greatest Movies Of All Time. 《帝國》. Bauer Media Group. [2010年4月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8月17日).
- ^ Kael, Pauline. Hot Air. 《紐約客》. 1976年11月6日: 177.
- ^ Halliwell, Leslie. Halliwell's Film Guide, 6th edition. 紐約: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987: 729. ISBN 0-684-19051-6.
- ^ Milne, Tom (editor). Time Out Film Guide, The (3rd Edition). Hammondsworth, Middlesex: Penguin. 1993: 486. ISBN 0-14-017513-X.
- ^ Archive of Producers Guild Hall of Fame - Past Inductees, Producers Guild of America official site. Original site.
- ^ Darling, Michael. "Oscar by the Number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洛杉磯時代雜誌》(2012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