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長安寺 (八大處)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西山八大處
長安寺
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石景山區八大處路3號
分類古建築
時代
編號1-28
認定時間1957年

長安寺位於北京市石景山區覺山(俗稱「虎頭山」)腳下,為八大處第一處,是一座漢傳佛教寺院。[1][2]

長安寺的位置在覺山(虎頭山)東側的平地上,位於八大處公園大門以南一里許。

歷史

[編輯]

長安寺原名「善應寺」,又名「善應長安禪林」,創建於明朝弘治十七年(1504年)。明朝萬曆年間大學士余有丁稱:「寺中四松最奇。門列天兵十、狀極詭異。廡下有五百羅漢」《帝京景物略》稱,「善應寺,殿佛不結趺,高幾危坐,儀如中土,兩廡塑羅漢五百,穿崖踏海,遊戲極態。」寺中原有五百羅漢塑像,形象生動,乃仿獲明宣宗賜名「昊不信」的一位畫匠於昌化寺繪製的壁畫而作。

清朝順治十六年(1659年)由某居士捐資修葺。清朝康熙十年(1671年),禮部尚書龔鼎孳主持重修。龔鼎孳撰碑記稱,寺院殿宇「規模宏麗,表表傑出。」[1][2]

長安寺舊日以奇花和名樹而聞名,山門前的漢白玉台階兩側,現存古玉蘭紫薇等花木。寺院的後院內,有兩株據傳種植於元朝白皮松,被譽為「松樹大仙」。 [1][2]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自1950年代末起,長安寺為北京軍區部隊使用。文化大革命期間,長安寺被毀壞,各殿佛像及法器蕩然無存,寺內還住進了居民。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占用長安寺的各單位及居民開始陸續遷出,但仍有部分居民一直居住。1980年代初,長安寺歸八大處公園管理。1978年至1980年期間,長安寺進行了大規模維修,對殿宇進行了修繕,並在前院種植了一株金絲木瓜。後來又先後進行過小規模維修。[1][2][3]

1988年,八大處公園管理處取得了長安寺的產權。2002年,八大處公園管理處在北京市石景山區人民法院起訴居住在長安寺的楊某等一家祖孫三代共8人,要求他們立即騰退居住使用的長安寺內的4間古建築房屋。楊某等8人稱,他們是北京市正式居民,是空軍軍屬,於文化大革命期間被部隊安排住進長安寺。經過法院調解,雙方達成了調解協議,楊某等8人同意於2002年12月31日前搬出長安寺,八大處公園管理處給予其經濟補償。[4][3]

自此,長安寺騰退完畢。但因缺乏維修資金,長安寺未能立即得到修繕,2008年北京市人大代表、八大處公園管理處主任王金蘭提出了關於「加大對八大處公園文物修繕投資」的建議,八大處被列入《北京市文物建築修繕保護利用中長期(2008-2015年)規劃》。[5]到2011年,長安寺古建築已全部修繕完畢,同時正在進行為期一年的二期修繕,內容為室內裝修和道路改造。由於當時寺內佛像和陳設尚未恢復,故近期不會對遊人開放。[6]

建築

[編輯]

長安寺寺門朝東向偏北,整個建築群分為上、下兩進院落,中軸線上由東向西依次為伽藍殿(山門殿)、三世佛殿、觀音殿。此外兩側還有配殿廡房三十多間。上院、下院由三世佛殿左右的兩個月亮門相通。[1][2]

  • 伽藍殿(山門殿):殿內現在供奉着關公銅像。
  • 三世佛殿:又稱「釋迦殿」,殿內供奉三世佛。殿前有一隻明朝銅磬。
  • 觀音殿:又稱「娘娘殿」,殿內供奉觀音菩薩[1][2]

參考文獻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