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薩拉·沃特斯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薩拉·沃特斯
Sarah Waters
出生 (1966-07-21) 1966年7月21日58歲)
威爾士彭布羅克郡內蘭市
職業小說家
國籍英國
創作時期1998-
體裁歷史小說
受影響於查爾斯·狄更斯威爾基·柯林斯瑪麗·雪萊勃朗特姐妹約翰·福爾斯A·S·拜雅特安吉拉·卡特
官方網站
www.sarahwaters.com

薩拉·沃特斯(英語:Sarah Waters,1966年7月21日),英國小說家,以創作維多利亞時代為背景的小說而出名,如《輕舔絲絨》與《荊棘之城英語Fingersmith (novel)》。

生平

[編輯]

童年

[編輯]

薩拉·沃特斯1966年生於威爾士彭布羅克郡的內蘭市,成長在一個包括父親羅恩(Ron)、母親瑪麗(Mary)和一個姐妹的家庭中,她的母親是家庭主婦,父親是煉油工程師。[1]她形容她的家庭是「頗為田園式的,非常安全且重視教養」;而父親則是「一個有驚人創造力的人」,他鼓勵女兒去創造和發展。[2]

沃特斯說:「當我回首自己兒時的圖景,我看到那時的我用橡皮泥或制型紙或組合玩具搭建某樣東西,也曾很喜歡寫詩寫故事。」她把從前寫的詩和故事形容成「可怕的哥特式大雜燴」,而當時她還沒有打算好要把寫作當成事業呢。[2]

沃特斯小時候完全是一個假小子,但是在成長為青少年後她逐漸地女性化起來。她以前一直會被男孩子吸引,進入大學後才初嘗與女性相愛的滋味。[1]

教育

[編輯]

沃特斯從米爾福德黑文文法學校(Milford Haven Grammar School)畢業後進入大學深造,並獲得了英國文學學位。她擁有肯特大學本科學位,蘭開斯特大學碩士學位,以及倫敦瑪麗王后大學博士學位。她的博士論文Wolfskins and togas : lesbian and gay historical fictions, 1870 to the present可以通過英國國家圖書館的ETHOS服務免費下載,[3]以作為後人作品的靈感來源和素材。作為研究的一部分,她閱讀了19世紀的色情文學,並由此偶得了第一部作品的名字——《輕舔絲絨》。[4]

日常生活

[編輯]

目前,薩拉是全職小說作家,和戀人、兩隻貓[5]生活在倫敦西南部的金寧頓(Kennington)一棟維多利亞風格的公寓頂層,[1][4]屋頂高高的,曾是傭人房。[5]

事業

[編輯]

沃特斯在寫小說之前是一個以在讀博士身份和教學來謀生的學者,[6]撰寫論文的過程中她產生了寫小說的念頭,完成博士論文後她就開始創作第一部小說。。[2]她的作品非常注重前期研究,這點很令她喜歡。[7]沃特斯是北倫敦作家圈的成員,這個組織的成員還包括查爾斯·帕利澤Charles Palliser)和尼爾·布萊克摩爾Neil Blackmore)等。[8]

除了新作《小小陌生人》外,她的所有作品都包含了女同性戀主題,也並不介意被貼上女同性戀作家的標籤。她說:「我在創作時安插了清晰的同志內容,它就位於書的心臟位置。」因為她自身性取向的緣故,她把這稱做「附帶的」內容:「那就是它在我生活中的樣子,事實上,也是大多數同性戀者眼中的樣子,不是麼?它早已融入了你的生活。」[7]

《輕舔絲絨》(Tipping the Velvet)(1998)

[編輯]

她的處女作是講述維多利亞時代的流浪漢小說《輕舔絲絨》,由Virago出版於1998年。這部小說歷時18個月,[9]書名取自維多利亞時代形容口交的俚語。[4]沃特斯形容它「非常歡樂⋯⋯近似於遊戲人間」。[9]

這本書獲得了1999年「貝蒂特拉斯克文學獎」,並獲得「《星期日郵報》/約翰盧威連萊斯獎」提名。[4]

小說在2002年被BBC2台翻拍成了三集同名電視劇(中譯《南茜的情史》),並被翻譯成至少24種文字版本,包括中文拉脫維亞語匈牙利語韓語斯洛文尼亞語[10]

《半身》(Affinity)(1999)

[編輯]

沃特斯的第二本書《半身》出版於完成第一部作品的一年後,1999年。小說背景同樣設定在維多利亞時代,主要有關這一時期的通靈術。完成她的處女作後,沃特斯一直在做有關通靈術的學術論文。在《半身》中,她融合了自己對於通靈術、監獄和維多利亞時代的興趣,講述了一位上層中產階級女性和一位被囚禁的靈媒之間的故事。

這部小說不像其後幾部那麼輕鬆,沃特斯感覺創作過程中少了一些樂趣,[9]她說:「那個世界非常陰鬱,你又不得不每天置身其中。」[11]

《半身》獲得了「石牆圖書獎」)和「毛姆文學獎」。安德魯·戴維斯Andrew Davies)撰寫了此書的電影劇本,由此,《靈契》(Affinity)2008年6月19日在卡斯特羅戲院(Castro Theater)作為舊金山國際同性戀電影節Frameline the San Francisco LGBT Film Festival)的開幕影片上映。


《荊棘之城》(Fingersmith)(2002)

[編輯]

《荊棘之城》出版於2002年,並獲得「布克獎」和「柑橘獎」提名。

該書在2005年被BBC1台拍攝成電視劇《指匠情挑》(Fingersmith),由莎莉·霍金斯Sally Hawkins)、伊蓮·卡西迪Elaine Cassidy)和艾美達·斯丹頓Imelda Staunton)主演。沃特斯很喜歡電視版,稱它為「一部質量非常之高的戲」,並表示它「非常忠於原著,有時更達到了驚人的程度,這很令人興奮。」[7]

《守夜》(The Night Watch)(2006)

[編輯]

沃特斯花了四年時間才完成這本書,[2]它和前三本書的時代背景不同,寫作方式也有所差別。儘管她的論文和前幾本書都聚焦於19世紀,沃特斯說:「一些20世紀40年代的聲音在呼喚着我」。[2]這本書的情節發展相對於前作也不那麼緊湊。她說:

小說講述了1940年代倫敦城裡一男三女的故事,沃特斯描述它為「基本上是一部有關失望、失去、與背叛的小說」,同樣也「切實觸及到人同真理的關係。」[7]

2005年,沃特斯在一場慈善拍賣中收穫了1000英鎊的最高拍價,這件拍品是贏家的姓名在《守夜》中客串的一個機會。許多有名的英國作家參加了這次拍賣會。她的買家是作家瑪蒂娜·科爾Martina Cole),最後出現在了她的小說中。[12]

《小小陌生人》(The Little Stranger)(2009)

[編輯]

《小小陌生人》的背景同樣是在20世紀40年代,也同樣有別於沃特斯的前幾部作品,首次沒有採用任何女同性戀的角色。沃特斯的寫作初衷是描述英國二戰後由社會主義思潮帶來的經濟變革,評論家們也注意到了它與伊夫林·沃Evelyn Waugh)之間的聯繫。[13]在寫作的過程中,它逐漸變成了一部愛倫·坡Edgar Allan Poe)式的鬼故事,講述了一個擁有無法繼續負擔其開銷的大莊園的家庭和他們的家庭醫生間的關係,而家庭醫生的母親曾擔任莊園的傭人。沃特斯的祖父母就曾是一間鄉間別墅的傭人。[14]

作品

[編輯]
  • 《輕舔絲絨》(Tipping the Velvet)(1998年)
  • 《半身》(Affinity)(1999年)
  • 《荊棘之城》(Fingersmith)(2002年)
  • 《守夜》(The Night Watch)(2006年)
  • 《小小陌生人》(The Little Stranger)(2009年)
  • 《房客》The Paying Guests(2014年)


影視劇

[編輯]

薩拉·沃特斯在《南茜的情史》和《指匠情挑》中分別客串過觀眾和女傭。[15]

所獲獎項

[編輯]

薩拉·沃特斯在2003年2月曾被Granta雜誌選為「20位當代最好的英語作家」(Best of Young British Writers)之一,同年,獲「南岸地區戲劇表演獎的文學獎項」(South Bank Show Award for Literature)。2003年獲「年度英語作家獎」(Author of the Year)。[4]2006年和2009年她都獲得了「石牆圖書獎」(Stonewall Awards)的「年度作家」(Writer of the Year)稱號。2009年被選為「英國皇家文學學會」(Royal Society of Literature)會員。[16]

她的每部小說都曾獲獎。

《輕舔絲絨》(Tipping the Velvet

[編輯]
  • 「貝蒂特拉斯克文學獎」(Betty Trask Award)(1999年)
  • 「《圖書館》雜誌年度最佳書籍」(Library Journal's Best Book of the Year)(1999年)
  • 「《星期日郵報》/約翰盧威連萊斯獎」(Mail on Sunday/John Llewellyn Rhys Prize)(1999年)
  • 「《紐約時報》年度值得關注作品」(New York Times Notable Book of the Year Award)(1999年)
  • 「菲洛-格魯姆利同志作品獎」(Ferro-Grumley Award for Lesbian and Gay Fiction))(決選輪)(2000年)
  • 「朗姆達文學獎(小說類)」(Lambda Literary Award for Fiction)(2000年)

《半身》(Affinity

[編輯]
  • 石牆圖書獎(美國圖書館協會同志書籍圓桌獎)」(Stonewall Book Award)(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GLBT Roundtable Book Award)(2000年)
  • 「威爾士藝術理事會年度圖書獎」(Arts Council of Wales Book of the Year Award)(決選輪)(2000年)
  • 「菲洛-格魯姆利同志作品獎」(Ferro-Grumley Award for Lesbian and Gay Fiction)(2000年)
  • 「朗姆達文學獎(小說類)」(Lambda Literary Award for Fiction)(決選輪)(2000年)
  • 「《星期日郵報》/約翰盧威連萊斯獎」(Mail on Sunday/John Llewellyn Rhys Prize)(決選輪)(2000年)
  • 「毛姆文學獎」(Somerset Maugham Award)(2000年)
  • 「《星期日泰晤士報》青年作家獎」(Sunday Times Young Writer of the Year Award)(2000年)

《荊棘之城》(Fingersmith

[編輯]
  • 「英國書籍獎年度作家」(British Book Awards Author of the Year)(2002年)
  • 「CWA歷史犯罪小說匕首獎」(Crime Writers’ Association Ellis Peters Historical Dagger)(2002年)
  • 「柑橘獎」(Orang Prize for Fiction)(決選輪)(2002年)

《守夜》(The Night Watch)

[編輯]
  • 布克獎」(Man Booker Prize for Fiction)(決選輪)(2006年)
  • 「柑橘獎」(Orang Prize for Fiction)(決選輪)(2006年)
  • 「朗姆達文學獎」(Lambda Literary Award)(2006年)

《小小陌生人》(The Little Stranger

[編輯]
  • 布克獎」(Man Booker Prize for Fiction)(決選輪)(2009年)[17]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Allardice, Lisa. Uncharted Waters. The Guardian. June 1, 2006 [2007-0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3-27).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McGrane, Michelle. Sarah Waters on writing: 'If I waited for inspiration to strike, it would never happen!' (Interview). LitNet. 2006 [2007-0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27). 
  3. ^ British Library Ethos Service, search for 'Wolfskins'. [2010-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4). 
  4. ^ 4.0 4.1 4.2 4.3 4.4 Waters, Sarah. Biography. sarahwaters.com. [2007-0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2-17). 
  5. ^ 5.0 5.1 Taylor, Debbie. THE Mslexia INTERVIEW - Sarah Waters talks to Debbie Taylor. libertas.co.uk. [2007-0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3-09). 
  6. ^ Page, Benedicte. Her Thieving Hands. Virago.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0-03). 
  7. ^ 7.0 7.1 7.2 7.3 Lo, Malinda. Interview with Sarah Waters. AfterEllen.com. April 6, 2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0). 
  8. ^ North London Writers. [2014-0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7-05) (英語). 
  9. ^ 9.0 9.1 9.2 Hogan, Ron. Sarah Waters (Interview). BookSense.com. [2007-0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2-07). 
  10. ^ Sarah Waters: Interview. Time Out London. [2007-0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06). 
  11. ^ Sarah Waters: From Victoria to VE Day (Interview). Powells.com. [2007-0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2-23). 
  12. ^ Book role auction nudges £20,000. BBC News. 31 March 2004 [2007-0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18) (英語). 
  13. ^ Didock, Barry (May 30, 2009). "Capturing the spirit of the age: A haunting novel evokes the claustrophobia of postwar Britain", The Herald (Glasgow), p. 9.
  14. ^ Allemang, John (May 18, 2009). "Ghost writer: She's known for writing Victorian-era lesbian sex romps, but best-selling author Sarah Waters haunts a new genre in her latest novel, The Little Stranger", The Globe and Mail (Canada) p. R1.
  15. ^ Interview with Sarah Waters. Gingerbeer.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3-16). 
  16. ^ Royal Society of Literature All Fellows. Royal Society of Literature. [10 August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3-05). 
  17. ^ Sarah signs in for fans. Croydon Post (Northcliffe Media). 2 December 2009: 12. A library was bursting at the seams when Man Booker Prize short-listed author Sarah Waters visited... [she] signed copies of The Little Stranger, her novel praised by the prestigious literary prize's judges this year.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