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蘿蔔加大棒
外觀



胡蘿蔔加大棒(英語:Carrot and Stick),也譯作紅蘿蔔與巨棒、糖飴與鞭、麵包與鞭、麵與鞭、恩威並濟、軟硬兼施,是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老羅斯福)提出的觀點。是一種以「獎勵」(胡蘿蔔)與「懲罰」(「大棒政策」),賞罰併進的一種兩手策略,亦稱「獨裁者的恩威並用」。
簡介
[編輯]老羅斯福在1901年參觀明尼蘇達州州博覽會時演說:「溫言在口,大棒在手,故而致遠。」[1]成為一句名言,「溫言」後被改編為「紅蘿蔔」。一個流行的說法是,老羅斯福的這句名言,原型是一句非洲諺語。
據老羅斯福的此一原則,美國政府多次干涉拉丁美洲國家的內政問題,並發起多次入侵拉美的香蕉戰爭,成功將許多拉美國家變成傀儡政權般的香蕉共和國。
世界上有很多知名政治家有同類型的名句,如德意志帝國的「鐵血宰相」俾斯麥稱「糖粉麵包與鞭」(德語:Zuckerbrot und Peitsche),臺灣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民政長官後藤新平則把此策略稱為「糖飴與鞭」(日語:飴と鞭),一面以重罰整治異議人士,另一面用心於臺灣內政,同時展現出威信與親和力。[2]
「胡蘿蔔加大棒」一詞最早在1948年12月11日《經濟學人》發表,後收錄於《牛津英語詞典》增訂版,附圖有一隻驢和胡蘿蔔。
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Speak softly and carry a big stick, and you will go far.
- ^ 台灣客家政治風雲錄 - 何來美.
外部連結
[編輯]- Paul Brians, Department of English, 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Carrot on a stick」 vs. 「the carrot or the st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