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穆薩·卡齊姆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維基語錄有關穆薩·卡齊姆的語錄


Bismillahir Rahmanir Rahim
穆薩·卡齊姆
什葉派伊瑪目

排行十二伊瑪目派第七任伊瑪目
姓名穆薩·本·賈法爾·本·穆罕默德
庫尼亞阿布·易卜拉欣[1]
出生日期伊歷128年色法爾月7日
≈公曆745年11月6日
逝世日期伊歷183年賴哲卜月25日
≈公曆799年9月1日
出生地沙特阿拉伯阿卜瓦[1]
葬於伊拉克巴格達卡濟米耶區卡濟米耶清真寺
生平擔任伊瑪目前:20年
(伊歷128年-148年)
擔任伊瑪目:35年
(伊歷148年-183年)
頭銜
  • 卡齊姆[1]
    (冷靜者)
    *滿足需求之門[2]
    *[真主]賢能的僕人[1]
    *第七阿里
配偶烏姆·巴寧·納吉瑪[3] 其餘三位妻子
父親賈法爾·薩迪克
母親哈米黛可敦[1]
兒女阿里·里達(繼任伊瑪目)、法蒂瑪·馬蘇瑪、哈賈爾可敦、 哈姆扎薩利赫艾哈邁德穆罕默德、易卜拉欣[4][5][6][7][8]

阿里 · 哈桑 · 侯賽因
薩賈德 · 巴基爾 · 薩迪克
穆薩 · 伊斯邁爾

穆薩·卡齊姆 (阿拉伯語:موسى الكاظم‎)(745年11月6日—799年9月1日)[1]伊斯蘭教什葉派主流派別十二伊瑪目派尊奉的第七任伊瑪目,伊斯瑪儀派不承認他是伊瑪目,而尊奉他的哥哥伊斯瑪儀為伊瑪目,造成什葉派的最大一次分裂。

穆薩通常以「卡齊姆」(字面意思是「寬容」)的稱號而聞名,顯然是指他的耐心和溫和的性格。他於公元745年出生於麥地那,父親是什葉派第六位伊瑪目賈法爾·薩迪克,後者於765年去世,沒有公開指定繼任者,以免他的繼承人遭受阿拔斯王朝哈里發的憤怒。[9]

隨後的繼承危機最終以卡齊姆的勝利而告終,一個持不同政見的團體(現稱為伊斯瑪儀派)脫離了主流什葉派。 薩迪克去世後,穆薩·卡齊姆留在麥地那,遠離政治,致力於宗教教義。儘管如此,他還是受到阿拔斯王朝哈里發的嚴格限制,成年後大部分時間都在他們的監獄裡度過。為了對抗這些限制,他建立了一個由當地代表組成的地下網絡,組織其追隨者在阿拔斯帝國各地的事務並收集他們的宗教捐款。[10]

他最後一次被監禁是在795年左右,最終於799年在巴格達監獄中去世,可能是在阿拔斯王朝哈里發哈倫·拉希德的教唆下被毒害。卡齊姆及其孫子穆罕默德·賈瓦德的聖殿是巴格達卡齊馬因十二伊瑪目派穆斯林的熱門朝聖地。[11]

穆薩·卡齊姆在消除十二伊瑪目派思想中的極端觀點和誇大其詞(ghuluww)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他對法律問題的回答保留在《Wasiyya fi al-aql》中,他被譽為無數祈禱者。[12]

Imam Musa al-Kadhim

穆薩·卡齊姆還因其虔誠而受到遜尼派伊斯蘭教的崇敬,被認為是可靠的先知言論傳播者。他是蘇菲派入門金鍊中的一環,一些蘇菲聖人經常與他聯繫在一起。各種非預言性的奇蹟都歸功於卡齊姆,經常強調他的預知能力。他的兒子阿里·里達繼承了他的伊瑪目職位。[13]

生平

[編輯]

出生和早年生活

[編輯]

穆薩可能生於公元 745 年 11 月 8 日(回曆 128 年 7 月 7 日)。[14][15] 他要麼出生在麥地那,[16] 要麼出生在附近的阿布瓦,位於麥地那和麥加之間。[17][14] 其他出生日期是 745 年 9 月和 746-747 年。[14] 他的父親是賈法爾·薩迪克,是阿里·本·阿比·塔利卜法蒂瑪的後裔,他們分別是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堂兄和女兒。[18] 賈法爾·薩迪克被早期什葉派廣泛接受為合法伊瑪目,他們拒絕接受統治的倭馬亞哈里發是篡位者。穆薩的母親是柏柏爾女奴哈米達·哈頓。[19] 她也被稱為穆薩法特(字面意思是「淨化者」)[14][20] 這個頭銜可能指的是她的宗教學識,因為據說她在麥地那的一所神學院教授女性伊斯蘭教法[20] 阿卜杜拉·阿夫塔赫伊斯瑪儀是穆薩同父異母的哥哥[17][21] ,穆罕默德·迪巴吉是他的弟弟。[22] 750 年,阿拔斯革命推翻了伍麥葉哈里發國,當時穆薩大約四歲。[19] 他繼續在父親薩迪克的統治下住在麥地那[19][17],直到後者於 765 年去世。[23] 根據什葉派的說法,賈法爾·薩迪克是在阿拔斯王朝哈里發曼蘇爾 (公元 754-775 年在位) 的教唆下被毒死的。[17][24]

薩迪克去世後

[編輯]

在賈法爾·薩迪克去世後,穆薩·卡齊姆留在麥地那,[16] 他在那裡遠離政治,與他的大多數前任一樣。[25][26] 與他的父親一樣,卡齊姆轉而在麥地那教授宗教科學。[14][27] 隨着時間的推移,他還建立了一個由代表(wukala)組成的地下網絡,以收集其追隨者的宗教捐款並組織他們的事務。[28]

阿拔斯王朝聲稱是穆罕默德的叔叔阿拔斯的後裔,他們以穆罕默德的家族的名義團結了什葉派社區,反對倭馬亞王朝。但當阿拔斯王朝的阿布·阿拔斯·薩法赫 (統治時期 750–754) 宣布自己為哈里發時,許多什葉派感到失望,因為他們反而希望有一位阿里·伊本·阿比·塔利卜領導人,即穆罕默德的後裔,也就是他的女兒和阿里·伊本·阿比·塔利卜的後裔。[29] 阿拔斯王朝很快轉而反對他們以前的盟友,[30][31] 並且普遍對什葉派伊瑪目懷有敵意,尤其是在阿里德篡位者Muhammad al-Nafs al-Zakiyya的762-763年叛亂失敗後。[26] 穆薩·卡齊姆阿拔斯王朝的哈里發al-Mansur、al-Hadi、al-Mahdi和Harun al-Rashid是同時代的人。[32] 與他的父親經常在麥地那自由講學不同,卡齊姆受到了哈里發的嚴格限制,[27][33] 他成年後的大部分時間都在伊拉克的阿拔斯監獄中度過。[34][35] 根據什葉派的說法,在阿拔斯王朝的嚴密監視下,卡齊姆甚至阻止他的追隨者在公共場合向他問好。[36]

在曼蘇爾統治時期(754年—775年)

[編輯]

什葉派來源指責阿拔斯哈里發曼蘇爾對賈法爾·薩迪克的死負責,[17][24] 因為他沒有公開指定繼承人,可能是出於對阿拔斯反應的恐懼。[37] 什葉派來源報告稱,哈里發命令他的麥地那州長殺死薩迪克的繼承人,但當州長發現薩迪克任命了四或五位遺囑執行人時,這一計劃被挫敗。[38][14] 隨後,薩迪克的繼承危機最終以卡齊姆的勝出而告終,[35] 他在曼蘇爾統治下度過了伊瑪目職位的頭十年。[17] 然而,這場繼承危機削弱了主流什葉派,這也許是曼蘇爾相對不干擾卡齊姆的原因,[39] 同時仍然對他進行監視。[40] 對卡齊姆的這種初步溫和對待在未來的哈里發中並未持續。[41]

哈迪統治時期 (775年|785年)

[編輯]

在哈迪統治的十年期間,卡齊姆仍然在麥地那受到監視。[42] 他至少有一次被哈里發逮捕,大約在780年,哈里發曾短暫地將他囚禁在阿拔斯王朝的首都巴格達。[43][27] 穆薩被交給警察局長 al-Musayyab ibn Zuhayr al-Dabbi 監管,後者後來成為卡齊姆的追隨者。[14] 根據遜尼派歷史學家 的說法,哈迪做了一個夢,夢中阿里·伊本·阿比·塔利卜斥責他監禁自己的後代,這顯然迫使哈里發釋放卡齊姆,[14][27][44] 在他承諾不反抗哈里發之後。[14][26][45]

注釋與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A Brief History of The Fourteen Infallibles. Qum: Ansariyan Publications. 2004: 131. 
    The Infallibles Taken from Kitab al Irshad By Sheikh al Mufid. al-islam.org. [2008-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4). 
  2. ^ A Brief History of The Fourteen Infallibles. Qum: Ansariyan Publications. 2004: 131. 
    al-Qurashi, Baqir Shareef. 1. The Life of Imam Musa bin Ja'far al-Kazim. Qum: Ansariyan Publications. : 60. 
  3. ^ A Brief History of The Fourteen Infallibles. Qum: Ansariyan Publications. 2004: 137. 
  4. ^ al-Irshad, by Shaikh Mufid [p.303]
  5. ^ Kashf al-Ghumma, by Abu al-Hasan al-Irbili [vol.2, p.90 & 217]
  6. ^ Tawarikh al-Nabi wa al-Aal, by Muhammad Taqi al-Tustari [p. 125-126]
  7. ^ al-Anwar al-Nu`maniyya, by Ni`mat Allah al-Jaza』iri [vol.1, p.380]
  8. ^ Umdat al-Talib, by Ibn Anba [p. 266 {footnote}]
  9. ^ Donaldson, The Shi'ite Religion, 152.
  10. ^ Kohlberg, 「Mūsā al-Kāẓim」, EI2, 645.
  11. ^ al-Qarashi, The Life Of Musa Bin Ja'far, 393.
  12. ^ al-Qarashi, The Life Of Musa Bin Ja'far, 694–696.
  13. ^ Kohlberg, 「Mūsā al-Kāẓim」, EI2, 647.
  14. ^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Kohlberg 2012.
  15. ^ Momen 1985,第239頁.
  16. ^ 16.0 16.1 Adamec 2017,第309頁.
  17. ^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Momen 1985,第39頁.
  18. ^ Jafri 1979,第180頁.
  19. ^ 19.0 19.1 19.2 Donaldson 1933,第152頁.
  20. ^ 20.0 20.1 Abbas 2021,第175–176頁.
  21. ^ Takim 2004.
  22. ^ Daftary 2007,第88頁.
  23. ^ Gleave 2008.
  24. ^ 24.0 24.1 Campo 2009.
  25. ^ Donaldson 1933,第154頁.
  26. ^ 26.0 26.1 26.2 Amir-Moezzi 1994,第65頁.
  27. ^ 27.0 27.1 27.2 27.3 Rahim 2004.
  28. ^ Daftary 2013,第59頁.
  29. ^ Donner 1999,第24–25頁.
  30. ^ Daftary 2008.
  31. ^ Momen 1985,第71頁.
  32. ^ Tabatabai 1977,第181頁.
  33. ^ Hulmes 2008.
  34. ^ Dakake 2007,第211頁.
  35. ^ 35.0 35.1 Sachedina 1981,第25頁.
  36. ^ Sachedina 1981,第50頁.
  37. ^ Haider 2014,第91頁.
  38. ^ Tabatabai 1977,第180–181頁.
  39. ^ Hussain 1986,第34頁.
  40. ^ Donaldson 1933,第155頁.
  41. ^ Momen 1985,第39, 40頁.
  42. ^ Momen 1985,第39–40頁.
  43. ^ Momen 1985,第40頁.
  44. ^ Donaldson 1933,第156, 157頁.
  45. ^ Donaldson 1933,第156–157頁.

參考資料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