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漢行動
硬漢行動 | |
---|---|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分 | |
行動種類 | 軍事欺騙 |
座標 | 58°34′N 5°26′E / 58.57°N 5.43°E |
目標 | 讓德國相信盟軍會以兩棲作戰入侵挪威斯塔萬格 |
實施方 | 1942年 |
作戰單位 | 英國皇家海軍陸戰隊師 |
計劃者 | 倫敦控制部 |
結果 | 有一定成果 |
行動目標挪威斯塔萬格 |
硬漢行動(英語:Operation Hardboiled)是1942年同盟國執行的軍事欺騙行動,也是倫敦控制部首次欺騙作戰行動,旨在讓軸心國相信同盟國即將入侵德國占領的挪威。倫敦控制部此時剛剛成立,計劃在所有戰場開展軍事欺騙行動,但因其他軍事單位態度冷淡舉步維艱。倫敦控制部缺乏戰略欺騙經驗,對軍情五處控制的大量雙重間諜幾乎一無所知,二戰軍事欺騙行動先驅達德利·克拉克又拒絕接手,最終「硬漢行動」是按實際作戰來計劃,而非最初的虛構行動。克拉克早就看出此舉純屬浪費時間和資源,覺得用特工和無線電通訊向軸心國傳遞假消息更靠譜。
受命參加行動的部隊不相信軍事欺騙的作用並拒絕配合,導致準備工作沒有完成。1942年4至5月,阿道夫·希特勒下令增援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硬漢行動」隨後在五月擱置,但難以確定行動對他的決定到底有多大影響。雖然成效有限,但此次行動還是為倫敦控制部增加制訂欺騙行動計劃的經驗,為將來確保希特勒堅信北歐的重要戰略地位奠定基礎。
背景
[編輯]達德利·克拉克(Dudley Clarke)是二戰軍事欺騙先驅,於1941年3月在開羅創立專門執行這類任務的「高級司令部A部隊」(Advanced Headquarters 'A' Force)。同盟國對軍事欺騙尚不了解,但英國戰爭部聯合規劃官員這年九月聽取克拉克的介紹後還是決定設立特別組織執行欺騙任務。[1]他們建議設立「控制部」督導戰略欺騙計劃,武裝部隊負責執行計劃。建議批准後,克拉克獲邀領導控制部,但他沒有接受,前英國戰爭大臣奧利弗·斯坦利(Oliver Stanley)上校受命出任控制部首任部長。[2]
同盟國其他軍事機構對戰略欺騙的效果存疑,而且反感中央計劃部門參與實際行動,所以斯坦利很難獲得他們的支持。雖配有少量人員,但即便是部門成員都認為倫敦控制部幾乎無法發揮任何作用。[3]1941年12月,已經花了幾個月時間爭取盟軍司令部配合的斯坦利終於獲許計劃倫敦控制部首次行動。[4]
計劃
[編輯]對於盟軍而言,「硬漢行動」沒有具體目標,只是想讓德國人相信盟軍即將入侵挪威。克拉克此前為欺騙行動確立的指導思想認為,行動目標應該要讓敵方採取某種具體回應,而非期望敵人會有某種看法。斯坦利對此一無所知,也沒有同克拉克在開羅的部門溝通。最終「硬漢行動」獲許的根本原因不是行動能為同盟國帶來任何戰略優勢,而是倫敦控制部資源有限,同時軍方高層已經決定不把挪威作為可行目標,所以欺騙行動不會影響今後的實際作戰。[5]斯坦利對軍情五處控制的龐大雙重間諜網絡也缺乏了解,只知道該機構有向敵方傳遞假情報的途徑[4]。
斯坦利起初建議把名義上的行動目標定為納爾維克或特隆赫姆,但盟軍指揮認為兩地位置太偏北面,最終根據已經放棄的「炸藥行動」(Operation Dynamite)選擇兩棲登陸斯塔萬格,日期定在1942年5月1日。「硬漢行動」的計劃與真實行動幾無二致,都有實際訓練和部隊調動,營造入侵在即的假象。計劃生效的關鍵在於德軍情報機構,同時把行動通過傳言和泄密手段傳達給敵方。克拉克和「A部隊」此前已經發現,軍事欺騙中的實際訓練純屬浪費時間和資源,大部分工作可以通過特工和無線電通訊達成。但倫敦控制部得不到開羅的指導,完全只能自行摸索。[4][5]
由於對軍情五處及其雙重間諜缺乏了解,倫敦控制部不知道此時英國境內的德國特工活動都在可控範圍內,因此誤以為任何欺騙行動要顯得真實都必須與現實高度相符[4][5]。
行動開始前,斯坦利提出最後一項反對意見:他覺得行動代號「硬漢」十分「愚蠢」[6]。對此倫敦控制部成員丹尼斯·惠特利(Dennis Wheatley)表示,這個詞是從代號書中隨機挑選,與實際行動目標沒有任何關係[6]。
行動
[編輯]英國皇家海軍陸戰隊師(Royal Marines Division)受命執行「硬漢行動」,為此接受山區戰爭訓練並獲取適合寒冷天氣的裝備[4]。但是,部隊許多人認為此次行動純屬浪費時間和資源,故而極力推脫,拒絕配合。實際行動和訓練都需要投入士兵,這也導致許多準備工作始終沒有完成。[5][7]
經倫敦控制部安排,特工向挪威難民了解斯塔萬格的情況,徵召願意擔任翻譯的人員,希望中立國出現盟國準備入侵挪威的傳言,再傳達到德國情報網。還有一些欺騙信息通過特工傳遞。[7]
影響
[編輯]皇家海軍陸戰隊受命於1942年7月在馬達加斯加兩棲作戰,所以「硬漢行動」很快便偃旗息鼓[8]。1942年4至5月,德軍增援斯塔萬格,所以「硬漢行動」可能確有實效。歷史學家約書亞·萊文(Joshua Levine)指出,希特勒此時對「防禦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近乎痴迷」,所以難以確定「硬漢行動」對他的決定到底有多大影響。[7]歷史學家邁克爾·霍華德(Michael Howard)在英國官方戰略欺騙史著作中認為,盟軍此時在各個戰線都遭遇嚴重挫折,所以對「硬漢行動」缺乏熱忱,而且很難想象德方真的會相信盟軍正計劃大規模攻勢[8]。
盟軍未能通過此次行動獲得任何戰術或戰略優勢,霍華德認為倫敦控制部通過行動積累制訂軍事欺騙計劃的經驗,也讓軍情五處進一步證明雙重間諜值得投資[9]。2008年特里·克勞迪(Terry Crowdy)的著作認為,倫敦控制部得不到克拉克的指導,也不了解雙重特工,所以獲得的經驗極其有限。克拉克之前已經證明,軍事欺騙最有效的方法是利用特工和虛假無線電信息,而非操練並調動部隊。[10]「硬漢行動」是第一個以挪威為目標的欺騙行動,此後的類似行動持續不斷,最終在1944年的「堅忍行動」達到高潮,這也是盟軍非常成功的大規模欺騙行動[11]
斯坦利向溫斯頓·丘吉爾要求重返政壇,約翰·貝文(John Bevan)於1942年5月受命接掌倫敦控制部。與此同時,軍情五處負責雙重間諜的「二十委員會」(Twenty Committee)權力大幅擴張。「硬漢行動」淡出視野,最終在五月結束前徹底中止[12]
腳註
[編輯]- ^ Rankin (2008), pp. 293–297
- ^ Howard (1990), p. 22
- ^ Rankin (2008), pp. 298–302
- ^ 4.0 4.1 4.2 4.3 4.4 Levine (2011), pp. 20–22
- ^ 5.0 5.1 5.2 5.3 Holt (2005), pp. 174–177
- ^ 6.0 6.1 Holt (2005), p. 175
- ^ 7.0 7.1 7.2 7.3 Levine (2011), p. 23
- ^ 8.0 8.1 Howard (1990), p. 23
- ^ Howard (1990), p. 24
- ^ Crowdy (2008), p. 146
- ^ Levine (2011), p. 210
- ^ Holt (2005), p. 152
參考書目
[編輯]- Crowdy, Terry. Deceiving Hitler: Double Cross and Deception in World War II. Oxford: Osprey Publishing. 2008. ISBN 1-84603-135-4.
- Holt, Thaddeus. The Deceivers: Allied Military Deception in the Second World War. London: Phoenix. 2005. ISBN 0-7538-1917-1.
- Howard, Michael. British Intelligence in the Second World War: Strategic Decepti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2020-07-02]. ISBN 978-0-521-40145-6.
- Levine, Joshua. Operation Fortitude: The True Story of the Key Spy Operation of WWII that Saved D-Day 1. publ. London: Collins. 2011. ISBN 978-0-00-731353-2.
- Rankin, Nicholas. Churchill's Wizards: The British Genius for Deception 1914–1945. London: Faber and Faber. 2008. ISBN 0-571-221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