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廳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此條目在對應語言版為高品質條目。 (2023年11月23日) |
維護者 | 倫敦交通局 |
---|---|
道路長度 | 0.64公里(0.4英里)[1] |
隸屬 | A3212 |
地點 | 英國倫敦威斯敏斯特 |
郵政編碼 | SW1 |
附近tube車站 | |
座標 | 51°30′15″N 0°07′35″W / 51.504167°N 0.126389°W |
北端 | 特拉法加廣場 |
南端 | 和平紀念碑 |
白廳[註 1](英語:Whitehall)是英國倫敦威斯敏斯特內的一條大道,自特拉法加廣場向南延伸至國會廣場,亦為英國A3212號公路(特拉法加廣場至切爾西)的首段。
白廳是英國政府中樞的所在地,包括英國國防部、皇家騎兵衛隊閱兵場和英國內閣辦公室在內的諸多部門均坐落於此,因此「白廳」一詞亦為英國中央政府的代名詞。街道周邊的區域也可稱為「白廳」。
白廳得名於懷特霍爾宮。懷特霍爾宮自亨利八世至威廉三世治下為英格蘭國王居所,但在1698年焚毀,僅有國宴廳保存至今。白廳原先是宮殿前方的一條大道,18世紀時南向道路得到擴建。
除政府建築外,白廳亦有諸多雕塑和紀念碑,如英國首要戰爭紀念碑和平紀念碑。白廳劇院(今特拉法加工作室)自20世紀中期起以其鬧劇表演聞名。
地理及名稱
[編輯]「白廳」為都鐸時代起諸多建築的名稱[2],可指代由淺色石材建成的建築,亦可指代任何節慶性建築。懷特霍爾宮即為此類建築,並將「白廳」這一名稱賦予其前方的街道[3]。
白廳全長近0.4英里(0.64公里),橫穿威斯敏斯特市,為中倫敦要道A3212號公路(途徑國會大廈及沃克斯霍爾橋,終於切爾西)的一部分。白廳為南北向,自北始於特拉法加廣場,途徑英國陸軍部、皇家騎兵衛隊閱兵場、國防部、內閣辦公室和衛生部等諸多政府建築,終於南端的和平紀念碑,與國會街相接。白廳東側分支有大蘇格蘭場和騎兵衛隊大道,南段西側分支則為唐寧街[1]。
距離白廳最近的地鐵站為北端的查令十字地鐵站和南端的威斯敏斯特站。倫敦多條公交車路線經由白廳,包括12號、24號、53號、88號、159號及453號線[4]。
歷史
[編輯]自中世紀起查令十字與威斯敏斯特即有道路相連。12世紀史學家威廉·菲茨斯蒂芬稱其為一條「漫長市郊道,廣闊美麗的花園及果園遍布其間,為市民所有」[5]。最初只有查令十字和霍爾拜因門間的路段稱「白廳」,霍爾拜因門之後的路段則稱「大街」(The Street),大街盡頭為國王街門(King Street Gate),前方為國王街(King Street)。16世紀白廳已發展為一條居民街,至17世紀成為頗受歡迎的居住地,埃芬厄姆霍華德勳爵和埃德蒙·斯賓塞均曾定居於此[2][6]。
白廳東側的宮殿原名約克宮(York Palace),在亨利八世治下更名懷特霍爾宮[註 2]。1531年至1532年宮殿經歷改造,並於1530年代後期成為亨利八世主要居所。1533年亨利於此同安妮·博林成婚,1536年於此同簡·西摩成婚,1547年於此過世。查理一世在宮內儲藏大量藝術品[3],威廉·莎士比亞數部劇作亦於此首演[8]。1689年威廉三世遷往肯辛頓宮,懷特霍爾宮不再為王室居所。1691年宮殿在大火中受損,克里斯多佛·雷恩藉此對宮殿正門進行了改造。1698年一名洗衣婦粗心大意引發大火,懷特霍爾宮近乎全部焚毀[3]。
1572年第一代班伯里伯爵威廉·諾利斯於白廳西端建沃林福德宮[9]。查理一世曾居於此。威廉三世統治時期海軍部購得此建築[10]。沃林福德宮原址現為舊海軍部建築所占[9]。
1622年伊尼戈·瓊斯設計建造國宴廳,為懷特霍爾宮的延伸,亦為倫敦首幢文藝復興建築。懷特霍爾宮焚毀後,國宴廳成為舊宮殿倖存的唯一部分[11],日後成為皇家三軍研究院博物館,1963年起對外開放[12]。
1647年奧利弗·克倫威爾遷至白廳,居於沃林福德宮[10]。兩年後查理一世乘車途徑白廳前往威斯敏斯特廳接受審判。白廳道路寬敞,足以於國宴廳前立一腳手架,以處決查理[2]。國王在被斬首前向民眾發表了簡短講話[13][註 3]。1658年克倫威爾死於懷特霍爾宮[3]。
1665年倫敦大瘟疫中,民眾擁往白廳(當時位於倫敦市區邊緣)乘馬車試圖逃離。國王及宮廷一度遷至牛津以避瘟疫。塞繆爾·皮普斯於其6月29日日記中寫道:「白廳水畔庭前擠滿馬車及出逃人群。倫敦此地疫情日益糟糕」[15]。
至18世紀,霍爾拜因門南段道路狹窄,交通狀況日益惡化,因此1723年國王街門拆除,1759年霍爾拜因門亦遭拆除。白廳輔路國會街自懷特霍爾宮延伸至威斯敏斯特宮。懷特霍爾宮焚毀後,國會街擴建,與白廳同寬[16]。1899年唐寧街與大喬治街間一系列建築拆除,白廳因此有了今日的相貌[2]。
政府建築
[編輯]懷特霍爾宮焚毀時王與國的分離已日漸重要,議會有權控制軍隊和立法。政府希望同君主保持一定距離,白廳附近的建築(聖詹姆士公園將其與聖詹姆士宮隔離開)便成為了理想的辦公地點[17]。
1750年代威廉·肯特於一長槍比武場舊址設計建造騎兵衛隊閱兵場,以取代過去內戰時期的衛隊樓。閱兵場主樓有一馬車拱門及二人行拱門,供閱兵場及白廳間人車來往。正中拱門上刻「SMF」與「StMW」,劃定聖馬田教堂(St Martin's in the Fields)及聖瑪格麗特教堂(St Margaret's, Westminster)二堂區界限[18]。
19世紀白廳區域居民樓私人租賃合同到期,所有權轉歸國君,宮廷則將這些建築轉為辦公用途[6]。「白廳」一詞日後發展為英國政府相應部門的代名詞[2]。白廳中段多為軍方建築,英國國防部辦公樓位於一側,對面則為英國陸軍及皇家海軍前總部、皇家聯合軍種研究院、騎兵衛隊閱兵場及海軍部建築[18]。政府建築自北向南有海軍部建築(外交和聯邦事務部等)[2]、國際發展部(22號)、能源及氣候變化部(55號)[19]、陸軍部舊址[2]、國會法律顧問辦公室(36號)[2]、騎兵衛隊樓[2]、國防部主樓[2]、多佛宮(包括蘇格蘭辦公室)[2]、格威瑟宮(包括威爾士辦公室)[2]、內閣辦公室(70號)[20]、外交和聯邦事務部[2]及大喬治街政府辦公樓(財政部、稅務海關總署和內閣辦公室的一部分)[2]。
倫敦警察廳總部蘇格蘭場原址位於白廳東北端大蘇格蘭場。舊蘇格蘭場建築位於懷特霍爾宮原址之上,原先為蘇格蘭國王來訪時的居所。19世紀時小蘇格蘭場和大蘇格蘭場同白廳廣場合併,僅餘大蘇格蘭場一條街。1820年代白廳廣場4號無人使用,羅伯特·皮爾爵士即在1829年建立警察廳時指定其為總部所在地。總部正式名稱為倫敦警察廳,但很快獲得「大蘇格蘭場」這一俗稱,日後演化為「蘇格蘭場」。1883年愛爾蘭民族主義者引爆炸彈,建築受損。1884年5月30日芬尼亞會成員發動恐怖襲擊,蘇格蘭場外牆炸出一個大洞,鄰近的日升酒吧則被炸毀。1890年警察廳總部遷離白廳[21]。
唐寧街位於白廳西南端及國會街北端,得名於喬治·唐寧爵士(1680年於白廳西側建一排房屋)。1990年,在經受一系列恐怖襲擊後,唐寧街不再對公眾開放,前後兩端設起崗哨。1991年2月7日,臨時愛爾蘭共和軍自白廳一廂型車內向唐寧街10號發射迫擊炮,其中一枚炮彈於花園內引爆[22][23]。
威斯敏斯特市議會批准一項耗資2500萬英鎊的方案,進一步改善白廳政府建築安保措施。方案加寬人行道,改善照明,安裝數百混凝土及鋼製安全屏障[24]。
里士滿府(79號)自1987年起為衛生部所在地。2020年起國會大廈將斥資70億英鎊進行改建及現代化工程,里士滿府將暫時成為國會辯論堂[25]。
紀念碑
[編輯]白廳及附近區域有一系列雕塑和紀念碑,以紀念戰事勝利及英軍領袖。和平紀念碑由埃德溫·魯琴斯設計,1919年於白廳南端豎立,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勝利,後來亦用於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其為英國首要戰爭紀念碑,每年國殤星期日紀念活動於此舉行,在位君主及政界領袖將會到場[26]。200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婦女紀念碑於和平紀念碑北側及白廳車行道正中豎立[27]。
皇家坦克團紀念碑位於白廳東北端白廳廣場與白廳庭交界處,2000年豎立,紀念兩次大戰中的坦克團,描繪五名二戰期間的坦克人員。廓爾喀紀念碑位於坦克團紀念碑南側及白廳東側的騎兵衛隊大道上[28]。
白廳亦有其他六座紀念碑,自北向南分別為:劍橋公爵喬治親王(英國陸軍總司令)紀念碑;第八代德文郡公爵斯賓塞·卡文迪許(自由黨、自由統一黨及保守黨領袖)紀念碑;第一代黑格伯爵道格拉斯·黑格紀念碑(稱黑格伯爵紀念碑)[註 4];伯納德·蒙哥馬利元帥(陸軍第8軍、第21軍團總指揮及帝國總參謀長)紀念碑[3];第一代斯利姆子爵威廉·斯利姆(陸軍第14軍總指揮及澳洲總督)紀念碑[30];第一代艾倫布魯克子爵艾倫·布魯克(帝國總參謀長)紀念碑[31]。
文化
[編輯]白廳劇院於1930年開張,位於白廳西北端,所在地曾為17世紀的老船酒館。1942年諷刺劇《白廳蠢行》開演,內容露骨,由脫衣舞女菲莉斯·迪克西參演,引發廣泛爭議。劇院以其鬧劇聞名,繼承了16世紀時懷特霍爾宮弄臣表演的傳統,包括1950年代至1960年代布萊恩·里克斯出演的劇目以及1981年約翰·威爾斯和《私探》雜誌編輯理查德·英格拉姆斯所作諷刺劇《有人要丹尼斯嗎》[32]。白廳劇院於1996年成為二級登錄建築,2004年改名特拉法加工作室[33]。
由於白廳為英國政府中樞,多部政治喜劇均取景於此,如BBC《是,大臣》及《幕後危機》[34]。
白廳、蓓爾美爾和諾森伯蘭大街為英國版地產大亨三個紫格。三條街道於特拉法加廣場交匯[8]。
注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Derby Gate, London to Trafalgar Square. Google Maps. [2016-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07).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Weinreb et al. 2008,第1019頁.
- ^ 3.0 3.1 3.2 3.3 3.4 Weinreb et al. 2008,第1020頁.
- ^ Central London Bus Map (PDF). Transport for London. [2016-06-1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7-03-13).
- ^ Shepherd 2012,第37頁.
- ^ 6.0 6.1 Brown 2009,第120頁.
- ^ Thornbury, Walter. Whitehall: Historical remarks. Old and New London (London). 1878, 3: 337–361 [2016-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2).
- ^ 8.0 8.1 Moore 2003,第45頁.
- ^ 9.0 9.1 Richardson 2000,第100頁.
- ^ 10.0 10.1 Thornbury, Walter. Whitehall : The Western Side. Old and New London (London). 1878, 3: 383–394ages [2016-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2).
- ^ Weinreb et al. 2008,第39,1020頁.
- ^ Weinreb et al. 2008,第40頁.
- ^ Weinreb et al. 2008,第39頁.
- ^ Shepherd 2012,第167頁.
- ^ Brown 2009,第107頁.
- ^ Weinreb et al. 2008,第626頁.
- ^ Shepherd 2012,第191頁.
- ^ 18.0 18.1 Shepherd 2012,第208頁.
- ^ Department of Energy and Climate Change. UK Government properties database. [2016-06-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14).
- ^ Cabinet Office. HM Government. [2016-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8).
- ^ Weinreb et al. 2008,第582頁.
- ^ Weinreb et al. 2008,第246–7頁.
- ^ John Michael Lee, George William Jones, June Burnham. At the Centre of Whitehall: Advising the Prime Minister and Cabinet. St. Martin's Press. 1998: 42. ISBN 0-312-17730-5.
- ^ Whitehall. Stone Restoration Services. [2016-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01).
- ^ Department of Health to leave Whitehall HQ to make way for Commons debating chamber. The Independent. 2016-01-23 [2016-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5).
- ^ Weinreb et al. 2008,第141,1020頁.
- ^ Memorial to war women unveiled. BBC News. 2005-07-09 [2016-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30).
- ^ Matthews 2012,第18頁.
- ^ Matthews 2012,第20–21頁.
- ^ Matthews 2012,第21頁.
- ^ Matthews 2012,第22頁.
- ^ Brown 2009,第78頁.
- ^ Trafalgar Studios. [2016-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2).
- ^ Johnston, Philip. Yes, minister, we can get out of the thick of it. The Daily Telegraph. 2009-12-14 [2016-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02).
書籍及文獻
[編輯]- Brown, Colin. Whitehall: The Street that Shaped a Nation. Simon and Schuster. 2009. ISBN 978-1-847-37738-8.
- Matthews, Peter. London's Statues and Monuments. Bloomsbury. 2012. ISBN 978-0-747-81121-3.
- Moore, Tim. Do Not Pass Go. Vintage. 2003. ISBN 978-0-099-43386-6.
- Richardson, John. The Annals of London: A Year-by-year Record of a Thousand Years of Histo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0. ISBN 978-0-520-22795-8.
- Shepherd, Robert. Westminster: A Biography: From Earliest Times to the Present. A&C Black. 2012. ISBN 978-0-826-42380-1.
- Weinreb, Ben; Hibbert, Christopher; Keay, Julia; Keay, John. The London Encyclopedia. Pan McMillan. 2008. ISBN 978-1-4050-4924-5.
延伸閱讀
[編輯]- Whitehall Through the Centuries by George S Dugdale (Assistant at the London Museum) with black and white reproductions and plans. A foreword by Sir Edward Bridges. First published by Phoenix House (London) in 1950 with no ISBN.
- Stone to Build London: Portland's Legacy, Gill Hackman,Folly Books, Monkton Farleigh, 2014, ISBN 978-0-9564405-9-4. Book includes details of many of the Portland stone buildings in Whitehall, including the Cenotaph, Banqueting House, Horse Guards, Foreign and Commonwealth Office and Ministry of Def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