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畑俊六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畑俊六
第二總軍總司令畑俊六元帥
出生(1879-08-08)1879年8月8日
 大日本帝國福島縣
逝世1962年5月10日(1962歲—05—10)(82歲)
 日本福島縣
效命 日本
軍種 大日本帝國陸軍
服役年份1901年 - 1945年
軍銜元帥陸軍大將
部隊野戰炮兵部隊第一聯隊
統率第14師團台灣軍華中方面軍中國派遣軍,第2總軍
參與戰爭日俄戰爭
第二次中日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
獲得勳章旭日章(第一級)、金鵄勳章
親屬畑英太郎
其他工作陸軍軍官親善團體偕行社會長

畑俊六(日語:畑 俊六/はた しゅんろく,1879年7月26日—1962年5月10日),日本帝國陸軍大將,也是最後一位元帥榮譽獲得者。二戰甲級戰犯,以長時間擔任中國派遣軍司令官聞名。

生平

[編輯]

畑俊六,1879年出生於日本東京的一個武士家庭。其父俊藏曾經是會津藩士,在明治維新時期就參加過戊辰戰爭。畑俊六是這個崇拜武士道精神的家庭的第二個兒子。哥哥畑英太郎,後來也是日本大將918事變前死在關東軍司令任上。

1896年9月,17歲的畑俊六進入陸軍中央幼年學校學習,生性聰明的他以第三名的成績從陸幼畢業,隨後進入野戰炮兵部隊第一聯隊。同年12月,進入陸軍士官學校,次年以同期660名學生中第二名的成績畢業,正式開始他的軍人生涯。

1901年,畑俊六被晉升為炮兵少尉日俄戰爭爆發後,他被編入乃木希典大將率領的第3軍,赴旅順參加對俄作戰。

1904年10月,日軍第三軍在進攻雞冠山一役中,子彈穿透了肺部。後來雖然經搶救活了下來,但他終生身材瘦削,形似病夫。這個傷也使他獲得了軍旅生涯的第一枚勳章——功五級金鵄勳章。傷愈後,畑俊六被送入陸軍炮兵工科學校學習。從陸炮畢業之後,1907年,畑俊六進入培養日本陸軍中高級軍官的陸軍大學學習。

1910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於陸軍大學校。後來就沿着精英路線一直在參謀本部服務。畑俊六進入參謀本部後,正值參謀本部根據《帝國國防方針》和《帝國用兵綱領》制定年度作戰計劃,於是他便隨隊來到中國進行了為期兩個月的考察,這經歷為日後奉命侵略中國留下了不少知識。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畑俊六被派往德國擔任武官,在那裡他主要學習了德國的軍事思想及戰略戰術。大戰爆發後,他回到日本,繼續在參謀本部任職,不久又被派往瑞典常駐,搜集情報。

1916年,畑俊六奉調回國,繼續在參謀本部工作,擔任作戰班長,參加了對《帝國國防方針》及《帝國用兵綱領》的修改。在此期間,畑俊六與同在東京的後來擔任日本首相的小磯國昭交往甚密。1918年,他兼任軍令部參謀,同年末作為巴黎和會全權代表的隨員赴歐。

1919年擔任陸軍大學戰術教官。1920年第二次到中國考察。同年,他被晉升為陸軍炮兵大佐,下放部隊進行歷練,先後任野戰炮兵第十六聯隊聯隊長、陸軍野戰炮兵學校教導隊聯隊長。1923年,升任參謀本部作戰課長兼軍令部參謀。在此期間,海軍與陸軍圍繞着假想敵的設定問題爭執不下,最終結果是按照海軍的提案,設定假想敵順序為美,俄,中。但陸軍制定的作戰計劃仍以多個國家為對象。1926年,晉升為陸軍少將,擔任野戰炮兵第四旅旅團長。

1927年任參謀本部第四部部長, 1928年轉任參謀本部做戰部部長,參與其兄關東軍司令畑英太郎與參謀板垣征四郎石原莞爾等策劃滿蒙占領的行動,因其兄於1930年5月暴病而亡告終。1931年,晉升為陸軍中將,擔任野戰炮兵總監。

自1933年起,陸續擔任過第14師團師團長、陸軍航空本部長、二·二六事件後代替皇道派柳川平助擔任台灣軍司令官。

1937年,晉升為大將,就任陸軍三長官之一的教育總監一職,成為日本陸軍的首腦之一。  

二戰時

[編輯]
畑俊六與華北方面軍司令寺內壽一大將抵達徐州

1938年2月,由於華中方面軍在原司令官松井石根的率領下,發生了南京大屠殺,日軍大本營迫於國內外的輿論壓力,撤回松井石根,由畑俊六整肅軍紀,於是接任華中派遣軍司令官。

5月19日,日軍攻陷徐州,打通隴海線。但預定殲滅的中國軍隊主力50萬人已經在李宗仁指揮下先期撤出,日軍占領地域越發寬廣,兵力不服分配的情況更加嚴重,緊接着,國軍炸開了河南花園口附近的黃河大堤花園口決堤),擋住了華北日軍的深入,這件事更重要的是它表明了國民政府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精神,日軍上層寄望於中國政府將很快向日本屈服的念頭消失了。由於勢成騎虎,日本政府增加戰費35.2億日元,2個月內徵召新兵24萬人組成10個師團,硬着頭皮發動了超過國力允許的漢口攻擊戰,6月18日,大本營根據御前會議的決定,向陸海軍下達了準備武漢作戰的命令:接到作戰命令後,畑俊六開始積極進行進攻武漢的作戰準備。他先是派兵拿下了軍事重鎮安慶,將德川好敏男爵中將的航空兵團基幹兵力部署在此地,以方便日軍的戰鬥機從此起飛,轟炸漢口搶占制空權。隨後,6月底, 畑俊六在安宅號軍艦上與中國方面艦隊司令官及川古志郎交換了《關於漢口攻略作戰的陸海軍協定備忘錄》,與海軍達成共同作戰的協定,由海軍負責打通長江水路交通,沿長江運送陸軍。

7月19日,日軍進攻黃梅。7月23日,日軍主攻部隊在姑塘登陸。7月26日,攻占九江。8月1日,占領黃梅。作為華中派遣軍司令官的畑俊六率其所屬14個師團和1個航空兵團的兵力投入這場戰爭。畑俊六進行了具體的部署,他命令東久邇宮稔彥王中將所率第二軍4個師團向廬州附近集結;命令岡村寧次中將所率第十一軍的5個師團和精銳波田支隊向黃梅、九江附近靠攏;進攻部隊達到9個師團2個旅團25萬之眾,為了保證不後院起火,畑俊六又將5個師團的兵力布置在上海南京安慶等已占領地區。

經過3個月的激戰,畑俊六所率南北兩路日軍艱難的突破50個中國軍的攔截,突入武漢外圍,鑑於武漢外圍已無險可守,國民政府以持久戰略考慮放棄武漢,退至重慶保存戰力。11月2日,畑俊六乘軍艦抵達武漢。武漢會戰前蔣介石有300萬軍隊,但是武漢會戰後他還有300萬軍隊。而日本已經用盡全力,國內只剩一個師團了。戰局走向日本最感痛苦的長期消耗戰。

1938年12月15日,畑俊六被召回大本營,轉任軍事參議官。1939年5月25日,轉任天皇身邊親近的侍從武官長。同年8月,昭和天皇認為他誠實可靠,因此他成為了阿部信行內閣的陸軍大臣,並在米內光政內閣留任。

1940年初,日軍大本營決定,如果再沒有進展就把駐華日軍削減到40萬,撤出武漢地區。1940年希特勒在歐洲取得了勝利後,日本轉向攻略東南亞的法國荷蘭殖民,日本陸軍要求與德意結成同盟,與英美爭奪太平洋。而海軍的米內首相因反對結成三國同盟被陸軍視為禍害,陸軍大臣畑俊六辭職導致米內內閣的垮台,這是他後來被推上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主要原因。(畑俊六的日記(7月4日)中有這樣的記述:澤田茂參謀次長來此,出示了「總長宮殿下(參謀總長閒院宮載仁親王)的蓋章」,逼我決定去留。)繼而近衛文麿組閣啟用強硬派東條英機擔任陸軍大臣,終於加入了三國同盟。

1941年,日軍侵略中國的戰爭正處於雙方相持階段,日軍大本營為了改變戰略態勢,奪得戰爭主動權,解決國內因戰爭持續而激發的重重矛盾,重新啟用在中國戰場屢立戰功的畑俊六。

1941年3月,畑俊六正式被任命為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接替他的前任西尾壽造,負責統一指揮侵華日軍的侵略活動。

1941年12月8日,日軍引發偷襲美國珍珠港事件,悍然挑起太平洋戰爭,第二年4月,美軍就報復性的空襲東京,事後在中國浙江的某機場降落,日本大本營大為惱怒,指示畑俊六派兵掃蕩該機場,畑俊六原本就對放棄中國戰場,而到南洋去招惹英美不滿,對華北方面軍岡村寧次提倡,深入西安-成都的5號作戰計劃也不贊同,他的主張是穩紮穩打,藉此機會,擅自擴大作戰規模和地域,最後形成了一個歷時3個月,出兵87個大隊的龐大的浙贛戰役,由於顧祝同第三戰區力戰,日軍第13軍第15師團酒井直次中將於5月28日在浙江蘭溪誤觸地雷被炸死,成為日本侵華以來第一個戰死的師團長。他的這次作戰雖獲得成功,但在戰略上卻因為大量抽調日軍,使日軍1942冬至43年春預計發動西安作戰流產,第二年六月翻越秦嶺的作戰無限期推遲。  

1944年,隨着盟軍逐步組織起猛烈的反攻,日本本土與侵入南太平洋的日軍的海上聯繫被美國海空軍所切斷。日軍大本營因而盤算在中國大陸打通一條交通線,將平漢、粵漢和湘桂鐵路貫通起來形成一條通往越南、新加坡的大陸交通線,使大本營與南太平洋上的孤軍之間取得聯繫。為此,日軍大本營制定了「一號作戰」行動,是日本工業化以來最大規模的動員,即中國通常所說的豫湘桂會戰

畑俊六擬定了一個由北而南、全面進攻的詳細計劃,後來發揮相當大的作用:

第一期作戰由華北方面軍發動攻擊,打通平漢鐵路,同時殲滅國軍於河南的主力(主要為湯恩伯部)。

第二期作戰由駐武漢的日軍第11軍攻擊衡陽,摧毀國軍第九戰區主力。

第三期作戰由第6方面軍與華南第23軍配合,由廣州北上,以打通粵漢鐵路為目標。並與前述第11軍會師。

第四期作戰於打通平漢、粵漢線之後,再出兵攻占廣西越南的通路。

此次作戰期間日軍亦需儘量攻擊並摧毀華軍於江西、湖南和廣西的機場。在情報上,更是下了大力氣,比如,有些計劃圖示上,竟標示出要進攻西安重慶。對武漢方面的增兵則是進12萬,走5、6萬,讓人覺得是正常換防的模樣。計劃上明確說:為了這次交戰,(占領區)警備的部分犧牲是值得的。由這份計劃中可清楚的看出,第一期作戰計劃即為豫中會戰,第二期為長衡會戰,第四期部份為桂柳會戰。此次如日方達成其戰略目的,中國將被分為兩半。

豫陝戰事結束後,畑俊六就在武漢設立前進指揮所,同時將第5陸軍航空軍指揮所也移至武漢,第11軍各部隊開始向長江沿岸運動, 由中國派遣軍直接組織班子,對九戰區的前三次的打法進行了研究戰役開始後,日軍攻擊部隊分為兩個梯隊,對攻擊地域實施波浪式交替推進,同時置強大集群於兩翼,使九戰區多次使用的兩翼側擊戰術失效,外翼兵團在整個戰役中不能發揮作用,成為看客。 戰前畑俊六就預計能一舉擊破長沙衡陽,中國派遣軍最大的危機在於在預計桂柳會戰時迎戰由印緬雲南返回的中國遠征軍,為此專門成了了第六方面軍,預計由岡村寧次擔任這次作戰的指揮。

一號作戰中,日軍共投入兵力51萬餘人。畑俊六所指揮的日軍起初勢如破竹,在8個月的時間裡擊潰了國民革命軍五六十萬人,打通了大陸交通線,河南湖南廣西廣東等省的大部和貴州的一部分地區、洛陽長沙桂林福州、鄭州等140餘座城市、衡陽零陵寶慶桂林柳州丹竹南寧等7個空軍基地和36個飛機場被攻占,不過日軍此時已經達到了極限,戰略的天平開始反轉。

1944年6月,畑俊六因戰功被晉升為陸軍元帥,天皇親自向他頒發了功一級金鵄勳章。11月2日,被調任為陸軍教育總監。

1945年4月由於各地戰事不斷惡化,位於本土的日本陸軍整體戰略調整為準備本土決戰,陸軍部隊改編為第一與第二兩個總軍。其中畑俊六出任駐紮在廣島的第二總軍日語第二总军司令長官;8月6日,廣島遭美軍原子彈轟炸,即廣島市原子彈爆炸,人在火車站的畑俊六居然倖免於死,並力主停戰。8月14日,天皇召開御前會議,聽取第一總軍杉山元元帥、第二總軍畑俊六元帥、前海軍軍令部總長永野修身元帥的意見,和杉山的主戰意見不同,他明確的表明了態度:「很遺憾,我的軍隊無力正面阻止美軍的登陸。」。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在中國政府的指控和強烈要求之下,畑俊六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作為甲級戰犯嫌疑人逮捕,關入東京巢鴨監獄

戰後

[編輯]

1946年5月3日,遠東國際軍事法庭開始對畑俊六等28名日本甲級戰犯進行公開審理。陸軍元帥杉山元在1945年9月已自殺,另一個陸軍元帥寺內壽一客死南洋、因而畑俊六成為法庭被告席上唯一的一名日本陸軍元帥。 由於海軍大將米內光政為他辯護,他逃脫了締結三國同盟的指責。畑俊六被指控犯有《起訴書》中列舉的第1項(圖謀侵略東亞及太平洋地區)、第27項(對中國實行侵略戰爭)、第29項(對美國實行侵略戰爭)、第31項(對英國實行侵略戰爭)、第32項(對荷蘭實行侵略戰爭)以及第55項(違反人道)等罪行。違反人道的罪行,主要包括縱容、唆使部下在武漢殺戮平民和俘虜、姦淫婦女、搶劫和破壞財物等犯罪事實(廠窖慘案發生當下為指揮官)。

1948年11月12日,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畑俊六判處無期徒刑。在巢鴨監獄中服刑不到10年後,他在1954年假釋出獄了。清晨,畑俊六乘坐監獄提供的汽車上路,中途他的弟弟駕駛汽車前來迎接。回到闊別了七年的舊居後,畑俊六進門的第一件事就是到神像前跪拜。出獄後不久,畑俊六就擔任了陸軍軍官親善團體偕行社的會長,到全國各地去慰問戰亡者家屬。

晚年的畑俊六曾對友人說,指揮徐州會戰武漢會戰是他平生最大的遺憾:「當時,中國大陸的戰爭已到了見好就收的時候了,再進一步深入,日本將很危險。我掌握着華中派遣軍,可以命令士兵們停止進攻,但其他地區的派遣軍(指華北方面軍的寺內壽一大將)和國內的主戰派只聽從天皇陛下的命令。我曾經派特使向天皇陛下匯報了我對於大陸形勢、日本的將來和國際形勢的看法,無奈多數大將反對,陛下只好否決了我的提案。這是我80年生涯中最感遺憾的一件事。」

1956年,梅蘭芳帶領中國藝術表演團訪日,畑俊六托人向梅蘭芳捎信,說願意到北京去住監獄,換回尚關押在中國的一千多名日本戰犯。他是這樣說的「我作為一個軍人,不想死在草蓆上,請幫我找一個軍人葬身的地方吧。」最後也沒有什麼回音。

最後他於1962年5月10日在一家名叫龜文館的旅館裡因病猝然死去,此前他正準備參加一個為陣亡者慰靈碑建成的揭幕儀式。

簡歷

[編輯]
  • 1896年(明治29年)9月 - 陸軍幼年學校入學。
  • 1898年(明治31年)11月 - 同校畢業、陸軍軍官學校入學( 12期)。
  • 1900年(明治33年)11月 - 同校畢業。
  • 1901年(明治34年)6月 - 少尉晉級附帶野砲兵第1聯隊。
  • 1903年(明治36年)11月 - 升級為中尉。
  • 1905年(明治38年)4月 - 野砲兵第1聯隊補充大隊中隊長。
  • 6月 - 上尉 晉級。
  • 1906年(明治39年)12月 - 陸軍炮工學校 高等科畢業。
  • 1907年(明治40年)12月 - 陸軍大學校入學(22期)。
  • 1910年(明治43年)11月 - 同校畢業。
  • 12月 - 參謀本部員。
  • 1912年(明治45年)3月 - 駐德大使館武官。
  • 1914年(大正3年)4月 - 升級為少佐。
    • 8月 - 瑞典 駐在。
  • 1916年(大正5年)5月 - 參謀本部員。
  • 1918年(大正7年)7月 - 升級為中佐。
    • 8月 - 軍令部參謀(兼任)。
    • 12月 - 歐州出差(講和會議全權隨員)。
  • 1919年(大正8年)4月 - 陸軍大學校教官。
    • 12月25號 - 參謀本部作戰班長。
  • 1921年(大正10年)7月20號 - 大佐晉級野砲兵第16 聯隊長。
  • 1922年(大正11年)8月15號 - 陸軍野戰砲兵學校 教導聯隊長。
  • 1923年(大正12年)8月6號 - 參謀本部作戰課長兼軍令部參謀。
  • 1926年(大正15年)3月2號 - 升級為少將。野戰重砲兵第4旅長。
  • 1927年(昭和2年)7月26號 - 參謀本部第4部長。
  • 1928年(昭和3年)8月10號 - 參謀本部第1部長。
  • 1931年(昭和6年)8月1號 - 對中將晉級砲兵監。
  • 1933年(昭和8年)8月1號 - 第14師團長。
  • 1935年(昭和10年)12月2號 - 航空本部長。
  • 1936年(昭和11年)8月1號 - 台灣軍司令官。
  • 1937年(昭和12年)8月2號 - 軍事參議官。
    • 8月26號 - 教育總監。
    • 11月1號 - 大將 晉級。
  • 1938年(昭和13年)2月14號 - 華中方面軍司令官。
    • 12月15號 - 軍事參議官。
  • 1939年(昭和14年)5月25號 - 侍從武機關的長官。
    • 8月30號 - 陸軍大臣。
  • 1940年(昭和15年)7月22號 - 軍事參議官。
  • 1941年(昭和16年)3月1號 - 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
  • 1944年(昭和19年)6月2號 - 被任命元帥。
    • 11月23號 - 教育總監。
  • 1945年(昭和20年)4月6號 - 第二總軍總司令官。
    • 11月 - 予備作用編入。
    • 12月2號 - 作為甲級戰犯逮捕命令。
  • 1948年(昭和23年)11月12號 - 終身刑。
  • 1954年(昭和29年)10月 - 假釋。
  • 1958年(昭和33年)4月 - 赦免。
    • 7月 - 偕行社會長。
  • 1962年(昭和37年)5月10號 - 福島縣用棚倉陣亡者慰靈碑揭幕式出席期間倒下,享年82歲。

參考文獻

[編輯]

書籍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
  • Ammenthorp, Steen. Hata, Shunroku. The Generals of World War II. [2009-1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4-12). 
  • Budge, Kent. Hata Shunroku. Pacific War Online Encyclopedia. [2009-1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26). 
前任:
西尾壽造
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
1940年上任
繼任:
岡村寧次
前任:
柳川平助
台灣軍司令官
1936年上任
繼任:
古莊幹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