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濕壁畫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龐貝附近赫庫蘭尼姆古城出土的濕壁畫,公元55至78年之間

濕壁畫(Fresco),原意是「新鮮」,是一種十分耐久的壁飾繪畫,泛指在鋪上灰泥牆壁天花板上繪畫的畫作,14-16世紀流行於義大利

製作方法

[編輯]
逐出伊甸園,1424或1425年
禁果的誘惑(原罪),1425年

通常是先在牆壁上抹上幾層灰泥,有時多達四層。在倒數第二層(義大利文:arricciato,意為粗抹)上勾出要畫的圖形(即初步輪廓,義大利文:sinopia,義為草底)。然後刷最後一層石灰漿(義大利文:intonaco,意為刷灰)。研磨好的乾粉顏料摻入清,製成水性顏料,趁石灰漿未乾前,再將顏料塗在剛抹在牆壁表面的濕灰泥,刷灰面積夠一天的工作(義大利文:giornata,意為一日量),再等待灰泥乾燥凝固之後,便永久保存於牆壁表面。其缺點是乾得很快,繪圖者動作必須很快。

濕壁畫的創作與保存

[編輯]

「濕壁畫」是在牆壁上施塗顏料,以產生持久鮮亮圖像的技法。濕壁畫(fresco)表面層層相疊:首先在粗糙的牆面上打一層以石灰為主料的粗石膏底子,稱為粗灰泥層(arriccio)。之後,藝術家在這一層上畫出最初的草圖。因為這些草圖通常用紅石顏料來畫,所以被稱為鐵鏽紅英語Sinopia,這個意大利詞出自古代小亞細亞地區的錫諾普,當地以出產磚紅色土性顏料而聞名。接着再塗一層細灰泥層(intonaco),只需塗出足夠一天繪畫工作量的面積,稱為一天之量(giornata,出自意大利語giorno,意為「天」)。當這層灰泥尚且濕潤的時候,藝術家用浸泡過石灰水的顏料進行繪畫。細灰泥層陰乾之後,顏料就與之凝固在一起,形成了好壁畫/濕壁畫(buon fresco),字面即「好的壁畫」之意。細灰泥層一天就會乾,因此每次只能施塗一天之內能夠畫完的面積。繪製工作不得不在腳手架上進行,通常的作畫順序是從上到下,一次大約繪製長約1.2至1.8米的水平條帶。一層的畫作完成後,腳手架就降低至下面一層。為了避免與灰泥層的石灰發生化學反應,某些色彩必須乾塗(secco)上去;許多畫面的細節也都採用這種處理辦法。乾壁畫(fresco secco)並不像濕壁畫那樣與灰泥層牢固地凝為一體,所以隨着時間的流逝就會剝落。因此,有些濕壁畫曾經過了蛋彩顏料的潤色。

儘管耐久性是濕壁畫技術的主要追求,但多年來的戰爭與洪水仍舊對它造成了損壞。現代博物館的工作人員發明了將濕壁畫從牆壁上揭下來並轉移到別處進行保護的技術。1966年阿諾河泛濫之後,佛羅倫薩的許多濕壁畫就利用這種方法得以保存下來。這並不僅僅意味着保存藝術品,而且極大地豐富了關於保護濕壁畫這一任務的知識與技術。移動濕壁畫時,需要在畫面周圍開出相應的切口。接着用水溶膠將畫布式的固定材料粘在壁畫表面,這一部分的壁畫就可以被輕柔地剝離下來,轉移到新的支撐媒介上,除去固定材料之後懸掛別處。此類轉移濕壁畫的做法也使許多鐵鏽紅草圖重見天日,例如此處插圖中。 弗蘭切斯科∙特拉伊尼英語Francesco Traini 創作的濕壁畫,在1944年的大火中遭到嚴重破壞,不得不從牆壁上剝離下來以保存未遭火災損害的部分。在剝離過程中,細灰泥層下的底稿顯露出來。它們與壁畫作品尺寸相同,在風格上比完成後的壁畫自由。與壁畫相比,這樣的草圖通常更為直接地揭示着藝術家的個人風格,而壁畫的創作往往是在助手的協助下完成的。

著名作品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延伸閱讀

[編輯]
  • 《詹森藝術史》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