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大爭霸 (1978年電視劇)
星際大爭霸 Battlestar Galactica | |
---|---|
類型 | 科幻 |
原作 | 格林·拉森(Glen A. Larson) |
主演 | 理查·哈契(Richard Hatch) 德克·班奈迪特(Dirk Benedict) 隆·古林(Lorne Greene) |
國家/地區 | 美國 |
集數 | 21 |
每集長度 | 60分鐘 |
播出資訊 | |
首播頻道 | 美國廣播公司(ABC) |
播出日期 | 1978年9月17日—1979年4月29日 |
《星際大爭霸》(英語:Battlestar Galactica,中國大陸譯《太空堡壘卡拉狄加》,香港譯《太空堡壘卡拉狄加》)是美國科幻電影以及電視劇,最初是在1978年製播,製作人格林·拉森(Glen A. Larson),由隆·古林(Lorne Greene)、理查·哈契(Richard Hatch)、以及德克·班奈迪特(Dirk Benedict)主演。在2003年,科幻頻道(Sci-Fi Channel)重拍它,由愛德華·詹姆斯·奧莫斯(Edward James Olmos)取代隆·古林演出艾達瑪指揮官的角色,之後在2005年1月起在科幻頻道開始每週上映。(關於改編新作,請參見《星際大爭霸2005》一文。)
1978年原始試播影片劇情概要
[編輯]《星際大爭霸》的故事背景是設定在一個遙遠的星系,他們正處於一個稱為「第七個千年」的時期。十二個殖民地(行星)上的人類已經跟一種稱為賽隆人(Cylons)(香港譯為「西朗星人」)的機器人進行了長達千年之久的戰爭,賽隆人的目的是要滅絕所有人類。
賽隆人突然透過人類議員巴爾它伯爵(Count Baltar)的外交頻道要求和平協議。人類領導者和艦隊指揮官們,被賽隆人的和平協議弄得自滿和鬆懈。所有人類的戰艦,包括稱為戰星(battlestar)的十二艘母艦,被邀請前往參加停戰會談,以完成和平協議的最後步驟。這其實是個騙局——巴爾它為了追求個人的權利和榮耀,因而背叛了人類,而且賽隆人並沒有真正地計畫要和平。
艾達瑪(Adama)(香港譯為「艾當」), 銀河號戰艦(Battlestar Galactica)的指揮官,對於賽隆人的動機起疑。他下令由他最好的兩個飛行員,艾達瑪的長子艾波羅(Apollo)(香港譯為「亞波羅」)以及另外一位,進行正規巡邏任務。艾達瑪的另一個兒子,薩克(Zac),說服了第二個飛行員讓他去。
這次的巡邏,發現了許多藏匿著的賽隆戰機中隊,同時他們也被發現了。賽隆人在巡邏隊返回銀河號的途中,干擾他們的通訊。薩克的戰機被擊中,速度減慢,使得艾波羅必須拋下他,才能及早對艦隊進行警告。當艾波羅再趕來救人時,薩克已經被賽隆人殺害了。
儘管總統的命令是克制,艾達瑪還是能夠在賽隆戰機大隊展開攻擊前,將銀河號進入備戰狀態,不過其他戰星卻沒辦法。結果就是艦隊大部分遭到突襲與殲滅。
在戰爭期間,艾波羅告訴艾達瑪他發現賽隆戰機掛載著燃料槽。艾達瑪了解到它們的目的是延伸賽隆基地艦(basestar)的戰機攻擊範圍。他命令銀河號撤退,以能及時保衛它的家園,凱布卡(Caprica)。
不過一切都太遲了,到家之後他發現只剩下遭到賽隆基地艦蹂躪的廢墟。艾達瑪接著了解到所有十二個殖民地都是同樣的命運。在毀滅人類的殖民地之後,這些基地艦便繼續前往「停戰會談」地點去摧毀剩下的戰星。
殖民地文明面臨毀滅,賽隆人也持續滅絕人類的行動。艾達瑪呼籲每艘可以升空的太空船逃離賽隆人前來。唯一的希望是銀河號可以保護這個艦隊越久越好,讓他們可以找到傳說中的第十三個人類殖民地——地球。也許地球有足夠的科技,可以擊敗賽隆人。傳說和神話記載這個殖民地只有寇伯(Kobol)的最後貴族知道。寇伯這個行星,早在千年以前人類大舉前往探索外太空時期,就已經廢棄了。
協助艾達瑪尋找地球的是泰(Tigh)上校,銀河號的大副,以及由艾波羅(艾達瑪剩下的兒子)、史巴克(Starbuck)(香港譯為「亞畢」)、與布瑪(Boomer)領導的毒蛇機(viper)飛行員中隊。賽隆領導人輕蔑地窩藏一個短暫有用的背叛者--巴爾它,決定處決他。在電影裡面,巴爾它被斬首。不過在電視影集裡面,死刑在斬首之前暫停以讓他幫助賽隆人獵殺剩下的人類。
銀河號和逃難太空船組成的流亡艦隊,在度假星球凱樂隆(Carillon)周圍,獲得了短暫的喘息機會。但是凱樂隆上的原住民歐比人(Ovions)的目的,其實是拖住人類,以讓賽隆人聚集兵力來摧毀人類艦隊。歐比人利用這個情況,綁架難民艦隊的航員和旅客以做為食物。艾波羅和史巴克在調查夥伴失蹤事件時,發現了這個陰謀。在救出被囚禁的夥伴之後,艾波羅和史巴克在與賽隆人交火之際,點燃了行星地底下埋藏的泰里恩(Tylium)礦藏。
在此同時,新的議會相信賽隆人已經被遠遠地拋在後頭,所以堅持應該要趁機舉行慶祝會。議會安排了派對和頒獎宴會,要求所有戰機飛行員都要參加,一位坦率的議員更要求不准帶武器,完全忽略賽隆人的威脅。賽隆人以為所有的戰機飛行員都參加了凱樂隆星上的頒獎宴會,就對軌道上的銀河號發動戰機攻擊。不過艾達瑪和泰早就懷疑這是陷阱,所以安排由地勤人員偽裝成大部份的戰機飛行員。真正的飛行員一直在待命,並成功地擊退了賽隆戰機。
再一次地,艾波羅知道賽隆戰機無法在沒有補給船的情況下遠航。艾波羅和史巴克前往獵殺這些另外的艦艇,然後在凱樂隆星的背面發現了一艘賽隆基地艦。在違抗艾達瑪指揮官的返航命令後,艾波羅和史巴克決定嘗試摧毀它,讓難民艦隊可以逃避追擊。他們兩人使用無線電通訊來愚弄賽隆人,讓它們以為至少有六個毒蛇機中隊即將前來攻擊。賽隆基地艦下降進入凱樂隆星的大氣層以躲避偵測,卻被火網爆破凱樂隆星時一同被摧毀。
儘管獲得了勝利,人類意識到,賽隆人仍會繼續追擊他們,所以他們展開了他們「孤獨的探索旅程,找尋一顆以地球為名的閃亮行星。」
演員陣容
[編輯](領銜主演)
- 理查·哈契(Richard Hatch):艾波羅(Apollo)上尉
- 德克·班奈迪特(Dirk Benedict):史巴克(Starbuck)中尉
- 隆·古林(Lorne Greene):艾達瑪(Adama)指揮官
(共同主演,依字母順序表列)
- 泰瑞·卡特(Terry Carter):泰(Tigh)上校
- 約翰·科力可斯(John Colicos):巴爾它(Balter)伯爵
- 諾·哈拉威(Noah Hathaway):巴克西(Boxey)
- 小賀伯特·傑佛遜(Herbert Jefferson, Jr.):布瑪(Boomer)中尉
- 瑪琳·簡森(Maren Jensen):雅典娜(Athena)中尉
- 安·洛克哈(Anne Lockhart):希芭(Sheba)中尉
- 蘿瑞特·史班(Laurette Spang):卡西歐佩亞(Cassiopeia)
- 湯尼·史瓦茲(Tony Swartz):喬立(Jolly)上士
(電影版客串演出,依字母順序表列)
(影集版客串演出,依字母順序表列)
- 梅樂迪·安德森(Melody Anderson):布蘭達(Brenda)
- 弗瑞德·阿斯泰(Fred Astaire):可米倫(Chameleon)及迪米崔(Dmitri)上尉
- 伊娜·巴林(Ina Balin):提妮亞(Tinia)長老
- 小艾德·貝格利(Ed Begley, Jr.):格林賓(Greenbean)
- 雷·波格(Ray Bolger):維克多(Vector)
- 洛伊德·布里吉(Lloyd Bridges):凱恩(Cain)指揮官
- 約翰·德蘭西(John de Lancie):某軍官
- 約翰·杜拉漢(John Dullaghan):威爾克(Wilker)博士
- 布麗特·艾克蘭(Britt Ekland):天娜(Tenna)
- 約翰·芬克(John Fink):佩恩(Payne)博士
- 強納森·哈里斯(Jonathan Harris):路西法(Lucifer)的配音
- 奧黛麗·蘭德斯(Audrey Landers):米莉(Miri)
- 派崔克·麥克尼(Patrick Macnee):依柏勒斯(Iblis)伯爵及賽隆隊長的配音
- 愛德華·馬哈爾(Edward Mulhare):約翰
- 喬治·馬達克(George Murdock):沙力克(Salik)博士
- 丹·歐賀利(Dan O'Herlihy):拉比修(Ravishol)博士
- 布洛克·彼得斯(Brock Peters):索隆(Solon)
- 珍·西摩爾(Jane Seymour):沙麗娜(Serina)
- 布瑞特·索門斯(Brett Somers):貝樂比(Belloby)長老
- 波比·范(Bobby Van):海克特(Hector)
創作團隊:
- 格林·拉森(Glen A. Larson):原創人、製作人、劇本作者、主題曲共同作曲者
- 唐納·貝利沙利(Donald P. Bellisario):製作人
- 萊斯里·史帝文斯(Leslie Stevens):製作人
- 史都·菲利普斯(Stu Phillips):配樂、主題曲共同作曲者
- 洛杉磯愛樂管弦樂團(L.A. Philharmonic):演奏
播映歷史
[編輯]影集開頭的旁白是這麼說的:「有些人相信這裏的生命是起源於外太空,橫跨整個宇宙,來自可能是埃及人、托爾鐵克(Toltec)人、或是瑪雅人的祖先的人類種族。他們可能是偉大金字塔的建築師,或者是失落的姆大陸、亞特蘭蒂斯的居民。有些人相信他們可能是人類的兄弟,而他們現在在遙遠的星際間,為了生存而奮戰。」
這個系列影集的前導版,700萬美元的高成本在當時是首屈一指的,最早是剪輯成125分鐘長的版本於1978年7月在加拿大、西歐、以及日本各地的戲院上映。
1978年9月17日,一刀未剪,148分鐘長的前導版在美國廣播公司(ABC)首播,經尼爾森收視率調查得到了驚人的結果,有6500萬觀眾收看它。但在播映到約三分之二處,ABC插播了大衛營和談在白宮的特別報導,由以色列總理比金(Menachem Begin)與埃及總統沙達特(Anwar Sadat)簽署和平協議,美國總統卡特做見證。在儀式的報導結束後,ABC才繼續把剩下的部分播完。
1978年,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控告環球影業(《星際大爭霸》的製作公司)抄襲,宣稱後者從《星際大戰》剽竊了34個不同的創意。環球影業馬上反控,宣稱《星際大戰》其實是從1972年的電影《魂斷天外天》(Silent Running),和1940年代的《巴克·羅傑斯》影集剽竊創意。因為沒有繼續下去的價值,所以這些訴訟在1980年終於被撤銷。
隨著影集一集一集地播出,收視率也開始下滑,不過它還是繼續留在這個夢寐以求的星期日晚上時段。雖然每集的預算高達100萬美元,但是影集仍然因為預算限制而重複使用許多特效鏡頭,所以許多評論家嘲弄說這是「越演越單調」(overplayed into tedium)。
在1979年4月中,ABC高層腰斬了這個依然高收視率的節目。一些來源指出,一集100萬美元的高成本導致了這部影集的下檔。其他人則認為這是ABC一次失敗的嘗試,他們想要把另一部由羅賓威廉斯主演的喜劇《外星驕客》(Mork & Mindy,在台灣曾由華視播出)移到這一個更為有利可圖的時段(但《外》劇的收視率遠比《星際大爭霸》來得差,幾乎是垂直向下掉)。這個腰斬的舉動大大地激怒了觀眾們,他們在ABC公司外面抗議,後來甚至導致了一個住在明尼蘇達州聖保羅市的一個15歲男孩——艾迪·希德(Eddie Seidel)的自殺,因為他對這部影集實在是太著迷了。[1]1979年5月18日,前導版的電影版本開始在美國各地的電影院上映。
參見:《星際大爭霸》集數列表。
所參考的宗教與神話
[編輯]希臘神話
[編輯]賽隆人盔甲的設計很清楚是來自古羅馬人,而殖民地飛行員的頭盔則是來自古埃及。人類文明的誕生地是一個叫做寇伯的遙遠星球,製作單位也到埃及金字塔周圍拍攝外景。這也是為了說明這是地球的起源,影集裡提到的地球也就是我們的地球。
摩爾門教的影響
[編輯]也許很少人注意到影集參考到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通常稱為摩爾門教)的神學。製作人格林·拉森是這個教會的成員。
影集和摩爾門教之間相對應的地方包括:
- 人類種族由艾達瑪(Adama)指揮官帶領,他的名字和第一個人類亞當(Adam)的名字具有相似性。
- 影集劇情的中心是描述傳說中的第十三個殖民地,位於距離前十二個殖民地很遙遠的某處。在摩門教裡沒有所謂的「第十三個支派」的教條或是文化參考。不過還是有些相對應的地方可能就是啟發這個「第十三個支派」的主意:
- 殖民地是由總統帶領的十二人組成的議會所治理。而摩爾門教教會則是由一位領導人,加上兩位諮理協助,以及十二位使徒所共同主持。
- 婚姻在《星際大爭霸》神話和摩門教信仰裡是代表永恆的誓約。
- 「光之船」上的生命說:「我們曾經是你們現在這副模樣;你們也將成為我們現在這副模樣。」這是對應到摩爾門教信仰裡的上帝曾經是人。
這些相對應的地方可以參考「星際大爭霸和摩爾門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有更進一步的探討。
其他系列
[編輯]星際大爭霸1980
[編輯]在這個1980年播映的續篇裡,艦隊總算找到地球,並秘密地保護它免於賽隆人的攻擊。這個系列很快就失敗了,低廉的預算、飽受批評的劇本、極差的播映時段(星期日晚上七點,這個時段通常是保留給家庭導向的節目,具體地說,60分鐘)。影集也明顯地回收利用了舊系列的戰鬥場景,這讓影迷們覺得更加沮喪。唯一的例外是「史巴克回歸」(The Return of Starbuck)這一集,它是這個系列評價最高的一集,也是最後一集,之後就匆匆下檔了。
某些電視台在重播《星際大爭霸》時會將這個系列一起重播。
再生的嘗試
[編輯]舊系列產生了一股影迷狂熱,這份狂熱支持了格林·拉森和理查·哈契(彼此間互相獨立)讓影集再生的努力。哈契甚至在1990年代中期拍攝了一段示範影片,由舊系列的演員結合了最新的特效共同演出。這段影片,取名為《星際大爭霸:第二擊》(Battlestar Galactica: The Second Coming)在許多科幻影友會上播映,但是並沒有產生新的系列影集。
星際大爭霸2003
[編輯]2003年12月8日,美國科幻頻道重拍星際大爭霸,製播放映了一部四小時長的迷你影集,並且在播映後受到好評。迷你影集的成功也促成了一部新的系列影集的誕生,2004年10月起於英國Sky One頻道播放,2005年1月14日起於北美全國廣播公司(NBC)上播放。在正規電視影集開播前5天,該頻道還特地重新剪輯播放了一個新版的迷你影集。
關於新版改編作品,請參閱《星際大爭霸2003》一文。
其他媒體
[編輯]多年來,出版了許多以系列影集為基礎的小說,包括了影集劇本(包含舊系列和《星際大爭霸1980》的試播章節)小說化和原創故事。在1990年代,原始系列演員理查·哈契共同撰寫了幾本以原始系列為基礎的新小說,這是他試圖讓影集重生行動的一部份。
漫威漫畫(Marvel Comics)在1978年與1981年間短暫地出版了一部以舊系列為基礎的系列漫畫書。
在Sony PS2以及MS Xbox的平台上都有《星際大爭霸》的電子遊戲。
時間單位與特殊用語
[編輯]在《星際大爭霸》裡,人們用奇怪的單位來衡量時間。
- micron約等於一秒。(為了更混淆觀眾,micron有時也用來表示太空中的距離,雖然它明顯地遠大於百萬之一英呎(0.0000394英吋)。)
- centon約等於一分。
- centar約等於一小時。
- secton約等於一週。
- sectar約等於一月。
- yahren(有時也用yaron)約等於一年。
這些單位在1970年代末期和1980年代初期,於美國東北部市區與市郊使用電腦上BBS的男性之間頗為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