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范甘迪
個人資料 | |
---|---|
出生 | 加利福尼亞州印第奧 | 1959年8月26日
國籍 | 美國 |
職業資料 | |
大學 | 紐約州立大學布魯克波特 |
教練生涯 | 1981年–至今 |
生涯歷史 | |
教練時期: | |
1981–1983 | 佛蒙特大學 (助理) |
1983–1986 | Castleton |
1986–1987 | 凱尼休斯學院 (助理) |
1987–1988 | 福坦莫大學 (助理) |
1988–1992 | 馬薩諸塞大學洛厄爾分校 |
1992–1994 | 威斯康星大學 (助理) |
1994–1995 | 威斯康星大學 |
1995–2003 | 邁阿密熱火 (助理) |
2003–2005 | 邁阿密熱火 |
2007–2012 | 奧蘭多魔術 |
2014–2018 | 底特律活塞 |
2020–2021 | 紐奧良鵜鶘 |
生涯焦點與獎項 | |
NBA明星賽東區主教練:2005、2010 |
斯坦·范甘迪(英語:Stan Van Gundy,1959年8月26日—),美國籃球教練,曾任NBA邁阿密熱火隊,奧蘭多魔術主教練,底特律活塞主教練兼任球團籃球事務部副總裁。他作為NBA主教練的常規賽總成績為554勝425負,勝率56.6%。
大學籃球
[編輯]斯坦·范甘迪生於加州的印第奧。其父親比爾·范甘迪在1977-1982年間執教布魯克波特紐約州立大學的籃球隊,將斯坦·范甘迪召入隊中。1981年,大學四年級的范甘迪被選為紐約大學系統年度運動員。1981-1983年他擔任佛蒙特大學籃球隊的助理教練。1983-1986年擔任卡瑟頓州立學院(Castleton State College)籃球隊的主教練,成績為68勝18負[1]。 1987年和1988年他分別作為卡尼西斯學院(Canisius College)和福德漢姆大學(Fordham University)的助理教練工作。1988-1992年他擔任洛威爾麻省大學主教練。1994年起他接替了現任NBA副總裁的斯圖·傑克遜擔任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籃球隊主教練,成績為13勝14負[2],在隨後的大十區錦標賽(Big Ten Tournament)中取得第9的成績,之後被解職。
NBA
[編輯]邁阿密熱火
[編輯]1995年范甘迪來到邁阿密熱火,開始在帕特·萊利手下擔任助理教練。1997年成為助理主教練。2003-2004賽季開賽前,萊利突然辭職,擔任球隊的總經理,斯坦·范甘迪開始擔任熱隊主教練。這一賽季的邁阿密熱火在開局遇到七連敗之後,憑藉德韋恩·韋德的傑出表現,最終取得了42勝40負的成績,比前一個賽季多贏了25場。進入季後賽之後,他們在第一輪以4-3淘汰了新奧爾良黃蜂隊。但在第二輪里以2-4敗給印第安納步行者隊。
2004-2005賽季前,萊利以拉瑪爾·奧多姆等人從洛杉磯湖人隊交易到了沙奎爾·奧尼爾,以加強熱隊的實力。上半個賽季,邁阿密熱火取得了東部第一的成績,斯坦范甘迪也成為了熱隊歷史上第一位全明星主帥,並率領東部明星聯隊取得了勝利。整個常規賽熱隊取得了59勝,排名東部聯盟第一。在季後賽中,他們先後以四比零贏下了紐澤西籃網隊和華盛頓奇才隊,進入東部決賽,卻以3-4輸給了底特律活塞隊。2005-2006賽季開始就有萊利將會重掌球隊的猜測。12月12日范甘迪辭去主教練職務,但他強調他辭職是為了給家庭留出更多的時間。他的熱隊執教紀錄為112勝73負,勝率0.605。萊利再次出任主教練,並帶領熱隊獲得2005-2006賽季NBA總冠軍。
奧蘭多魔術隊
[編輯]2007年5月印第安納步行者隊希望范甘迪可以接替被解僱的里克·卡萊爾來擔任該隊主教練,范甘迪拒絕了這個邀請,但開始尋求別的教練職務。他被認為是奧蘭多魔術隊和薩克拉門托國王隊的主教練候選人。6月1日佛羅里達大學籃球隊主教練比利·多諾萬接受了魔術隊的邀請,成為魔術隊的主教練。但在6月6日,多納萬和魔術隊達成協議,放棄魔術隊合同,重新回到佛羅里達大學任教[3]。魔術隊隨後決定范甘迪成為主教練。
范甘迪在魔術的第一個賽季,帶隊取得了52勝的成績,獲得了從1995-1996賽季以來的第一個分區冠軍,同時在東部聯盟排名第三。在季後賽第一輪中,魔術隊以4-1擊敗了多倫多猛龍隊,得以從1996年之後第一次進入東部聯盟半決賽。但隨後以1-4負於菲利普·桑德斯執教的底特律活塞隊而出局。2008-2009賽季,范甘迪的執教取得了更好的成績。以德懷特·霍華德領軍的魔術隊取得了59場勝利,這是魔術隊的第二好成績,僅次於1995-1996賽季的60勝,同時再次獲得了分區冠軍。在東區半決賽中,魔術隊以4-3戰勝了去年的冠軍波士頓凱爾特人隊,又在決賽中以4-2戰勝了東部常規賽成績最好的克利夫蘭騎士隊,使得從1995年之後第一次進入了總決賽,對手是洛杉磯湖人隊,最終以1:4敗北。2009-2010年球季,與去年成績相同,連續三年取得分區冠軍,前兩輪都以4-0橫掃山貓隊和老鷹隊,在東區決賽中魔術隊以2-4落敗於去年東區半決賽對手波士頓凱爾特人隊無法連續兩年進總決賽。2010-2011球季,魔術隊以52勝30敗以東男組第二名再度打進季後賽,只是在首輪2-4反倒被老鷹隊淘汰。2011-2012球季,魔術隊以37勝29敗東南組第三再度打進季後賽,只是在首輪1-4反倒被溜馬隊淘汰。2012年5月21日,魔術隊與范甘迪截止僱傭關係。
底特律活塞隊
[編輯]2014年5月14日,范甘迪與活塞達成5年3500萬美元合約協議,他除了成為活塞新總教練外,還兼任球團籃球事務部副總裁。接替活塞代理總教練約翰·勞爾擔任新任活塞總教練。
2014年12月,范甘迪在尋求交易未果的情況下直接裁退了球隊中薪水最高的球員約什·史密斯,引發軒然大波。史密斯還剩2年2700萬美元的合同尚未履行,這些薪水將根據延伸條款均分至今後5年計入工資帽。史密斯曾被認為是聯盟中運動力最強的大前鋒球員,以蓋帽和扣籃聞名,但2013年高薪轉投活塞以後,過分沉迷於命中率低下的中遠距離投射,又壓縮了隊內潛力內線格雷格·門羅的上場時間,導致其不滿意欲出走,球隊戰績也十分糟糕。范甘迪上任後希望將其交易,無人願意接手後將其裁退。之後活塞竟一改頹勢,取得了一波6連勝(截至2015年1月6日客場擊敗衛冕冠軍聖安東尼奧馬刺),而裁退史密斯之前活塞33場比賽總共只贏了5場,此舉因此被球迷調侃將有可能幫助范甘迪取得年度最佳總經理獎。
底特律活塞中鋒德拉蒙(Andre Drummond)今天搶下22分13籃板,助球隊以105比95擊敗亞特蘭大老鷹,送給活塞總教練范甘迪執教生涯第400勝。
經過會談范甘迪會走完合約的最後一年,但老闆Tom Gores希望他能專心執教。2018年5月7日與活塞分道揚鑣。
紐奧良鵜鶘隊
[編輯]2020年10月21日,范甘迪與鵜鶘達成4年合約協議,接替原總教練阿爾文·簡崔擔任總教練。2021年6月16日與鵜鶘分道揚鑣。
家庭
[編輯]斯坦已緍,並育有四名子女[4]。他的父親比爾·范甘迪以前是一間大學的籃球隊主教練,而他的弟弟傑夫·范甘迪是紐約尼克斯隊和休斯頓火箭隊前主教練。
主教練戰績
[編輯]隊伍 | 年份 | 常規賽 | 季後賽 | ||||
---|---|---|---|---|---|---|---|
比賽 | 勝 | 負 | 勝率 | 排名 | |||
MIA | 2003-04 | 82 | 42 | 40 | .512 | 東南賽區第二名 | 第二輪失利 |
MIA | 2004-05 | 82 | 59 | 23 | .720 | 東南賽區第一名 | 東區決賽失利 |
MIA | 2005-06 | 21 | 11 | 10 | .524 | 東南賽區第一名 | |
ORL | 2007-08 | 82 | 52 | 30 | .634 | 東南賽區第一名 | 第二輪失利 |
ORL | 2008-09 | 82 | 59 | 23 | .720 | 東南賽區第一名 | 總決賽失利 |
ORL | 2009-10 | 82 | 59 | 23 | .720 | 東南賽區第一名 | 東區決賽失利 |
ORL | 2010-11 | 82 | 52 | 30 | .634 | 東南賽區第二名 | 第一輪失利 |
ORL | 2011-12 | 66 | 37 | 29 | .561 | 東南賽區第三名 | 第一輪失利 |
DET | 2014-15 | 82 | 32 | 50 | .390 | 中央賽區第五名 | 未進入 |
DET | 2015-16 | 82 | 44 | 38 | .537 | 中央賽區第三名 | 第一輪失利 |
DET | 2016-17 | 82 | 37 | 45 | .451 | 中央賽區第五名 | 未進入 |
DET | 2017-18 | 82 | 39 | 43 | .476 | 中央賽區第四名 | 未進入 |
NOP | 2020-21 | 72 | 31 | 41 | .431 | 西南賽區第四名 | 未進入 |
總計 | 979 | 554 | 425 | .566 |
注釋
[編輯]- ^ 卡瑟顿州立学院篮球队统计. [2009-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1-21).
- ^ Year-by-Year Records 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籃球隊統計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7-09-27.
- ^ Reports: Donovan Almost Out, Van Gundy Almost In for Magic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BA.com. Retrieved on June 5, 2007.
- ^ NBA Coaching Bio. [2009-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