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純真消逝的年代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少女洛荷
Lore
電影海報
基本資料
導演凱特·紹特蘭
監製
編劇
原著暗室英語The Dark Room (Seiffert novel)
蕾切爾·賽費特英語Rachel Seiffert作品
主演
配樂馬克斯·李希特
攝影亞當·阿卡波英語Adam Arkapaw
剪輯維羅妮卡·詹尼特英語Veronika Jenet
製片商
片長109分鐘[1]
產地
語言
上映及發行
上映日期
發行商
預算4,300,000歐元[2]
票房2,362,019美元[3]
各地片名
中國大陸少女洛荷
臺灣純真消逝的年代

少女洛荷》(德語:Lore[ˈloːʁə])是一部2012年德國澳大利亞合拍的戰爭劇情電影,由凱特·紹特蘭導演,薩斯基亞·羅森達爾主演,劇本改編自蕾切爾·賽費特英語Rachel Seiffert寫於2001年的小說《暗室英語The Dark Room (Seiffert novel)》。故事講述了黨衛軍高官之女洛荷面對納粹德國的敗亡,必須經歷一段刻骨銘心的成長之旅。

《少女洛荷》於2012年6月9日在悉尼電影節英語Sydney Film Festival上首映,同年9月20日和11月1日分別在澳大利亞和德國公映,並代表澳大利亞角逐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劇情

[編輯]

漢內洛蕾·「洛荷」·德雷斯勒(Hannelore "Lore" Dressler,薩斯基亞·羅森達爾飾演)本來與家人們生活在德國西南部,但隨着二戰結束,洛荷的父母也因納粹黨高官的身份受到同盟國當局的通緝。在父母為逃脫逮捕而消失後,洛荷只得帶領她的兄弟姐妹們長途跋涉900多公里,前往遠在漢堡附近胡蘇姆灣英語Bay of Husum的祖母家。他們一路上躲避着盟軍士兵的搜索,也遇到了形形色色的德國人。機緣巧合下,一名自稱托馬斯(Thomas,凱-皮特·馬立納德語Kai-Peter Malina飾演)的年輕男子加入了他們的行列,沿途護送着他們前行。自幼的家庭教育讓洛荷起初十分反感托馬斯猶太集中營倖存者的身份,但隨着故事發展,二人的關係也愈加親近。與此同時,洛荷逐漸認識到她的父母與納粹德國的另一面,這一切都動搖着她一直以來的信仰。

角色

[編輯]
演員 角色
薩斯基亞·羅森達爾 漢內洛蕾·「洛荷」·德雷斯勒
Hannelore "Lore" Dressler
凱-皮特·馬立納德語Kai-Peter Malina 托馬斯
Thomas
內勒·特雷布斯德語Nele Trebs 莉澤爾
Liesel
尤拉西納·拉爾迪英語Ursina Lardi 穆蒂(母親)
Mutti (the mother)
漢斯-約亨·瓦格納德語Hans-Jochen Wagner 瓦蒂(父親)
Vati (the father)
安德烈·弗里德
André Frid
君特
Günther
米卡·賽德爾德語Mika Seidel 于爾根
Jürgen
埃娃-瑪麗亞·哈根英語Eva-Maria Hagen 奧米(祖母)
Omi (the grandmother)
尼克·豪拉斯切克
Nick Holaschke
彼得
Peter
斯文·皮皮格英語Sven Pippig 鮑爾
Bauer
菲利普·韋格拉茨英語Philip Wiegratz 赫爾穆特
Helmut

製作

[編輯]

電影製片保羅·韋爾什英語Paul Welsh很早就確定了改編蕾切爾·賽費特英語Rachel Seiffert原著小說的計劃,並邀請羅賓·慕克吉英語Robin Mukherjee (writer)為本片撰寫劇本。當凱特·紹特蘭作為導演加入後,又修改了部分劇本內容,以便更好契合她的風格。電影開拍後,劇組才敲定本片將主要採用德語對白,這使得拍攝進程延期一年,其中一家來自英國的資助機構則以其不允許支持非英語電影的準則宣布退出。[4]

發行

[編輯]

本片於2012年6月9日在悉尼電影節英語Sydney Film Festival上首映,隨後於8月2日在洛迦諾電影節上展映,並贏得了大廣場獎(Piazza Grande Awards)下設的觀眾獎(Prix du public UBS)。[5]本片後來又在全球各大電影節上亮相。[6]在11月舉辦的斯德哥爾摩電影節上,本片一舉拿下四項大獎,包括最佳影片銅馬獎。[7]本片曾代表澳大利亞角逐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但未能入選最終名單。[8]

本片於2012年9月20日登陸澳大利亞院線,並於同年11月1日在德國上映。電影還於次年2月陸續在法國、比利時和愛爾蘭上映,同時也曾在美國和英國有限上映[6]

反響

[編輯]

專業評價

[編輯]

娛樂周刊》的編輯莉薩·施瓦茨鮑姆英語Lisa Schwarzbaum給予本片B+的評價,並表示:「這部由凱特·紹特蘭執導的電影層層深入而引人入勝,充滿了浮光掠影式的破碎意象,當孩子們行進於陌生的鄉間,現實則衝擊着他們原有的道德觀念。對於薩斯基亞·羅森達爾飾演的憂鬱少女洛荷而言,倘若過往所受的所有教育,那些關於希特勒、猶太人乃至祖國榮耀的理念完全錯誤,這會比行走於月球更令她難以接受。」[9]

SBS的編輯沙恩·丹尼爾森(Shane Danielsen)基於五星滿分為本片打出四星,認為電影畫面或許很美,但絕非資產階級審美,它也有殘酷的現實場景,反映出對中產階級禮節觀念的譴責,「這是一部本身就令人敬畏的作品」。[10]

2023年3月,本片在爛蕃茄發表「270部由21世紀女性執導的電影佳作」清單榜上有名[11]

獎項及提名

[編輯]

本片在2013年度澳大利亞影視藝術學院獎德國電影獎上斬獲頗豐,也曾獲多個國際電影節獎項與提名,包括洛迦諾電影節、斯德哥爾摩電影節和北京國際電影節等。[12]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Lore (15). British Board of Film Classification. 2012-12-07 [2012-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英語). 
  2. ^ Lore (2012). IMDB. [2021-06-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08) (英語). 
  3. ^ Lore (2012). Box Office Mojo. [2021-06-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5) (英語). 
  4. ^ Screenwriter Interview – Robin Mukherjee. Script Angel. 2013-07-02 [2015-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25) (英語). 
  5. ^ Palmarès 2012. Locarno Film Festival. 2012-08-11 [2012-1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18) (英語). 
  6. ^ 6.0 6.1 Lore (2012) Release Info. IMDb. [2021-06-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10) (英語). 
  7. ^ All winners from the 23rd Stockholm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Stockholm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2012-11-17 [2013-0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03) (英語). 
  8. ^ Spring, Alexandra. Australian film Lore up for an Oscar. Vogue. 2012-09-07 [2022-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09) (英語). 
  9. ^ Schwarzbaum, Lisa. Lore. Entertainment Weekly (New York). 2013-02-22: 59 (英語). 
  10. ^ Danielsen, Shane. Lore (review). SBS. 2012-06-12 [2013-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9) (英語). 
  11. ^ THE 270 BEST MOVIES DIRECTED BY WOMEN OF THE 21ST CENTURY. 爛番茄. 2023-03-09 [2023-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09). 
  12. ^ Lore - Awards. IMDB. [2015-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13) (英語).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