孿斑黛眼蝶台灣亞種
外觀
孿斑黛眼蝶台灣亞種 |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
綱: | 昆蟲綱 Insecta |
目: | 鱗翅目 Lepidoptera |
總科: | 鳳蝶總科 Papilionoidea |
科: | 蛺蝶科 Nymphalidae |
亞科: | 眼蝶亞科 Satyrinae |
屬: | 黛眼蝶屬 Lethe |
種: | L. gemina
|
亞種: | 孿斑黛眼蝶台灣亞種 L. g. zaitha
|
三名法 | |
Lethe gemina zaitha Fruhstorfer, 1914
|
孿斑黛眼蝶台灣亞種(Lethe gemina zaitha),又名阿里山褐蔭蝶、阿里山茶色日蔭蝶、黃褐雙眼蝶,是孿斑黛眼蝶下的一亞種,為台灣特有亞種。
物種描述
[編輯]本種雌雄斑紋相似。前翅背面在M1室內有一黑色小圓斑,腹面在M1室內有一小眼紋。後翅背面在Rs、M1、M3、CuA1室內有小黑斑,腹面在Rs及CuA1室內有外型相似的眼紋,而在CuA2室內有小眼紋。前後翅腹面中央有一條紅褐色波浪線紋貫穿[1]。
成蝶飛翔頗為靈活、敏捷。雌蝶產卵時將卵粒沿寄主植物葉背中肋排成一列產下,幼蟲有群聚性。幼蟲取食禾本科玉山箭竹,及芒草葉片[2]。幼蟲於冬季不休眠,會繼續進食,因此幼蟲齡期會到7~9齡不等[3]。
分類學
[編輯]分布與棲地
[編輯]本亞種僅分布於台灣,而孿斑黛眼蝶則呈現「臺灣—喜馬拉雅山區」間斷分布[3]。分布於四川、浙江、福建、臺灣、廣西、印度及越南[4]。本種在台灣主要棲息於中海拔之常綠闊葉林、箭竹林。可能一年一代。成蝶於森林林緣、箭竹林活動[2]。
發現歷史
[編輯]本亞種最早發現於阿里山附近[3]。
命名語源
[編輯]後翅腹面有兩個外型相似的眼紋而稱之為「孿斑」,由於最早在阿里山發現,故部分俗名有包含阿里山,其翅膀黃褐色而有黃褐雙眼蝶的俗稱。
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徐堉峰. 《臺灣蝴蝶圖鑑:蛺蝶》 初版. 台中市: 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2013 [2017-08-26]. ISBN 9789861776682. OCLC 8441186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01).
- ^ 2.0 2.1 臺灣生命大百科. 臺灣生命大百科. [2017-08-26] (中文(繁體)).
- ^ 3.0 3.1 3.2 呂至堅. 《蝴蝶生活史圖鑑》 初版. 台中市: 陳建仁. 2014. ISBN 9789861777849. OCLC 884751410.
- ^ 武春生; 徐堉峰. 《中国蝴蝶图鉴(全4册)》. 海峽書局. 2017-1. ISBN 9787556703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