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毓筠
外觀
孫毓筠 | |
---|---|
性別 | 男 |
出生 | 同治八年(1869年) 大清安徽壽州大柳樹 |
逝世 | 民國十三年(1924年) 中華民國北京 |
國籍 | 中華民國 |
別名 | 孫少侯 |
教育程度 | 私塾 |
職業 | 政治人物 |
活躍時期 | 20世紀 |
政黨 | 中國國民黨 |
親屬 | 叔祖 孫家鼐 |
孫毓筠(1869年—1924年),字少侯,安徽省鳳陽府壽州大柳樹人,中華民國政治人物。
生平
[編輯]孫毓筠的叔祖是孫家鼐。他是清朝廩貢生,直隸補用道。[1]1905年,孫毓筠受吳樾謀刺出洋考察政治五大臣事件的感召,決心參加革命,東渡日本,1906年,他在東京加入中國同盟會,捐獻大筆金錢給同盟會。1906年,萍瀏醴起義爆發,孫回國,在長江流域各地運動新軍。後在南京被捕入獄,供述稱「只談政治革命,不唱種族革命」,兩江總督端方遂替孫毓筠開脫了大逆不道的罪名,僅判處五年的監禁。1911年(宣統3年)辛亥革命中,他被革命派救出,任江浙聯軍總部副秘書長。
1911年12月2日,安徽臨時參事會選舉孫毓筠為都督,聘陳獨秀為秘書長。1912年1月2日孫毓筠就職,正式成立皖省軍政府。1912年4月,孫毓筠請辭,5月3日柏文蔚到安慶接任都督。7月,他被北京方面召還。此後他當選參議院議員,定居北京,歷任北京政府政治會議議員、總統府高等顧問。1914年(民國3年)3月18日,約法會議開幕,他當選約法會議議長。[1]1914年5月,他改任參政院參政,組織憲政研究會。
1915年(民國4年)8月,他與楊度、嚴復、劉師培、李燮和、胡瑛等人發起「籌安會」,孫毓筠為副理事長,鼓吹帝制。護國戰爭爆發,孫毓筠見滇、黔、桂、粵、浙五省獨立,袁世凱稱帝失敗,1916年(民國5年)4月12日,以患病為藉口,辭去參政一職[2],逃到天津。7月14日,黎元洪下令通緝他和楊度等8人[3]。1918年(民國7年)3月,他獲得特赦。
1924年(民國13年),他應河南督理胡景翼的邀請到開封,後來在開封病逝。享年53歲。
注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徐友春主編. 民国人物大辞典 増訂版.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7. ISBN 978-7-202-03014-1.
- 劉壽林等編. 民国職官年表. 中華書局. 1995. ISBN 7-101-01320-1.
- 約法會議秘書廳編,約法會議記錄,北京:約法會議秘書廳,1915年
中國(北京政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