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合包廂座車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
英國鐵路複合包廂座車 British Rail Composite Corridor | |
---|---|
概覽 | |
服務時間 | 19世紀至今 |
技術數據 | |
其它事項 | |
技術平台 | 英國鐵路1型客車(僅英國在鐵路客車標準化後) |
複合包廂座車(英語:Composite Corridor,客車代碼CK)是英國鐵路系統中在一節車廂內同時設有多種座位艙位的包廂鐵路客車。英國鐵路系統早在童年時期即有在同一節車廂內同時設有多種艙位座位包廂的鐵路客車。英國在20世紀50年代鐵路客車標準化後新引入的鐵路客車,僅「英國鐵路1型客車」存在這一類型的鐵路客車。英國鐵路系統中的「複合包廂座車/守車合造車」為整合了守車功能的複合包廂座車。
歷史
[編輯]早期非通道式車廂時期
[編輯]英國早在鐵路的童年時期即有為節約成本而在同一節車廂內設有多種艙位包廂的鐵路客車,那時的鐵路客車仍然是非通道式車廂。在萊昂內爾·托馬斯·卡斯沃爾·羅爾特所著的的Red for Danger: A History of Railway Accidents and Railway Safety(中文譯名:《紅色代表危險:鐵路事故和鐵路安全史》)一書中提到,1873年8月2日晚上在維岡出事的由加里東鐵路運營的那列火車上存在複合包廂座車。[1] 早期的複合包廂座車並沒有在內部設置連通同一節車廂內各個包廂的走廊,乘客更無法在各個車廂間走動。後來才在包廂一側增加了走廊,乘客可在一個車廂內的各個包廂間走動,但不能在同一列車內的各個車廂間走動。[2]
通道式車廂引入
[編輯]英國在引入通道式車廂後,乘客開始可以在不同車廂間走動。之後的「複合包廂座車」大致形成了今天包廂位於車廂一側、另一側是走廊、乘客可以在不同車廂間走動的格局。
存在於1923年至1947年期間,英國4家著名的大型鐵路運輸公司——大西部鐵路、倫敦米德蘭和蘇格蘭鐵路、倫敦和東北部鐵路、南部鐵路公司均有使用這一類型的鐵路客車。
1951年開始投入使用的「英國鐵路1型客車」,同時是英國鐵路公司[註 1]主導英國鐵路客車標準化後的第一代鐵路客車。「英國鐵路1型客車」是英國鐵路客車標準化後唯一設有「複合包廂座車」的鐵路客車,在一節車廂內同時設有一等座包廂和三等座包廂(英國的火車三等座在1956年改稱二等座)。其前後及中間共設有6個車門(分別位於車廂兩側,每側各3個)。中間車門處的門廳同時是同一車廂內兩種艙位的分隔處。包廂全部位於車廂一側,另一側是走廊。
「英國鐵路1型客車」複合包廂座車使用「BR1型」和「聯合型」[註 2]兩個型號轉向架的版本,構造速度為90英里/小時(約145千米/小時);使用「B4型」轉向架的版本,構造速度為100英里/小時(約160千米/小時)。
「英國鐵路1型客車」複合包廂座車的1個一等座包廂內設有6個座椅,座椅結構為一個長椅上安裝3個獨立的軟墊,並設有摺疊式扶手,其座椅高度適中,能夠為乘客帶來更加舒適的體驗。
「英國鐵路1型客車」複合包廂座車有兩個版本,這兩個版本一等座包廂相同,二等座包廂不同。初期供英格蘭中部、蘇格蘭、英格蘭東部、英格蘭東北部地區使用的版本,二等座包廂設有扶手,每個二等座包廂內設有6個座位,每節車廂定員42人(24個包廂一等座座位+18個包廂二等座座位)。初期供英格蘭南部、英格蘭西部、威爾士及由上述區域進入倫敦的列車使用的版本,二等座包廂沒有扶手(類似長椅),每個二等座包廂內設有8個座位,每節車廂定員48人(24個包廂一等座座位+24個包廂二等座座位)。後來這兩個版本的「英國鐵路1型客車」複合包廂座車開始混用,不再像初期一樣按使用區域選擇所使用的版本。
「英國鐵路1型客車」複合包廂座車和包廂二等座車的總數大於「英國鐵路1型客車」包廂一等座車的總數。「英國鐵路1型客車」複合包廂座車/守車合造車為整合了守車功能的複合包廂座車,其總產量很少。
「英國鐵路1型客車」複合包廂座車現已全部退出日常運營,但仍在觀光鐵路中使用。
長度 | 64英尺6英寸(19.66米) |
---|---|
寬度 | 9英尺3英寸(2.82米) |
高度 | 12英尺91⁄2英寸(3.90米) |
重量 | 32至37噸 |
軌距 | 1435毫米(標準軌) |
轉向架型號 | BR1型
聯合型[註 3] B4型 |
定員 | 24個包廂一等座座位+18或24個包廂二等座座位 |
構造速度 | 90英里/小時(約145千米/小時)[註 4] |
100英里/小時(約160千米/小時)[註 5] | |
製造廠商 | 德比鐵路車輛工廠 |
產量 | 1268節 |
編號號段 | 15000至16227 |
製造時間 | 1952年(一說1951年)—1961年 |
服務時間 | 1952年至今 |
相關條目
[編輯]
注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 Rolt, L.T.C; Kichenside, G.M. Red for Danger: A History of Railway Accidents and Railway Safety. David & Charles. 1982 [2020-1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5).
- ^ BR 43003 Mk 1 non-gangwayed Lavatory Composite built 1954. Vintage Carriages Trust. 2012-08-12 [2014-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