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最高會議
外觀
國防最高會議,是中國抗日戰爭初期設立的中國國民黨國防最高決策機關。[1]
歷史
[編輯]抗戰爆發後,1937年8月7日夜,國防會議與國防委員會舉行國防聯席會議,通過了「作戰期間關於黨政機一切事項應統一指揮」的決議。1937年8月10日中國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第五十一次會議,何應欽等五人聯名提議「原有國防委員會與國防會議,併合而設立國防最高會議」。
8月11日,中政會第五十一次會議通過此提案,設立國防最高會議,為「全國國防最高決定機關,對中央執行委員會政治委員會負責任」,並在其下設國防最高會議參議會;同日,中政會決定組織「陸海空軍大本營」,推舉蔣介石為大元帥,統帥全國陸海空軍。8月12日,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50次會議批准了《國防最高會議組織條例》。
1937年11月17日,中政會第59次常務會議議定「中央政治委員會暫行停止其職權,由國防最高會議代行」,國防最高會議成為最高政治指導、國防決策機構。
1939年1月28日,中國國民黨五屆五中全會決定,國防最高會議改組為國防最高委員會。
歷代領袖
[編輯]- 蔣中正:1933年2月10日-1935年12月7日
- 蔣中正:1936年7月14日-1937年8月11日
國防委員會主席
[編輯]- 汪兆銘:1937年3月3日-1937年8月11日
國防最高會議主席
[編輯]- 蔣中正:1937年8月11日-1939年1月28日
- 蔣中正:1939年1月28日-1947年4月24日
組成情況
[編輯]國防最高會議主席為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副主席為中央政治委員會主席汪精衛。
會議委員39人,包括:
-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9人
-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秘書長
- 中國國民黨中央各部委首長
- 中國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會常務委員
- 中央政治委員會委員、秘書長
- 五院院長、副院長
- 行政院秘書長
- 行政院各部部長
- 軍事委員會
- 委員
- 參謀總長、副參謀總長
- 軍令部、軍政部、軍訓部、政治部部長
- 國防最高會議參議院議長
- 由主席提出經國防最高會議通過者
會議主席從會議委員中指定9人為常務委員。[2]
參考文獻
[編輯]- ^ 林炯如、傅紹昌、虞寶棠編著,《中華民國政治制度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年,第300頁,ISBN 7-5617-1172-7
- ^ “蒋介石与战时外交制度”作者:陈雁《民国档案》2002年第1期. [2014-08-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