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因特拉肯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因特拉肯
Interlaken
市鎮
從施尼格普拉特看因特拉肯、下塞恩和馬滕,左上角為圖恩湖
從施尼格普拉特看因特拉肯、下塞恩和馬滕,左上角為圖恩湖
因特拉肯旗幟
旗幟
因特拉肯官方圖章
圖章
因特拉肯在因特拉肯-上哈斯利區的位置
因特拉肯在因特拉肯-上哈斯利區的位置
因特拉肯在瑞士的位置
因特拉肯
因特拉肯
坐標:46°41′0″N 7°52′0″E / 46.68333°N 7.86667°E / 46.68333; 7.86667
國家 瑞士
伯爾尼州
因特拉肯-上哈斯利區
面積
 • 總計4.4 平方公里(1.7 平方英里)
海拔 (修道院)568 公尺(1,864 英尺)
最高海拔557 公尺(1,827 英尺)
最低海拔1,577 公尺(5,174 英尺)
人口(2024年1月1日)
 • 總計6,169人
 • 密度1,402人/平方公里(3,631人/平方英里)
時區CETUTC+1
 • 夏時制CESTUTC+2
郵編3800
網站www.interlaken-gemeinde.ch

因特拉肯(德語:Interlaken德語發音:[ˈɪntɐlaːkn̩];又譯作煙特勒根茵特拉肯)是瑞士伯恩州因特拉肯-上哈斯利區的一個市鎮,最低點海拔557米,最高點海拔1577米,總面積為4.4平方千米,截至2024年1月1日總人口為6169人(因特拉肯、馬滕和下塞恩總人口為16000人)。[1]其位於布里恩茨湖圖恩湖之間沖積平原上的阿勒河段,所以因特拉肯的字面意思為「在湖泊之間」(源自拉丁語Inter Lacus)。[2]

因特拉肯市與同樣位於兩湖泊附近的馬滕下塞恩伯尼根等市鎮接壤,其合併在一起成為瑞士伯爾尼高地著名的旅遊目的地,也是通往該地區其他山脈湖泊(如南部的少女峰)和市鎮的重要交通門戶。[3]

地理

[編輯]
ISS拍攝的布里恩茨湖和圖恩湖
19世紀的版畫中的因特拉肯,可見旅遊業的繁榮

因特拉肯市位於伯爾尼高地,夾在西邊圖恩湖和東邊布里恩茨湖之間的沖積平原Bödeli上,阿勒河(Aare)從圖恩湖經因特拉肯市區流向布里恩茨湖,長近六公里。另一條河流呂奇訥河(Weisse Lütschine)從南部的勞特布倫嫩山谷流入布里恩茨湖,但沒有流經因特拉肯市。

因特拉肯南部,少女峰艾格峰僧侶峰等山峰沿呂奇訥河向上延伸,俯瞰圖恩湖和布里恩茨湖。[2]

歷史

[編輯]

中世紀和近代

[編輯]
18世紀的繪畫對因特拉肯地區的描繪

在因特拉肯附近曾發現過一些新石器時代燧石物品、青銅時代早期的劍和古羅馬時期的硬幣,但沒有證據表明該地區在中世紀之前就有人定居。

約1130年,因特拉肯修道院(Inter lacus Madon)在阿勒河北側一片叫馬滕(Matten)的土地上建立,並被置於神聖羅馬帝國的保護下。在接下來的200年,修道院勢力不斷擴大,成為該地區最大的土地所有者。[4]

1279-1280 年,下塞恩村(Unterseen) 在因特拉肯村附近發展起來。14世紀時,現在的因特拉肯市地區被命名為Aarmühle村,屬於馬滕市的一部分。[5]

宗教改革後,因特拉肯修道院於1528年世俗化,其土地被伯爾尼市政府吞併,修道院建築的一部分被用作政府駐地。1746-1750年,修道院西翼被拆除,總督塞繆爾·蒂利爾 (Samuel Tillier) 建造了新城堡(New Castle),其成為今天因特拉肯的行政中心。[4]

1902年因特拉肯公園酒店的廣告

從Aarmühle到因特拉肯

[編輯]

1837年,Aarmühle村從馬滕市分離出來,成為一個獨立的市鎮。1891年,伯爾尼州政府委員會批准Aarmühle市政府將其政治名稱更改為常用的「因特拉肯」(Interlaken)。[6]

旅遊業的發展

[編輯]
1967年因特拉肯及周圍市鎮的鳥瞰圖

因特拉肯地區旅遊業的繁盛始於1800年左右,這歸功於弗朗茨·尼克勞斯·柯尼希 (Franz Niklaus König) 等瑞士畫家的風景畫和瑞士文化節(Unspunnenfest)的成功舉辦。之後,酒店和交通設施開始建設,期間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拜倫勳爵(Lord Byron)費利克斯·門德爾松·巴托爾迪(Felix Mendelssohn-Bartholdy)等名人先後拜訪了今天的因特拉肯。[7]

1835年,一條蒸汽船航線在圖恩湖開通,隨後1839年在布里恩茨湖開通了另一條航線。1872年,Bödeli鐵路投入使用。1888年,通過布呂尼格鐵路可通往盧塞恩。1890年,伯爾尼高地鐵路(BOB)將因特拉肯與勞特布倫嫩格林德瓦等旅遊目的地連接起來。1893年,圖恩湖鐵路開通,連接了圖恩伯爾尼及其他地區。1912年,少女峰鐵路建成。隨着交通網絡的完善,因特拉肯的知名度進一步提高,酒店也沿着通往少女峰的路線發展起來。[8]


景點

[編輯]

交通

[編輯]

伯爾尼蘇黎世機場、巴塞爾每小時都有特快直通因特拉肯。因特拉肯有兩個火車站,東站(Interlaken Ost)與西站(Interlaken West),通往少女峰方向的列車由東站出發。東、西站之間相互連通,因時常有前往瑞士其他城市的火車經過,所以在城市穿行乘坐火車兩站間往返比公交車方便。

因特拉肯的東、西車站和市內都可以租到自行車或者摩托車,是欣賞因特拉肯湖畔美景的推薦選擇。市內還有觀光小火車,以及貫穿城市各處的公共汽車。

圖恩湖與布里恩茨湖上有遊船服務,遊船碼頭在火車站旁,持有瑞士旅遊通票的旅客可以免費乘坐。

國際關係

[編輯]

友好城市

[編輯]

因特拉肯與:[9]

氣候

[編輯]

因特拉肯夏季溫和濕潤,冬季多雪,全年降水充足,為冷溫帶濕潤氣候(柯本氣候分類Dfb),如果使用-3.0°C或26.6°F等溫線,則為溫帶海洋性氣候(柯本氣候分類Cfb)。

Interlaken(1991−2020)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平均高溫 °C(°F) 3.2
(37.8)
5.4
(41.7)
10.5
(50.9)
14.7
(58.5)
18.7
(65.7)
22.4
(72.3)
24.3
(75.7)
23.7
(74.7)
19.2
(66.6)
14.1
(57.4)
7.8
(46.0)
3.7
(38.7)
14.0
(57.2)
日均氣溫 °C(°F) 0.0
(32.0)
1.0
(33.8)
5.2
(41.4)
9.2
(48.6)
13.3
(55.9)
16.9
(62.4)
18.6
(65.5)
18.1
(64.6)
14.1
(57.4)
9.6
(49.3)
4.2
(39.6)
0.8
(33.4)
9.3
(48.7)
平均低溫 °C(°F) −2.8
(27.0)
−2.5
(27.5)
0.9
(33.6)
4.1
(39.4)
8.3
(46.9)
12.1
(53.8)
13.8
(56.8)
13.6
(56.5)
10.0
(50.0)
6.0
(42.8)
1.2
(34.2)
−1.8
(28.8)
5.2
(41.4)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72
(2.8)
67
(2.6)
73
(2.9)
82
(3.2)
122
(4.8)
127
(5.0)
146
(5.7)
146
(5.7)
94
(3.7)
80
(3.1)
80
(3.1)
91
(3.6)
1,178
(46.4)
平均降雪量 cm(英寸) 28.1
(11.1)
26.5
(10.4)
11.4
(4.5)
0.8
(0.3)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5.6
(2.2)
17.8
(7.0)
90.2
(35.5)
平均降水天數(≥ 1.0 mm) 9.1 8.5 9.9 10.1 12.5 13.2 12.8 12.8 9.5 9.3 9.6 10.0 127.3
平均降雪天數(≥ 1.0 cm) 4.6 4.7 3.1 0.4 0.0 0.0 0.0 0.0 0.0 0.0 1.1 3.2 17.1
平均相對濕度(%) 83 78 72 69 72 73 73 77 80 83 84 85 77
月均日照時數 67 82 129 164 183 200 223 199 152 102 68 56 1,625
可照百分比 41 49 49 48 44 46 52 53 53 50 42 36 48
數據來源:瑞士氣象局[10][11]

參考資料

[編輯]
  1. ^ Zahlen und Fakten in Kürze - Interlaken Gemeinde. 因特拉肯政府網站. [2024-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6) (德語). 
  2. ^ 2.0 2.1 Swiss Geoportal Interlaken. 瑞士聯邦地形局. [2024-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5) (瑞士高地德語). 
  3. ^ Interlaken – Matten – Unterseen. 因特拉肯旅遊局. [2024-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04) (德語). 
  4. ^ 4.0 4.1 Barbara Studer. Interlaken Kloster, Amtsbezirk. 瑞士歷史辭典在線. 2018-01-11 [2024-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24) (德語). 
  5. ^ Anne-Marie Dubler. Aarmühle. 瑞士歷史辭典在線. 2000-09-22 [2024-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03) (德語). 
  6. ^ 伯爾尼州政府委員會. Namensänderung Aarmühle in Interlaken (PDF). 1891-12-05 [2024-02-1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12-29) (瑞士高地德語). 
  7. ^ Geschichte - Interlaken Gemeinde. 因特拉肯政府網站. [2024-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6) (德語). 
  8. ^ Anne-Marie Dubler. Interlaken Gemeinde. 瑞士歷史辭典在線. 2007-11-01 [2024-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16) (德語). 
  9. ^ Sister-Cities - Interlaken Gemeinde. 因特拉肯政府網站. [2024-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6) (德語). 
  10. ^ 因特拉肯气候数据 (1991−2020) (PDF). Swiss Federal Office of Meteorology and Climatology, MeteoSwiss. [27 January 202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2-07-04). 
  11. ^ Climate normals Interlaken, Reference period 1981−2010 (PDF). Zürich-Airport, Switzerland: Swiss Federal Office of Meteorology and Climatology – MeteoSwiss. 2 July 2014 [27 January 202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2 January 2018).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