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周秉建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周秉建
出生1952年10月
 中國北京
職業中華人民共和國官員

周秉建(1952年10月),祖籍浙江紹興,生於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官員,周恩來的侄女。[1]

生平

[編輯]

1952年10月,周秉建生於北京。她和小哥哥周秉和的名字都是周恩來鄧穎超夫婦所起。[1][2]

文化大革命爆發後,周秉建的父親(周恩來的小弟)周恩壽於1968年被逮捕。此後,1968年,周秉建報名赴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阿巴嘎旗伊和高勒公社新寶力格大隊插隊,此後在插隊期間還學會了蒙古語。在當地,她見到了內人黨事件對基層蒙古族牧民的嚴重影響,認為這不符合毛澤東提出的「團結95%以上的幹部」和「團結95%以上的群眾」的思想,便寫信給周恩來,匯報了當地的嚴重局面,並寫出了自己的困惑。周恩來對信中透露的情況極為關注。周秉建對此回憶稱,「伯父就從信中知道內蒙的『挖肅』問題已經牽涉到了最基層的牧民身上,也意識到有人在向他封鎖消息。」拉蘇榮回憶稱,「後來聽說,周總理接見當時內蒙古的領導人時講,你們搞『內人黨』擴大化,已經挖到羊群里了,我是從北京一個女知青的信裡面了解的這個情況。你們向我封鎖消息。」這個北京女知青,就是周秉建。多年後,鄧穎超提起此事時對周秉建說:「當時你伯伯就是最先從你的信中得知此情況的。可按他的處境,也只能起到一點遏制作用。」但周秉建本人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給周恩來的信的影響,她回憶稱,「1970年我回北京探親,鄧媽媽還說起過這件事,但我當時並沒在意。」[3][4]

1970年12月,周秉建在牧區插隊兩年半之後,應徵入伍。但周恩來要求她主動向部隊提出回到內蒙古,周恩來還親自找到北京軍區的負責人,要求必須把周秉建退回內蒙古。1971年4月初,周秉建重返內蒙古的要求獲得部隊批准。[2]

回到內蒙古後,周秉建到西烏珠穆沁旗吉林高勒公社阿拉坦圖大隊勞動,參加了中國共產黨,後來還被選為大隊黨支部副書記,曾任阿拉坦圖大隊團支部書記,吉林高勒公社黨委委員,內蒙古自治區團委委員、常委。[5]1975年9月至1978年7月,由牧民推薦入內蒙古大學蒙古語系,成為工農兵學員。其間,歷任第五屆內蒙古自治區人大代表,中國共青團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中央委員。畢業之後又回到牧區工作。[2][4]

1977年,周秉建、拉蘇榮一同成為訪問朝鮮友好代表團的成員,並由此相識。1979年,周秉建和拉蘇榮結婚。[3]後來,周秉建在1978年8月至1994年3月,歷任內蒙古自治區西烏珠穆沁旗團委副書記、內蒙古社會科學院蒙古文學所副所長、內蒙古自治區人大常委會民族委員會委員、副主任,並掛職擔任錫林浩特市副市長。[1][5]

1994年,周秉建和拉蘇榮一同來到北京,拉蘇榮調入中央民族歌舞團擔任男高音獨唱演員。周秉建則從1994年3月開始,歷任財政部財政監督司財政監察專員、財政部幹部教育中心副主任、財政部離退休幹部局巡視員,還歷任第十一、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1][3][5][6]2018年1月,當選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7]

參考文獻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