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劉崇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劉崇望
出生839年
唐朝
逝世900年7月30日
唐朝
職業唐朝官員

劉崇望(839年—900年7月30日[1][2]),字希徒,爵封彭城縣開國男唐朝官員唐昭宗年間為宰相

家世

[編輯]

劉崇望可能生於唐文宗開成四年(839年),[2]出自河南劉氏,是曹魏時期匈奴左賢王劉去卑之後,祖上有初唐名將劉政會等。祖父劉藻任秘書郎,父親劉符蔡州刺史,都不是達官。(據後來另一宰相李磎所言,劉符因犯受賄罪服藥自殺。)[3]劉崇望在八兄弟中排行第三;兩兄劉崇龜劉崇彝,三弟劉崇魯劉崇謨劉珪都是朝廷官員;另有兩弟劉瓌劉玗[4]劉崇望於唐僖宗咸通十五年(874年)中進士[5]

唐僖宗年間

[編輯]

唐僖宗年間,王凝宣歙觀察使,辟劉崇望為轉運巡官。[6]戶部侍郎裴坦領鹽鐵,辟劉崇望為參佐。朝官崔安潛忠武節度使西川節度使時,邀劉崇望兄弟四人入幕府,四人皆以才幹聞名。[7]崔安潛被召回長安後,劉崇望跟隨他,做了長安尉,後又直弘文館。崔安潛任吏部尚書時,劉崇望遷監察御史、右補闕、起居郎、弘文館學士,轉司勛、吏部二員外郎,為崔安潛下屬,改革吏部。[5][8]

此後短期內,發生了黃巢農民大軍攻占長安、僖宗逃往成都又在黃巢戰敗後返回長安等亂事,但此期間劉崇望的活動不詳。[9][10]大約光啟二年(886年),唐僖宗捲入當權宦官田令孜和軍閥護國節度使王重榮河東節度使李克用之間的衝突,被迫在王、李擊敗田令孜及其盟友靜難節度使朱玫鳳翔節度使李昌符時再次逃離長安。他逃到興元後,朱玫在長安宣布立襄王李熅為帝,僖宗在興元的朝廷一度被認為將被擊敗和取代。田令孜辭職,他在朝中的地位被楊復恭取代,楊復恭的已故堂弟楊復光曾和王重榮在抗擊黃巢時親密合作,五月,僖宗讓楊復恭寫信給王重榮勸他再度擁立僖宗,劉崇望被任為右諫議大夫,受命將此信送到護國並說服王重榮,[11]並以詔書召李克用,他不辱使命,李克用、王重榮皆同意討伐朱玫以贖罪。[12]劉崇望回朝時,群臣皆賀。[13]李克用、王重榮最終使僖宗得以勝出李熅,重返長安。[14]劉崇望因功為翰林學士,累遷戶部侍郎、承旨,轉兵部侍郎,任翰林學士四年之久。[5]又知制誥。[1]三年(887年)十二月,僖宗命劉崇望撰德政碑以賜宣武軍節度使朱全忠[15]

唐昭宗年間

[編輯]

唐僖宗死後,弟唐昭宗繼位,於龍紀元年(889年)正月任劉崇望為中書侍郎,守本官,授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拜為宰相。[16]劉崇望在宰相任上累兼兵部、吏部尚書[17]大順元年(890年)四月,同僚宰相張濬孔緯倡議討伐李克用,劉崇望和另一宰相杜讓能反對,但徒勞。[1][18]李克用擊敗朝廷軍隊迫使昭宗罷免張濬、孔緯後,劉崇望留任宰相,遷門下侍郎,監修國史、判度支。[5]

二年(891年)因守度支庫之功,加尚書左僕射。十月,唐昭宗和楊復恭的關係已經惡化到昭宗迫使楊復恭致仕卻擔心楊復恭和養侄(楊復光的養子)玉山軍使楊守信圖謀政變的地步。他決定先發制人,命天威都將李順節、神策軍使李守節率兵攻楊復恭官邸。但最初卻是楊氏所部取勝。沒有捲入戰事的守含光門禁軍想趁亂劫掠長安街市,但劉崇望見了他們,說服他們效忠皇帝並加入對楊氏作戰,且親自率領。楊氏所部見其他禁軍加入戰鬥,即潰逃了。楊復恭和楊守信逃到興元投靠楊復光養子山南西道節度使楊守亮,公然反叛朝廷,但最終失敗。[18][19]

同時,朱全忠和感化軍節度使時溥膠着戰事多年,景福元年(892年)二月,時溥將敗,軍部徐州陷入朱全忠重圍。他向朱全忠求和,朱全忠最初同意了,但在議和條件中要求時溥離開感化軍,隨後將情況報告朝廷,要朝廷派人接替時溥。作為回應,昭宗任劉崇望為檢校司空,兼徐州刺史,充武寧軍節度、徐宿觀察制置使,仍保有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作為榮銜,[16]召時溥回長安為太子太師[20]當時劉崇望已為光祿大夫、上柱國、右僕射,爵封彭城縣開國男。[1][21]劉崇望離開長安後,時溥卻認為這是朱全忠將他騙出徐州再行殺害的把戲,拒絕離城;劉崇望在華陰轉身回長安,但顯然已不復居相位。[22]徐州最終為朱全忠所破,時溥自殺。[19][23][24][25]劉崇望後被任為太常卿[5]

乾寧元年(894年)六月,宰相崔昭緯怕新任宰相李磎分自己之權,故意指使時任水部郎中知制誥的劉崇魯阻止其事,劉崇魯在宣詔任命李磎為相時出班着麻大哭,彈劾李磎致其被罷相。李磎上了十篇表章自辯,直言劉符貪贓枉法畏罪自殺、劉崇望深交楊復恭、劉崇魯拜田令孜及為朱玫作勸進表等事。劉崇魯因而被停官。[19]

二年(895年)正月,王重榮的哥哥和在護國軍的繼任者王重盈卒,王重榮養子(王重榮另一兄王重簡親子)王珂和王重盈子王珙之間發生繼承糾紛:士兵擁立王珂繼任,而王珙身為相鄰的保義節度使,想要更重要的護國軍。李克用支持王珂,鳳翔節度使李茂貞鎮國軍節度使韓建和靜難節度使王行瑜支持王珙。昭宗試圖任宰相崔胤為護國節度使來解決爭執。李克用的進奏官薛志勤聞訊公然說:「崔公雖然有德,但用他來代王珂,不如我主所敬重的光德劉公。」劉崇望居住在光德坊,故稱。同年,李茂貞、王行瑜、韓建為昭宗拒絕他們的請求而不快,率軍赴長安脅迫昭宗,殺了他們認為鼓勵昭宗對抗他們的宰相李磎和韋昭度,也逼昭宗貶劉崇望為昭州司馬。同年,李克用敗王行瑜、迫使李茂貞和韓建與朝廷和解後,[26]上表為劉崇望說話,六月,被貶途中行經荊南的劉崇望被召回長安任吏部尚書,[1]未至,又改兵部尚書。[5]

四年(897年),西川節度使王建東川節度使顧彥暉之間的戰事以顧彥暉完敗自殺告終。光化元年(898年)正月,昭宗希望重新掌控東川,任劉崇望為檢校右僕射、平章事、梓州刺史、劍南東川節度使[27]但五月在劉崇望去東川途中,朝廷得知王建已任養子王宗滌為東川留後。昭宗不想和王建衝突,召回劉崇望,復為兵部尚書,[28]以王宗滌為東川節度使。[29]劉崇望又加特進,可能死於三年(900年),[2]司空[1][5][30]一個兒子劉濬後來成為五代十國時期南漢宰相。[31]

作品

[編輯]

注釋及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舊唐書》卷二十上
  2. ^ 2.0 2.1 2.2 此處忌日按《舊唐書·昭宗本紀》;《舊唐書·劉崇望傳》稱他卒於光化二年(899年)。見《舊唐書》卷一百七十九。劉崇望傳稱他享年六十二歲。
  3. ^ 《新唐書》卷一百四十六:磎乃自言為崇魯誣污,書十一上不止。初,崇魯父坐受賕,仰藥死,故磎以醜語及之,議者譏其非大臣體。
  4. ^ 《新唐書》卷七十一存档副本. [2010-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6-13). 存档副本. [2011-09-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4). 
  5. ^ 5.0 5.1 5.2 5.3 5.4 5.5 5.6 《舊唐書》卷一百七十九
  6. ^ 劉崇望效力王凝的具體年份不詳,但王凝任宣歙觀察使的時間大約在乾符四年(877年)直至五年(878年)卒於任上,這給劉崇望為他效力提供了一個時間範圍。見《舊唐書》卷一百六十五《資治通鑑》卷二百五十二《資治通鑑》卷二百五十三、郁賢皓《唐刺史考全編》。
  7. ^ 崔安潛大約在乾符三年(876年)成為忠武節度使,五年(878年)從忠武任上直接調任西川,於廣明元年(880年)被從西川召回長安,為劉崇望兄弟效力他提供了一個時間範圍。見《舊唐書》卷一百七十七、《資治通鑑》卷二百五十三、郁賢皓《唐刺史考全編》。
  8. ^ 《崔安潛傳》並未提及他何時任吏部尚書,但肯定是在880年被召回到同年稍遲去東都洛陽任職之間,故劉崇望是在這個短暫時期內任職。見《舊唐書》卷一百七十七、《資治通鑑》卷二百五十三。
  9. ^ 《資治通鑑》卷二百五十四
  10. ^ 《資治通鑑》卷二百五十五
  11. ^ 《舊唐書》卷一十九下
  12. ^ 《新五代史》卷四
  13. ^ 《新唐書》卷一百八十七
  14. ^ 《資治通鑑》卷二百五十六
  15. ^ 《舊五代史》卷一
  16. ^ 16.0 16.1 《新唐書》卷十
  17. ^ 錢珝《授劉崇望吏部尚書制》
  18. ^ 18.0 18.1 《資治通鑑》卷二百五十八
  19. ^ 19.0 19.1 19.2 《資治通鑑》卷二百五十九
  20. ^ 《新唐書·時溥傳》作三月事。
  21. ^ 《舊唐書·昭宗紀》作大順二年十二月事。
  22. ^ 《新唐书》卷六十三. [2013-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18). 
  23. ^ 《舊唐書》卷一百八十二
  24. ^ 《新唐書》卷一百八十八
  25. ^ 《舊五代史》卷一十三
  26. ^ 《資治通鑑》卷二百六十
  27. ^ 吳融《授劉崇望東川節度使制》
  28. ^ 薛廷珪《授劉崇望兵部尚書制》,劉崇望曾以光祿大夫守兵部尚書,但系895年抑或898年事則尚待考。
  29. ^ 《資治通鑑》卷二百六十一
  30. ^ 錢珝《冊贈劉崇望司空文》
  31. ^ 《南漢書》卷十
  32. ^ 《新唐書》卷六十
前任:
杜讓能
唐朝尚書左僕射
891年—892年
繼任:
鄭延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