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信念固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信念固着是指人們一旦對某項事物建立了某種信念,尤其是為它建立了一個理論支持體系,那麼就很難打破人們的這一看法,即使是相反的證據與信息出現時他們也往往視而不見。[1]

經過實驗結果表明,一旦人們為錯誤的信息建立了理論基礎,那麼就很難再讓他們否定這條錯誤的信息。這種現象被稱作信念固着(或觀念性保守主義[2]),它證明了信念可以獨立存在,並且當支持其的證據被否定時,仍會存在下來。我們越是極力想證明我們的理論是正確的,我們就對挑戰自己信念的信息越封閉。

由於理性涉及到觀念上的靈活性,[3]因此信念固着與人類有時會以非理性方式行事的觀點是一致的。哲學家F.C.S.席勒認為,信念固着「值得被列為自然界的基本『法則』」。[4]

來自實驗心理學的證據

[編輯]

根據李.羅斯(Lee Ross)和克雷格.安德森(Craig A. Anderson)的說法,「在面對能夠毀滅其邏輯性的實證挑戰時,信念固着具有顯着的復原力」。[5] 信念固着可用於解釋或重新解釋以下實驗。Festinger、Riecken和Schachter 進行了第一項關於信念固着的研究。[6]這些社會心理學家與一群相信世界末日將在1954 年 12 月 21 日發生的末日邪教成員共度了一段時光。儘管預言失敗了,這些信徒依然堅持他們的信念

李.羅斯和克雷格. 安德森使一些受試者錯誤地相信,消防員所聲稱自己對冒險的偏好與他們的職業表現之間存在正相關關係。其他受試者被告知相關性是負的。他們然後向參與者進行了徹底的匯報,並告知他們冒險與職業表現之間沒有任何聯繫。這些作者發現,匯報後受試者在訪談中展示了強烈的信念固着。[7]

在另一項研究中,[8]受試者花了大約四個小時按照動手指導手冊的說明進行操作。在某一處,手冊引入了一個公式,使他們相信球體比實際大50%。然後受試者收到一個實際的球體並要求確定其體積。他們先用公式計算,然後把球體裝滿水,再把水轉移到一個盒子裡,直接測量盒子裡水的體積。在本系列的最後一個實驗中,所有19 名受試者都擁有自然科學的博士學位,或被兩所重點大學聘為研究人員或教授。他們都接着用更大的球體對兩次體積測量進行了比較。儘管他們有實證觀察,但除了一位科學家之外,所有科學家都堅持這個虛假的公式是正確的。

「即使當我們面對意識形態上中立的現實觀念,當這些觀念是最近才獲得的,當它們來自我們不熟悉的來源,當它們出於謬誤的原因而被接收,當放棄它們幾乎不會帶來實際的風險或成本,當它們和隨後發生的事件相互矛盾時,至少在一段時間內,我們不願在口頭上懷疑這些觀念,也不太可能在實踐中放棄它們。」 - Moti Nissani[2]

在文化創新領域

[編輯]

物理學家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寫道:「一個新的科學真理取得勝利並不是通過讓它的反對者們信服並看到真理的光明,而是通過這些反對者們最終死去,熟悉它的新一代成長起來。」[9]例如,偉大的希臘天文學家阿里斯塔克斯的日心說在大約1800 年後不得不被重新發現,甚至在天文學家視其準確性為當然之前經歷了一場重大鬥爭。[10]

信念固着經常伴隨着自我認知過程。化學家約瑟夫·普里斯特利(Joseph Priestley)寫道:「當決定性的事實最終出現在我面前時,我非常緩慢地、猶豫不決地屈服於我的感官證據。」[11]

在教育領域

[編輯]

學生經常「堅持構成他們世界觀一部分的想法,即使面對與此觀點不一致的信息。」 [12]例如,學生可能會花幾個月的時間研究太陽系並在相關測試中取得好成績,但仍然相信月相是由地球的影子產生的。他們所學到的東西無法侵犯他們在獲得該知識之前所持有的信念。[13]

起因

[編輯]

信念固着的起因尚不清楚。2010 年代的實驗表明,大腦中的神經化學過程是構成獎勵學習中強烈的注意力偏差的基礎。類似的過程也有可能是信念固着的基礎。[14]

彼得·馬里斯(Peter Marris) 認為,放棄信念的過程類似於擺脫悲痛。 「捍衛生命的可預測性的衝動是人類心理學的最基本和普遍原則。」人類擁有「對連續性的根深蒂固和堅持不懈的需求」。[15]

科學哲學家托馬斯·庫恩(Thomas Kuh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指出了概念變化與格式塔知覺轉換之間的相似之處(例如,試圖將女巫視為年輕女士時所遇到的困難)。因此,從一種信念轉換到另一種信念的困難可以追溯到重新布置一個人的知覺或認知領域的困難。[16]

參考資料

[編輯]
  1. ^ Baumeister, R. F.; et al., eds. (2007). Encyclopedia of Social Psychology. Thousand Oaks, CA: Sage. pp. 109–110. ISB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2. ^ 2.0 2.1 Nissani, Moti (December 1990). "A Cognitive Reinterpretation of Stanley Milgram's Observations on Obedience to Authorit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merican Psychologist. 45 (12): 1384–1385. doi:10.1037/0003-066X.45.12.138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trieved November 21, 2021.
  3. ^ Voss, J. F.; et al., eds. (1991). Informal Reasoning and Education. Hillsdale: Erlbaum. p. 172. West, L.H.T.; et al., eds. (1985). Cognitive Structure and Conceptual Change. Orlando, FL: Academic Press. p. 211.
  4. ^ Beveridge, W. I. B. (1950). The Art of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New York: Norton. p. 106.
  5. ^ Kahneman, Daniel, ed. (1982). Judgment Under Uncertainty: Heuristics and Bias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 144.
  6. ^ Dawson, Lorne L. (October 1999). "When Prophecy Fails and Faith Persists: A Theoretical Overview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日期錯誤] (2)[日期不符],." (PDF). Nova Religio: The Journal of Alternative and Emergent Religion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3 (1): 60–82. doi:10.1525/nr.1999.3.1.60. ISS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1092-6690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LCC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98656716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trieved 20 September 2021.
  7. ^ Anderson, C. A. (1983). "Abstract and Concrete Data in the Conservatism of Social Theories: When Weak Data Lead to Unshakeable Beliefs" (PDF).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9 (2): 93–108. doi:10.1016/0022-1031(83)90031-8.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DF) on 2016-10-05. Retrieved 2016-07-18.
  8. ^ Nissani, M. and Hoefler-Nissani, D. M. (1992). "Experimental Studies of Belief-Dependence of Observations and of Resistance to Conceptual Change". 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 9 (2): 97–111. doi:10.1207/s1532690xci0902_1
  9. ^ Eisenck, Hans J. (1990). Rebel with a Cause. London: W. H. Allen. p. 67.
  10. ^ Koestler, Arthur (1990). The Sleepwalkers: A History of Man's Changing Vision of the Universe. Penguin Books. ISB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1. ^ Roberts, Royston M. (1989). Serendipity. New York: Wiley. p. 28.
  12. ^ Burbules, N.C.; et al. (1992). "Response to contradiction: scientific reasoning during adolescenc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0: 67–75. doi:10.1037/0022-0663.80.1.67.
  13. ^ Lightman, A.; et al. (1993). "Teacher predictions versus actual student gains". The Physics Teacher. 31 (3): 162–167. Bibcod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1993PhTea..31..162L. doi:10.1119/1.2343698.
  14. ^ Anderson, Brian A.; et al. (2016). "The Role of Dopamine in Value-Based Attentional Orienting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Current Biology. 26 (4): 550–555. doi:[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MC 4767677. PMID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26877079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5. ^ Marris, Peter (1986). Loss and Change. London: Routledge. p. 2.
  16. ^ Kuhn, Thomas (1962).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