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何穆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何穆(1905年4月22日—1990年4月11日),男,字公競,江蘇金山人,中國肺科專家,曾任中國防癆協會秘書長、副會長,中華醫學會常務理事,第四、五、六屆全國政協委員。[1]

生平

[編輯]

出生在上海市。自幼喪父,由孀居母親撫養長大。1920年就讀於上海工商學校,1920年9月轉入震旦大學附中學習法語。1923年讀醫學預科。1926年7月自費赴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醫學院學習。1928年10月轉入里昂中法大學醫學院。1934年4月在圖盧茲大學醫學院參加畢業考試通過畢業論文,1935年1月畢業獲醫學博士學位並回到上海。

1937年到重慶。1938年6月,結識了生活書店經理、地下黨員李濟安(李文),閱讀《生活周刊》和《論持久戰》等,又給《新華日報》社和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工作人員看病。經李濟安介紹,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主任吳玉章寫了推薦信,1938年8月到延安。受到陝甘寧邊區政府主席林伯渠八路軍後方留守處主任蕭勁光、軍委總衛生部部長姜齊賢、中央總衛生處處長傅連璋等領導的歡迎,被安排到軍委衛生部下的邊區醫院工作,開設肺科並任主任。中央組織部部長陳雲和副部長李富春與他談話,調中央衛生處門診部任主任。1939年7月10日,周恩來從重慶返回延安參加中央政治局會議,由於坐馬受驚致右臂摔傷,中央決定由傅連璋和何穆兩個內科醫生進行骨科緊急處治,脫臼整復術由於復位欠妥,致使周恩來右臂未達功能位置,終身殘疾。何穆向李富春提議建設一所儘可能現代化的醫院,得到中央同意,1939年7月底委託他籌建中央直屬醫院,撥款3000元、院址選在延安李家灣山口。兩個月打窯洞40多孔,蓋成一排平房,製作和置辦了必要的醫療設備,使醫院初具開辦條件。1939年9月下旬,赴重慶招聘醫護人員和採購藥品及醫療器械。對何穆夫婦的離去,許多人感到惋惜。毛澤東對邊區政府交際科長金城說:[2]「不要惋惜或看不起他們。他們回去後會用親身經歷來做比較,如果他們經過比較,覺得我們解放區好,又要回來,我們再歡迎他們也不遲。因為經過再一次反覆,他們與我們合作信心會更足,決心會更大,也會在這裡工作的更好。」何穆夫婦1940年12月又返回了延安。中央組織部部長陳雲、辦公廳主任王首道宣布中央決定:任命何穆為中央醫院院長。何穆上任後,首先是建立健全醫院組織機構,加強對醫護人員的思想和技術培訓;二是將房舍形成九層樓式分布,窯洞實行一層一科編號管理;三是建立健全醫療規章制度,嚴格管理,提高醫護質量和工作效率。經過一年多的運轉和擴建,工作人員達到350人,開設床位180張,臨床科室和醫技科室基本齊全,滿足了中央和部隊人員看病的需要。何穆兼任內科和肺科(結核病)主任。醫院積極響應大生產運動。何穆親手革新了紡車,被周恩來稱為「何穆式紡車」,在邊區推廣使用。從1940年到1945年,中央醫院共收治傷病員12677人。

1945年8月30日,何穆加入中國共產黨。1945年9月鄧小平請示中央派遣人員支援晉冀魯豫軍區的醫療工作。中組部派遣有建立醫院經驗的何穆和夫人姚冷子帶着兩歲的女兒,率領侯明、常宗禮、何智泉、陳志英等跋涉半個月到達晉冀魯豫機關駐地涉縣赤岸村。何穆被任命為晉冀魯豫軍區衛生部副部長,籌建一所正規的軍隊醫院,並附設學校培養醫務人員。1946年春建立起預備醫院,1946年7月1日在河北邢臺正式成立了晉冀魯豫軍區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總院,何穆被任命為院長;1947年4月開辦了護士學校,何穆任校長;1948年春,劉鄧大軍千里挺進大別山,醫院和學校留在太行老區,1948年8月遷回山西長治,改名為晉冀魯豫軍區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10月開辦了和平醫專;1949年3月更名為太行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學校為和平醫專;1949年9月醫院和學校集體從軍隊轉業到地方;1950年1月全國解放,醫院更名為山西省立醫院,學校更名為山西省立醫科專門學校。 1949年4月太原解放,7月何穆奉命率領有關人員赴太原接管山西省衛生行政機構。1949年10月何穆請示上級批准,將和平醫專、川至醫專、太原高級助產學校、山西大學醫學院合併改建為山西醫學院。何穆被任命為山西醫學院院長。

1949年後,何穆擔任山西省省衛生廳廳長。1951年8月,調任北京醫學院附屬醫院院長。1955年5月衛生部任命其為中華結核病研究所(後改稱北京結核病研究所)所長。成為新中國的結核病防治事業的重要領導人。[3]

參考資料

[編輯]
  1. ^ 史仲文, 胡曉林主編; 武金銘, 劉士文, 王文治本卷主編. 中华文化大辞海 • 文化人物. 北京: 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1998. 
  2. ^ 陝甘寧邊區的對外交往[失效連結]
  3. ^ 田蓓:《何穆》,原載《中共黨史人物傳》第51卷,258頁-28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