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臨川區

座標27°59′01″N 116°21′19″E / 27.9837377°N 116.3553446°E / 27.9837377; 116.3553446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臨川區
市轄區
區內撫河大橋
區內撫河大橋
臨川區在江西省的位置
臨川區在江西省的位置
坐標:27°59′01″N 116°21′19″E / 27.9837377°N 116.3553446°E / 27.9837377; 116.3553446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隸屬行政區江西省撫州市
設立2000年10月
政府駐地青雲街道(法律上)[1]
上頓渡鎮(事實上)[2]
下級行政區
34
政府
 • 區委書記吳宜文
 • 區長李群彪
面積
 • 總計2,120.74 平方公里(818.82 平方英里)
人口2020年[3]
 • 常住1,102,421人
 • 密度520人/平方公里(1,346人/平方英里)
 • 城鎮663,329人
語言
 • 母語方言贛語撫廣片撫州話
時區北京時間UTC+8
郵政編碼344000
電話區號794
車輛號牌贛F
行政區劃代碼361002
國內生產毛額¥626.04 億
網站臨川區人民政府

臨川區,簡稱臨川、古稱臨汝,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西省撫州市市轄區,位於江西省東部。臨川區是撫州市人民政府、中共撫州市委所在地,為全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前身為1995年4月臨川縣與撫州市合併而來的臨川市,在2000年10月隨着撫州地區撤地設市轉設為撫州市,臨川市則隨之轉設臨川區,在東鄉縣於2016年改制為區之前,臨川區也是撫州市唯一的市轄區[4]

地名

[編輯]

「臨川」二字的起源可追溯到東漢永元八年(96年),當時劃豫章郡南城縣西北境設立臨汝縣,因境內有臨水與汝水流經而得名。三國吳太平二年(257年),豫章郡東部析置臨川郡,臨汝縣屬之。隋開皇九年(589年),總管楊武通奉使安撫,將臨川郡改為撫州,臨汝縣亦更名為臨川縣,「臨川」自此成為縣級行政區劃名稱。[5]:511995年4月,臨川縣與撫州市合併設立臨川市,2000年10月,臨川市撤市設區,改為臨川區[6]:20-21

地理

[編輯]

境域

[編輯]

臨川區位於江西省東部、撫河中游地帶。東鄰東鄉區金谿縣,西接崇仁縣豐城市,南接南城縣宜黃縣,北毗進賢縣。地形狹長,四周為群山環繞,中部以盆地為主。東西寬48.2公里、南北長69.8公里,全區總面積2120.74平方公里。[5]:51[6]:63

地形地貌

[編輯]

臨川區地處贛撫平原向武夷山區過渡的地帶,地形南北長、東西窄,整體呈南高北低格局。區境四周多丘陵,中部為沖積平原和盆地地貌,盆地外圍的山地主要由變質岩構成。海拔大多在30-80米之間。南部的芙蓉山為境內最高點,海拔1176米;東部的靈谷峰海拔321米。[6]:63江西第二大河流撫河自東南向西北流經市境,至千金陂分為兩支,流經臨水口後合二為一,隨即進入進賢縣,該河也是該區與金溪、進賢二縣的界河,在臨川一帶重要的支流有夢港、臨水雲山河[7]

行政區劃

[編輯]

臨川區下轄7個街道辦事處、19個、8個[8]

青雲街道、​西大街街道、​荊公路街道、​六水橋街道、​文昌街道、​城西街道、​鍾嶺街道、​上頓渡鎮、​溫泉鎮、​高坪鎮、​秋溪鎮、​榮山鎮、​龍溪鎮、​大崗鎮、​雲山鎮、​唱凱鎮、​羅針鎮、​羅湖鎮、​太陽鎮、​東館鎮、​騰橋鎮、​青泥鎮、​孝橋鎮、​撫北鎮、​崇崗鎮、​展坪鎮、​連城鄉、​桐源鄉、​湖南鄉、​七里崗鄉、​嵩湖鄉、​鵬田鄉、​茅排鄉、​河埠鄉、​榮山墾殖場、​七里崗墾殖場和開發區管理委員會。

歷史

[編輯]

設縣前

[編輯]

時期,臨川地區屬揚州地;西周春秋時期,屬吳地;戰國時期,初屬吳地,中期屬越地,後期屬楚地,秦滅六國後,該地屬九江郡。漢朝沿襲舊制,仍屬九江郡,後在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劃歸豫章郡南城縣。[6]:20[9]:17

臨汝縣時期

[編輯]

東漢永元八年(96年),豫章郡南城縣西北境劃出設立臨汝縣,屬豫章郡,此為臨川建制之始。吳太平二年(257年),豫章郡東部析置臨川郡,屬揚州,郡治設在臨汝縣。南朝齊建元元年,臨川郡治遷往南城。南朝梁天監年間(502-519年),臨川郡治遷回臨汝縣。普通元年,臨汝縣的一部分被劃出建定川縣。[10]:14

臨川縣時期

[編輯]

開皇九年(589年),隨着隋師平定南朝陳臨川郡改為撫州。撫州下轄的西川縣與定川縣併入臨汝縣,臨汝縣更名為臨川縣。大業三年(607年),撫州復改為臨川郡,臨川縣亦屬之。[10]:14

武德五年(622年),臨川郡再度改為撫州,臨川縣亦然屬之。天寶元年(742年),撫州又改為臨川郡,到了乾元元年(758年),臨川郡又再次改為撫州。寶應元年(762年),時任撫州刺史王園以赤崗交通不便為由將撫州州治與臨川縣治遷至樊水西陲(今撫州市城西街道)。中和五年(885年),時任撫州刺史危全諷又以樊水西陲地勢低洼為由再度將撫州州治與臨川縣治從樊水西陲遷至羊角山(今撫州市六水橋街道撫州一中校址內)。光啟三年(887年),修城牆,內建子城,外建羅城。[10]:14-15[5]:51-52[11]:8

一張圖片,表示了臨川區在撫州市的位置,臨川區位於撫州西北部。
臨川區在撫州市的位置

五代十國後梁龍德元年(921年)。撫州改為昭武軍,撫州刺史升為昭武軍節度使。後晉天福二年(937年),昭武軍改為撫州。南唐昇元五年(940年),撫州太守周守祚擴建州城(羅城),設13門,城門上各建有樓、疏通護城河,河道深度達到一丈。後周顯德五年(958年),臨川縣的歸政鄉被劃出設立金溪場。[10]:15[11]:8

宋淳化五年(994年),臨川縣的歸德鄉、順德鄉、順政鄉與先前被劃出設立金溪場的歸政鄉合併組建金谿縣。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撫州改為撫州路。至正十八年(1361年),陳漢攻克撫州城。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正月,朱元璋改撫州路為臨川府,但在不久後復改為撫州路。[10]:15-16[11]:9

明洪武元年(1368年),撫州路改為撫州府。正德七年(1512年),臨川縣的安寧鄉、長壽鄉、移風鄉和遵化鄉以及延壽鄉的4都、崇德鄉的1都組建東鄉縣,縣治設在孝崗[10]:16[11]:10

清順治二年(1645年),清兵進入撫州城,曾享應、揭重熙先後舉兵,互相策應但兵敗。順治三年(1646年)八月,揭重熙攻克撫州,但隨後退駐至王洞。咸豐六年(1856年),太平軍攻陷撫州城。咸豐八年(1858年),清軍重新攻占撫州城。咸豐十一年,二月十一日太平軍反攻撫州城,占領了青雲峰;十二日進攻南門和清風門,兵敗;七月再度攻城,依舊兵敗。宣統二年(1910年),臨川縣議事會、參事會成立。[10]:17-18[11]:10-11

民國元年(1912年),撤撫州府,臨川縣屬江西省、縣署改為縣公署。民國三年(1914年),江西省設4道,臨川縣屬豫章道。[10]:18-19[11]:12

民國十五年(1926年),廢道,臨川縣再度屬江西省。民國十六年(1927年),縣公署改為縣政府。[10]:19-20[11]:13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開始推行保甲制度,同年江西省設置了13個行政督察區,臨川屬第七行政督察區,區治設在臨川。[10]:22[11]:14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撫州城設羊城鎮與東外鎮。二十三年(1934年),全縣分為8個區,區下設68個聯保辦事處,共轄729個保。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四月二十四日,全省13個行政督察區並為8個行政督察區,臨川屬第七行政督察區,第七行政督察區機構搬遷至南城縣[10]:22[11]:14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四月起日軍飛機開始轟炸臨川,七月開始拆除縣城城牆便於疏散。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六月五日日軍占領縣城[註 1],六月七日日軍開始屠殺縣城群眾、燒毀民房,八月二十三日日軍撤離縣城,並在全縣各地撒放帶毒細菌導致鼠疫、霍亂流行,還炸毀行易橋(今文昌橋)橋墩兩座。整個淪陷期間,日軍殺害全縣群眾15885人、燒毀房屋9596幢、搶去耕牛9487頭、掠奪糧食60萬餘斤,單論縣城就造成兩萬多人流離失所,財產損失98億法幣。[11]:15[10]:24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夏,調整鄉鎮,將61鄉7鎮調整為39鄉5鎮。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六月二十一日臨川縣臨時參議會成立,七月一日臨川縣國民兵團成立。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全縣8個區並為6個區,共轄39個鄉5個鎮。[10]:24-26

縣市分治時期

[編輯]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五月九日,中共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第四兵團第十四軍在在縣城行易橋東與國民黨守軍戰鬥1小時後入城,當天第二野戰軍十四軍政治部主任荊克洲宣布臨川解放,同月十三日中共臨川縣委員會、臨川縣人民政府成立,隨後區級人民政府相繼成立,七月,羊城鎮與東外鎮從臨川縣劃出,設立臨川市,臨川縣治另設上頓渡鎮[註 2][10]:26[11]:16

1949年10月,全縣劃為8個區,共轄39個鄉3個鎮。[10]:26

1950年4月16日,臨川市併入臨川縣並改設城關區,為縣治所在地,7月,全縣劃為13個區,共轄128個鄉3個鎮。[10]:26[11]:17

1951年6月,城關區改為撫州市,為縣轄市。1953年2月,撫州市改稱撫州鎮,為縣轄區級鎮,9月增設水上區,至此全縣有14個區、1個區級鎮,共轄202個鄉和3個鎮。1954年4月15日,撫州鎮升為縣級鎮,劃歸撫州專區行政公署管轄,臨川縣、撫州鎮(市)分治始於此,但縣治仍設在此。[10]:26-28

1956年3月,撤銷區委,改設8個區工作隊,全縣202個鄉並為80個鄉、3個區級鎮。1957年3月,撤銷區工作隊,恢復區工委,增設澤泉鄉,同月小港橋、李四村等11個村劃歸東鄉縣管轄。1958年12月,國營長嶺墾殖場劃歸撫州市管轄。[10]:28-29

1960年,撫州地區林業科學研究所與太陽畜牧場、山口農場合併建立太陽墾殖場,歸臨川縣管轄。1962年6月,長嶺人民公社從撫州市劃回臨川縣,9月,撤銷溫圳、唱凱、湖南、展坪4區,增設孝橋區。1963年6月,箭港人民公社分別劃入南昌縣和豐城縣管轄,10月1日,撫州專區撫州市改為臨川縣撫州鎮,仍為縣級鎮,但名義屬臨川縣,11月,豐城縣株山人民公社城坊等6個大隊劃歸臨川縣管轄,並成立魏坊人民公社。[10]:29-31

1965年4月,撤銷桂花、龍橋、北堡、南頭、鄢坊人民公社,7月,全縣改設7個區工委,共轄63個農村人民公社,3個鎮人民公社和2個國營墾殖場。1966年3月,撤銷壙灣、安崗、玉湖、新坪、安全人民公社。1968年4月30日,臨川縣革命委員會成立,各公社革命委員會相繼成立。10月,7個區被撤銷,將55個農村人民公社和3個鎮調整為30個人民公社和3個國營墾殖場。[10]:31-33

1969年3月3日,臨川縣遷治上頓渡鎮,同月23日,孝橋、鍾嶺、金坪劃歸撫州市管轄,李渡、長山晏、前途、文港、溫圳劃歸進賢縣管轄,崇仁縣的秋溪人民公社劃入臨川縣管轄。10月10日名義屬臨川縣的撫州鎮再度升為縣級市,由撫州專區行政公署管轄。[10]:33

1987年8月,國務院批覆同意撫州地區將臨川縣與撫州市合併為臨川市,為縣級市[12],但由於合併事宜繁雜,便未立即執行。[6]:21

臨川市時期

[編輯]

1995年4月20日,中共臨川市委員會、臨川市人民政府掛牌成立,新組成的臨川市政府置原撫州市青雲街道贛東大道,新組成的中共臨川市委則置原臨川縣上頓渡鎮建設路,原臨川縣管轄區域設副縣級區上頓渡轄區,原撫州市管轄區域設副縣級區文昌橋轄區。[6]:21[9]:98[13]

1997年6月,孝橋鄉與洋洲鄉撤鄉建鎮。1999年5月,華溪、太陽、東館、榮山、秋溪、崇崗撤鄉建鎮。[6]:21

臨川區時期

[編輯]

2000年6月23日,國務院發布了《國務院關於同意江西省撤銷撫州地區設立地級撫州市的批覆》,同意撤銷撫州地區和縣級臨川市,設立地級撫州市,撫州市設立臨川區。[14]

2000年10月,撫州地區正式撤地設市,臨川市也隨之撤市設區。[15]

2001年12月,城西鄉、鍾嶺鄉轉設街道,洋洲鎮與橋東街道合設文昌街道,河東鄉、河西鄉併入上頓渡鎮,蓮源鄉併入榮山鎮,三橋鄉併入高坪鎮,華溪鎮與羅湖鎮合併為羅湖鎮[註 3],溫泉鄉與紅橋鎮合併為溫泉鎮[註 4]

2006年4月7日,臨川區的城西街道、鍾嶺街道、崇崗鎮由撫州市新成立的撫州金巢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代管(今撫州高新區)。[16]:181

2009年2月3日,文昌橋轄區與上頓渡轄區的黨政機關從各自的轄區整體搬遷至位於上頓渡鎮新建成的臨川區行政中心合署辦公,文昌橋轄區與上頓渡轄區也隨之撤銷。[17]

2018年4月18日,臨川區的湖南鄉、七里崗鄉、太陽鎮、七里崗墾殖場、靈谷峰景區由撫州市新成立東臨新區管委會代管。[18]

2018年11月13日,展坪鄉撤鄉建鎮,揭牌儀式於當日上午舉行。[19]

經濟與社會

[編輯]

2023年,臨川區生產總值626.04億人民幣,按不變價計算,同比增長6.5%。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57.63億元,同比增長4.5%;第二產業增加值292億元,同比增長9.1%;第三產業增加值276.4億元,同比增長4.2%,三次產業結構為9.2∶46.6∶44.2。[20]

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時,臨川區有常住人口1,102,421人。截止2023年,臨川區有常住人口110.66萬人,其中男性人口56.76萬人,女性人口53.91萬人,總人口性別比為105.28。[20]

在廣播電視方面,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媒體中國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21]江西廣播電視台等的信號皆可在臨川區接收。在臨川區成立前,中共臨川市委、臨川市人民政府還曾擁有自己的官方報刊《臨川報》,但在1997年以前停刊[22][23]:18-20

交通

[編輯]

1966年,向樂鐵路通車,此為臨川鐵路運輸之始,該鐵路在區內設有撫州北站臨川站兩座車站[24]。在公路方面,臨川地區早期的公路為連接鄰近州縣的古道,多用於民間行旅、經商往來,東南可至福建、西北可抵南昌,還有連結宜黃、金溪、東鄉等縣的驛路[25]:5-9。民國二十年(1931年),連結臨川與金溪的臨金線公路通車,此即316國道之前身[25]:31-32,二十一年(1932年)4月,臨川至南城公路通車,這些公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均進行過改造[25]:36316國道福銀高速公路東昌高速公路撫吉高速公路、撫金高速經行臨川區。[26]

注釋

[編輯]
  1. ^ 臨川縣誌記載日軍早在5月27日便侵占撫州城,但撫州市志記載為6月5日。
  2. ^ 臨川縣政府事實於1969年才遷往上頓渡鎮。
  3. ^ 新設立的羅湖鎮政府駐原華溪鎮
  4. ^ 新設立的溫泉鎮政府駐原紅橋

參考文獻

[編輯]
  1. ^ https://zwfw.mca.gov.cn/apps/areaWeb/index.htm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民政部. 全国行政区划信息查询. 民政部信息中心. [2023-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1) (中文). 
  2. ^ 臨川區民政局.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官网上,为什么区政府驻地在青云街道. 問政撫州. 2023-06-02 [2023-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26) (中文). 
  3. ^ 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 北京市: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22-07. ISBN 978-7-5037-9772-9. Wikidata Q130368174 (中文). 
  4. ^ 江西东乡“撤县设区”获批 近3年来5县改区1县改市. 中國新聞網. 2016-12-26 [2016-1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7). 
  5. ^ 5.0 5.1 5.2 江西省臨川縣縣誌編纂委員會,編. 临川县志 地理志 第一篇 建置. 新華出版社. 1993. ISBN 7-5011-1882-5. 
  6. ^ 6.0 6.1 6.2 6.3 6.4 6.5 6.6 臨川區志編纂委員會,編. 临川区志. 西安: 三秦出版社. 2009. ISBN 978-7-80736-730-7. 
  7. ^ 《江西省自然地理志》編纂委員會編 (編). 江西省自然地理志. 北京市: 方志出版社. 2003: 94–95 [2024-12-05]. ISBN 9787801229144. 
  8. ^ 行政区划搜索:临川区. 中國·國家地名信息庫. 
  9. ^ 9.0 9.1 江西省方志編纂委員會. 江西省志 江西省行政区划志. 北京: 方志出版社. 2004. ISBN 7-80192-163-1. 
  10. ^ 10.00 10.01 10.02 10.03 10.04 10.05 10.06 10.07 10.08 10.09 10.10 10.11 10.12 10.13 10.14 10.15 10.16 10.17 10.18 10.19 10.20 江西省臨川縣縣誌編纂委員會,編. 临川县志 大事记. 新華出版社. 1993. ISBN 7-5011-1882-5. 
  11. ^ 11.00 11.01 11.02 11.03 11.04 11.05 11.06 11.07 11.08 11.09 11.10 11.11 撫州市志編纂委員會, 編. 抚州市志 大事记. 北京: 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1993. ISBN 7-5035-0250-9. 
  12.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鏈接至維基文庫 国务院关于同意江西省撤销临川县、抚州市设立临川市给江西省人民政府的批复. 維基文庫. 1987-08-22 (簡體中文). 你省1987年5月16日《關於臨川縣與撫州市合併設立臨川市建制的請示》收悉。同意撤銷臨川縣和撫州市。設立臨川市(縣級),以原臨川縣和撫州市的行政區域為臨川市的行政區域,市人民政府駐原撫州市贛東大道。  公有領域 本文含有此來源中屬於公有領域的內容。
  13. ^ 江西省人民政府. 鏈接至維基文庫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临川县与抚州市合并设立临川市有关问题的函. 維基文庫. 1995-04-10 (簡體中文). 為了妥善解決臨川縣與撫州市合併中的有關問題,同意臨川市政府設立兩個副縣級的過渡性工作機構,過渡期為2-3年,名稱分別為「臨川市上頓渡管理委員會」、「臨川市文昌橋管理委員會」。……兩個管理委員會的下設機構,根據過渡期的工作需要設立,但不能與市級機構重疊。機構總數應控制在60個以內。 公有領域 本文含有此來源中屬於公有領域的內容。
  14. ^ 国务院关于同意江西省撤销抚州地区 设立地级抚州市的批复. [2015-1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04). 
  15. ^ 首页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历史沿革. [2015-1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11). 
  16. ^ 撫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編. 抚州市志 第一卷 政区. 北京: 方志出版社. 2013: 114,181. ISBN 978-7-5144-0962-8. 
  17. ^ 黃初晨. 临川区党政机关合署办公. 臨川區人民政府. 2009-02-05 [2023-10-17] (中文). [失效連結]
  18. ^ 東臨新區黨政辦公室. 走进东临. 撫州市東臨新區管委會. 2023-12-20 [2025-01-01] (中文). 
  19. ^ 展坪撤乡设镇揭牌仪式举行. 臨川區人民政府. 2018-11-14 [2025-01-01] (中文). 
  20. ^ 20.0 20.1 臨川區統計局. 临川区2023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臨川區人民政府. 2024-04-10 [2025-01-01] (中文). 
  21. ^ 中国之声──中国国家新闻广播. 央廣網. 中國北京: 中央廣電總台. 2021-08-25 [2024-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22). 
  22. ^ 縣報信訊 編輯部. 江西省召开首次县报联系会. 《新聞通訊》. 1986, (10): 20. CNKI CMGC198610006需註冊賬號查閱. 
  23. ^ 王衛明 等. 中国共产党第一份县级党报《修水报》发展简史述评. 《傳媒論壇》. 2022, (08). CNKI CMLT202208005需付費查閱. 
  24. ^ 江西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編). 江西省铁路志. 北京市: 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1994: 53–54 [2025-01-02]. OCLC 1462597268. 
  25. ^ 25.0 25.1 25.2 江西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編). 江西省交通志. 北京市: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4 [2025-01-02]. ISBN 9787114018947. 
  26. ^ 臨川區政府辦公室. 临川概况. 臨川區人民政府. 2024-04-19 [2025-01-01]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