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效應
外觀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4/4e/Mesomeric_effect_%28%2BM%29_V.1.png/600px-Mesomeric_effect_%28%2BM%29_V.1.png)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7/71/Mesomeric_effect_%28%E2%80%93M%29_V.1.png/420px-Mesomeric_effect_%28%E2%80%93M%29_V.1.png)
化學中的中介效應,是英國化學家克里斯托夫·英果爾德在1938年最早提出的概念,指的是通過分子共振式定量判斷得出的、取代基的一種吸電子/給電子性質。−M 指具吸電子性的取代基(如 CH3C(O)-、-CN、-NO2);+M 則指給電子性的取代基(如 -OH、-NH2)。
IUPAC 金皮書的定義:取代基因其 p- 或 π- 軌道與分子實體其他部分的 p- 或 π- 軌道發生重疊,而引起的分子在反應速率、電離平衡等方面發生的變化。
參考資料
[編輯]- mesomeric effect. IUPAC Gold Book. [2010-04-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05).
![]() | 這是一篇與化學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