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饕餮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商代晚期的,上面即有饕餮纹。

饕餮纹[注 1],又称兽面纹,是中国独有的一种长条卷曲型纹样,常见于青铜器;虽然在中国所有朝代中都能找到,但明显在商朝西周的前期更加盛行,之后的朝代使用频率急速减少。

名称

[编辑]
上典型的饕餮纹

“饕餮纹”一词乃后世约定俗成,并非商周时代的原名。战国末年《吕氏春秋·先识》提到:“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据此,北宋时的古器物图录将青铜器上突出动物头部的纹饰,称为“饕餮”。如吕大临《考古图》记癸鼎说:“中有兽面,盖饕餮之象。”自此流行饕餮纹一词,也有学者主张改称为兽面纹。[1]

图像

[编辑]

饕餮纹有浓厚的神秘色彩,是突出动物面部的抽象化图像,形态狰狞可怖。[2] 其特征为,有一正面的兽头,具对称的双角、双眉、双耳,以及鼻、口、颔等;有的在两侧有长条状的躯干、肢、爪和尾等。馀下空间多填以云雷纹[3]饕餮上有类似水牛的角、老虎的鼻和鸟的羽毛。[4]布局一般为:以鼻梁为中线,两侧作对称排列,成一兽面形象,大眼、有鼻、双角,通常没有下唇。也有使用两个夔纹对称排列,组成饕餮形象的例子。

学者把商代和周代的饕餮纹分为4型:“独立兽面纹”、“歧尾兽面纹”、“连体兽面纹”与“分解兽面纹”。独立兽面纹无体无尾,而分解兽面纹是到殷墟二期才兴起的,躯体和尾变化为线条,足、爪则已消失。[5]

饕餮纹这种将左右对称的侧面,组合成正面的图案的手法,人类学家称作“分割再现”或“分割描写”。在古代美洲,运用类似手法的怪兽图案也很常见,有的与饕餮纹酷似。[6]

来源

[编辑]

有些学者认为,饕餮纹是以动物,如龙、老虎、水牛、羊为原型。[7]有些学者则认为,饕餮纹源自帮助巫师沟通人神的神兽。[8]也有学者认为,饕餮纹源自史前的太阳神图像,加绘面部及野生动物的器官而成。[9]

发展

[编辑]

饕餮纹最早见于距今五千年前长江下游地区良渚文化的玉器上,但没有角、躯干和尾。山东龙山文化也有在玉器上刻上饕餮纹,但实例只有一个。二里头文化中,有一种特有的青铜牌饰,上亦有饕餮纹。[10]

商代青铜器,尤其是,大部份都有饕餮纹,而且占器物的最主要部份。[11]与商朝同期的四川三星堆文化,在青铜器上也使用饕餮纹,图像与商代的稍异。[12]周初仍然流行饕餮纹,到西周中期归于衰落。[13]

饕餮纹后世仍偶有使用,如第五套人民币20元纸币正面印有饕餮纹。[14]

意义

[编辑]

“殷人重鬼”,商代饕餮纹有其宗教意义,但具体意义何在,学者众说纷纭。有些学者认为,饕餮纹上的神兽,帮助巫师沟通天地人神,是巫师的助手。[4]也有学者认为,这些神兽是氏族所祭祀的自然神或远祖神,是受之命,降雨并带来丰收的神祇。[15]也有学者主张,这些神兽就是本身,饕餮纹就是的脸。[16]

注释

[编辑]
  1. ^ “饕餮”,拼音tāo tiè注音ㄊㄠ ㄊㄧㄝˋ粤音滔鐵

参考资料

[编辑]
  1. ^ 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良渚文化玉器与饕餮纹的演变〉,页88-89。
  2. ^ 中野美代子:《中国的妖怪》,页28-29。
  3. ^ 李学勤:〈良渚文化玉器与饕餮纹的演变〉,页92-93。
  4. ^ 4.0 4.1 林巳奈夫:〈所谓饕餮纹表现的是甚么〉,页136。
  5. ^ 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三星堆饕餮纹的分析〉,页233-236。
  6. ^ 中野美代子:《中国的妖怪》,页30-31。
  7. ^ 中野美代子:《中国的妖怪》,页29。
  8. ^ 林巳奈夫:〈所谓饕餮纹表现的是甚么〉,页135-136。
  9. ^ 林巳奈夫:〈所谓饕餮纹表现的是甚么〉,页184。
  10. ^ 李学勤:〈良渚文化玉器与饕餮纹的演变〉,页92-95。
  11. ^ 林巳奈夫:〈所谓饕餮纹表现的是甚么〉,页138。
  12. ^ 李学勤:〈三星堆饕餮纹的分析〉,页253-255。
  13. ^ 李学勤:〈良渚文化玉器与饕餮纹的演变〉,页95。
  14. ^ 人民币上的神秘图案[永久失效链接]--网易新闻
  15. ^ 林巳奈夫:〈所谓饕餮纹表现的是甚么〉,页153-154。
  16. ^ 林巳奈夫:〈所谓饕餮纹表现的是甚么〉,页184-186。

参考书目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