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禹
邓禹 | |||||||
---|---|---|---|---|---|---|---|
太傅 | |||||||
时代 | 西汉→新朝→东汉 | ||||||
主君 | 刘秀 | ||||||
姓 | 邓 | ||||||
名 | 禹 | ||||||
字 | 仲华 | ||||||
职官 | 前将军持节→大司徒→右将军→太傅 | ||||||
封爵 | 酂侯→梁侯→高密侯 | ||||||
封地 | 高密、昌安、夷安、淳于 | ||||||
籍贯 | 南阳新野 | ||||||
出生 | 元始二年(2年) | ||||||
逝世 | 永平元年五月(58年) | ||||||
谥号 | 元侯 | ||||||
| |||||||
邓禹(2年—58年),字仲华,南阳新野人。东汉初年军事、政治人物。他最早以帝王功业勉励汉光武帝,向光武帝进言“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被认为有定策之功,光武帝恃之为萧何。邓禹参与了东汉统一战争,“既定河北,复平关中”[1],又推举了吴汉、贾复、寇恂等人,为汉光武帝平定天下立下汗马功劳,是“云台二十八将”之首。天下平定后,他与贾复两人率先配合刘秀“偃干戈,修文德”的政策,一同削减军队,推行儒学,为在“退功臣而进文吏”的局面下仍然能够参与讨论国家大事的三位列侯之一。
生平
[编辑]投奔光武
[编辑]邓禹十三岁就能背诵《诗经》,后至长安学习,认为同在长安游学的刘秀是非同寻常之人,而与其友善。在游学数年后,邓禹返回家乡。
更始元年(公元23年,新莽地皇四年),刘玄被拥立为皇帝,是为更始帝。当时许多豪杰人物举荐邓禹,邓禹不肯听从,而听到刘秀奉命平定河北后,立即策马北渡,终于在邺见到了刘秀,向其提出“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的方略,刘秀十分高兴,并令左右称他为“邓将军”,并认为邓禹的意见能帮助自己成就大业,无人可比,常常与他商略计策,把他当作萧何般的贤臣来倚重[2]。
略定北州
[编辑]王郎起兵后,刘秀从蓟前往信都,途经南宫,遇到大风雨,刘秀拉车入道旁空屋避雨,冯异拾柴,邓禹生火,刘秀对着灶台烘干衣服。刘秀命令邓禹征发得到应急部队数千人,并令邓禹统帅该部队前往攻打乐阳。当时王郎大将李育屯兵在柏人,汉兵不知情,结果邓禹与偏将军朱浮被李育击破,丢失了许多辎重,刘秀听说后收集两人的散兵,在郭门击破李育,收回李育之前所获,李育退守城池,一时不能克,转而攻破广阿[3]。邓禹前往广阿,光武帝在城楼上指着地图对邓禹说:“天下郡国如此之多,今天才得到了其中一郡。你之前说我不用担心天下不能平定,这是为何?”邓禹回答:“过去能兴盛的君主,取决于他们的德泽是否深厚,不是由占有地方的大小决定。”光武帝十分高兴。当时任用派遣将领,大都向邓禹咨询,而邓禹每次举荐的人,如贾复[4]、吴汉[5]、寇恂[6]等,都才职相称,光武帝认为其知人。
之后,邓禹受命另外率领骑兵,和盖延等一同在清阳攻击铜马军。盖延等人先于邓禹赶到,但作战失利,退保城池,被敌人所围困。邓禹于是进兵与敌人作战,击破敌军并生擒其大将。跟随光武帝追击敌军直到蒲阳,接连取得重大胜利,北州得以大致平定。
平定河东
[编辑]更始三年(公元25年)正月,光武帝刘秀想趁赤眉军、绿林军反目之际兼并关中,因为邓禹深沉有大度,所以授予他西征战略,拜为前将军持节,分给他麾下精兵二万人,令其西入关中,并让他自行选拔偏、裨以下的人与其同去。邓禹于是以韩歆为军师,李文、李春、程虑为祭酒,冯愔为积弩将军,樊崇为骁骑将军,宗歆为车骑将军,邓寻为建威将军,耿䜣为赤眉将军,左于为军师将军,准备西进。
邓禹率军自河内进至箕关(今河南济源西),然后进军河东郡。河东都尉守关,邓禹进攻十日,终于攻破,获得辎重千余乘。接着进军围攻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数月,没能攻克。更始帝刘玄派樊参前去进攻邓禹。樊参以数万兵力进攻邓禹。邓禹在解县(今山西虞乡西)败之,斩杀樊参。
刘玄再派王匡﹑成丹﹑刘均等合军十余万,围攻邓禹。邓禹大败,手下大将樊崇战死。韩歆等将领劝邓禹撤退,邓禹不允,隔日为六月癸亥日(公元25年8月9日),王匡认为此日为“六甲穷日”,不吉,宜避战,故按兵不动,邓禹得以休整军队。次日(公元25年8月10日),王匡全军出战,邓禹下令诸军不得妄动,直到王匡抵达营下才擂鼓进攻,最终击败王匡。邓禹将俘虏抗威将军刘均,河东郡守杨宝,中郎将弭强等人全部处斩,获得六根节杖、五百印绶和大量兵器,彻底平定河东郡,奉诏拜李文为河东太守,更置属县令长以安抚河东。
七月辛未(公元25年8月17日),已经于六月己巳(公元25年7月22日)即位的光武帝刘秀拜年仅二十四岁的邓禹为大司徒,封为酂侯[注 1],食邑万户,下诏褒扬[7]。但当时邓禹出征在外,因而以司直伏湛行大司徒事[8]。
名震关西
[编辑]平定河东后,邓禹渡过汾阴河,进入夏阳。更始中郎将左辅都尉公乘歙,率领部众十万人,与左冯翊的军队一同在衙抵抗邓禹,被邓禹击破。此时,赤眉也攻入长安。三辅连战皆北,赤眉军对所过之处大肆残害,百姓不知所归,听说邓禹接连取胜而且军纪严明,都对邓禹部队望风相迎,每日都有上千人归降,号称达百万之众。邓禹每到一处总是停车住节,慰问、劝勉前来的人。于是父老童稚,重发戴白,挤满在其车下,无不心悦,于是名震关西。光武帝多次赐书褒美邓禹。十二月,更始帝被张卬缢死,邓禹奉诏将其埋葬在霸陵。
各将领豪杰劝邓禹直攻长安,但邓禹认为自己部队虽多,但能作战者并不多,而且补给不足,难与新胜的赤眉军争锋,不如依托上郡、北地、安定三郡的物资,待敌自毙。于是邓禹引军北上,抵縌邑(今陕西旬邑)。邓禹击破各地赤眉军,郡邑都开门归附。西河太守宗育派儿子捧着邓禹的檄文投降,邓禹遣他前往京师。刘秀见关中尚未定,而邓禹久不进兵,于是下敕命令邓禹进兵。邓禹仍坚持前意,派军攻取上郡诸县,留下将军冯愔、宗歆守栒邑,自统主力平定北地。
邓禹走后,冯愔、宗歆二人争权相攻,冯愔杀害宗歆,反而攻击邓禹。邓禹遣使将此事告知刘秀,刘秀问使者冯愔最要好的人是谁,使者回答说是护军黄防。刘秀猜测二人不能久和,便说:“逮捕冯愔的人,一定是黄防。”于是邓禹派尚书宗广拿着符节招降黄防。邓禹屯兵云阳,冯愔向西进攻天水,在高平被隗嚣击败,辎重尽失[9]。月余,护军黄防擒拿冯愔,率领其部队自首服罪。邓禹受制命封隗嚣为西州大将军,允许其专制凉州、朔方事[10]。冯愔反叛后,邓禹军威受损。
长安败绩
[编辑]建武二年(公元26年)春正月庚辰(2月22日),邓禹改封梁侯,食四县,博士丁恭认为梁侯邓禹与广平侯吴汉封地达四县,违背强干弱枝之理,不和法制,光武帝以“未尝闻功臣地多而灭亡者”回复[11]。此时长安粮尽,赤眉军焚烧宫室,西走扶风。邓禹率兵南入长安,驻扎在昆明池,犒劳将士,选吉日拜谒高庙,收十一帝神主,派遣使者送往洛阳,因而巡视园陵并派遣士卒守护。邓禹领兵和延岑战于蓝田,不能取胜。不久,赤眉军在西进被隗嚣击败后,来到阳城、番须中,遇到大雪,许多人冻死,于是返回挖掘诸陵墓,并侮辱了吕后的尸体,邓禹于是派兵在郁夷(今陕西省宝鸡市西)攻击赤眉军,但反而被其击败,于是邓禹离开长安前往云阳。
接到邓禹向刘嘉传达刘秀的旨意后,在妻兄来歙的鼓动下汉中王刘嘉前往云阳拜见邓禹投降,其相李宝倨慢无礼,邓禹将其斩杀。李宝弟弟收李宝部曲攻击邓禹,并杀害其将军耿䜣。
不久后,赤眉军折回长安,邓禹败走高陵,军士饥饿,只能食枣菜。光武帝于是令邓禹返回,并敕令其不要妄动,令冯异率兵接替邓禹平定三辅。邓禹因为受命讨贼而不能成功感到十分惭愧,多次率领饥饿的士兵交战,不能取胜。
建武三年(公元27年)春正月甲子(公元27年2月1日),邓禹与车骑将军邓弘在华阴不听冯异劝阻攻击赤眉军,赤眉军佯败,扔下表面盖有豆子却装满土的大车,邓弘部队因饥饿而争相夺取,邓禹、冯异同往救援,赤眉军稍稍退却,邓禹不听冯异之言继续进攻,在回溪大败,只得与二十四骑返回宜阳[12]。闰月乙巳,邓禹引咎交上大司徒、梁侯印绶。光武帝下诏归侯印绶。数月后,拜为右将军。
建武四年(公元28年)二月,右将军邓禹率复汉将军邓晔、辅汉将军于匡在邓击败延岑,追击延岑至武当,再次击破敌军,延岑逃往汉中,其余部众全部投降。
勋成智隐
[编辑]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天下平定,邓禹被封为高密侯,食高密、昌安、夷安、淳于四县。弟邓宽也因邓禹之功被封为明亲侯。同年,贾复知晓刘秀想偃干戈、修文德而不想让功臣拥兵京师,因而邓禹与左将军贾复一同削减军队,劝导儒学,于是不再设左、右将军,邓禹以特进职衔朝见[13]。当时,分封为列侯的功臣中只有高密侯邓禹、固始侯李通、胶东侯贾复能够与公卿一同参议国家大事[14][15]。
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三月,刘秀诏群臣商议分封皇子之事,于是邓禹与大司空窦融、固始侯李通、胶东侯贾复、太常登[注 2]等一同上书,奏请刘秀分封皇子,刘秀下诏同意了他们的意见[16]。
中元元年(公元56年),代理司徒,跟随皇帝巡视山东,到泰山筑坛祭天。
中元二年四月丙辰(公元57年6月15日),初即位的汉明帝因邓禹辅佐先帝功居第一,拜为太傅,朝见时面朝东,尊宠非常。
自光武帝去世后,邓禹伤心,以至于吐血,还因此生病[17]。永平元年(公元58年)邓禹病重,汉明帝多次亲临询问病情,并以子男二人为郎。五月病逝,谥元侯。
评价
[编辑]- 刘秀:“言何谦也!卿邓氏子,志行修整,可掾功曹”[18]。
- 范晔《后汉书》:“禹内文明,笃行淳备,事母至孝。天下既定,常欲远名势。有子十三人,各使守一艺。修整闺门,教养子孙,皆可以为后世法。资用国邑,不修产利。”“夫变通之世,君臣相择,斯最作事谋始之几也。邓公嬴粮徒步,触纷乱而赴光武,可谓识所从会矣。于是中分麾下之军,以临山西之隙,至使关河响动,怀赴如归。功虽不遂,而道亦弘矣!及其威损邑,兵散宜阳,褫龙章于终朝,就侯服以卒岁,荣悴交而下无二色,进退用而上无猜情,使君臣之美,后世莫窥其间,不亦君子之致为乎!”“元侯渊谟,乃作司徒。明启帝略,肇定秦都。勋成智隐,静其如愚。”
家族
[编辑]兄弟
[编辑]- 邓宽:邓禹弟,因邓禹功劳巨大,受封明亲侯。
子女
[编辑]有子十三人,其中名称、事迹可见于史料的如下。
- 邓震:邓禹长子,嗣爵为高密侯[注 3]。邓震死后,子邓乾嗣爵。
- 邓袭:邓禹死后,获爵昌安侯[注 4]。邓袭死后,子邓籓嗣爵。
- 邓珍:邓禹死后,获爵夷安侯[注 5]。邓珍死后,子邓良嗣爵。邓良死后,无后,弟邓康袭嗣爵,参见邓康词条。
- 邓训:邓禹第六子,官至护羌校尉。
- 邓陔:邓训之弟[19]。
- 邓鸿:邓禹少子,官至行车骑将军,后下狱死。
后裔
[编辑]三国时期蜀汉重臣邓芝[20]和魏国重臣邓飏[21]是他的后代。
相关
[编辑]传说
[编辑]- 民间传说中,认为云台二十八将上应二十八宿,而邓禹则对应角木蛟。
- 据传说,邓禹后来转世投胎到宋朝一范姓人家中,其母在梦中得知所生的儿子是邓禹的转世,遂将其儿子命名为“范祖禹”,字“梦得”,此事载于《宋史》[22]。
影视
[编辑]注释
[编辑]延伸阅读
[编辑][在维基数据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引用
[编辑]- ^ 陈亮《酌古论·酌古论二》:连兵西讨,所当者破,既定河东,复平闗中。威声响震,敌人破胆。
- ^ 何去非《何博士备论·邓禹论》:昔日汉武帝被命更始,安集河北,始于邓禹于徒步之中。恃之以为萧何者,以其言足以就大计,其智足以定大业,且非群臣之等夷也。
- ^ 《后汉书·光武帝纪第一》:时王郎大将李育屯柏人,汉兵不知而进,前部偏将朱浮、邓禹为育所破,亡失辎重。光武在后闻之,收浮、禹散卒,与育战于郭门,大破之,尽得其所获。育还保城,攻之不下,于是引兵拔广阿。
- ^ 《后汉书·冯岑贾列传第七》:复遂辞嘉,受书北度河,及光武于柏人,因邓禹得召见。光武奇之,禹亦称有将帅节,于是署复破虏将军督盗贼。
- ^ 《后汉书·吴盖陈臧列传第八》: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自达。邓禹及诸将我知之。数相荐举,及得召见,遂见亲信,赏居门下。光武将发幽州兵,夜召邓禹,问可使行者。禹曰:‘间数与吴汉言,其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即拜汉大将军,持节北发十郡突骑。
- ^ 《后汉书·邓寇列传第六》:光武南定河内,而更始大司马朱鲔等盛兵据洛阳,及并州未定,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禹曰:‘昔高祖任萧何于关中,无复四顾之忧,所以得专精山东,终成大业。今河内带河为固,户口殷实,北通上党,南迫洛阳。寇恂文武备足,有牧人御众之才,非此子莫可使也。’乃拜恂河内太守,行大将军事。
- ^ 《后汉书·光武帝纪第一》:秋七月辛未,拜前将军邓禹为大司徒。
- ^ 《后汉书·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第十六》:时,大司徒邓禹西征关中,帝以湛才任宰相,拜为司直,行大司徒事。
- ^ 《后汉书·光武帝纪第一》:建武二年,大司徒邓禹西击赤眉,屯云阳,禹裨将冯愔引兵叛禹,西向天水,嚣逆击,破之于高平,尽获辎重。
- ^ 《后汉书·光武帝纪第一》:于是禹承制遣使持节命嚣为西州大将军,得专制凉州、朔方事。
- ^ 《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二》:庚辰,悉封诸功臣为列侯;梁侯邓禹、广平侯吴汉皆食四县。博士丁恭议曰:“古者封诸侯不过百里,强干弱枝,所以为治也。今封四县,不合法制。”帝曰:“古之亡国皆以无道,未尝闻功臣地多而灭亡者也。”
- ^ 《后汉书·冯岑贾列传第七》:会邓禹率车骑将军邓弘等引归,与异相遇,禹、弘要异共攻赤眉。异曰:‘异与贼相拒且数十日,虽屡获雄将,馀众尚多,可稍以恩信倾诱,难卒用兵破也。上今使诸将屯黾池要其东,而异击其西,一举取之,此万成计也。’禹、弘不从。弘遂大战移日,赤眉阳败,弃辎重走。车皆载土,以豆覆其上,兵士饥,争取之。赤眉引还击弘,弘军溃乱。异与禹合兵救之,赤眉小却。异以士卒饥倦,可且休,禹不听,复战,大为所败,死伤者三千馀人。禹得脱归宜阳。异弃马步走上回谿阪,与麾下数人归营。
- ^ 《后汉书·冯岑贾列传第七》:复知帝欲偃干戈,修文德,不欲功臣拥众京师,乃与高密侯邓禹并剽甲兵,敦儒学。帝深然之,遂罢左右将军。
- ^ 《后汉书·冯岑贾列传第七》:是时,列侯惟高密、固始、胶东三侯与公卿参议国家大事,恩遇甚厚。
- ^ 《后汉纪·光武皇帝纪卷八》:朱祐等荐腹宜为宰相,世祖方以吏事责三公,故遂不用功臣。是时列侯唯胶东侯贾复、高密侯邓禹、固始侯李通与公卿参议国事。
- ^ 《后汉书·光武帝纪第一》:三月,乃诏群臣议。大司空融、固始侯通、胶东侯复、高密侯禹、太常登等奏议曰:“古者封建诸侯,以藩屏京师。周封八百,夹辅王室,尊事天子,享国永长,为后世法。故诗云:‘大启尔宇,为周室辅。’高祖圣德,光有天下,亦务亲亲,封立兄弟诸子,不违旧章。陛下德横天地,兴复宗统,褒德赏勋,亲睦九族,功臣宗室,咸蒙封爵,多受广地,或连属县。今皇子赖天,能胜衣趋拜,陛下恭谦克让,抑而未议,群臣百姓,莫不失望。冝因盛夏吉时,定号位,以广藩辅,明亲亲,尊宗庙,重社稷,应古合旧,厌塞众心。臣请大司空上舆地图,太常择吉日,具礼仪。”制曰:“可。”
- ^ 《后汉纪》卷14:与叔父邠及诸兄语,常问祖父禹为布衣佐命时事。邠为说结发殖业,著名乡闾。遭世祖龙飞,杖策归德,征伐四方,天下大定。功成之后,闭门自守,事寡姊尽礼敬,训子孙有法。遭光武皇帝忧,悲哀吐血,因发病薨。
- ^ 《后汉纪·光武皇帝纪卷第七》:上尝与功臣宴饮,历问曰:“诸君不遭际会,与朕相遇,能何为乎?”邓禹对曰:“臣尝学问,可郡文学。”上笑曰:“言何谦也!卿邓氏子,志行修整,可掾功曹。”
- ^ 《后汉书·皇后纪第十上》:后叔父陔言:‘常闻活千人者,子孙有封。兄训为谒者,使修石臼河,岁活数千人。天道可信,家必蒙福。’
- ^ 《三国志·蜀书·邓张宗杨传》:邓芝字伯苗,义阳新野人,汉司徒禹之后也。
- ^ 《魏略·曹爽邓飏丁谧毕轨李胜桓范何晏传》:邓飏字玄茂,南阳宛人,邓禹后也。
- ^ 《宋史·卷三百三十七·列传第九十六》:祖禹,字淳甫,一字梦得。其生也,母梦一伟丈夫被金甲入寝室,曰:“吾汉将军邓禹。”既寤,犹见之,遂以为名。
来源
[编辑]- 正史:
- 《后汉书·邓寇列传第六》
- 《后汉纪·光武皇帝纪》
- 《资治通鉴·汉纪》
- 其他:
- 本文之公历和农历转换参考自中央研究院两千年中西历转换网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