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连侬墙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14年10月10日的香港连侬墙
大埔墟站附近的行人隧道的连侬墙因各通道墙身都贴满彩色便利贴,被名为“连侬隧道”(2019年7月9日)

香港连侬墙(英语:Lennon Wall)指的是2014年雨伞革命和2019年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草案运动期间所产生的粘贴标语讯息等的民主拼接墙[1]。2014年雨伞革命期间,连侬墙首次出现于金钟夏悫道香港政府总部,并被视作当时金钟“占领区”的主要地标,是一个要求特首选举民主化的集体重大雨伞运动艺术作品。2019年6月,香港政府总部再次出现连侬墙,以反映市民对反对《逃犯条例》修订的心声和对示威者的支持。其后,香港各区居民自发于当区开设连侬墙,以鼓励市民为香港打气及表达对政府于《逃犯条例》修订过程中处事手法的不满。至此,连侬墙不再局限于金钟一带,而成为普遍覆盖全港十八区的社区性民主墙

名称起源

[编辑]

连侬墙最初是指位于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的墙,填满了约翰·列侬风格的涂鸦和披头四的歌曲歌词作品。1988年,这面墙成为了刺激古斯塔夫·胡萨克共产主义政权的表达方式[2]。1988年,连侬墙成为捷克群众发泄对于胡萨克共产主义政体愤怒的源头。大批捷克青年在墙上书写不满的标语,最终在查理大桥附近导致了一场学生、警察之间的大规模冲突,共有几百人被卷入。参与这次行动的学生被讽刺地称为连侬主义者,捷克当局把这些人士称为酗酒者、精神病患者、反社会分子和西方资本主义间谍[3]

历史

[编辑]

第一代

[编辑]

第一代香港连侬墙是雨伞革命下的产物,是一堵以超过一万张便利贴覆盖的墙,位于金钟夏悫道香港政府总部,并被视作当时金钟“占领区”的主要地标。第一代连侬墙在10月2日开始出现上面写满示威者对民主普选的讯息,类型包括语录、歌词、字句和图形等。包括被喷上“来自布拉格,我们支持你,香港”的英文字样,以表达捷克人对香港示威者的支持[4]。一些示威者其后意识到,到了雨伞革命的尽头时,这些笔记会被清除,他们认为有必要记录这些作品作为纪念,因此有活动招募示威者来保存作品,包括收集在连侬墙上的便利贴。示威者在2014年10月25日开始为连侬墙拍摄照片[5]。2014年12月10日占领行动完结后,大部分的艺术品被清拆以作历史记录,而很多示威者一直试图重现包括连侬墙在内的一部份艺术品[4]

第二代

[编辑]
2019年8月9-12日,香港国际机场连侬墙

2019年6月12日香港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草案占领行动期间,连侬墙再度出现于金钟政府总部外,并蔓延至中信桥和夏悫花园平台通道。主要表达了市民反对《逃犯条例》修订的心声和对示威者的支持,以及设临时灵堂悼念3名反修例而自杀的示威者,期间亦有人发起悼念活动[6][7]。在6月30日举行撑警集会期间,有集会人士破坏和撕走政府总部旁的连侬墙,以及逝去的反修例人士梁凌杰和卢晓欣的凭吊区[8]。到晚上市民重新布置现场。7月2日,政府派出工人清理,有年轻人响应号召收拾,作为历史记录[9]。其后,各区市民亦在多区发起重建“连侬墙”行动,令各区市民可以留言,为香港打气。其中以港铁大埔墟站附近的行人隧道的连侬墙因各通道墙身都贴满彩色便利贴,被名为“连侬隧道”[10]

因应运动,香港以外各地的连侬墙也陆续出现。7月11日下午,加拿大多伦多联合车站有港人号召发起连侬墙行动[11]。7月12日晚上,有香港人在东京涩谷站忠犬八公像前设“第一回东京突发连侬墙”。“第一回东京突发连侬墙”发起人之一Joanna表示,由于日本当地找到可以贴的墙壁较为困难,而且认为会对当地人造成打扰,所以用手持木板贴便利贴的方式进行[12]

时任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指出,食环署会评估“连侬墙”所产生的环境卫生问题,如有相关投诉,食环署会作出跟进[13]。大律师陆伟雄则指,设连侬墙触犯了《公众卫生及市政条例》第104条,而自行撕毁连侬墙则会触犯《刑事罪行条例》第60条[14]

参考资料

[编辑]
  1. ^ Hong Kong Has Its Own ‘Lennon Wall’ To Show Support For Protests - Pi…. archive.is. 2015-04-27 [2019-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27). 
  2. ^ The John Lennon Wall (Prague, Czech Republic). Buyoya.com. [2019-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9). 
  3. ^ John Lennon Wall. lonelyplanet.com. [2019-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9). 
  4. ^ 4.0 4.1 Hong Kong protesters to rebuild ‘Lennon Wall’. GMA News Online. [2019-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5. ^ Staff, W. S. J. When Hong Kong Protests Are Over, Where Will the Art Go?. 2014-10-17 [2019-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1). 
  6. ^ 杨婉婷. 【逃犯條例】連儂牆再現 紙上一字一句訴心聲. 香港01. 2019-06-12 [2019-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3). 
  7. ^ 【逃犯條例】市民重新布置連儂牆 設臨時靈堂悼念教大女生. 星岛日报. 2019-06-30 [2019-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3). 
  8. ^ 【逃犯條例】民陣6月第三次遊行 目標30萬人 籲港人站同一陣線. 香港01. 2019-05-21 [2019-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2). 
  9. ^ 工人清理「連儂牆」 青年保存字條見證歷史. 明报. 2019-07-03 [2019-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3). 
  10. ^ 「反送中」大埔「連儂牆」變「連儂隧道」 網民:呢度好溫暖,謝謝你們【多圖】. e-zone. 2019-07-09 [2019-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0). 
  11. ^ 【逆權抗爭】多倫多都有連儂牆 當地人貼便條表示支持. 苹果日报. 2019-07-12 [2019-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2). 
  12. ^ 東京渋谷現「連儂牆」 紙牌、人身代牆避免打擾日本人. 立场新闻. 2019-07-12 [2019-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3). 
  13. ^ 郑翠碧. 【逃犯條例】陳肇始:正評估不同地區「連儂牆」的環境衞生問題. 香港01. 2019-07-11 [2019-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1). 
  14. ^ 【反修例】連儂牆貼警員個人資料或罰100萬? 貼香港加油會否違法? - 香港經濟日報 - TOPick - 新聞 - 社會. topick.hket.com. [2019-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4). 

参见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