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曾中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曾中生
曾中生像
本名曾钟圣
出生(1900-06-10)1900年6月10日
 大清湖南省资兴县
逝世1935年8月(35岁)
 中华民国四川省理番县卓克基
母校黄埔军校第四期
政党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
服役年份1925年 - 1935年
统率红四军政委
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长
参与战争北伐战争
第一次国共内战
配偶黄杰
亲属曾希圣

曾中生(1900年6月10日—1935年8月),原名曾钟圣,男,湖南资兴人,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中国共产党游击战运动战理论创始人之一,逝后被中共中央军委认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

曾中生早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参加北伐战争,后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回国后,从事地下工作,历任军委参谋科科长、中央军委委员、中共南京市委书记。1930年,他奔赴鄂豫皖,历任中共鄂豫皖特委书记兼军委主席、红四军政委、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长。1933年8月,被张国焘监禁,两年后被秘密处死。

生平

[编辑]

早期经历

[编辑]

曾中生生于湖南省资兴县州门司镇春牛村。青少年时立志投笔从戎[1]:257。1922年,投桂系军阀沈鸿英部,任参谋。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在校期间,参加中共党组织领导的“青年军人联合会”,是《青年军人》撰稿人之一[1]:259。1926年夏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军长唐生智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参加国民革命军北伐。北伐军占领武汉后,任汉口民国日报》主笔[1]:260

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

[编辑]

1927年9月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参加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同年冬回国,先后任中央军委军事部参谋科科长和南京市委书记[1]:261。1930年8月,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武装工农部部长。同年9月以中央特派员身分被派到鄂豫皖苏区,于11月抵达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县)。1931年2月,任鄂豫皖特委书记兼军委主席,指挥反围剿斗争,与旷继勋徐向前等采取声东击西、“飘忽”制敌的战术,挫败了国民革命军的第一次、第二次围剿[1]:264

在第二次反围剿战争前,张国焘被派往鄂豫皖苏区主持工作,曾中生任新成立的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委员和军委副主席,兼红四军政治委员。期间张国焘因部队是否南下问题,与当地军事领导发生矛盾[3]:144。同年8月,率领红四军五个团兵力南下,攻破英山,击溃国军一千八百余人[4]:146。当时张国焘坚持攻下英山后应东进,进攻安庆,威胁南京[3]:147。曾中生则与徐向前则认为该决议不可行,并率部队继续南攻蕲春县,通过长途奇袭一百二十里抵北漕河镇击溃新八旅,俘获旅长王广宗等一千八百人[3]:148,红四军的第二次反围剿战役结束[5]:63。而当时张国焘写信批评,并要求部队立刻北返[5]:63。曾中生在英山以南鸡鸣河召开会议,讨论战略方针,绝大多数人表示反对张国焘北返的要求[5]:63;而张国焘则向党中央写信举报[3]:149-151。9月,部队北返中曾中生职位被撤,取而代之的陈昌浩则接任政委职位,此后曾中生降任黄安独立师师长。12月,国军第69师乘红军主力围攻麻城之机,侵入黄安高桥地区,被曾中生击退[1]:275

1932年10月,蒋介石派遣胡宗南的第1师、黄杰的第2师、李玉堂的第3师等主力师进入鄂豫皖苏区,采用“并列推进、步步为营”等战术,以卫立煌陈继承等纵队形成梯队前进,以避免此前红军的围点打援战术[3]:196-200。而红四方面军因装备及准备不足,在黄安战役、七里坪战役中双方发生惨烈拉锯战、损失巨大[3]:201-204[6]:21-26。在七里坪作战中,曾中生负伤[1]:275。同年10月,红四方面军在黄柴畈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红四军主力撤出鄂豫皖苏区[6]:33[7]:621。同年12月,红四方面军进抵城固小河口镇,召集部分师以上干部会议。曾中生连同旷继勋余笃三张琴秋等向张国焘发难,抨击其毫无目的地向西实行退却及其军阀主义作风[1]:275。而张国焘表面上表示接受大家意见,实际上开始对曾中生等警惕[1]:276

12月底,全军越过大巴山,进抵四川通江,创建川陕根据地[3]:229-231[6]:62-65。曾中生出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长,组织创建川陕苏区。1933年8月,张国焘开始新的一轮肃反运动,逮捕杀害了旷继勋余笃三吴展等人[3]:296-298[6]:98-99。此后,又以“右派首领”等罪名将曾中生监禁。在处境困难的情况下,他仍致力于加强部队训练,注重军事理论研究,系统地总结红四方面军反围剿作战经验,撰写了《与川军作战要点》、《与“剿赤军”作战要诀》、《游击战争要诀》等军事理论著作。1935年6月,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懋功会师,曾中生给中共中央写信,提出申诉,此信被张国焘扣押。8月中旬,在四川省理番县卓克基被秘密杀害[1]:283

身后

[编辑]

1945年,中共中央为曾中生彻底平反昭雪。

1989年11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确定为36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之一[8]

著作

[编辑]

《曾中生和他的军事文稿》,1974年,重庆出版社

家庭

[编辑]

弟弟曾希圣,与曾中生同时进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曾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

妻子黄杰,湖北江陵县人,原名黄书莲。两人1930年结婚[9]。黄杰上过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曾中生死后,黄杰于1946年与徐向前结婚[5]:247[3]:702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编审委员会; 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 第5卷. 北京: 解放军出版社. 2007. ISBN 7-5065-5281-7. (简体中文)
  2. ^ 王永均. 黄埔军校三百名将传. 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9年: 775. ISBN 7-219-01084-2. (简体中文)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徐向前. 历史的回顾. 解放军出版社. 1987年. ISBN 7506501260 (中文(简体)). 
  4. ^ 徐向前. 徐向前元帅回忆录. 解放军出版社. 2005年. ISBN 9787506548663 (中文(简体)). 
  5. ^ 5.0 5.1 5.2 5.3 《徐向前传》编写组. 徐向前传. 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7. ISBN 978-7-8009-2058-5 (中文(简体)). 
  6. ^ 6.0 6.1 6.2 6.3 武国友. 红军长征全史(第三卷).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年. ISBN 7-5602-1842-3. 红四方面军战史 (中文(简体)). 
  7. ^ 郭廷以. 近代中國史綱.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86年. ISBN 9789622013520. 卷2 (中文(繁体)). 
  8. ^ 中国当代军事家. 中国网. 2007-03-05 [2015-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3). 
  9. ^ 咏慷. 徐向前夫人黄杰的传奇人生:曾和赵一曼是同学. 纵横. 2010, (1) [2014-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03) (中文(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