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之战 (869年)
成都之战是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十月至咸通十一年(870年)二月,南诏骠信世隆领兵攻成都,唐朝西川节度使、东川节度使击退南诏的作战。
869年,定边节度使李师望想激怒南诏以求边功,于是杀死南诏使者杨酋庆。十月,南诏骠信(皇帝)酋龙(世隆)率领数万人攻破归附唐朝的董春乌部。唐朝派太府少卿窦滂代替李师望。十一月南诏军进逼巂州(治越巂,今四川省西昌市),定边军都头安再荣守清溪关(今四川省汉源县西南),后退到大渡河北岸,与南诏军隔水互相射击,坚持九天八夜。酋龙秘密分军,过雪岭之坡,占领沐源川(今四川沐川),窦滂派兖海将领黄卓率五百人前去抗击,结果全部战没。十二月十四日,南诏兵身穿兖海部队的军装,假扮败兵,到江边喊船。过河后,窦滂部队才发觉。于是,犍为被南诏攻陷,南诏纵兵焚掠陵州(治今四川省仁寿县)、荣州(治今四川省荣县)二州之境。后数日,进逼嘉州(治今四川省乐山市)刺史杨忞与定边监军张允琼率兵抵抗。酋龙暗派奇兵自东过河,东西闪击官军,杀忠武都将颜庆师、杨忞,张允琼败逃,余众溃散。十二月二十九日,攻陷嘉州城。窦滂看形势危急,亲自率部列阵大渡河边。酋龙派清平官数人假称与窦滂讲和,暗中派部队乘船筏争渡,忠武、徐宿两军结阵抗拒。尚未交战,窦滂惊恐投环自缢,徐州将领苗全绪发现,将他救下。随后,苗全绪与安再荣等出战,窦滂趁黑夜单骑逃奔导江(今四川省都江堰市东北),诸将看到众寡悬殊,知明日再战凶多吉少,于是夜袭南诏军营,乱发弓弩使南诏军惊乱,引军迅速撤离。南诏兵攻陷黎州(治今西川省汉源县)、雅州(治今四川省雅安市)。老百姓逃进山谷,败军沿途抢掠,邛州(治今四川省邛崃市)军资储备尽落入乱兵之手。成都告急,左神武将军颜庆复奉诏率兵前来救援。
870年正月,西川民众纷纷入成都。当时成都并没有设防,只有子城,没有壕堑,将士不习武备。众多百姓涌入,住房、吃水都很困难,节度使卢耽急召彭州刺史吴行鲁和前泸州剌史杨庆复共修守备,张榜召募勇士,选得三千人,号称“突将”(突击队),严阵以待。正月初五,南诏兵已到眉州(治今四川省眉山市),卢耽遣使与南诏约和,南诏不予理睬,扣压来使,进军新津。卢耽向朝廷告急,朝廷命太仆卿支详为宣谕通和使。酋龙见卢耽待他谦恭,也放慢进军速度,成都守备在这段时间已初具规模。正月十一日,南诏军攻陷双流。正月二十日,直抵成都城下。卢耽派先锋游弈使王昼去汉州(治今四川省广汉市)求援,当时兴元府六千人、凤翔府四千人集结汉州,窦滂也从导江率四千人来到汉州,加入援军行列。正月二十四日,王昼借得兵三千余人,在汉州南界毗桥遭遇南诏前锋,交战不利,退保汉州。窦滂因自己失地,希望西川陷落,减轻自己的罪责。故此,每有从北边来的援军,他便散布消息说敌比我军多数十倍,使诸将怀疑不肯前进。成都城里日益危急,守将李自孝暗与南诏勾结,计划焚烧东仓以为内应,被城中部队发觉执杀。几天后,南诏兵果然攻城,见城里无人响应而停止。
二月初一,南诏兵架云梯开冲车,四面攻城,城上官兵投火油,烧死攻城士兵。卢耽又令杨光复、摄左都押牙李骧各率突将出战,杀伤二千余人,焚烧敌人攻具三千余而还。南诏兵拆下民间篱笆,浸湿弯曲以为篷,人藏其下,举而攻城,矢石不能入,火也烧不着,杨庆复即命熔化铁汁从城上浇下,将其击退。二月初五,骠信酋龙见强攻不成,于是请和,初六派使者迎接通和使支详。当时,颜庆复率领的援军及时赶到。通和使支详于是告知南诏使,按诏令约和,应在定边进行,今南诏兵从云南攻成都,是有悖于圣旨的,况且朝廷所以约和,是为了不犯成都,如今矢石相交,怎么能谈和呢。南诏见和使不至,二月初八继续攻城。二月初九城中出兵抗击,南诏兵始退。为加强支援成都,唐懿宗下令以颜庆复为东川节度使,贬窦滂为康州司户。凡是救援诸军统归颜庆复调遣。二月十一日,颜庆复率兵进军新都(位于成都府北45里),二月十二日大破南诏军,杀二千余人。老百姓数千人手执割草刀、木棒协助官军,呼声震天动地。二月十三日,南诏骠信派步骑数万增援。这时,唐右武卫上将军宋威率忠武军二千人赶到,与诸军合兵会战,南诏大败,死五千余人,退保星宿山(今四川省成都市北),宋威进军沱江驿(今四川省成都市北),南距成都三十里。酋龙派使臣杨定保与支详商定请和。支详说应先解围退军。可是使者回去后,南诏军攻城如故,而且攻城尤多,酋龙以下南诏将领立矢石之间亲自参战。二月十八日,唐朝援军赶到,夺升迁桥。当晚,南诏兵自烧攻具逃走。宋威本奉命屯兵锦州、汉州两州,以为后继,但他为邀功乘胜先到成都城下参战,抢夺军功,又欲追击。颜庆复忌妒他,随即通牒宋威,夺其军。勒令宋威速回汉州,南诏兵至双流,在双流造桥逃窜,经邛州围攻二日不克,退走。战后,颜庆复领导蜀地人筑壅门城,挖壕堑引水,分植鹿角,修构营塞,加强战备。从此,南诏知西川有备,内乱又已开始,再无力来犯成都。
参考文献
[编辑]-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一 唐纪六十七
-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二 唐纪六十八